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把师兄孙膑挖掉双膝致残,还在脸上刻字,孙膑的报复更加狠毒

庞涓把师兄孙膑挖掉双膝致残,还在脸上刻字,孙膑的报复更加狠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 访问量:4927 更新时间:2023/12/27 23:47:39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渐渐失去统治权威,失去了凝聚力,原本紧密团结在周天子周围的各诸侯出现离心倾向,诸侯无不胸怀大志想做大做强。

每当专制制度失去权威的时候,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但也是舆论宽松,思想自由的年代,更是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英雄辈出的年代。

乱世让许多思想家,教育家横空出世,青史留名;战争则让不少军事家应运而生,崭露头角,叱咤风云。

提起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很多人如数家珍,其中孙子的名字如雷贯耳,排在首位。

而作为他的后人,孙膑的名字更是广为人知,耳熟能详,一点也不亚于他的先辈孙子。

孙膑有名不仅仅是因为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还因为他跟自己的同学庞涓之间发生的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给人迪,叫人扼腕。

在故事中庞涓是嫉贤妒能的代表,因为孙膑比自己的理论知识丰富,庞涓就怕人家超过自己,所以就设下陷阱对其进行迫害,不仅在其脸上刺字,还挖掉了人家的膝盖骨,让自己的昔日同窗几乎成为了一个废人,处心积虑要废了这个师兄弟,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但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庞涓机关算尽没有让孙膑消沉和绝望,反而激励起人家的斗志,最后完美复仇,以牙还牙,让庞涓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那么,孙膑最终又是如何报复他的呢?

孙膑是山东人,生于"阿、鄄之间"(菏泽鄄城县一带)。他是先辈是著名军事家的孙武

根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孙武跟庞涓一同师从鬼谷子,二人在求学中建立深厚友谊,结拜为兄弟。

庞涓学得一知半解后耐不住寂寞应聘到魏国当了将军,孙膑则留在那里学到了更多的军事知识,

孙膑学成后没有去各国应聘,先去拜见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师弟,正是这一探望让自己跌入深渊,差点万劫不复。

原来孙膑见到庞涓后,两人在进行交谈的时候,孙膑显示出了超过庞涓许多的军事能力。

而魏王得知孙膑跟庞涓是同学,特地向孙膑领教,发现庞涓这个师兄本事更是了得。魏王为了称霸天下求贤若渴,产生了将孙膑留在魏国的想法。

庞涓得知魏王的想法,开始的时候非常开心,师兄弟共同辅佐魏王建功立业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可他是转念一想,师兄比自己能耐大,日后肯定更受魏王欣赏,自己就会受到冷落,前途就会一片暗淡。("孙子之才大胜于吾,若不除之,异日必为欺压。")

强烈的危机感和妒忌心让庞涓的心理扭曲,他暗下决心,决不能让孙膑在魏国效力,一个罪恶的念头在心里产生了。

于是庞涓就设下圈套,去魏王那里诬陷孙膑,说他私通齐国,吃里扒外,向齐国泄露魏国机密。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庞涓以间谍罪对孙膑处以"膑刑"(膑同髌)。

说白了庞涓给孙膑定罪后,按照魏国法律规定,将其膝盖骨挖掉,让他成为废人,不能自由走动。

"庞涓遂唤刀斧手,将孙膑绑住,剔去双膝盖骨,膑大叫一声,昏厥倒地,半晌方苏,又用针刺面,成"私通外国"四字,以墨涂之。"(东周列国志)

这就是说,庞涓不仅让孙膑成为废人,还让人在孙膑脸上刻下了"私通敌国"四个字,企图从精神和肉体上摧垮孙膑,永除心腹之患。

然而,孙膑不是一个懦夫,岂能轻易就能垮掉,他忍辱负重活下去。由庞涓做的非常巧妙,孙膑开始不知道真相,可是当他知道害自己的人就是自己最亲密的兄弟时,他发誓要报仇。(近侍曰:"汝有所不知,军师与孙君外虽相恤,内实相忌")

从此孙膑装疯卖傻,睡在猪圈里,吃猪粪,骗得过了庞涓,让他放松了警惕。

后来在出使魏国的齐国使者帮助下,孙膑到了齐国,齐国大将田忌与之一番交谈后,对孙膑的才能心悦诚服,就将他收在自己的门下,当了智囊。

孙膑给田忌出的第一个金点子就是田忌赛马的时候,告诉田忌,"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让孙膑一鸣惊人成为齐王的军师。

此刻的孙膑虽然还是一个残疾人,但可以借助齐国力量为自己报仇雪恨了。

周显王十五年(前354),魏国攻打赵国,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住,都城危在旦夕,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答应解围,孙膑报仇的机会终于到了。

孙膑没有直接去赵国解围,反而主张攻打魏国国都大梁。

孙膑仔细分析后认为,魏国军队倾巢出动伐赵,首都防卫一定薄弱,齐军包围大梁,魏军肯定回防。

正在赵国的庞涓得知大梁被围心急如焚,果然下令撤兵。

让庞涓指挥的军队急急忙忙赶回的时候,孙膑在其必经之路桂陵设下埋伏,大败魏兵,狠狠教训了一下庞涓。

十三年后,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同样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下令齐国军队前去抗魏援韩。

当得知魏国率军出征的还是庞涓,孙膑下定决心了断两人这段恩怨,报仇雪耻。

孙膑为了让庞涓放松警惕,采取了减灶的计策。

原来古代的士兵在吃饭的时候都是就地挖坑放上锅做饭,庞涓就根据灶火的数量来判断齐国兵力多少。

于是孙膑将计就计,故意把灶火每天减少,从十万减少到三万,造成齐国部队人心浮动,士兵开小差逃跑,兵力越来越少的假象。

庞涓一看大喜过望,眼看齐军已经垮掉,不趁你病要你命,还待何时?于是,被胜利冲还待何时?

于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庞涓忘记师傅鬼谷子兵者诡道的谆谆教导,率领全部精锐骑兵两万奋起追击,要将齐军全部消灭。

他哪里知道,孙膑早就在马陵精心布置下口袋阵,等着庞涓自投罗网。为什么选择这里?因为地势险要。("那马陵道在两山中间,溪谷深隘,堪以伏兵。")

道傍树木丛密,膑只拣绝大一株留下,余树尽皆砍倒,纵横道上以塞其行,却将那大树向东树身砍白,用黑煤大书六字云:"庞涓死此树下。"上面横书四字云:"军师孙示",令部将袁达,独孤陈各选弓弩手五千,左右埋伏,吩咐:"但看树下火光起时,一齐发弩!"

当庞涓看到树上一片发白,叫人点起火把观看时,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老同学孙膑,得知中计,赶忙逃跑,可是为时已晚,齐军弓弩手万箭齐发,箭如雨下,庞涓身负重伤,最后自刎而死。

庞涓嫉贤妒能用残忍手段对付师兄孙膑,孙膑没有认输而是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于把庞涓置于死地,一雪当年的奇耻大辱。

算起来孙膑的报复更解气,不但将庞涓逼到绝路,让其像热锅上的蚂蚁备受煎熬,绝望自尽,还让其死后留下嫉贤妒能的千古恶名,被打倒在地还踏上了一只脚,让他永世都不得翻身。

标签: 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更多文章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刻字、挖掉双膝、隔断双脚,孙膑复仇时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鬼谷子

    提起古代的军事家,我们应该能够想到孙膑,另外他和和庞涓的故事也总是被后人津津乐道,关于两人的故事以及恩怨史书上也有不少记载。根据史书的记载知道两人本是鬼谷子先生的学生,但庞涓先出山,辅佐魏国,在魏国也受到了重用。然而之后孙膑出山后,庞涓嫉妒他的才华并且感受到了威胁,而设计陷害了他。当然,最终孙膑得知

  •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为何会如此仇恨对方,孙膑杀了庞涓后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田忌,孙膑

    同窗之情是大家比较看重的一种友情,进入社会后,同学之间也会互相提携、帮助,抱团取暖。孙膑和庞涓这对师兄弟,为何会如此仇恨彼此,要置对方于死地,孙膑杀了庞涓后去了哪里?名师出高徒。鬼谷子的一生中,教出了很多的名弟子,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鬼谷子的徒弟,大多不和,苏秦和张仪,在战国时期,一个推行“

  • 庞涓妒忌孙膑才华,挖掉了孙膑的膑骨,两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鬼谷子

    导语: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动乱时期,在这个时期自然也有很多杰出的人才出现,孙膑和庞涓是非常著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特别是孙膑。孙膑被称为中国兵法的集大成者,孙膑、庞涓师从于鬼谷子。其实孙膑和庞涓虽然同样是鬼谷子的弟子,但是两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差别很大,庞涓想要打压孙膑,避免孙膑日后获得

  • 桂陵之战,孙膑如何领兵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有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倾听这个世界标签:庞涓,魏国,魏军,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桂陵之战,史说三国

    作者:拾荒者【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

  • 历史故事:孙膑庞涓师承鬼谷子,本是同窗好友为何最后却水火不容

    历史解密编辑:迦蓝雨浅陌雪晴标签:孙伯灵,庞涓,鬼谷子,魏国,田忌,魏惠王

    鬼谷子,王氏,名诩,别名禅,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01战国年间,孙膑和庞涓两个人同时拜入鬼谷子的名下进行学习。期间两个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共同立志他

  • 庞涓和孙膑师出同门,为何孙膑落得如此下场,孙膑又是如何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孤影潇湘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司马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分裂割据,各诸侯国混战的时期,既是春秋战国时期,而战国中那些直到现在还被津津乐道的人物们,少不了孙膑和庞涓。这两人同窗一场,却没有留下半点感情,反倒是结下了不小的梁子,甚至自相残杀,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渊源呢?嫉妒成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了其膝盖骨,孙膑是如何复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万物解读标签:庞涓,孙伯灵,齐国,魏惠王,鬼谷子

    提起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想必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了吧,两人本为师兄弟,同为鬼谷子座下弟子,后来却反目成仇,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并挖去了孙膑的膝盖骨,断了孙膑的前程。可令庞涓没有想到是,孙膑于绝处逢生,最终依靠齐国的权势为自己报了仇。师从名师,兄弟反目成仇孙膑原名其实并不叫孙膑,对于他的原名史书上也没有记

  • 庞涓将孙膑剜去膝盖骨脸上刺字,孙膑复仇有多狠?不但杀人还诛心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庞涓,孙伯灵,魏惠王,魏国,齐国

    庞涓与孙膑二人,本同为鬼谷子门下的徒弟,庞涓却因嫉妒之心,谋害师兄孙膑,害得孙膑被挑去膝盖骨,从此落下残疾,脸上还被刺字。孙膑忍辱负重,经过多年的谋划,终于向庞涓复仇,不仅杀了庞涓,更是杀人诛心,将昔日孙膑被羞辱的仇恨,全都还给了庞涓,孙膑究竟是如何报复庞涓的呢?二人本为同门,庞涓却因嫉妒心陷害孙膑

  • 庞涓对孙膑表面手足,暗里痛下杀手,孙膑如何报仇的?君子之道也

    历史解密编辑:局小乖简史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鬼谷子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苏)高尔基友谊这个字眼,比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少了一份必然联系,又比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之间多了一份温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这样的情谊之上才会生出那么多的捉摸不定吧。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对同门好友,原本在同一师傅门下求学受艺、各有不凡之处,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断其双足、剔去膝盖骨,孙膑复仇时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徐松说体育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人与人之间的妒意,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比如三国时期的周瑜和诸葛亮,二人都是智谋无双之人,但诸葛亮处处高周瑜一筹,使得周瑜欲置诸葛亮于死地。只不过诸葛亮事事料周瑜之先,所以周瑜谋害的计划最终落空,诸葛亮得以全身而退,后来才有三气周瑜的复仇杰作。诸葛亮无疑是幸运的,相较来说,孙膑就没有那么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