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 吴宽《题赵雍马戏图卷》

明朝 吴宽《题赵雍马戏图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京师书苑 访问量:1872 更新时间:2023/12/13 11:29:35

听说转发

会给你带来好运

吴宽生于明宣宗宣德十年(1435)。他成年后,以文章及品行闻名于诸生之中。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吴宽在会试、廷试中均获第一,为明朝苏州第二位状元。后任翰林院修撰。曾侍皇太子朱佑樘,秩满进宫为右谕德。

吴宽工书法,善写真、行、草书,尤工行书,源出自苏东坡,为尊其人而爱其艺,故其书法师承东坡笔意。吴宽《跋黄庭坚“诸上座帖”》云:昔东坡见山谷草书,从旁称叹。钱穆父独惜,以为未见怀素真迹。后山谷见《自叙帖》,书法遂觉顿异。不审此卷作时是尝见耶,抑或未见耶?职方公深于书者,藏此必能辨之。

书法家邢侗在《来禽馆帖》中曾说:“匏翁吴中前辈,行谊擅绝,不直文翰之工尔也。书法法苏学士,浓颜厚面,祛去吴习。” 吴宽学习的是苏东坡“端庄淳朴,凝重厚实”的书风,而一反当时吴中盛行的“纤巧媚美”风格。 吴宽学习苏书,以摹手追,神形兼善,更可贵的是其笔法能出新意。因此,鏊说他“作书姿润时出奇倔,虽规模于苏而多自得。”(《震泽集》卷二)这是他能高于同时代一般书法家之所在。对稍后步入书坛的书法家祝允明、文征明等人,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吴宽有时也作草书,喜用狂草体。他常临摹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和尚的《自叙帖》,几乎到乱真的境地。吴宽的传世书迹较多,如《种竹诗卷》、《题赵孟頫重江迭嶂图诗》等都是精品。

更多文章

  • 拓地千里的赵雍,被围困三个月,直至被饿死,为什么没人去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忆梦泪无痕标签:赵雍,赵武灵王,肥义,王用,赵国

    公元前295年,沙丘行营,望着孤零零的宫殿,饥寒交迫的赵武灵王赵雍,绝望到了极点,他没想到,混蛋儿子章居然敢杀肥义,乱臣贼子公子成居然敢围攻自己。两个多月了,粮食吃完、已经断顿好几天了,该发的火、该骂的话早就发泄过了,外边的士兵纹丝不动,不理不问,就是不让他出去。拖着疲惫的身子,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蹒跚

  • 赵雍被饿死后,赵国不仅损失了一员名将,统一中原的希望也破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赵雍,赵国,魏国,秦国,赵武灵王,乐毅

    文|飞鱼说史历史之所以精彩,就是处处会有我们想象不到的意外。战国时期的历史,在这点上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与其说战国时代是一本被当时人看不懂的书,不如说它是诸侯国不断争霸的舞台,因为所有的诸侯国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统一华夏。战国历史三百多年,并没有哪个诸侯国一直强大,战国初期最有希望统一华夏的是魏国,

  • 中国最牛的土丘:纣王在此酒池肉林,赵雍饿死于此,嬴政病死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纣王,嬴政,扶苏,土丘,书法家,赵武灵王,汉高祖刘邦,赵雍(画家)

    在中国先秦历史上,由于古人会盟需要高台,所以要么寻找天然高地,要么堆建一个土丘,比如安徽的禹墟、黄帝釜山会盟等。不过,这些历史上名声赫赫的土丘,却充满了传说色彩,是真是假都难以确定,而且历经风雨之后,如今也难以辨别了。然而,中国有一个土丘,却贯穿中国3000多年历史,一直保存了下来,见证了一系列惊心

  • 赏画 | 赵雍 《青影红心图》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赵雍,青影红心图,赵孟頫,篆书,兰竹

    赵雍 《青影红心图》 立轴 绢本 设色纵74.6厘米 横46.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此幅以淡彩汁绿写兰竹,为元人兰竹画中所罕见。图中危石耸立,以中锋淡墨勾画轮廓,略加皴擦,石间生出一枝修竹,枝条如弯弓曲弧,竹叶纷披多姿。坡地丛生蕙兰,茎叶青翠穿插交错,一荑盛开五六朵白花,蕊心浅红点缀,清幽含芳。画家将

  • 赵雍“人马画”的图像与精神内涵探析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赵雍,赵孟頫,李公麟,挟弹游骑图,秋郊饮马图,人马图

    《挟弹游骑图》由元代书画家赵雍(一二八九—一三六九)所绘,最初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而在三十多年之后,该作品又被重新定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可见它在绘画收藏中所受到的重视非同一般,从绘画艺术来看,这幅画更被认为是赵雍对其父赵孟頫以及古代青绿人马画法传承的重要证明。检索赵孟頫的传世作品可以发现,他的“人马

  • 父子书法!二王赵孟赵雍欧阳询欧阳通梁诗正梁同书,儿胜父?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赵雍,欧阳询,欧阳通,赵孟,书法,楷书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下,都有不少父子书法家,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二王”,还有我们熟悉的赵孟赵雍,欧阳询欧阳通,梁诗正和梁同书,不过,从他们的身上也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论,从历史角度看,作为儿辈的书法,却没有赶超其父亲的书法,尤其是在书法地位上,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个发现呢?下面就让我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断其双足、剔去膝盖骨,孙膑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田忌

    前言:在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所谓乱世出英雄,战乱年代的人才容易被发掘,启用。在战乱年代,会打仗的人尤其受欢迎,因为每一个国家的君主都希望打胜仗,以彰显自己的强大,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思想尤为常见。孙膑惨遭庞涓背刺说起大名鼎鼎的孙膑,肯定会想起《孙子兵法》的孙武,两人不仅是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的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魏惠王

    庞涓是战国初期魏国名将,孙膑是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与庞涓,同受鬼谷诀”,相传二人同拜于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可谓是学有所成的,二人皆为当时的兵法大家。之后庞涓到魏国担任将军,离开时,孙膑为其送行,二人也是流泪相别。此后经年,二人的关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庞涓对孙膑施以膑刑黥刑,孙膑也展开了无尽的报复

  • 战国传奇:兄弟情义全不顾,庞涓设计害孙膑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孙伯灵,庞涓,魏惠王,魏国,孙武,兵法

    战国传奇:兄弟情义全不顾,庞涓设计害孙膑孙膑行至魏国,寓居于庞涓府中。孙膑感谢庞涓举荐之恩,庞涓面有德色。孙膑又讲述鬼谷先生改宾为膑之事,庞涓惊道:“膑非佳语,何以改易?”孙膑讲:“先生之命,不敢违也!”次日,同入朝中,谒见魏惠王,惠王降阶迎接,其礼甚恭。孙膑再拜奏道:“臣乃村野匹夫,过蒙大王聘礼,

  • 庞涓陷害孙膑挖了其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后来孙膑狠狠报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存在对立面的,有好的一面就会有坏的一面,人也是一样,有好人就会有坏人,即使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好坏也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庞涓与孙膑,两人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可是心术却完全不一样,师兄弟两人一直相爱相杀。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古人对这些道理更是清楚明了,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