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断其双足、剔去膝盖骨,孙膑复仇时有多狠?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断其双足、剔去膝盖骨,孙膑复仇时有多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徐松说体育 访问量:3700 更新时间:2024/1/7 12:38:50

人与人之间的妒意,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比如三国时期的周瑜和诸葛亮,二人都是智谋无双之人,但诸葛亮处处高周瑜一筹,使得周瑜欲置诸葛亮于死地。

只不过诸葛亮事事料周瑜之先,所以周瑜谋害的计划最终落空,诸葛亮得以全身而退,后来才有三气周瑜的复仇杰作。诸葛亮无疑是幸运的,相较来说,孙膑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师从鬼谷子门下,二人属于同门师兄弟的关系,同门师兄弟应该更加团结友爱,但庞涓心里不是那么想的,他嫉妒孙膑的才能高于自己,于是设计陷害孙膑。

孙膑遭遇到极其严酷的伤害,他被庞涓的手下切断双足,剜去膝盖骨,成为一个难以行走的废人。庞涓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让孙膑什么都干不了,无从发挥才能。

但是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孙膑依靠齐国使者的帮助得以逃生,进而成为齐威王的军师,若干年后,上演一出复仇庞涓的好戏,也奠定其一代军事家的名声。

孙庞之交,胜似仇敌

庞涓是心高气傲之人,兼之处处为人先,不甘居人后的性格,所以一副锋芒毕露之感,这一点他的师父鬼谷子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并没有将上乘兵法传授给庞涓。

主要是因为上乘兵法是讲究息战、止战的,主张以民为根本,显然庞涓是理解不了的,他一心想的是建功立业,创立不朽之功绩,成为天下人仰慕的对象。

而庞涓的同窗好友孙膑显然更能入得了鬼谷子的眼,因为孙膑为人不事张扬,忠厚老实,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就这样鬼谷子将春秋孙氏所著《孙子兵法》传给了孙膑。

若是换成一般子弟,必然能理解鬼谷子的一番用心,不会对孙膑心怀不忿,但是庞涓不一样,他时时刻刻都要和孙膑相比较,内心极度不满师父的这种偏心态度。

再加上孙膑自身才智确实比庞涓高了一筹,久而久之,庞涓的内心被满满的妒忌占据,只需等待一个契机,他就会把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到孙膑身上。

庞涓的机会来了,他一心想要求取功名,所以比孙膑早先出仕,最终拜在魏惠王的麾下,担任大将军一职。当时魏国可是一等一的强国,庞涓在那里如鱼得水。

随着庞涓势力越来越庞大,自然不可能忘了孙膑这个老同学,他派手下将孙膑请到魏国做客,说是请,其实就是监视孙膑,防止孙膑为其他诸侯国效力。

既然是同窗好友的盛情邀请,孙膑自然是不能拒绝的,他拜别了师父,来到师兄庞涓的府上,却没想到等待他的将是悲惨的人生命运。

庞涓的阴谋

庞涓想要收拾孙膑,可是蓄谋已久。他把孙膑请到自己府上只是第一步,主要是获悉孙膑的一举一动,让孙膑的绝世大才埋在肚子里,永远也得不到施展。

但是孙膑的才能不是能够掩盖得了的,因为魏惠王是有为之君,特别重视人才,他听得孙膑来到魏国的消息,怎么可能不去召见他呢,这一点庞涓也是能够预料得到的。

倚仗自己立功无数,对大魏国忠心耿耿,庞涓深信魏王是相信自己的,所以他进献谗言,向魏王诬告孙膑有不臣之心,想要窃听魏国机密,图谋造反。

魏王未必深信庞涓的话,只因为庞涓对他足够忠心,是可以依赖之人,而孙膑有太多的未知之处。权衡再三,他还是选择相信庞涓,对孙膑谋反之事不细加追究。

孙膑便完全落入庞涓手里,庞涓依照魏国刑律,对孙膑实行膑刑和黥刑,膑刑主要是砍掉孙膑的双脚,再剔去膝盖骨,让他无法正常行走,成为一个废人。

黥刑是指在孙膑脸上刻字,然后再涂上黑炭,这样做主要是从精神上羞辱孙膑,让他永远也别忘记自己罪人的身份,只不过这份精神羞辱没有让孙膑沉沦,反而成为其复仇的动力。

孙膑并没有反抗,反而装疯卖傻起来,俨然受到极大精神刺激所致。庞涓看在眼里,心里乐得像朵花一样,想着孙膑这个威胁终于去掉了,念在同窗之谊,也就没有对孙膑痛下杀手。

庞涓不知道的是,此时忍辱偷生的孙膑,心里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复仇,他万万想不到多年的师兄对他下如此狠手,这样狠绝的师兄,即使自己挫骨扬灰也要把他灭掉。

孙膑的复仇

随后齐国使者出使魏国首都大梁,孙膑以刑徒的身份见到了他,然后用滔滔不绝的口才说服齐国使者,从而在齐国使者的掩护帮助下,逃出魏国,来到齐国境地。

这时候的孙膑已经不像之前那么佛系,他变身成为地狱来的使者,下决心一定要置庞涓于死地。他先是成为齐国大将田忌的门下客,通过田忌赛马出主意,进而博得信任。

随后在田忌引荐下,孙膑得到齐威王的赏识,被任命为齐国军师。齐国当时蒸蒸日上,是东方强国,与魏国的决战是避免不了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让孙膑完成复仇。

复仇的第一步来了,就是桂陵之战,简单来说,就是赵国进攻魏的盟国卫,魏惠王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派遣庞涓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国力尚不能与魏相提并论,重压之下就向齐国求援。

虽然齐国出兵有一定风险,但是如果能削弱魏国,还是利大于弊的,所以齐威王同意出兵解救战国,他派遣田忌、孙膑为将,火速救援战国。

孙膑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他采用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计谋,不去进攻庞涓主力,而是避实就虚,攻打魏国兵力薄弱的都城大梁,进而引得庞涓撤兵救援,从而消灭其主力。

最终庞涓中招了,他不可能不回去救援魏王,最终赵国之围得以解除,魏国兵力折损,不过庞涓并没有身死,所以孙膑的复仇还没有终止,没过多久,马陵之战爆发。

马陵之战和韩国有关,当时魏国进攻韩国,韩昭侯急忙向齐国求助。齐威王思量再三,听取臣下建议,决定缓救之,待到魏韩两国打得精疲力竭时再去救援。

这一次救援领军的同样是田忌和孙膑,他们采取与上次相同的计谋,让庞涓回师救援,不过多了一招诱敌深入的策略,通过退军减灶的方法,将庞涓大军引入埋伏好的马陵道。

马陵道地势狭隘,极易设伏,庞涓来到这里,断无逃脱的可能,随着两边齐军的万箭齐发,庞涓率领的魏军全部覆灭,万念俱灰之际,庞涓只能自刎谢罪,至此孙膑完成了酣畅淋漓的复仇。

标签: 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更多文章

  • 本是师出同门,奈何反目成仇,浅谈庞涓与孙膑之间的争斗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庞涓,孙伯灵,齐国,田忌,鬼谷子,兵法

    想必大家对“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典故并不陌生。围魏救赵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救邯郸,军于其郊,是赵不拔而魏魏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承魏之弊,是赵破而魏弱也。”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国都大梁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打邯郸的部队而使赵国得救的历史事件,此后,“围魏救赵”不仅成了人

  •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后面是如何完成复仇的?

    历史解密编辑:蓝风破晓标签:庞涓,孙伯灵,田忌,魏国,齐国,苏秦

    什么是真正的复仇?双脚被砍掉,双膝盖骨被挖掉,他没有忘记复仇;在猪圈里,他装疯卖傻,大口吃着猪食、狗屎,他依然没忘掉复仇。他就是著名的军事家孙膑。他被“亲爱”的师弟庞涓陷害。获救之后到了齐国,十几年后的马陵之战中,庞涓身死。这个复仇印证了八个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1、师弟庞涓出狠招:废了才华过人的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甚至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辣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鬼谷子

    古人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师出同门最后却兵戎相见,为了权利地位,可以不顾同门之谊、互相残杀,最后落得个惨不忍睹的下场,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春秋战国是一个风雨飘零、国家动荡的时期,国家四分五裂能人异士各自为政,纷纷去投靠自己认为强大的君主。庞涓和孙膑都是有名的兵法军事家,出自同门本来是共同辅佐一

  • 孙膑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脸上也被刺了字,他后面是如何复仇的?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鬼谷子,田忌

    既生瑜,何生亮。世界上只有一个大师,而另一个只能是个悲剧。 诸葛亮与周瑜如是,苏秦与张仪也这样,本文中的庞涓与孙膑也如此。春秋时期有个老头,名叫鬼谷子。这老先生教出来的徒弟,个个都是人才。孙膑与庞涓便是其中的两位。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做大,周天子日渐衰微。诸侯国为了争土地争人口,彼此间频频征战不休

  • 看花知未来,庞涓死前犹记鬼谷子预言!岐黄之术,知命富贵安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健康小宓标签:庞涓,富贵,苏秦,兵法,鬼谷子,孙伯灵,科学家,岐黄之术,春秋战国,看花知未来

    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占卜、术数、天文、地理、儒释道超脱世俗,岐黄之术修生养性。说起万圣之宗,很多人都会想到孔子,话虽不错,但是,孔子只是开创了中国的哲学之初,而要说起一个人,恐怕华夏上下五千年,可能都没有一个人能抵得上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阴阳占卜,晓五行八卦,知兵法于胸,明出事之理。他就是

  • 庞涓在师弟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魏惠王,齐国

    你凝视着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当试图放大自己内心的黑暗时,那么就要做好会被黑暗吞噬的可能,当恶念战胜人性,屠龙少年终将也会变成恶龙。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劣是卑劣者的通行证。嫉妒常常使人面目全非,因此而产生很多疯狂且卑劣的行径,但是被嫉妒蒙蔽理智的人注定无法受到命运的垂怜,打脸真的来得太快!历

  •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做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丙润老师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鬼谷子,李斯

    孙膑一个人在猪圈里大把大把地吃着猪食,他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他知道在不远处有一双又一双的眼睛盯着自己。即便那些人已经离开,孙膑仍然不停下手中的动作,只不过动作越来越缓慢,眼珠子也越来越红,此仇不报非君子。孙膑迎来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1个敌人,那就是庞涓,孙膑与庞涓之间的矛盾,直接让两个国家正式开战,同时

  • 庞涓和孙膑师出同门,为什么针对孙膑,孙膑又是怎么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史不凡标签:庞涓,魏国,田忌,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出现了管仲、百里奚这样一批大有作为的文学家;商鞅、范蠡等著名改革家;孔、墨、荀、韩非这些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思想家;而谈及军事家,想必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孙子兵法》这部经典军事策略,作者是孙武,他被誉为"百

  • 庞涓曾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时又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庞涓,孙伯灵,田忌,魏惠王,魏国

    神秘的鬼谷子门下有很多徒弟,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就是一起拜在鬼谷先生门下的师兄弟。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都跟鬼谷子学,能学到什么样,出师后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就是个人的造化了。当然,孙膑肯定是胜庞涓一筹的,因为他的父亲是写《孙子兵法》的孙武,有传承。所以庞涓相当忌惮孙膑的才华,怕被他碾压。心

  • “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鬼谷子明知庞涓的命运,为何还放他下山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庞涓,鬼谷子,孙伯灵,魏国,苏秦,张仪

    鬼谷子,是华夏文明中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生长于先秦时期,鬼谷子本人没有做过经天纬地的事情,他的徒弟却在战国的舞台上出尽风头,先后有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等四位高徒,分别辅佐魏国、齐国、燕国、秦国。从他徒弟的本事来看,庞涓和孙膑属于兵家,苏秦与张仪属于纵横家和法家,而他本人喜欢道家的归隐生活,由此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