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穆公志在称霸中原,百里奚与蹇叔为何坚决反对?

秦穆公志在称霸中原,百里奚与蹇叔为何坚决反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2564 更新时间:2023/12/13 20:43:57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秦穆公篇(5)

主笔:闲乐生

秦穆公在得到治国大才百里奚后,大喜,与他日夜问对,通宵达旦,废寝忘食,颇有几分相见恨晚的意思。

这三天便是秦国春秋历史中最重要的三天,大政方针,由此而定。

主公得了贤才,大家自然不好打扰,直到第四天两人聊得差不多了,公孙枝才得以见到他们,不过,他不是空手来的,他带了一只雁来表示祝贺。

“主公您已经得到国家所需要的贤臣,我特来为国家祝贺。”公孙枝说。

秦穆公笑纳了。

公孙枝接着说:“秦国地处偏僻,人民愚陋无知,这是国家危亡的根源,百里奚之才高臣十倍,臣这个上卿的位子还是让给他吧!”

百里奚反对:“这怎么行,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吧,为兄能遇明主,都是拜弟所赐,我怎么好意思抢你的官做。”

公孙枝说:“你能遇到明主是你的福分,我能遇到贤才让位是我的福分,你别光想着你的福分,也要成全一下我的福分啊。”

秦穆公笑着说:“井伯你就不要再推让了,难得子桑这么厚道肯让贤,你就成全了他的美德和高义吧!井伯当上卿,子桑当次卿,共同辅佐寡人,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百里奚说:“不行,我还是要推让,不过这次不是让给子桑,而是推让给另一个人,此人之才又高出臣十倍。”

秦穆公心想,这个百里奚比公孙枝强十倍是匹万里马,现在又冒出个人来比百里奚还要强十倍,那不成了十万里马了,天哪,寡人的运气不会这么好吧!

于是秦穆公赶紧问道:“不会吧,这么厉害,说说看,是何方神圣?”

公孙枝忍不住插嘴道:“我知道是谁?宋国隐士蹇叔。”

百里奚说:“没错,就是蹇叔。当年臣流浪在齐国的时候,想去投靠篡位的齐君公孙无知,蹇叔劝阻了臣,臣好险听了他的话没有去,否则早就丧生在那场政变中了;后来我又想去投靠周子颓,还是蹇叔劝阻了我,果然后来王子颓也篡位失败被杀,蹇叔又让我逃脱了杀身之祸;再后来我回到国当官,蹇叔也劝阻过我,说虞君贪财短视,迟早亡国。但我坎坷半生,实在穷得没法了,心里贪恋爵禄,便违心留下。结果虞国又被晋国吞灭,我也沦为奴隶。总之,我两次听了蹇叔的话,都得以化险为夷;一次没听,就遭遇国破被囚的命运,可见蹇叔的才能远胜于我,他现在就隐居在宋国的鸣鹿村,主公快派人去找他吧。”

这几个人推来让去,毫无私心,果然是共过患难的好兄弟。

秦穆公一听,心想,这个蹇叔还真神啊,于是立刻下令,派公子絷带着重礼去宋国迎请蹇叔。

一个月后,公子絷带着人才回来了,不过请来的不只蹇叔一人,还有他的两个儿子白乙丙和西乞术。原来,蹇叔不仅有治国之才,而且很会教育子女,他的两个儿子,既知兵事,且瞻于辞,也都是第一流的高级人才。

秦穆公听说这次访贤,买一送二,这样算下来,自己只花了五张羊皮,就换来四个人才,真是太赚了,大喜,于是立刻带着百里奚亲自出城迎接。

三十年未见,两个老朋友又一次在异乡相逢,不由感慨万千,涕泪交流。

“三十年了,三十年风风雨雨,老哥们,我们终于见面了!”百里奚与蹇叔相拥而泣,笑看对方的满头白发随风飘扬。

百里奚突然想到什么,忙道:“老哥,你这回不会又来劝阻我吧,我跟你说,这次咱们碰到的真的是个明主啊,断非齐君无知和周王子颓可比。”

蹇叔笑了:“老弟以为我隐居于宋,就不知道天下大事了么。我早已得知,秦主雄才伟略,求贤若渴,正是为兄梦寐以求得明君。咱们兄弟日后同仕秦国,可以共创美好未来了!”

而秦穆公见到了渴望已久的蹇叔,就立刻他请教道:“寡人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称霸天下,可是现在中原列国以戎翟看待秦国,连会盟都不让我参加,好郁闷哪。所以请教先生,秦国如何才能参与中原会盟,东进称霸天下?”

蹇叔摇头说:“那个什么会盟不参加也罢,何必用咱们的热脸,去贴中原诸侯的冷屁股。从今以后,不是他们不带我们玩儿,而是咱们不屑跟他们玩。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多就会嚼不烂,忿多就会失冷静,急多就会摔跟头。所以我秦国目前最大的要务,是埋头发展生产,创建和谐社会;夫攘外必先安内,要先安定好关中地区的少数民族,才能立足本国,寻求发展;等到国家强大了,国际地位自然高了,到时大家还不求着咱秦国去参加会盟?”

秦穆公陷入了沉思,之前百里奚劝他不要急于东向称霸,蹇叔也劝他不要急于东向称霸,难道寡人这辈子就没法实现这个理想了吗?

其实,以秦的国力,苦心经营,未必不能称霸中原。但问题是,秦长期与戎狄相处,文化确实弱后,特别是长期的殉葬传统与男女混居习俗,都很难得到中原诸侯的认同,想打下一些地盘或许并不难,但想要当上中原诸侯的盟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即便几百年后秦国统一了天下,秦人的华夏化仍然没有完成,而这也导致了秦帝国的迅速崩溃。最终,这个工作,还是得由汉帝国来完成。

当然,秦穆公虽满怀狐疑,但仍封了蹇叔为右庶长,百里奚为左庶长,位皆上卿,谓之“二相”,令封公孙枝为次卿,蹇叔之子白乙丙西乞术为大夫,从旁协助。再后来百里奚又寻回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能征善战的孟明视,这样秦国的人才拼图终于完美,于是秦穆公等人立法教民,兴利除害,奖励生产,加强军备,不出五年,秦国大治。

更多文章

  • 上下五千年44:五羖大夫百里奚,怀才不遇,周游列国,终被秦俘虏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齐国,秦国,俘虏,孔子,虞国,百里奚,周王室,历史故事,上下五千年

    话说上集说到晋献公假道灭虢,反手就把虞国给灭了。虞国大臣宫之奇劝说虞国国君不要同意借道,虞国国君不听,最后离开了虞国。其实当时还有一位大臣也就是虞国的大夫劝说,那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秦国左庶长百里奚,他由于没有出逃,最后和虞国国君一起被晋献公俘虏了。百里奚原来是楚国人,西周开基之祖的后

  • 秦相百里奚至情至性的坎坷一生,死时整个秦国都为他哭泣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百里奚,秦国,孟明视,宰相,文绣,秦穆公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秦穆公篇(6)主笔:闲乐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苏东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大器晚成的百里奚终于实现了他年轻时的报负

  • 名家解孟 | 梁涛《孟子》解读一百二十四:百里奚不谏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孟子,秦国,孔子,梁涛,秦穆公,百里奚不谏,烽火戏诸侯

    《万章上》9.9原 文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1)自鬻(2)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3),食牛(4)以要秦穆公(5)’,信乎?”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6)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7)假道于虞以伐虢(8)。宫之奇谏(9),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

  • 一件小事折射百里奚的人品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百里奚,秦国,秦穆公,楚国,君主

    春秋时代,虞国大夫百里奚在虞国灭亡后,逃到了楚国,被楚国抓住,作为奴隶。此时的秦国君主是大名鼎鼎的秦穆公——春秋时代,秦国有知名度的君主没几个,秦穆公得算最有知名度的。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是人才,于是以“百里奚本是秦国奴隶,误入楚国”为名,将百里奚从楚国讨要回来。百里奚到了秦国后,很快得到了秦穆公重用,

  • 百里奚:当你人生不如意的时候,记得来看看我!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秦国,楚王,齐国,管仲,百里奚,秦穆公,历史故事

    百里奚(公元前725年--前621年),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国人,后来成为秦穆公的得力助手,辅助秦穆公称霸,并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华奠定了基础。史称五羖大夫。历史有名的贤相。百里奚饱读诗书,才识过人,但家境贫困。春秋时期的等级制度森严,低微的平民是没有机会入仕为官的,贫穷的人想要出人头地也

  • 五羊大夫百里奚,是金子总会发光,时光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百里奚,秦国,司马迁,秦穆公,虞国

    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提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而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们有何尝不是呢?十二载的耕耘,春夏秋冬的努力,高考实艰,但越是在这个紧要关头,越要坚持住,如此方能得见彩虹。而下面这位则为我们展现了何为逆袭。百里奚雕像先秦时期的文化碰撞格外激烈,衍生出的流派更是数不胜数,像儒家

  • 与姜子牙一样,百里奚七十再出山,辅佐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百里奚,姜子牙,重耳,晋献公,晋国,秦国

    不久之前,笔者看到一些新闻报道,谈及中年危机与中年焦虑,如今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愿招募35岁以上的中年人,其原因很多,笔者就不一一详谈,但笔者想说的是:一方面中年人不要放弃,任何时候都要努力提高自身、寻找机会,乃至可以前往落后一些的城市发展,一方面用人单位不要盲目,有时候一位老将就能扭转乾坤,给用人单位

  • 秦穆公五张羊皮赎回百里奚,百里奚推荐了蹇叔,都是有故事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秦穆公,百里奚,秦国,齐国,孟明视,晋献公

    春秋早期,秦国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经过秦襄公、秦文公、秦武公等几代人的努力,才在诸侯之中立足。终于,秦穆公闪亮登场了,在他的治理之下,秦国一跃跨入大国行列。秦穆公能有如此功绩,离不开人才的帮衬,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他是如何得到百里奚和蹇叔这两位大贤的。据《史记秦本纪》和《史记晋世家》记载,秦穆公

  • 说不清、道不明的“秦国第一名相”百里奚,他的真实身份让人生疑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百里奚,秦国,齐国,孟明视,史记·秦本纪,秦穆公

    百里奚为秦国第一名相,千古流芳。在众多史书的记载里,百里奚的身份是非常混乱的。但百里奚的人物形象,给人们影响最深的,却是明人冯梦龙的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该书第二十五回《智荀息假途灭虢,穷百里饲牛拜相》、第二十六回《歌扊扅百里认妻,获陈宝穆公证梦》写:百里奚是虞国人,字井伯,家穷,三十多岁了,始娶

  • 管仲VS百里奚——同时代等贤才均为宰相,司马迁却厚此薄彼

    历史解密编辑:红月之后有彩虹标签:管仲,齐国,鲁国,宰相,西汉,司马迁,百里奚,历史学家,历史故事

    孟子曰,“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管夷吾(即管仲)从狱官中解救出来受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集赎回来被起用。管仲与百里奚既处于同一时代,且均为贤臣良将,在孟子眼中两人并驾齐驱,齐名远扬。经历相似,管仲曾经屡遭碰壁,百里奚多次求职失败;挚友相伴,管仲有鲍叔牙,百里奚有蹇叔;底层逆袭,齐桓公从囚徒中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