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在孙膑脸上刻字、挖掉双膝、隔断双脚,孙膑复仇时有多狠?

庞涓在孙膑脸上刻字、挖掉双膝、隔断双脚,孙膑复仇时有多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绿说故事 访问量:2228 更新时间:2024/1/16 16:55:09

提起古代的军事家,我们应该能够想到孙膑,另外他和和庞涓的故事也总是被后人津津乐道,关于两人的故事以及恩怨史书上也有不少记载。

根据史书的记载知道两人本是鬼谷子先生的学生,但庞涓先出山,辅佐魏国,在魏国也受到了重用。然而之后孙膑出山后,庞涓嫉妒他的才华并且感受到了威胁,而设计陷害了他。

当然,最终孙膑得知庞涓陷害他后,也进行了反击,抓住了庞涓的痛点最后将庞涓逼死。孙膑将庞娟逼上绝路,是因为庞涓曾迫害他至深,庞涓曾在孙膑脸上刻字、还剔除其双膝、割断其双脚,所以孙膑才决定凶狠的复仇,那孙膑复仇时有多凶狠?

同窗多年,情谊深厚

孙膑和庞涓两人在鬼谷子先生麾下学习多日,两人也曾一同练习兵法情谊非常深厚, 因为孙膑年龄较长,两人渐渐的也以哥弟相称。

之后两人的对兵法的学习都到了一定的程度,一天庞涓听闻魏国国君在以优厚的待遇招纳贤士,为国服务,当时庞涓认为自己的才华已经可以为为国服务,所以向鬼谷子请求下山。

鬼谷子也知道庞涓不如孙膑那样耐得住寂寞,继续深造,于是放他下山。但那时孙膑不像庞涓那样浮躁,选择了继续跟随鬼谷子学习。孙膑在送庞涓离开时,也因为两人的情谊深厚而泪眼茫茫,并真诚的祝福庞涓在魏国能够受重用,过上他理想的生活。

才华横溢,被魏重用

庞涓跟随鬼谷子确实也学习了不少才华,魏王考验他一些治国安邦以及带兵打仗的一些策略时,他都能够回答的出人意外的优秀,因此也受到了魏王的重用

不久后,魏王就任命庞涓为元帅,执掌魏国大部分兵权,之后他带领魏国的军队拿下了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攻下了周边一些小国后,其他小国如宋、鲁、卫、郑国军还主动来到魏国表示愿意归属魏国。

魏国最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庞涓因此,庞涓在魏国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极高,他也成为了魏王心目中的第一大将。

魏国后听闻庞涓有一个同窗的子弟,就派了魏国大臣邀请孙膑下山辅佐魏王,共创大业。在魏国大臣的邀请以及鬼谷子的同意下,孙膑带着报效国家的心,离开了鬼谷子先生决定到魏国。

孙膑下山,感到威胁

孙膑跟随魏国大臣到魏国之后,第一个见的并不是魏王,而是他曾经的同窗兄弟庞涓,庞涓见到孙膑后不是欣喜,更多的是感到威胁。

果不其然,第二天魏王就曾问庞涓的意见,因为他想要将孙膑封为副军师,以留下孙膑,当时孙膑还未做任何事,魏王就想将他提到和自己快匹敌的位置。所以庞涓也对孙膑心生嫉妒。但他并没有明显表示出,并且还主动的请求魏王将孙膑封为客卿。

孙膑当时并未看出庞涓已对他产生了嫉妒和怨恨,还是真心实意的与他相处,一天魏王建议两人在练舞场上表演阵法,最终是孙膑胜出。孙膑胜出后魏王大喜,他感到自己又得了一员得力大将。

然而,庞涓看到魏王的反应后,却下定决心要将孙膑除掉,以保住自己在魏王心中的地位。

之后,庞涓决定利用孙膑的家人来陷害孙膑,那时孙膑的家人在齐国,而当时齐国和魏国是敌对。

庞涓曾假意的好心告知孙膑将他在齐国的家人接到魏国,但孙膑认为两国是敌对,现今去接家人自然是不方便的。之后,庞涓找了他自己的人假扮孙膑的亲人,给他写信寻找他。

最初的通信都是多日不见的关心和寒暄,但之后庞涓为了陷害孙膑,在假扮孙膑的家人写给孙膑的话中透露出了反魏的意思,庞涓还假装无意将此信拿给魏王看,魏王得知后大惊,决定处死孙膑,以防他与齐国串通。

之后庞涓假意向魏王求情。并且主动提出将孙膑打废,这样孙膑也对魏国没有什么危险,魏国看在庞涓的情面上,也答应了庞涓的请求,保住了孙膑的性命。

之后庞涓在孙膑脸上刻了“私通敌国”几字、还剔除了孙膑的双膝、割断其双脚。

用计陷害,后被报复

当时不知实情的孙膑,还认为是庞涓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决定要感谢这位同窗兄弟,之后,庞涓还假意的全心照料了孙膑,一日三餐都为他安排了侍奉的仆人。之后,孙膑为了报答庞涓的恩情,决定教给他此前没有学到的兵法。

但一日,孙膑无意中听到了照顾他的一个男孩儿道出了庞涓想要饿死他的想法后,大为吃惊,

之后在他的观察和询问他人后,也得知自己是被庞涓所害,于是心中充满了愤怒。

于是他心中谋划着要逃出魏国,一天齐国的侍者来到魏国,他抓住机会通过他人将自己推销给了齐国的使者,之后,在他人的帮助下,他偷偷地来回了齐国。

他来到齐国后因田忌赛马一事被刮目相看。之后,他又被推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在和孙膑探讨了兵法后,觉得孙膑才能过人,于是果断地将他封为军师。

成为齐国军师之后,孙膑就一心一意的想要报复曾经迫害他至深的庞涓,但他并没有通过派遣刺客直接杀死庞涓,他想要让庞涓因为自己的失败而自杀,因为孙膑认为这才是对庞涓,这种胜负欲极强的人的最好的报复。

而要让庞涓认为自己十分失败,就要也让他失去原来得到的一切名誉和财富,这就应该要从魏国下手,因为当时庞涓是为魏国服务。

但当时魏国和齐国相比,显然是一个大国,所以不能够轻举妄动,因此孙膑决定先联合其他国家慢慢的消弱魏国的势力,之后他通过“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的战术,派军队攻打魏国的首都。

庞涓得知魏国的首都被围之后,立马从赵国撤军赶回救魏国。而这也正中了孙膑的计谋,之后庞涓被擒获。

孙膑知道庞涓是一个有极强自尊的人,因此他并没有按照庞涓的心思将他直接处死,而是将庞涓放回魏国,这样一是让会让他受到魏王的猜忌,另一个也会让他自尊心受到打击。

之后在马陵之战中,韩国因被魏国围攻,而向齐国求救,那时孙膑让齐国的军队故意做出消极应战并且败退的趋势,以误导当时心高气傲的魏军。

除此之外,孙膑为了营造齐军“不堪应战”的假象,还让齐军边做灶台边撤退,但灶台的数量要与日俱减。

这一现象也让魏军出现了齐军不堪应战而多有逃兵的想法,于是放松了警惕。庞涓也没有识别出孙膑的计谋最后中了圈套。

小结:

在魏国的军队中了圈套之后,孙膑也命提前埋伏好的齐军放箭,之后,魏国军队全军覆灭。庞涓两次大败于孙膑手中,也觉得颜面尽失,另外,他带领魏国军队被全军覆灭后,也再无颜回到魏国,于是拔剑自刎。

魏国在失去了庞涓这一大将和大量的战士后,实力也大不如前。虽然孙膑并没有直接杀死庞涓,但一次次地让他败落在自己手下,就是对庞涓这种自尊心极强的人最凶狠的报复方式。

当然庞涓最终令人唏嘘的结局,正是因为此前他的嫉妒心所致,正是因为他此前设计陷害了孙膑,才让孙膑怀恨在心,使他在当了齐国的军师之后,一次次的打败了庞涓。

之后,让其对自己失望而自杀。所以这也告诫我们,要真诚对待他人,起码“害人之心不可有”,因为害人终害己!

标签: 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鬼谷子

更多文章

  •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为何会如此仇恨对方,孙膑杀了庞涓后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田忌,孙膑

    同窗之情是大家比较看重的一种友情,进入社会后,同学之间也会互相提携、帮助,抱团取暖。孙膑和庞涓这对师兄弟,为何会如此仇恨彼此,要置对方于死地,孙膑杀了庞涓后去了哪里?名师出高徒。鬼谷子的一生中,教出了很多的名弟子,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鬼谷子的徒弟,大多不和,苏秦和张仪,在战国时期,一个推行“

  • 庞涓妒忌孙膑才华,挖掉了孙膑的膑骨,两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鬼谷子

    导语: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动乱时期,在这个时期自然也有很多杰出的人才出现,孙膑和庞涓是非常著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特别是孙膑。孙膑被称为中国兵法的集大成者,孙膑、庞涓师从于鬼谷子。其实孙膑和庞涓虽然同样是鬼谷子的弟子,但是两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差别很大,庞涓想要打压孙膑,避免孙膑日后获得

  • 桂陵之战,孙膑如何领兵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有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倾听这个世界标签:庞涓,魏国,魏军,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桂陵之战,史说三国

    作者:拾荒者【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

  • 历史故事:孙膑庞涓师承鬼谷子,本是同窗好友为何最后却水火不容

    历史解密编辑:迦蓝雨浅陌雪晴标签:孙伯灵,庞涓,鬼谷子,魏国,田忌,魏惠王

    鬼谷子,王氏,名诩,别名禅,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01战国年间,孙膑和庞涓两个人同时拜入鬼谷子的名下进行学习。期间两个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共同立志他

  • 庞涓和孙膑师出同门,为何孙膑落得如此下场,孙膑又是如何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孤影潇湘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司马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分裂割据,各诸侯国混战的时期,既是春秋战国时期,而战国中那些直到现在还被津津乐道的人物们,少不了孙膑和庞涓。这两人同窗一场,却没有留下半点感情,反倒是结下了不小的梁子,甚至自相残杀,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渊源呢?嫉妒成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了其膝盖骨,孙膑是如何复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万物解读标签:庞涓,孙伯灵,齐国,魏惠王,鬼谷子

    提起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想必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了吧,两人本为师兄弟,同为鬼谷子座下弟子,后来却反目成仇,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并挖去了孙膑的膝盖骨,断了孙膑的前程。可令庞涓没有想到是,孙膑于绝处逢生,最终依靠齐国的权势为自己报了仇。师从名师,兄弟反目成仇孙膑原名其实并不叫孙膑,对于他的原名史书上也没有记

  • 庞涓将孙膑剜去膝盖骨脸上刺字,孙膑复仇有多狠?不但杀人还诛心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庞涓,孙伯灵,魏惠王,魏国,齐国

    庞涓与孙膑二人,本同为鬼谷子门下的徒弟,庞涓却因嫉妒之心,谋害师兄孙膑,害得孙膑被挑去膝盖骨,从此落下残疾,脸上还被刺字。孙膑忍辱负重,经过多年的谋划,终于向庞涓复仇,不仅杀了庞涓,更是杀人诛心,将昔日孙膑被羞辱的仇恨,全都还给了庞涓,孙膑究竟是如何报复庞涓的呢?二人本为同门,庞涓却因嫉妒心陷害孙膑

  • 庞涓对孙膑表面手足,暗里痛下杀手,孙膑如何报仇的?君子之道也

    历史解密编辑:局小乖简史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鬼谷子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苏)高尔基友谊这个字眼,比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少了一份必然联系,又比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之间多了一份温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这样的情谊之上才会生出那么多的捉摸不定吧。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对同门好友,原本在同一师傅门下求学受艺、各有不凡之处,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断其双足、剔去膝盖骨,孙膑复仇时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徐松说体育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人与人之间的妒意,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比如三国时期的周瑜和诸葛亮,二人都是智谋无双之人,但诸葛亮处处高周瑜一筹,使得周瑜欲置诸葛亮于死地。只不过诸葛亮事事料周瑜之先,所以周瑜谋害的计划最终落空,诸葛亮得以全身而退,后来才有三气周瑜的复仇杰作。诸葛亮无疑是幸运的,相较来说,孙膑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 本是师出同门,奈何反目成仇,浅谈庞涓与孙膑之间的争斗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庞涓,孙伯灵,齐国,田忌,鬼谷子,兵法

    想必大家对“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典故并不陌生。围魏救赵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救邯郸,军于其郊,是赵不拔而魏魏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承魏之弊,是赵破而魏弱也。”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国都大梁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打邯郸的部队而使赵国得救的历史事件,此后,“围魏救赵”不仅成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