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4183 更新时间:2024/2/11 11:10:54

田忌赛马》这篇文章在很早的时候就收录到了语文课本当中,因此广为人知。通过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个战国时期的伟大军事家和谋略家,他就是孙膑

当时田忌跟齐国的诸位公子赛马,并设下重金为赌注,然后他请教孙膑如何才能赢得这场比赛,孙膑给他出了主意并帮助他最终取得胜利。而孙膑所使用的策略也被看成是“策对论”最早的运用。

孙膑擅长谋略是世人皆知的,但也因为如此他招人嫉妒差点要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之中。提到这个因嫉妒而迫害他的人,就是魏国的名将庞涓,他们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同门相残杀

为何孙膑的谋略这么高明,你看他的师傅就知道了。相传孙膑与庞涓曾一同拜在鬼谷子门下。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是谋略家和纵横家的鼻祖,更是诸子百家的创始人,兵法的集大成者。

有着这么优秀的师傅教导,孙膑也成长为一代有名的谋略家和军事家。但一百米养一百种人,即使是师出同门,但徒弟的实力也有高低之分。庞涓在谋略上就略逊了孙膑一筹。

后来两人从师门学有所成之后,便各自谋生去了。庞涓到了魏国还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可谓是功成名就。但是他心里依旧忌惮着孙膑的谋略手段,为了更好地监视他,于是便派人将孙膑请到了魏国。

孙膑到魏国之后逐渐展露出了自己的才干,这让庞涓更加心生嫉妒,害怕孙膑会夺走属于自己的一切,于是便捏造了无端的罪名将孙膑治罪,并对他处以膑刑和黥刑。

这两种刑罚是相当残忍的,那就是挖掉犯人膝盖骨以及在其脸上刺字。孙膑被施刑之后落下了终生残疾。庞涓这样做就是想将他弄残废好埋没他的才华,让他消失在世人的眼中。

孙膑也不知道,昔日自己信任的同门师兄弟会如此的对待自己。然而即使身体残疾,他也不想放弃,依旧寻求着机会能够脱离这片苦海,后来他终于等来了一个契机。

当年齐国的使者出使魏国,当他们来到大梁的时候,孙膑就以囚徒的身份秘密去拜见齐国使者,然后用自己的口才和智慧打动使者。

齐国使者觉得孙膑并非凡夫俗子,于是偷偷地安排车辆将他带离了魏国。孙膑抵达齐国之后,使者将他交给了田忌,随后他一直在田忌门下做门客,因此就有了后来《田忌赛马》的故事。

在齐国站稳脚跟的孙膑时刻都没有忘记庞涓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他决定运用自己的谋略手段给自己复仇,那么他会怎么做呢?

桂陵之战

公元前353年左右,孙膑与庞涓迎来了第一次的正面交锋。那年赵国进攻卫国拿下了漆及富丘两地,由于卫国与魏国是盟国的关系,因此魏国便出面干涉赵国的这次军事行动。

之后魏国便派兵把赵国的首都邯郸给包围了,双方僵持了近一年时间之后,赵国无奈只能请求齐国和楚国出兵救援。于是齐威王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这一仗要如何打赢。

段干明给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兵分两路削弱两方势力。一路是由宋国景敌、卫国公孙仓带兵向南攻打魏国的襄陵,以此来拖垮魏国,然后趁着魏国攻入邯郸的时候去救援赵国。

另一路则是由田忌、孙膑直接前往邯郸去救援赵国,不久后孙膑等人率领着八万将士抵达了齐、魏两国的边境,庞涓也带着八万人抵达了茬丘。

此时魏国的主力军已经攻破了邯郸城,田忌想直接与魏国主力交战,但被孙膑给拦了下来。他觉得魏国长时间在外作战,难免有所消耗,再加上兵士们疲累,军内的防守肯定会空虚。

这样的情况下,直接交锋反而不利,应采用声东击西的方式,带着大兵前去围困魏国的首都大梁,这样逼迫魏国从邯郸撤军,达到救援赵国的目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典故。

最后在孙膑的谋略下,田忌带上人马佯装进攻魏国的平陵,给庞涓一种齐国将领们指挥无能的错觉。平陵这个地方城池虽然小,但其管辖范围很大且人口众多,一直以来都是魏国的战略要地。

随后田忌派出两路齐军进攻平陵以吸引魏国的注意,齐军交战一会便佯装被打败而撤军。然后又派出轻装战车直抵大梁的城郊,此时庞涓以为齐国要攻打大梁,于是便带着邯郸的部分兵力回援。

庞涓回来的途中,田忌又派出少量部队佯装与庞涓交战,故意示弱让庞涓轻敌,致使庞涓丢掉了辎重,轻装上阵急忙赶回大梁。此时田忌已经埋伏在桂陵,只等着庞涓上钩。

庞涓被田忌俘虏之后,便被押解回卫国关押。但由于魏国主力还没有被击溃,因此邯郸依旧被魏国占领。直到公元前351年,魏惠王与赵成侯结盟之后,魏国才撤出邯郸,同时庞涓也被释放。

身死于马陵

十年后,孙膑与庞涓第二次在战场上交锋。当时魏国在南梁等地与韩国军队交战,随后韩昭侯派人向齐国救援。齐威王采用了田忌的建议,延迟救韩的策略,让韩国与魏国打得疲惫不堪的时候再出兵。

这一次依然由田忌等人做统帅,而孙膑做军师出发救援韩国。孙膑再一次运用了“围魏救赵”的理论,利用齐军怯战的名声诱敌深入然后加以歼灭。

随即田忌派出一队人马前往袭击魏国的大梁,庞涓知道后立即从韩国撤军去救援。此时孙膑让士兵们开始埋灶,第一天埋十万个、第二天五万个、第三天三万个。

结果庞涓一路走来看到齐军埋掉的灶之后大笑道:“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如今抵达魏国才三天,就埋掉了这么多的灶”。最后庞涓觉得齐军不敌,于是只带上一些精锐部队去追击齐军。

而此时孙膑早已让人埋伏在了马陵,这里道路狭窄,两旁又是峻隘险阻,实在是绝佳之地。孙膑让人剥掉路边树木的树皮,露出白木,然后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下。

孙膑估计庞涓会在天黑时分抵达马陵,他提前安排好一万名弓箭手在此地等待庞涓的到来,并告诉将士们如果看到这里有火光就万箭齐发。

果然天黑的时候庞涓的人马抵达了此处,看到树上有一行字,急忙拿着火把前去查看,与此同时齐军的伏兵看到了火光立即拉弓射箭,朝着庞涓迅速飞去。

此时魏军内乱做一团,而庞涓自知中了齐军的埋伏,于是拔剑自刎。临死前他不甘地说:“遂成竖子之名”。此刻他也已经明白,这是孙膑布下的局,但他心中的嫉妒依旧没有消散。

孙膑运用自己的谋略杀了庞涓,也算是为自己报了当年的仇。庞涓死后,魏惠王下令厚葬,但由于他生前树敌太多,于是死后坟墓被掘开,尸体被拖出来暴尸荒野。

孙膑知道后给他另立了碑文。不得不说,孙膑此举真的是以德报怨了,如此心胸难怪他能成为谋略大家。

标签: 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田忌孙膑

更多文章

  • 孙膑:我人多减灶,虞诩:我人少增灶,庞涓羌人:玩战术的心真脏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孙伯灵,虞诩,庞涓,田忌,魏国

    影视剧中的孙膑为将帅者,不可墨守成规,需要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变通,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战国时期的孙膑、东汉时期的虞诩,分别使用减灶、增灶的方式,迷惑了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一、孙膑减灶诱敌“围魏救赵”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创造的一次经典战例,为后世所熟知。在这次战役中,孙膑巧妙地利用逐日减少齐军将

  • 再读《田忌赛马》:孙膑的计谋真是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赛马,田忌,齐国,魏国,孙膑

    《田忌赛马》里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知,小时候只觉得孙膑果然是个足智多谋的幕僚。他聪明有智谋,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别人的短处,以微末之势扭转局势,反败为胜。就如映照了他当时的处境一般,身处困境却毫不气馁,依然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齐国有名的谋臣。只是小时候的褒扬在如今看来,却是产生了不一样的味道。恍

  • 山东竹简出土,揭开孙膑狠毒的真面目,怪不得会被庞涓挖掉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手工匠人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齐国,鬼谷子,魏惠王

    品读《史记》故事,学习古人智慧,学以致用,借古鉴今!1972年4月10日,山东临沂市银雀山,一座卫生大楼正准备拔地而起,一群忙碌的施工人员,正在开挖地基,一时间,银雀山上被机器的轰鸣声,深埋地下的土壤也随之重见天日。就在工程紧锣密鼓的进行时,正在做挖掘工作的工人,却意外发现一处与众不同的土壤,这里质

  • 孙膑打败庞涓,打倒战国第一霸主,为何无缘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庞涓,魏国,齐国,吴起,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即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秦赵各占其二,他们的传奇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纵观250余年的战国时代,惊才绝艳之辈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就不下于“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四人,比如吴起、孙膑、匡章、乐毅等,本文重点聊一聊为何孙膑无缘名列战国四大名将。关于孙膑其人,一直流传着两个常识性历史错误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了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到底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地捷星美食标签:庞涓,孙伯灵,齐国,田忌,魏国

    《足弱二首》有言:休轻刖孙膑,犹解杀庞涓。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之内,我国各地的情况都非常混乱,这也使得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进程当中。在那个时候,很多诸侯国的领导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打败其他国家,并最终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而正是在这样的乱世

  • 被庞涓砍膝盖骨,脸上也被刺字的孙膑,最后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鬼谷子

    《史记》曾言:“其孙膑脚,筹策庞涓。”战国年间,虽孙膑庞涓师出鬼谷子门下,具同门情谊,然因嫉妒之心,庞涓却屡屡排斥孙膑,两人互相争斗,亦从未停歇。虽在很多人看来,不同优秀人才之间,理应有着和谐的关系,基于彼此的帮助与扶持,双方均能实现共同发展。可古往今来,受嫉妒心的影响,很多人才之间难以获得和谐关系

  • 孙膑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在脸上刻了字,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恨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魏国,鬼谷子,齐国

    孙膑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这是一桩同门的仇恨。孙膑和庞涓这两个人的名字,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而且对于“田忌赛马”、“围魏救赵”这样的历史故事,你是不是也非常清楚呢?是的,这两个历史故事以孙膑、庞涓为主角而展开的。“田忌赛马”、“围魏救赵”这两个故事我们后面有详述,先看一下孙膑与庞涓的“5个

  • 长大再读《田忌赛马》:孙膑计谋真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赛马,田忌,齐国,魏国

    “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的弟子们前往各国施展自己的抱负,其中包括孙膑和庞涓两位师兄弟。庞涓是孙膑的师兄,二人本是好兄弟,却因为功名利禄而相爱相杀。之前,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孙膑被好友庞涓介绍到魏国从政,却被

  • 庞涓断孙膑腿,孙膑用几十年布局复仇,为何同门相残成战国常态?

    历史解密编辑:阿飞文史标签:庞涓,魏国,战国,相残,同门,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在战国时期,同门相残的情况并不罕见。其中一位著名的例子就是庞涓与孙膑之间的恩怨。庞涓是一个军事家,曾经在魏国为将,后来又成为了赵国的大将。孙膑则是另一位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也曾为赵国效力。庞涓和孙膑都是同门师兄弟,他们都学习过一样的战术技巧,但最终却因为一个腿而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庞涓曾经误用孙膑的

  • 山东挖出一竹简,解开庞涓残杀孙膑真相:孙膑被挖掉膝盖骨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庞涓,孙伯灵,田忌,魏国,鬼谷子

    导语历史上总会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没有被载入历史教材之中,而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时间,就是这样一个鲜有人知的历史事件。孙膑,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兵圣孙武的后代,以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的头衔闻名,军事能力可见一斑。但他在历史上被人所知的身份不只是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有仇必报之人。与同门师兄弟庞涓间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