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亲近庄子,学之有道

亲近庄子,学之有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润泽园 访问量:4641 更新时间:2023/12/8 18:21:33

01

走在成长路上,也许你曾听长辈、老师又或领导这样评价过你:“这孩子,终于上‘道’了。”这条“道”是什么样的“道”,你是否有仔细想过?

庄子·胠箧》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盗跖的江洋大盗。一天,盗跖的徒弟问他:“盗贼也有自己的道吗?”

盗跖回答说:“哪里存在没有道的事情呢?能猜到屋里藏着什么财物,这是圣;进屋行窃时走在最前面,这是勇;离开时主动殿后,这是义;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是智;事后分配做到公平,这是仁。”

盗亦有道,即便是盗窃的道,也是分有层次的。不过,虽然盗跖看到了道的层级,却没有意识到,道除了分层次,还分正负。就像乘法一样,如果将道用反了,道的层级越高、倍数越大,负值也就越大,人生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反而越低。

道是有层次的。人世间存在着若干层次的道,有小人之道,有庸人之道,有士人之道,有能人之道,有君子之道,也有圣贤之道。

所以,比起在一条道上走得远,选择正确的道才是最重要的。

庄子讲:“道无所不在。”正因如此,当今天的我们学习《庄子》这样的经典时,也要学之有道。在原故事之外,更要体会其哲理与深意,遨游于庄子生动浪漫的语言中,将内中智慧化为己用,沿“正道”方,让经典成为人生的指引。

02

闻一多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庄子作为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承接老子心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

走过八期“百日成长”课程,在有了四书和阳明心学的儒学积淀后,App接下来将与众学员一同领悟道家智慧。

《庄子》现存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其中内七篇为核心内容。第九期“百日成长”将以内七篇为主,辅以外篇、杂篇中耳熟能详的哲理故事,每天探讨一个职场问题。

通过建立深度思考的能力与习惯,洞悉并把握事物运行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更深层地感受“道”、体证“道”。

与其仰望经典,不如躬身入局。12月19日,我们在“道”上与你相约——

标签: 庄子有道道家盗跖圣贤

更多文章

  • 《庄子》四句格言,感悟道家的奥妙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庄子,道家,佛陀,孔子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祖师。《庄子》这部经典,是道家又一部高深玄妙的著作,里面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有深刻的含义,都是奥妙无穷。如果只看白话文翻译,那就只能看到它的外表,而失去它的精髓了。经典只能反复去读,去感悟,才能有越来越多的收获。所以,有些句子可能是老生常谈了,但却常读常新,每一次都有一些

  • 庄子:世上最蠢的事情,莫过于“活给别人看”

    历史解密编辑:邂逅古诗词标签:庄子,杨绛,活给,人世间

    有人问:总是活给别人看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一个精辟回答:“你会觉得自己不像自己,甚至不像个人,是别人眼光的附属品;当有一天失去这些目光你会不知道怎么去生存;灵魂中渴望自由,但是被别人束缚,太压抑了。”行走于人世间,都想得到更多人认可和赞同,让人瞧得起。有的人悄悄的努力,然后惊艳众人。而有的人,被他

  • 任泽平对谈于丹:庄子的智慧与人生哲学

    历史解密编辑:泽平宏观标签:于丹,庄子,孔子,道家,任泽平,小说家,恒大集团,儒家思想

    本次大咖会客厅再次邀请到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和任老师一起更为深入的讲讲“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讲讲道家文化,庄子思想。大咖会客厅庄 子任泽平:今天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了我们美貌与智慧并重的于老师,每次和于老师聊天,都特别开心。于老师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每次聊的我也特

  • 孔子和庄子:中国人的 A 面和 B 面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标签:庄子,孔子,儒家,道家,孟子

    撰文丨鲍鹏山整理丨吴晓梅1如果从人类人口总数、从影响人类历史的时间长度来看,孔子、庄子作为思想家,在世界范围内排名进入前 10,没有一点问题。庄子和老子是道家人物,孔子和孟子是儒家人物。儒家讲孔孟之道,道家讲老庄哲学。儒家和道家,对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大?我曾经在《风流去》里写道 :“孔孟之道是朝廷的,

  • 庄子:越简单,越易快乐!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天地标签:庄子,翻译,诗词,小言,大智慧,数学家,科学家,春秋战国

    人到中年,读懂了庄子这五句话,能让你少奋斗十年,时来运转:01该多说,就多说,该少说,就少说言无言,终身言,未尝不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庄子翻译:因任天理而立说,像是终身说话,却又未尝说话一样;终身不说话,却又未尝不说话。诗词君说:俗话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巧。”说话的技巧,不在于话的

  • 庄子干嘛要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历史解密编辑:一老沈一标签:庄子,大盗,仁义,礼法,数学家,科学家,圣人不死,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孤立地解读《庄子》里“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很难说准确。所谓不能“断章取义”,就是不可脱离全篇文章的主旨来单独分析某句话。“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于《庄子.胠箧》。其全篇,反驳的是儒家的“仁义”和“礼法”,这句话,也必须融入全篇来理解。概括地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直斥的,是“窃钩者诛,

  • 人生迷茫时,需要学一学《庄子》

    历史解密编辑:布衣粗食68标签:庄子,惠子,齐物论,天道

    01宋代文豪苏东坡,命运多舛,几番被贬。他读过《庄子》之后,感慨道:“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学习方法,永远都不会过时。很多书中的人物,看起来是别人,其实是“自己”。读透了,就会豁然开朗。毕竟,前车之鉴,可明得失。成年以后,人生难免会迷茫,因此

  • 《庄子》里的这些成语,说透了万千人生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散文诗歌诗词悦读标签:庄子,成语,逍遥游,外物

    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编辑整理:盛唐辉煌一个成语,四个字,字字精妙;一句话,一方哲理,句句深意。四个字成语,一句话道理,今天从《庄子》里的故事告诉你:人间世事皆学问!1、安常处顺——庄子·养生主一句话:安于平稳生活,处于顺境。明白的人懂得放弃,情

  • 庄子:忘物忘情忘我,逍遥游于天地间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庄子,忘物,虚己

    《庄子》一书中,“忘”出现了八十多次。庄子把“忘”,当成消除人生烦恼的秘诀。忘物、忘情、忘我,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达到“逍遥”的人生境界。“忘物”,物物而不物于物对外物的渴求,是人生的本能。衣食住行,皆是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人生。但是,欲壑难填,过多的索求,却是人一生悲剧的开始。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

  • 庄子10句话,人生的大实话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庄子,孟子,苏轼,无求

    0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如同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一眨眼就过去了。 苏轼在《行香子·述怀》中感叹:“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且陶陶,乐尽天真。”名利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