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军事才能不容小觑为人却有问题

庞涓军事才能不容小觑为人却有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4315 更新时间:2024/1/19 3:18:29

庞涓厉害吗?答案是肯定了,虽然他最后死在了孙膑的手上,但是那是因为他的自大,和个人本事是无关的。庞涓可谓是魏国的名将,魏国能够在短时期内称霸中原大地,和庞涓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相传,庞涓和孙膑都是名家鬼谷子的徒弟,同时在鬼谷子的门下学习兵法,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先不说鬼谷子这个人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个人呢,就算有这个人,也是纵横家的鼻祖,和庞涓的生活时间也对不上。所以,孙膑和庞涓师出同门是没错的,但是可能不是鬼谷子的门下。

庞涓在魏国被魏惠王提拔之后,开始对军队进行整顿,经过庞涓的努力,魏国的军队战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庞涓亲自领导的嫡系军队,更是一跃为魏国的精锐部队。后来,庞涓率领着这支精锐之师,利用地形优势,打败了凶悍的秦国军队。当时的秦国也算是一个强国了,秦国的军队以凶悍不怕死著称,就是这样一支凶悍的秦军,也被庞涓率领手下大军彻底击溃。尽管魏国军队占据了一点的地形优势,但是如果主帅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些,再大的优势也是没用的。

庞涓以治军严谨,用兵如神出名,他手下的军队能够非常快速且很好的执行主帅下达的命令,上下级的命令传递没有任何的阻塞。这也正是庞涓的厉害之处,但是他最终还是输给了自己的师弟孙膑。庞涓输给孙膑不是输在了本领之上,是输在了诡计之上,是输在了性格之上,庞涓是输给了自己。

所以,庞涓在死之前才会发出“使竖子成名”的不甘。

庞涓战绩

庞涓虽然为人有点问题,但他的军事才能是不能小视的,在他被孙膑杀死之前,庞涓为魏国的霸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可谓是战绩斐然。

魏惠王继位之后,开始对周边国家用兵,但可惜的是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战果,相反还将魏国的国力拖得接近于崩溃的边缘。于是,魏惠王开始提拔以庞涓为首的青壮派军事将领,在国内也开始生产发展。

后来,赵、韩两国联合在一起,想要吞并魏国,此时秦国也想分一杯羹,于是三国联合伐魏。赵韩联军在正面战场之上牵制,秦国在后面偷袭。但是,正面战场上的赵韩联军被魏国老将公叔座打败,后来公叔座贪功冒进,被秦国军队打败,主将公叔座被擒。

另一边的庞涓却取得了斐然的战绩,他率军对赵国取得大胜,直逼赵国都城。后来,魏惠王将庞涓调到魏秦两国交战的正面战场。庞涓也没有辜负魏惠王的厚望,在正面战场之上打败秦国。随后,庞涓乘胜追击,一直攻到秦国的国都附近,迫使秦国不得不迁都来规避庞涓大军的锋芒。

魏惠王在击败秦国之后,就将国都迁往大梁,开始为了自己争霸天下做准备。当时,魏国最大的敌人是赵国,魏国军队在庞涓的带领下,逐步蚕食赵国的土地,最终将赵国挤出中原大地,赵国丧失了争霸的资本。

后来,不甘心的赵国联合秦、齐两大强国进攻魏国,魏国军队在庞涓的正确指挥之下,打败了三国联军,致使三国同时和魏国签订结盟条约,魏国是唯一一个战国时期同时击败赵、秦、齐的国家。

庞涓观阵

这是一个有关庞涓和孙膑的故事,这是庞涓和孙膑的最后一次接触,因为庞涓就死在了和孙膑的这一次争斗之中。庞涓观的这个阵就是孙膑特地为他设计的陷阱,这个陷阱正是导致庞涓死亡的最根本原因。

公元前342年,这一年的大魏国军事实力在庞涓的手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隐隐有了东部一霸的意思。魏国军队在名将庞涓的带领下,开始向周边国家进攻,和魏国比较近的韩国,就首先受到了冲击。当时的齐国,一直以东部大国自称,当然不会由着魏国胡来,挑战自己的地位。

齐王命令大将军田忌和军师孙膑带大军支援韩国,孙膑经过局势分析,决定再次兵围魏国国都大梁城。无奈,庞涓只得回身救援,虽然他在之前就吃过一次孙膑的“围魏救赵”的亏,但是庞涓对地利的分析,发现这次孙膑不会再沿途设计伏兵的,自己可以放心的回师大梁。的确,孙膑没有在沿途设伏兵,他却将庞涓一步步诱入自己的包围圈,最后让庞涓被乱箭射死。

庞涓观阵就是发生在庞涓迈入孙膑的陷阱之前,孙膑利用庞涓的自大,让齐国士兵沿途较少军灶的数量,但是却偷偷的增加士兵。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庞涓认为自己怕了他,让庞涓自己迈进陷阱之中。庞涓在看到了齐国军队遗留下的营地残骸的时候,自大的说“齐人胆小怕死,不足为惧,此次我们可以一劳永逸”。

殊不知,最后一劳永逸的却是被他瞧不起的齐人。

庞涓怎么死的

庞涓,孙膑的宿敌,是孙膑残疾的罪魁祸首,最后也是死在孙膑的手中。说到庞涓的死亡,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战国著名的战役,就是马陵之战。这是一个孙膑用兵的经典战役,也是孙膑兵法的巅峰之作。

公元前342年,魏韩大战,韩国没有顶住魏国迅猛的攻势,五战全败。无奈,韩王只得像齐国求救,受到利益的诱惑,齐王派兵救援韩国。当时齐国领兵的是田忌,孙膑由于桂陵之战立下大功,担任这支军队的军师。

当时魏国的大军在庞涓的带领下,已经快要打到韩国的国都了,齐国如果要正面救援,肯定是来不及的。于是,孙膑决定再一次使用“围魏救赵”这一计策,趁着魏都大梁空虚的时候,命人攻打大梁城。无奈,庞涓只好从韩国撤军,从韩国赶回的庞涓军团,在庞涓的指挥下,开始对齐国军队展开追击战。

孙膑将计就计,利用“减灶计”成功引诱庞涓上当。当时的军事侦察没有现在的这么先进,对于军队的侦察都是根据军队埋灶的数量来估算敌方军队的数量的。孙膑让齐国士兵,沿途减少军灶的数量,让庞涓松懈下来。果然,自大的庞涓上当了,他还以为是齐国士兵怕他,落荒而逃了。

标签: 庞涓魏国孙伯灵齐国秦国魏惠王

更多文章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鬼谷子

    在我国战国时期有着血海深仇的孙膑和庞涓,其实曾一同拜在鬼谷子先生门下。如果按照辈分来算的话,孙膑算得上是庞涓的师兄,鬼谷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同时也是谋略家的鼻祖,现如今在社会上,鬼谷子所遗留下来的著作和思想仍然适用。由此也可以看出鬼谷子的能力是有多么的出众,有着如此优秀老师的教导,那么孙

  • 孙膑是庞涓同门,却被其砍去双足、脸上刻字,后来孙膑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田忌,齐国

    提到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想必很多人都会想到“兵圣”孙武,其创作的《孙子兵法》被后世无数名将奉为兵学圣典。除了孙武之外,白起、王翦、廉颇等大将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将领。不过,要说谁的故事最令人津津乐道,当属孙武的后代孙膑与同门庞涓之间的争斗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为了防止其受重用,暗中谋害他,

  • 庞涓下山鬼谷子送他了八个字, 遇羊而荣 遇马而瘁 结果句句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匆匆的娱乐标签:庞涓,鬼谷子,孙伯灵,魏惠王,秦国

    提起哲学,可能大家会脱口而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而在中国古代,老子、孔子、鬼谷子等先哲同样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大师。其中鬼谷子不仅对战国时期有很深远的影响。他的学生们也大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他的学生——庞涓。在庞涓下山时,鬼谷子送他了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结果句

  • 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庞涓和孙膑的结局为何大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西门史纪标签:庞涓,魏国,田忌,魏王,孙膑,孙伯灵,鬼谷子,四大名将

    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庞涓和孙膑的结局为何大不一样战国时,庞涓想置孙膑于死地而后快。不料,在一次战斗中,庞涓却中孙膑之计,倒地身亡。孙膑与庞涓同为鬼谷子门下,情谊深厚。有一年,庞涓听闻魏王求贤若渴,便按捺不住心底的欲望,决定出山。临行前,庞涓紧握孙膑的双手,洒泪而别。庞涓到魏国见到魏王,慷慨陈词,滔滔不

  • 被庞涓陷害惨遭剜掉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的孙膑,后来的报复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拇指故事汇标签:庞涓,魏国,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魏惠王,四大名将

    一个被剜去膝盖骨,脸上刺字的人,正蓬头垢面的在猪圈里面大把的往嘴里塞猪粪,边吃还边大声傻笑,你可能以为他是一个疯子,然而他却是大家熟悉的兵法大家孙膑,那为何如此大家会沦落到猪圈吃猪粪呢?难道他真的疯了吗?如果不是的话,那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让自己陷入如此凄惨的境地呢?本为师兄弟孙膑是战国中期的齐国人,

  • 庞涓挖掉孙膑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那孙膑复仇之时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坤小妹说标签:庞涓,魏国,齐国,孙膑,孙伯灵,魏惠王,鬼谷子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乱世,天下诸侯纷争不断。每个人都想成为世界的唯一统治者,都想扩张自己的领土,抢夺更多的资源。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服从任何人。.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他们不懂武功,三言两语,就能最大限度地取得战争的胜利。比如庞涓和孙膑。如果不读春秋战国史,有些人可能不太了解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砍掉孙膑双足,后来孙膑的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史名人录标签:庞涓,魏国,田忌,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曾经的好友,珍惜的友谊,庞涓如何因为嫉恨而至蓄意陷害、面目可憎?无端受辱,身披残躯,孙膑又如何金蝉脱壳、绝地反击?以德报怨,亦或是以直报怨,孙膑如何快意恩仇、惩罚恶人?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版“基督山伯爵”的故事,庞涓的背叛、孙膑的成长告诉我们,珍视友谊,首先要识别真朋友,远离小人奸佞;身处逆境之中,更要

  • 庞涓与孙膑:老师不是鬼谷子,同学没有不杀之恩,历史只留下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庞涓,孙伯灵,鬼谷子,田忌,魏国,齐国

    孙膑刖膝尚酣战,幼舆折齿还高歌。——李东阳《文敬携叠韵诗见过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其一》自春秋之后,战国时期经历一次大变革,这次变革后,战国七雄同分天下。大家都知道,古代时期不像我们今天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战争,而是更朝迭代很快,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父子朋友可能为了争一个权位在一夕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当

  • 马陵之战,庞涓临死前怒吼了那六个字,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庞涓,马陵,魏国,孙伯灵,田忌,齐国

    马陵之战是魏国名将庞涓人生中的最后一战,此战也是他第二次败给同门师兄孙膑,便在临死前感叹说:“遂成竖子之名!”,随后拔剑自刎。当时距离桂陵之战过了十三年,魏将庞涓正在率兵攻打韩国,韩国就向齐国求救。之后孙膑再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不得不率军回援大梁。但魏国的魏武卒骁勇善

  • 庞涓将师兄孙膑剜去膝盖骨,孙膑复仇时有多狠?不但杀人还要诛心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军事家,他名下的两名弟子名气也十分的响亮,他们就是庞涓与孙膑。庞涓曾因嫉妒孙膑的才能设计将孙膑的膝盖骨剜去,备受屈辱的孙膑在隐忍多年后终于找到了报仇的机会,他不仅将多次羞辱庞涓,最后更是取了他的性命。庞涓与孙膑同时拜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鬼谷子见两人天赋异禀,也将自己的毕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