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时期刘备最喜欢的谋士那毫无疑问就是他的小老弟法正了。法正字‘孝直’,他在刘备的谋士集团中可以说得上是刘备最宠信的那位,而且法正确实也为刘备的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先是为刘备谋划夺取益州,而后更是劝刘备发兵汉中,为刘备称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法正是我们现在的陕西省人氏,他出身于名门,是名士法真之孙。建安初年,因为天下乱世初显,灾荒不断,刚刚二十岁左右的法正与自己的同郡好友孟达一起入蜀投效在当时的益州牧刘璋麾下。但是刘璋这个人并不擅长用人,法正在其麾下很久才只是做到了县令的位置,后来又升到了军议校尉。但是也就到这了,刘璋并没有重视法正的才能,这让法正意识到了自己在刘璋这里做事是没有出头之日的。
法正的性格不讨喜,虽然恩怨分明但是也瑕疵必报,所以经常受到同僚们的诽谤这也让他愈发的对刘璋没什么期待了,经常和身为自己好友兼同僚的张松两个人暗暗诉苦。张松的官职是益州别驾,他也对刘璋颇有微词,觉得刘璋不是一位明主。后来张松被刘璋派去出使曹操,中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张松回来后就说曹操不是什么好东西,劝刘璋与刘备交好,于是刘璋又在张松的建议下派法正去见了刘皇叔。刘皇叔为了能够在刘璋的使者面前留下好印象在法正拜访的时间中可谓是手段百出,充分的展现了自身浓厚的个人魅力,法正也在这段时间中被刘备的雄才大略所折服。
法正回益州之后先是给刘璋做了工作汇报,紧接着将张松拉到了自己家中开始密谋为刘备图取益州,开始了他的反骨仔之路。很快法正就迎来了他的机会,建安十六年曹操派钟繇征讨占据汉中的张鲁,刘璋开始慌了,因为汉中后就是益州,于是法正趁此让张鲁迎刘备入蜀伐张鲁,和曹操争夺汉中,刘璋觉得有道理于是派法正为使者邀请刘备入蜀。这次法正在面见刘备的时候直接投诚了,并且献计让刘备占据益州,法正的提议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完美相合,刘备和法正两人一拍即合。
在法正的计划下是张松在益州内做内应,内外夹击益州触手可得,但是张松却暴露了,计划暴露刘璋刘备两人撕破了脸,最后在法正的计谋下刘备最终还是得到了益州。在占据益州后刘备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为了加强和蜀地大族们的关系还在法正的建议下娶了刘璋已故兄长刘瑁的妻子吴氏为妻,对,就是吴懿的妹妹。
接着就是汉中之战了,汉中之战是法正的高光时刻,在他的一力推动下刘备发兵汉中,以声东击西之计先是攻打张郃,张郃支撑不住向夏侯渊求援,夏侯渊将自己的一半兵力调去支援,但却被突然杀出的黄忠斩了首级,一举谋定汉中。这一战让曹操也惊掉了下巴,知道是法正的谋划后也为之惊叹。
刘备称‘汉中王’后,法正任职尚书令、护军将军。但也是在刘备称王的第二年,正值壮年的法正去世了,终年四十五岁。法正的死让刘备悲痛不已,可以说入蜀之后基本上法正的每次谋划都为刘备谋取了关键性的进展,痛失左膀右臂这让刘备怎么能不悲痛。诸葛亮对法正的评价也相当高,在刘备执意要为关羽张飞报仇的时候诸葛亮还曾感叹过如果法正还在就好了,以陛下对他的宠信一定可以劝服陛下,再不济也不会输的这么惨。
关于法正就到这里,大家觉得是刘备对法正的宠信和对诸葛亮的信任到底哪个更好一些呢?我们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