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怎么做的?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怎么做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4604 更新时间:2024/1/24 23:04:59

在我国战国时期有着血海深仇的孙膑庞涓,其实曾一同拜在鬼谷子先生门下。如果按照辈分来算的话,孙膑算得上是庞涓的师兄,鬼谷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同时也是谋略家的鼻祖,现如今在社会上,鬼谷子所遗留下来的著作和思想仍然适用。

由此也可以看出鬼谷子的能力是有多么的出众,有着如此优秀老师的教导,那么孙膑和庞涓他们二人的本领自然也非常出类拔萃,在学成之后,两个人也成为了有名的谋略家和军事家。但是相比较于孙膑来说,庞涓就比较有心机,同时行事风格也更加残忍粗暴。

虽然孙膑和庞涓两个人一同拜在鬼谷子门下,但是两个人出师的时间却不相同,由于庞涓认为自己学业有成,因此便提前辞别了师父和师兄提前下山,在下山之后,庞涓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军事才能在魏国当上了大将军。

可以说是年少有为功成名就,不过孙膑并没有跟随庞涓一同下山,而是继续留在鬼谷子身边潜心学习。这就导致庞涓非常忌惮孙膑下山之后的成就比自己高,威胁自己在魏国的地位,因此庞涓很早之前就对孙膑有所提防。

孙膑在学生出山之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师弟会因为嫉妒自己的才华而想要迫害提防自己,虽然二人诉说着当年共同学习的经历,但实际上庞涓却是心怀鬼胎,想要趁机彻底囚禁孙膑,以巩固自己在魏国的地位。

甚至不惜在孙膑身上强加罪名,挖去了孙膑的两个膝盖骨,使得孙膑成为了终身残疾。后来齐国使者出使魏国的时候,孙膑设计见到了齐国使者,并请求齐国使者将自己带走,齐国使者看到孙膑气宇轩昂,认识到孙膑很有可能不是凡人。

于是便冒险将孙膑偷偷装到车上运回齐国,在到达齐国之后,为了站稳脚跟,孙膑帮助齐国大将军田忌赢得了赛马比赛的最终胜利,而且通过田忌的关系见到了当时的齐王。见到齐王之后,孙膑便对其诉说了自己对于当时天下大势的看法。

使得齐王对于孙膑非常的赞赏,并且给予孙膑兵权,让孙膑带领齐国的军队与其他国家进行争夺,这也就使得孙膑拥有了和庞涓斗争的资本,孙膑和庞涓的第一次斗争是桂陵之战。

当时赵国和魏国之间爆发了战争,魏国不敌赵国,于是便向魏国求助,而庞涓带领魏国大军直接包围了赵国的邯郸,双方僵持了一年的时间,无奈之下赵国只能请求齐国的帮助,所以孙膑便迎来了自己的复仇首战。

孙膑并没有直接带兵去进攻魏国的军队,而是采用声东击西的方式去围困魏国的首都,最终庞涓只能带领大军归来,守卫自己的首都。桂陵之战以孙膑的胜利而告终,双方的第二次交手是在马陵,也正是在这一场战斗当中,孙膑成功为自己报仇雪恨,将庞涓射杀于马陵之上。

桂陵之战过去十年之后,魏国与其他国家交战,随后齐王又让孙膑带领部队去帮助和魏国交战的韩国,这一次孙膑再一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方式使得魏国军队不得已只能和齐国军队交手,而孙膑在和魏国军队交战的时候边打边撤。

一边撤退一边故意减少军队行军途中做饭所使用的灶台,第一天减少10万个,第二天5万个,第三天3万个。庞涓一路走来,看到齐国军队不断减少的灶台,于是便认为齐国军队内部已经出现混乱,所以便不顾一切地下令追击。

就这样双方边打边撤到了马陵这里,马陵道路狭隘,旁边又都是悬崖峭壁,是埋伏的绝佳胜地。孙膑所带领的齐国部队要比庞涓所带领的魏国部队更早到达马陵,在到达马陵之后,孙膑便让人将一棵树木的树皮刮了下来。

并且在树皮上写下七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随后便率领部队在四周进行埋伏。不久之后庞涓所带领的部队便匆匆赶到了马陵,由于当时天色已晚,所以庞涓只能隐隐约约的看到有一棵树的树皮被扒了下来,并且在树上还被人写下了一行字。

总结:所以他便让人点亮火把,想要查看书上的文字究竟是什么,谁知他这样做恰好中了孙膑设下的计谋。当庞涓的火把被点燃的那一刻,数万支箭从两边的山上射下,庞涓当场战死,孙膑彻底报了自己之前的挖骨之仇。

标签: 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鬼谷子

更多文章

  • 孙膑是庞涓同门,却被其砍去双足、脸上刻字,后来孙膑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田忌,齐国

    提到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想必很多人都会想到“兵圣”孙武,其创作的《孙子兵法》被后世无数名将奉为兵学圣典。除了孙武之外,白起、王翦、廉颇等大将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将领。不过,要说谁的故事最令人津津乐道,当属孙武的后代孙膑与同门庞涓之间的争斗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为了防止其受重用,暗中谋害他,

  • 庞涓下山鬼谷子送他了八个字, 遇羊而荣 遇马而瘁 结果句句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匆匆的娱乐标签:庞涓,鬼谷子,孙伯灵,魏惠王,秦国

    提起哲学,可能大家会脱口而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而在中国古代,老子、孔子、鬼谷子等先哲同样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大师。其中鬼谷子不仅对战国时期有很深远的影响。他的学生们也大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他的学生——庞涓。在庞涓下山时,鬼谷子送他了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结果句

  • 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庞涓和孙膑的结局为何大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西门史纪标签:庞涓,魏国,田忌,魏王,孙膑,孙伯灵,鬼谷子,四大名将

    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庞涓和孙膑的结局为何大不一样战国时,庞涓想置孙膑于死地而后快。不料,在一次战斗中,庞涓却中孙膑之计,倒地身亡。孙膑与庞涓同为鬼谷子门下,情谊深厚。有一年,庞涓听闻魏王求贤若渴,便按捺不住心底的欲望,决定出山。临行前,庞涓紧握孙膑的双手,洒泪而别。庞涓到魏国见到魏王,慷慨陈词,滔滔不

  • 被庞涓陷害惨遭剜掉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的孙膑,后来的报复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拇指故事汇标签:庞涓,魏国,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魏惠王,四大名将

    一个被剜去膝盖骨,脸上刺字的人,正蓬头垢面的在猪圈里面大把的往嘴里塞猪粪,边吃还边大声傻笑,你可能以为他是一个疯子,然而他却是大家熟悉的兵法大家孙膑,那为何如此大家会沦落到猪圈吃猪粪呢?难道他真的疯了吗?如果不是的话,那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让自己陷入如此凄惨的境地呢?本为师兄弟孙膑是战国中期的齐国人,

  • 庞涓挖掉孙膑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那孙膑复仇之时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坤小妹说标签:庞涓,魏国,齐国,孙膑,孙伯灵,魏惠王,鬼谷子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乱世,天下诸侯纷争不断。每个人都想成为世界的唯一统治者,都想扩张自己的领土,抢夺更多的资源。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服从任何人。.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他们不懂武功,三言两语,就能最大限度地取得战争的胜利。比如庞涓和孙膑。如果不读春秋战国史,有些人可能不太了解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砍掉孙膑双足,后来孙膑的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史名人录标签:庞涓,魏国,田忌,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曾经的好友,珍惜的友谊,庞涓如何因为嫉恨而至蓄意陷害、面目可憎?无端受辱,身披残躯,孙膑又如何金蝉脱壳、绝地反击?以德报怨,亦或是以直报怨,孙膑如何快意恩仇、惩罚恶人?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版“基督山伯爵”的故事,庞涓的背叛、孙膑的成长告诉我们,珍视友谊,首先要识别真朋友,远离小人奸佞;身处逆境之中,更要

  • 庞涓与孙膑:老师不是鬼谷子,同学没有不杀之恩,历史只留下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庞涓,孙伯灵,鬼谷子,田忌,魏国,齐国

    孙膑刖膝尚酣战,幼舆折齿还高歌。——李东阳《文敬携叠韵诗见过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其一》自春秋之后,战国时期经历一次大变革,这次变革后,战国七雄同分天下。大家都知道,古代时期不像我们今天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战争,而是更朝迭代很快,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父子朋友可能为了争一个权位在一夕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当

  • 马陵之战,庞涓临死前怒吼了那六个字,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庞涓,马陵,魏国,孙伯灵,田忌,齐国

    马陵之战是魏国名将庞涓人生中的最后一战,此战也是他第二次败给同门师兄孙膑,便在临死前感叹说:“遂成竖子之名!”,随后拔剑自刎。当时距离桂陵之战过了十三年,魏将庞涓正在率兵攻打韩国,韩国就向齐国求救。之后孙膑再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不得不率军回援大梁。但魏国的魏武卒骁勇善

  • 庞涓将师兄孙膑剜去膝盖骨,孙膑复仇时有多狠?不但杀人还要诛心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军事家,他名下的两名弟子名气也十分的响亮,他们就是庞涓与孙膑。庞涓曾因嫉妒孙膑的才能设计将孙膑的膝盖骨剜去,备受屈辱的孙膑在隐忍多年后终于找到了报仇的机会,他不仅将多次羞辱庞涓,最后更是取了他的性命。庞涓与孙膑同时拜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鬼谷子见两人天赋异禀,也将自己的毕生所

  • 鬼谷子料到庞涓必害孙膑,便给他一锦囊,打开后竟看到:诈疯魔!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庞涓,魏国,齐国,兵法,孙膑,孙伯灵,魏惠王,鬼谷子,科学家,春秋战国,史说三国

    刽子手的托盘里,端着一副刚刚从孙膑的腿上剜下来的血淋淋的膝盖骨,递到庞涓面前,说道:大将军,孙膑的膝盖骨已剜下,脸上也刺了“私通外国”四个字。庞涓看过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心想:孙膑你以后就永无出头之日了。之后,又去装模作样的慰问孙膑,泪水涟涟的给孙膑往伤口上敷药。庞涓,孙膑,本都是鬼谷子门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