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庄子》四句格言,感悟道家的奥妙

《庄子》四句格言,感悟道家的奥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国学杂谈 访问量:3429 更新时间:2023/12/6 10:28:45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祖师。《庄子》这部经典,是道家又一部高深玄妙的著作,里面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有深刻的含义,都是奥妙无穷。如果只看白话翻译,那就只能看到它的外表,而失去它的精髓了。

经典只能反复去读,去感悟,才能有越来越多的收获。所以,有些句子可能是老生谈了,但却常读常新,每一次都有一些新的感受。当然,即使我们度过百遍、千遍,可能还是只能得到一些皮,不得其要领,但就这一点皮毛,也能让我们受益终身了。

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感悟:至,就是无所不至,无处不达。至人,就是找到真正自己的人,明了自己的身心和宇宙是无二无别,完全是一个整体,就好像一滴水进入了大海,已经把自己融入天地宇宙之中,而不再念念不忘自己了,既然处处都是自己,也就无所不至了。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身上都有神,但现在的我们,往往被物欲所奴役,已经看不到神了,大多都是在行尸走肉。我们现在有点本事就显摆,而真正神明不离的人,无所不能,也无可记其功。

真正的圣人,不会认为自己是圣人,他们入乡随俗,和光同尘,跟众人无二无别,一般人都看不出来。圣人在世的时候,知道他们的人往往都很少,都是在多少年以后,大家才发现他们是圣人。

二、之人也,物莫之伤。——《庄子.逍遥游》

感悟:之,是到达。到达真正生命层次的人,任东西都伤不到他。比如孔子老子、佛陀,为什么伤不到他?因为世间的一切万象,都是假的,不是真实的,《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假的怎么会让真的受伤呢?做个梦,还能受伤吗?

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感悟:我们人自认为是万物之灵,可以征服世界,其实这是夜郎自大,没有自知之明。我们人只是万物之一,在茫茫宇宙中,渺小的不过是一粒尘埃而已。天地宇宙,一切万物,和我们其实就是一个整体,我们只是其中的一分子而已。现在经常有人说什么征服地球,征服世界,都是痴心妄想。

四、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感悟:井底之蛙,它所能看到的水面,就那么一小块地方,你却跟它说外面的海洋多么辽阔,它怎么会相信?已经完全超出他的认知界限了。只能生长一夏天的虫子,在它的生命中,根本就没见过冬天什么样子,祖祖辈辈都没有经历过,你跟它说冰雪的事,它只能当成神话故事看,不会有一点感觉。

标签: 庄子道家佛陀孔子

更多文章

  • 庄子:世上最蠢的事情,莫过于“活给别人看”

    历史解密编辑:邂逅古诗词标签:庄子,杨绛,活给,人世间

    有人问:总是活给别人看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一个精辟回答:“你会觉得自己不像自己,甚至不像个人,是别人眼光的附属品;当有一天失去这些目光你会不知道怎么去生存;灵魂中渴望自由,但是被别人束缚,太压抑了。”行走于人世间,都想得到更多人认可和赞同,让人瞧得起。有的人悄悄的努力,然后惊艳众人。而有的人,被他

  • 任泽平对谈于丹:庄子的智慧与人生哲学

    历史解密编辑:泽平宏观标签:于丹,庄子,孔子,道家,任泽平,小说家,恒大集团,儒家思想

    本次大咖会客厅再次邀请到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和任老师一起更为深入的讲讲“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讲讲道家文化,庄子思想。大咖会客厅庄 子任泽平:今天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了我们美貌与智慧并重的于老师,每次和于老师聊天,都特别开心。于老师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每次聊的我也特

  • 孔子和庄子:中国人的 A 面和 B 面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标签:庄子,孔子,儒家,道家,孟子

    撰文丨鲍鹏山整理丨吴晓梅1如果从人类人口总数、从影响人类历史的时间长度来看,孔子、庄子作为思想家,在世界范围内排名进入前 10,没有一点问题。庄子和老子是道家人物,孔子和孟子是儒家人物。儒家讲孔孟之道,道家讲老庄哲学。儒家和道家,对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大?我曾经在《风流去》里写道 :“孔孟之道是朝廷的,

  • 庄子:越简单,越易快乐!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天地标签:庄子,翻译,诗词,小言,大智慧,数学家,科学家,春秋战国

    人到中年,读懂了庄子这五句话,能让你少奋斗十年,时来运转:01该多说,就多说,该少说,就少说言无言,终身言,未尝不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庄子翻译:因任天理而立说,像是终身说话,却又未尝说话一样;终身不说话,却又未尝不说话。诗词君说:俗话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巧。”说话的技巧,不在于话的

  • 庄子干嘛要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历史解密编辑:一老沈一标签:庄子,大盗,仁义,礼法,数学家,科学家,圣人不死,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孤立地解读《庄子》里“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很难说准确。所谓不能“断章取义”,就是不可脱离全篇文章的主旨来单独分析某句话。“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于《庄子.胠箧》。其全篇,反驳的是儒家的“仁义”和“礼法”,这句话,也必须融入全篇来理解。概括地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直斥的,是“窃钩者诛,

  • 人生迷茫时,需要学一学《庄子》

    历史解密编辑:布衣粗食68标签:庄子,惠子,齐物论,天道

    01宋代文豪苏东坡,命运多舛,几番被贬。他读过《庄子》之后,感慨道:“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学习方法,永远都不会过时。很多书中的人物,看起来是别人,其实是“自己”。读透了,就会豁然开朗。毕竟,前车之鉴,可明得失。成年以后,人生难免会迷茫,因此

  • 《庄子》里的这些成语,说透了万千人生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散文诗歌诗词悦读标签:庄子,成语,逍遥游,外物

    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编辑整理:盛唐辉煌一个成语,四个字,字字精妙;一句话,一方哲理,句句深意。四个字成语,一句话道理,今天从《庄子》里的故事告诉你:人间世事皆学问!1、安常处顺——庄子·养生主一句话:安于平稳生活,处于顺境。明白的人懂得放弃,情

  • 庄子:忘物忘情忘我,逍遥游于天地间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庄子,忘物,虚己

    《庄子》一书中,“忘”出现了八十多次。庄子把“忘”,当成消除人生烦恼的秘诀。忘物、忘情、忘我,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达到“逍遥”的人生境界。“忘物”,物物而不物于物对外物的渴求,是人生的本能。衣食住行,皆是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人生。但是,欲壑难填,过多的索求,却是人一生悲剧的开始。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

  • 庄子10句话,人生的大实话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庄子,孟子,苏轼,无求

    0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如同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一眨眼就过去了。 苏轼在《行香子·述怀》中感叹:“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且陶陶,乐尽天真。”名利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

  • 读了3遍《庄子》,我的精神内耗终于被治愈了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庄子,孙休,曾巩,孙叔敖,欧阳修,余秋雨,淮南子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作者:洞见yebo《庄子·渔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走在路上,无意间看到自己的影子与足迹,以为遇到了鬼怪。他飞快地跑起来,不料跑得越快,留下的足印就越多,影子也追得越紧。于是他更加拼命狂奔,直至筋疲力尽而死。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感到痛苦,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