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下五千年44:五羖大夫百里奚,怀才不遇,周游列国,终被秦俘虏

上下五千年44:五羖大夫百里奚,怀才不遇,周游列国,终被秦俘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开心一点桥 访问量:2052 更新时间:2023/12/27 11:27:36

话说上集说到晋献公假道灭虢,反手就把国给灭了。虞国大臣宫之奇劝说虞国国君不要同意借道,虞国国君不听,最后离开了虞国。其实当时还有一位大臣也就是虞国的大夫劝说,那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秦国左庶长百里奚,他由于没有出逃,最后和虞国国君一起被晋献公俘虏了。

百里奚原来是楚国人,西周开基之祖的后人,也是姬姓,只是他出生的时候已经家道中落,沦为贫民了,因为他住的地方叫百里乡,所以人称百里奚。

他年轻的时候勤奋好学,可以说学富五车,但是由于当时的等级制度,他无法入仕做官。他的妻子知道他怀才不遇,心情不好,就给他出主意,让他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寻找机会,以求明主,并且把家里唯一的一只鸡杀了为他践行。

百里奚离开楚国后,首先是到了宋国,齐国,但是由于官场险恶,他又没钱打点,所以一路人盘缠用尽了,都没有找到安身落脚的地方,甚至在齐国还要靠乞讨维持生计,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做一番事业的梦想。

后来幸亏在齐国见到了他的贵人,也就是蹇叔,如果说百里奚是千里马,蹇叔就是伯乐,他看到百里奚气质不凡,文韬武略,两人相谈甚欢,就结为知己,收留了他。

百里奚想通过蹇叔在齐国找个当官的工作,被

蹇叔拒绝了,并告诉他齐国国内即将大乱,让他最好尽早离开齐国。

后来他又周游到周室的地盘,由于他知道周王子喜欢养牛,而他在老家的时候特别会养牛,就想通过给周王子养牛来接近官场,还是被蹇叔劝退了。因为蹇叔发现周王室也即将大乱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蹇叔的预测都是对的,让百里奚没有被两场内乱波及,保存了性命,这难道是老天爷给秦穆公专门留下的人才?蹇叔是上天保佑唐僧的观音菩萨?

后来百里奚去了小国虞国,并且还做到了大夫这个官职,可见当时的虞国国君还是能识别人才的,可是最后怎么就为了金银财宝答应晋献公假道灭虢了呢?而且最后虞国灭国还被晋献公当作俘虏抓回去了,那这次蹇叔为什么不提醒了呢?宫之奇都知道离开多难,按照百里奚的才智,他怎么就不躲避了呢?

预知被俘后如何脱身,如何当上秦国的左庶长,且听下回分解。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欢迎收藏评论转发分享,让我们畅游在历史的海洋中,其乐无穷吧!

更多文章

  • 秦相百里奚至情至性的坎坷一生,死时整个秦国都为他哭泣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百里奚,秦国,孟明视,宰相,文绣,秦穆公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秦穆公篇(6)主笔:闲乐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苏东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大器晚成的百里奚终于实现了他年轻时的报负

  • 名家解孟 | 梁涛《孟子》解读一百二十四:百里奚不谏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孟子,秦国,孔子,梁涛,秦穆公,百里奚不谏,烽火戏诸侯

    《万章上》9.9原 文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1)自鬻(2)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3),食牛(4)以要秦穆公(5)’,信乎?”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6)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7)假道于虞以伐虢(8)。宫之奇谏(9),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

  • 一件小事折射百里奚的人品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百里奚,秦国,秦穆公,楚国,君主

    春秋时代,虞国大夫百里奚在虞国灭亡后,逃到了楚国,被楚国抓住,作为奴隶。此时的秦国君主是大名鼎鼎的秦穆公——春秋时代,秦国有知名度的君主没几个,秦穆公得算最有知名度的。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是人才,于是以“百里奚本是秦国奴隶,误入楚国”为名,将百里奚从楚国讨要回来。百里奚到了秦国后,很快得到了秦穆公重用,

  • 百里奚:当你人生不如意的时候,记得来看看我!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秦国,楚王,齐国,管仲,百里奚,秦穆公,历史故事

    百里奚(公元前725年--前621年),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国人,后来成为秦穆公的得力助手,辅助秦穆公称霸,并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华奠定了基础。史称五羖大夫。历史有名的贤相。百里奚饱读诗书,才识过人,但家境贫困。春秋时期的等级制度森严,低微的平民是没有机会入仕为官的,贫穷的人想要出人头地也

  • 五羊大夫百里奚,是金子总会发光,时光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百里奚,秦国,司马迁,秦穆公,虞国

    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提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而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们有何尝不是呢?十二载的耕耘,春夏秋冬的努力,高考实艰,但越是在这个紧要关头,越要坚持住,如此方能得见彩虹。而下面这位则为我们展现了何为逆袭。百里奚雕像先秦时期的文化碰撞格外激烈,衍生出的流派更是数不胜数,像儒家

  • 与姜子牙一样,百里奚七十再出山,辅佐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百里奚,姜子牙,重耳,晋献公,晋国,秦国

    不久之前,笔者看到一些新闻报道,谈及中年危机与中年焦虑,如今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愿招募35岁以上的中年人,其原因很多,笔者就不一一详谈,但笔者想说的是:一方面中年人不要放弃,任何时候都要努力提高自身、寻找机会,乃至可以前往落后一些的城市发展,一方面用人单位不要盲目,有时候一位老将就能扭转乾坤,给用人单位

  • 秦穆公五张羊皮赎回百里奚,百里奚推荐了蹇叔,都是有故事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秦穆公,百里奚,秦国,齐国,孟明视,晋献公

    春秋早期,秦国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经过秦襄公、秦文公、秦武公等几代人的努力,才在诸侯之中立足。终于,秦穆公闪亮登场了,在他的治理之下,秦国一跃跨入大国行列。秦穆公能有如此功绩,离不开人才的帮衬,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他是如何得到百里奚和蹇叔这两位大贤的。据《史记秦本纪》和《史记晋世家》记载,秦穆公

  • 说不清、道不明的“秦国第一名相”百里奚,他的真实身份让人生疑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百里奚,秦国,齐国,孟明视,史记·秦本纪,秦穆公

    百里奚为秦国第一名相,千古流芳。在众多史书的记载里,百里奚的身份是非常混乱的。但百里奚的人物形象,给人们影响最深的,却是明人冯梦龙的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该书第二十五回《智荀息假途灭虢,穷百里饲牛拜相》、第二十六回《歌扊扅百里认妻,获陈宝穆公证梦》写:百里奚是虞国人,字井伯,家穷,三十多岁了,始娶

  • 管仲VS百里奚——同时代等贤才均为宰相,司马迁却厚此薄彼

    历史解密编辑:红月之后有彩虹标签:管仲,齐国,鲁国,宰相,西汉,司马迁,百里奚,历史学家,历史故事

    孟子曰,“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管夷吾(即管仲)从狱官中解救出来受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集赎回来被起用。管仲与百里奚既处于同一时代,且均为贤臣良将,在孟子眼中两人并驾齐驱,齐名远扬。经历相似,管仲曾经屡遭碰壁,百里奚多次求职失败;挚友相伴,管仲有鲍叔牙,百里奚有蹇叔;底层逆袭,齐桓公从囚徒中释

  • 百里奚:供职于秦却成谜,辅佐秦穆公干了啥呢?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秦国,重耳,商鞅,郑国,周朝,先秦,秦穆公,百里奚,晋献公,汉高祖刘邦

    说起来秦国丞相,大家脑海中会立刻闪现出来商鞅、李斯,而百里奚却不为人所熟知。《李斯列传》开篇即黑,司马迁春秋笔法运用巧妙,“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借用李斯的口吻,对“厕中鼠”和“仓中鼠”的不同境遇而感慨:人生也如鼠,有没有出息主要是看其所处的生存环境。司马迁微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