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荆轲刺秦”家喻户晓,那“高渐离刺秦”的故事,你了解吗?

“荆轲刺秦”家喻户晓,那“高渐离刺秦”的故事,你了解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新史 访问量:2268 更新时间:2024/1/18 22:27:57

“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 ——陈子龙《易水歌》

《史记刺客列传》中,高渐离传附于荆轲传后,在荆轲刺秦失败后,荆轲未完成的使命便交与高渐离之手,荆轲的意志由高渐离继承。高渐离出发时没有易水的送别,行刺时没有傲视秦廷的壮举,双目失明的他孤身一人行使着这不可能完成的使命,为的就是延续荆轲反对压迫、永不屈服的意志。他相信即使自己失败了,但在他之后,定会有志同道合者将这意志薪火相传。

一、生死永别

公元前227年,群雄逐鹿,秦国逐渐成为霸主一般的存在,周围国家人人自危,想尽办法与秦周旋,燕国太子丹遂派刺客荆轲意图刺杀秦王。今日,众人在那易水之上为荆轲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依调而歌,便有了这千古绝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因此,苍凉凄婉的音律,让人听了无限悲痛,慷慨激昂的声调,让人听了怒发冲冠,只有这样的琴声才能为荆轲而奏,高渐离将自己的感伤与悲愤融入琴声,将自己与荆轲的情义系于易水之上。望着知己远去的背影,再看一看着白衣白帽的友人,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时的高渐离早已经有了舍生复仇以酬知己的决心。

燕国的高渐离与卫国的荆轲,两人都为豪爽、性情中人,骨子里都含有侠肝义胆之情,闲来无事小酌几杯,酒过三旬,和着乐声手舞足蹈,无限快哉。

就在荆轲离去之后,高渐离独坐家中想起了往昔的自己,只能以酒为伴,三杯两盏淡酒之后,便击筑奏乐放声高歌,情到之处眼睛朦胧,感叹命运无常、生无定数。再次奏起这《易水歌》,悲壮的歌声中流露出知己将逝的悲痛,无人再为这琴声而歌的凄凉,除此之外,琴声传递更多的却是孤独。

二、隐姓埋名

荆轲被杀之后第二年,秦王一统天下,立号为皇帝,随即下令追杀与荆轲有关联的人,当然包括荆轲的挚友高渐离,无奈之下,高渐离带着自己的“筑”与“善衣”开始逃亡,更名改姓后,以一个酒保的身份藏匿于宋子(现为赵县)。

此时,高渐离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击筑,对于一个性情中人来说这是最大的摧残,但他忍受着这一切,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为荆轲,为燕国报仇雪恨。

一天,高渐离听到堂上有人击筑,这时的他再也忍受不住,时隔多年再次奏起这琴声,深得在场宾客赏识。

时机已到,无须再忍,高渐离整理衣裳拿出自己心爱的筑,亮出身份,此时的高渐离再次以乐师的身份奏起悲亢的声调,将这多年来的悲痛寄于琴声中,宾客无不涕泗横流。这琴声渗入宋子城的每个角落,仿佛呼唤着人们反抗暴秦压迫的自由意志。

多年的隐忍之后,时机终于到来,秦皇听闻此事即将召见高渐离。高渐离早已有赴死的决心,就像多年前离去的荆轲一样,这一去必定有去无回。

抚琴弹奏一曲,这时的《易水歌》是为自己所奏,同样的曲调,少了些悲情,多了些豪迈。

三、舍身赴死

秦皇得知高渐离是荆轲的挚友之后,对荆轲的恨转移到高渐离身上,但秦皇惋惜其琴声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的眼睛熏瞎,让他为自己击筑。

后来,高渐离忍受着双目失明的痛,忍受着挚友离去的痛、忍受着国破家亡的痛,伺机接近秦皇,寻找着刺杀的机会。他知道这是多么的渺茫,成功的机率小之又小,但他心意已决,用自己的生命释放着内心积攒多年的悲痛。

这日,秦皇再次召见高渐离,高渐离将铅藏于筑中,即将实现在脑海上演多年的行刺计划,吾辈去意已决。高渐离昂首挺胸走进咸阳宫,虽然双目失明,但他从内心感受到这宫殿的残暴之气,感受到无数亡魂逗留于此,对将成为亡魂的自己感到不是畏惧,而是自豪。

在临死之前再弹奏一次心爱的筑,再感受一次当年易水之别的悲痛,琴声再次响起,回荡在咸阳宫内,将荆轲的意志传遍天下,召唤着更多的勇士。

此时,高渐离将多年的恨转化成无限的力量,靠一己之力举起筑,狠狠地撞向秦皇。荆轲刺秦的历史时隔几年再次上演,一样的结果,一样的令人痛心,最后在那咸阳殿上洒下一腔热血。

这时,高渐离已经从一名乐师成为一名刺客,一名继承荆轲意志的刺客。也许这就是高渐离的宿命,从无名小卒,到留有千古绝唱的乐师,再到传承知己意志的刺客。得此知己,人生无憾矣。

自高渐离事件之后,秦皇再也不敢让外人近身,虽然一统天下,成为第一个皇帝,但今后的秦皇整日诚惶诚恐,因为荆轲、高渐离的故事早已传遍各地,六国的遗民也将继续继承其意志,继续反对秦皇的残暴,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渐离不再孤独。

小结

总的来说,高渐离让荆轲刺秦的意义更加饱满的衍生,反秦的义举从此拉开序幕,此后便有博浪沙铁锥袭秦王、始皇帝死而得分、陈胜吴广起义等反秦壮举,直至最后汉高祖刘邦推翻秦朝。

这一连串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看成荆轲、高渐离这些侠义之士刺秦壮举的传承。虽然他们的侠义之举并没有成功,但他们的意志得到了传承,他们的名声更是流传万世。

参考文献:《史记刺客列传》《易水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荆轲高渐离刺秦秦王易水歌秦皇

更多文章

  • 王者上分利器—高渐离游走gank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早播间标签:高渐离,马超,狄仁杰,吕布,gank,高渐离游走

    本期给大家分享一个上分利器我敢说学会我教的这个英雄随随便便排位上个荣耀很简单没错这个英雄就是高渐离不多说了直接上教学第一盘对面高手马超打野带小明然后金蝉加吕布不管是先手还是后手能力都非常强再配上狄仁杰这个阵容很强啊前期配合鬼谷子快速过线有鬼的话可以学二抢线的但是都差不多抢完后这里看见马超红开想抢一下

  • 王者荣耀上分利器—高渐离的细节埋伏蹲草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早播间标签:高渐离,王者荣耀,后羿,鲁班,细节,腾讯游戏,多人游戏,战略游戏,网络游戏

    这篇接着看我怎么细节蹲草这波下路没兵线了直接绕野区蹲他们肯定得回线的看这个移速跑的飞快对吧这波给干将闪走了伤害差一点中期有疾跑鞋下回响基本上地图看见人就能跑过去直接蹲小地图看见上面澜了直接跑过去抓过去他刚好在打小鸟直接逮住抓单是一抓一个准直接拿下你看就这种思维中线过去肯定有人清上线马上过去只要先过去

  • 为什么赵嘉会建议杀了燕太子丹?把盟友往火坑里推,保命要紧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赵嘉,秦国,燕王,嬴政,秦军,王翦,燕国,先秦,周朝,代王嘉,燕太子丹

    为什么赵嘉会建议杀了燕太子丹?把盟友往火坑里推,保命要紧到了始祖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也就是六个国家的天下,也就是秦王朝的天下。从《资治通鉴》这样的编年史籍上来看,很显然,自从嬴政登基以来,秦国就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以一己之力横扫世界,以惊人的速度征服了山东的所有国家。这样的事情,在国家之

  • 为什么要说荆轲刺秦王是燕太子丹在瞎折腾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荆轲,燕太子丹,秦王,秦国,太子丹,齐国

    公元前227年,易水岸边一群穿着白衣带着白帽子的人在为一个人践行,他们唱着凄凉的歌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燕太子丹为荆轲送行的情景。荆轲是一个刺客,他接受了燕国太子丹的委托,要去秦国刺杀秦王嬴政。在这些人看来,只要劫持了秦王嬴政,让他归还侵占了六国的土地,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

  • 燕子塔前话燕太子丹和荆轲以及保定人

    历史解密编辑:经济观察报标签:荆轲,燕太子丹,秦王,秦舞阳,高渐离,太子丹

    燕子塔前话燕太子丹和荆轲以及保定人黎云昆/文燕子塔位河北易县高陌乡燕子塔村。燕子塔,八角十三层,砖结构,底座束腰,顶部密檐,第一层的塔心室东西为立长方形,南北呈斗拱门状,塔通高16.5米(图1),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2)。图1图2燕子塔坐落在村中一片高地上,周围草木稀疏,其间零散放置残碑及残

  • 燕太子丹最后没能成功挽救楚国,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美好的甜瓜标签:燕太子丹,秦国,太子丹,秦王,燕王,荆轲,秦军,秦王政,楚国

    燕太子丹是战国末年的燕国储君,为了挽救燕国不被秦国所灭,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可惜他未能挽救燕国反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那燕太子丹是如何挽救燕国的一,秦国为质太子丹是燕王喜之子,所以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当时的天下大事了解的十分透彻。战国末年秦国实力强大,有统一天下的野心。燕王喜知道燕国实力弱小,无力与秦

  • 从荆轲刺秦看燕太子丹的领导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荆轲,燕太子丹,刺秦,太子丹,秦王,秦国,嬴政,燕国,荆轲刺秦,领导策略

    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了利益而做出各种抉择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数不胜数,有人因为自己的抉择而赢得天下,也有人因为自己的结局让自己万劫不复!商汤奋起反抗,从而取代夏朝建立商朝,周武王姬发不愿再接受商朝的领导选择起兵,最后完成自己的目标,建立中国奴隶社会的巅峰国家周朝。这些只是成功的实例,还有更多是未成功的实

  • 秦始皇嬴政和燕太子丹的兄弟情谊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嬴政,燕太子丹,秦国,秦王,荆轲

    #纪录片推荐##观后感#燕太子丹姬姓,燕氏,秦汉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刚好相反,所以燕太子丹叫做燕丹。燕丹和秦始皇嬴政两个人是儿时玩伴,燕丹是战国时燕国太子,而嬴政出生于赵国,当时的嬴政还叫做赵政。燕丹由于是燕国太子的身份在赵国做质子,曾多次庇护幼时的嬴政免于赵国太子赵澄的欺负,两人因为遭遇相似

  • 燕太子丹简介燕太子丹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燕太子丹,秦国,太子丹,秦王,秦军,荆轲

    燕太子丹简介燕太子丹(?-公元前226年),姬姓,名丹,燕王喜之子,战国末期燕国太子。当时秦已攻灭韩、赵等国,次将及燕。秦灭韩前夕,被送至秦国当人质,受辱后于燕王喜二十三年(前232年),回到燕国。他以暗杀秦王政来阻挡秦国的兼并之势,曾策划过荆轲刺秦王事件,事情败露后,燕王喜担心秦国出兵攻打燕国,便

  • 一统前的躁动,嬴政和太子丹是狱友,荆轲为什么怕盖聂?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荆轲,盖聂,嬴政,秦王,太子丹,秦国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衰落,各诸侯国们不断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相互攻伐,至此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后来因吕不韦的原因,使本来为赵国人质的异人当上了秦王,异人死后,他的儿子嬴政继位。年轻的嬴政和其他君王不同,他陷入权贵带来的奢华,没有贪图安稳度日带来的宁静,更是对诸侯争霸不感兴趣。他眼中的所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