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走在成长路上,也许你曾听长辈、老师又或领导这样评价过你:“这孩子,终于上‘道’了。”这条“道”是什么样的“道”,你是否有仔细想过?
《庄子·胠箧》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盗跖的江洋大盗。一天,盗跖的徒弟问他:“盗贼也有自己的道吗?”
盗跖回答说:“哪里存在没有道的事情呢?能猜到屋里藏着什么财物,这是圣;进屋行窃时走在最前面,这是勇;离开时主动殿后,这是义;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是智;事后分配做到公平,这是仁。”
盗亦有道,即便是盗窃的道,也是分有层次的。不过,虽然盗跖看到了道的层级,却没有意识到,道除了分层次,还分正负。就像乘法一样,如果将道用反了,道的层级越高、倍数越大,负值也就越大,人生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反而越低。
道是有层次的。人世间存在着若干层次的道,有小人之道,有庸人之道,有士人之道,有能人之道,有君子之道,也有圣贤之道。
所以,比起在一条道上走得远,选择正确的道才是最重要的。
庄子讲:“道无所不在。”正因如此,当今天的我们学习《庄子》这样的经典时,也要学之有道。在原文故事之外,更要体会其哲理与深意,遨游于庄子生动浪漫的语言中,将内中智慧化为己用,沿“正道”方向,让经典成为人生的指引。
02
闻一多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庄子作为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承接老子心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
走过八期“百日成长”课程,在有了四书和阳明心学的儒学积淀后,App接下来将与众学员一同领悟道家智慧。
《庄子》现存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其中内七篇为核心内容。第九期“百日成长”将以内七篇为主,辅以外篇、杂篇中耳熟能详的哲理故事,每天探讨一个职场问题。
通过建立深度思考的能力与习惯,洞悉并把握事物运行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更深层地感受“道”、体证“道”。
与其仰望经典,不如躬身入局。12月19日,我们在“道”上与你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