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尝君是怎样一个人?

孟尝君是怎样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4079 更新时间:2024/1/22 19:31:54

在战国时代,涌现出很多的豪杰名仕,这其中有影响中国百年的思想家,有以改革而闻名的政治家,有以兵法而流传后世的军事家,其中战国四公子,在当时的社会中倍受推崇影响力甚至比一国之君还要大。

孟尝君战国时代的齐国人,小说隋唐演义描写书胆秦琼“交友似孟尝,孝母似专诸”对孟尝君的评价可谓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历史中真实的孟尝君是什么样子呢?

一、皇亲国戚却身世坎坷

孟尝君名叫田文,祖父是齐国振兴的一代明君齐威,父亲田婴在齐国任相。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因为田文出生的日期五月初五,田婴认为不吉利不想要这个儿子,但田文的母亲偷偷的把他生下来并扶养成人。后父子相见,田婴指责田文母亲为什么要把田文生下来,田文当即站出来叩头大拜,对他父亲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跟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说的田婴哑口无言。后又说如果是上天安排的,您又何必忧虑呢,如果是门户授予的加高门户就可以了。谁还能长的这么高呢。田婴无法应对,后田文又以田婴在齐国相位上无为,来给田婴提意见。他的建议为,招揽天下贤士,豢养门客,为我所用壮大自己的势力,培养自己的团队。从他给田婴提出的建议我们可以看出来田文的政治远见和野心。当然他父亲田婴也不是个无能之辈,他看出了这个儿子的政治才能,重用了田文,让他掌管家政,随着门客的日益增多,逐渐的田文的名声传到了各国。天下人都认为田文仁义道德,尊贤重士。后来田婴去世,田文继承了田婴的爵位,这就是孟尝君。那么,孟尝君的这些门客都帮助他做出了哪些事呢?

二、门客数千却良莠不齐

随着孟尝君影响力日益增加,来依附他的人越来越多,手下门客有数千人,孟尝君对待他的宾客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他还经常安排人在屏风后面记录他与宾客的谈话。记录宾客亲戚家的住处,宾客没到家,礼物就已经送到了宾客的亲戚家。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孟尝君。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孟尝君招揽贤才的手段高明,其一、放下身段,以诚待人。其二、施以恩惠,笼络人心,其三、树立形象,扩大影响。

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孟尝君的名望,天下皆知。各国的君主也都听说了齐国有个贤才孟尝君,公元前299年,齐王派孟尝君去秦国,这时秦国是秦昭王时期,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向任用孟尝君为秦国的宰相。但被秦大臣劝谏制止。并囚禁孟尝君,图谋杀掉孟尝君。孟尝君知道情况后就派人贿赂了秦昭王的宠妾请求解救。宠妾提出条件说:“我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色狐皮裘。”孟尝君来的时候,带有一件白色狐皮裘,价值千金,天下没有第二件,到秦国后献给了昭王,再也没有别的皮裘了。孟尝君发愁问遍了门客,谁也想不出办法。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的专业是偷盗,而且是喜欢披着狗皮盗东西,于是当天晚上化妆成了狗,进了秦国仓库把白色虎皮裘,拿了出来。献给了昭王的宠妾。宠妾得到后,替孟尝君向昭王说情,昭王便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被释放后,星夜兼程的逃跑,到达函谷关时已经是半夜,当时秦国有法规定,只有鸡叫了才能开门放人进出关口。这时,孟尝君的一个门客便学鸡叫,引得附近的鸡都跟着叫了起来。把守关口的官吏听到鸡叫,便打开了关门,孟尝君等人趁机一涌而出。等到追兵赶来时,孟尝君一行早已远去。后人把这个故事称为“鸡鸣狗盗”。两位门客的出色表现成功的化解了孟尝君的危难,这充分体现了孟尝君用人的特点。特点一、人才储备量大,各方面人才都有。特点二、使用人才,按照各人的才能合理使用。特点三、对于不被大众认同且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无差别对待。

经过在秦国这次遇险,齐王听说很内疚,孟尝君回到齐国,就认命他为宰相,可以说孟尝君的政治理想得到了实现,但身为一国之相孟尝君又做了什么呢?

三、气量狭小终难成大事

首先,在回国的路上经过赵国,赵国的老百姓听说孟尝君的贤德,都想来一睹孟尝君的风采,见到后嘲笑孟尝君原来是个身材矮小之人。史记原文表述:孟尝君闻之,怒。带领门客在赵国杀了几百人,灭了一个县才离去。

其次,孟尝君在民间放贷,派冯谖去收钱,冯谖把凡是借了孟尝君钱的人都集合起来,用收上来的钱买了很多的酒肉来请借钱的人吃饭,在宴会上当众把欠条销毁,众人高呼万岁。孟尝君听说冯谖烧毁欠条,史记原文:怒而使使召驩。问冯谖原因,冯谖说您不照顾、疼爱人民,而加以高利,人民苦不堪言。我于是伪造了您的命令,烧毁了所有的借据,民众都欢呼万岁,这就是买‘义’。”田文听完之后很不高兴。过了一年,齐王对田文说:“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于是削除田文的职位。田文回到封邑,人民“迎君道中”,田文才明白冯谖市义的用心。

两个故事都有一个共通点,孟尝君怒,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见这个宰相豪无容人之量,为泄私愤,争面子,竟然杀了几百人,与民争利,国家丞相不仅不为百姓着想,还放高利贷,压榨人民,可见他当丞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富强振兴齐国,而是为了增加私利,提升名望,从而达到他的政治目的,扩展他的团队的势力。这些都没有逃过齐王的眼睛

最终,齐王因孟尝君名望太大,天下人只知齐国有个孟尝君,不知有齐王,威胁到了自己的皇权,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害怕,就逃离了齐国,去了魏国做丞相,但以后就在无建树。

标签: 孟尝君齐国秦国丞相齐王田婴

更多文章

  • 孟尝君的江湖名声有点太夸张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孟尝君,信陵君,齐国,魏国,秦国,平原君

    战国四大公子,平原君图名,春申君求富,信陵君一心为国家,而孟尝君一切的出发点都只是为了自己因为鸡鸣狗盗的故事,孟尝君的名声家喻户晓,历史走过了两千多年,至今,他依然是人们口中的“明星”人物。但实际上,他响彻江湖的名声和他的所作所为根本就不匹配先说司马迁当年采风时的一段所见所闻吧——司马迁来到孟尝君当

  • 孟尝君才华横溢,却没能抵挡住秦国的诱惑,差点把命丢在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秦国,齐国,秦王,宰相,孟尝君

    孟尝君出身于齐国贵族。但孟朝君刚出生的时候,照当时的习俗,当孟尝君的身高和门槛一样高的时候,就会带来不幸。父亲一听说,当即就决定要把它扔掉。但是母亲却舍不得,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坚持把孟尝君给养大了。孟尝君成年之后十分不理解,为什么父亲会不要自己这么一个亲生儿子。他父亲被问得不耐烦了就把事实告

  • 【战国时代】20鸡鸣狗盗之雄——孟尝君田文

    历史解密编辑:衣赐履读通鉴标签:孟尝君,齐国,秦国,田忌,齐宣王

    衣赐履按:通鉴中对孟尝君的记述非常简略,我感觉有必要丰满一些,就以《史记·孟尝君传》为基础来讲述。就我的感觉,史上对孟尝君的赞誉多过诋毁。其实,所谓诋毁,也就是王安石的那篇《读孟尝君传》,读者可以带着安石的观点去读,去思考,看看是不是那么回事。读《孟尝君传》大家都说孟尝君看重人才,所以人才都归附他,

  • 掌控者的价值观,孟尝君能容忍门客的抛弃,却杀了嘲笑他身材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孟尝君,齐国,魏国,庞涓,孙伯灵

    孟尝君养食客三千,闻名天下。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孟尝君为什么养食客3000?因为,他有一个牛掰的父亲!孟尝君叫田文,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王室血脉,个人能力爆棚,公元前341年,与田忌、孙膑攻打魏国,在马陵之战,杀了魏国最能打的将领庞涓。很多朋友对孙膑和庞涓故事,是有误解的。本文,不会展开,但是

  • 孟尝君为何落得被灭族的下场?看清他的真面目,就不会觉得意外了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孟尝君,齐国,魏国,秦国,诸侯国,齐宣王

    《史记》记载:“文卒,谥为孟尝君。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孟尝绝嗣无后也。”孟尝君田文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了争继承人位置打得头破血流,齐国和魏国乘机发兵讨伐灭了其封邑薛邑,昔日风光无限的战国四公子之一被灭族绝嗣了!这很奇怪,孟尝君是齐国人,魏国人趁火打劫,齐国人为何对本族子弟下黑手呢?以孟尝君的江湖

  • 两次合纵,为什么苏秦规模更大却失败,孟尝君就能让秦割地求和?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苏秦,孟尝君,秦国,合纵,齐国,燕国

    孟尝君田文倾家产来奉养数千食客,深得东周士人之人。然而,孟尝君奉养食客并非单纯地想沽名钓誉,而是想为自己、为齐国赢来更大的利益。孟尝君时代,除秦国一枝独秀以外,战国其他诸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大挫折,连齐国也不例外。秦国一家独大,不出意外就成了山东诸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合纵抗秦的呼声在崤山以东也越来

  • “孟尝”不一定指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堂在哪呢你标签:战国,太守,秦琼,孟尝君,司马迁,珠峰登顶者:20万请向导也不一定活

    隋唐英雄秦琼、《水浒传》柴进,都有“小孟尝”美称。此称号源自战国孟尝君田文。但史上另外还有一个名人孟尝。《幼学琼林》:“孟尝廉洁,克俾合浦还珠”句,某书将其中“孟尝”译作孟尝君,闹了个大笑话。此“孟尝”为成语“合浦还珠”主角,《后汉书?循吏传》有孟尝传。 ???其实,孟尝君其人心胸狭隘,司马迁《史记

  • 孟尝君真正的门客:冯驩

    历史解密编辑:凯姐落叶啊标签:宝剑,齐国,薛地,冯驩,孟尝君,王安石

    孟尝君逃回齐国,对鸡鸣狗盗二人大加封赏,他将门客分成三个等级:一等人才住的房子叫“代舍”,吃肉乘舆。二等人才住的房子叫“幸舍”,吃肉但是不乘舆。三等人才住的房子叫“传舍”,只能吃粟米,没有肉。孟尝君根据各人的贡献度和能力大小来划分门客的等级,比如鸡鸣狗盗二人因为本次的贡献就被赐予“代舍”。这时候,又

  • 秦国为什么会跟孟尝君翻脸?孟尝君:谁不想当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孟尝君,秦国,齐国,赵武灵王,商鞅,赵国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谈到,孟尝君不顾所有人的劝阻,连苏秦这样的名嘴都拦不住他,毅然决然踏上了西行之路,到秦国就任丞相。转过年来,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孟尝君的麻烦马上就来了,险些害他丢了性命。《资治通鉴》在这一年里记载了3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孟尝君的

  • 战国时期著名的齐国贵族,以孟尝君之名威震天下,门下人才如云

    历史解密编辑:拾柒笑点录标签:秦国,战国,孟尝君,魏无忌,平原君,齐国贵族,四大名将

    田文是战国中期齐国贵族。其父田婴是田寅琦的小儿子,参加过马陵之战,不久升任相国,封薛(今山东滕县南)。田文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和封地,叫薛公,叫孟尝君,被齐岳王田地任命为总理。田文建大楼,广纳宾客,开创战国养士之风,与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结为友好,一时形成一种影响。“鸡狗海盗”这个成语起源于孟尝君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