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最宠信的谋士——法正

刘备最宠信的谋士——法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言妍施 访问量:4789 更新时间:2023/12/26 22:14:20

说起三国时期刘备最喜欢的谋士那毫无疑问就是他的小老弟法正了。法正字‘孝直’,他在刘备的谋士集团中可以说得上是刘备最宠信的那位,而且法正确实也为刘备的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先是为刘备谋划夺取益州,而后更是劝刘备发兵汉中,为刘备称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法正是我们现在的陕西省人氏,他出身于名门,是名士法真之孙。建安初年,因为天下乱世初显,灾荒不断,刚刚二十岁左右的法正与自己的同郡好友孟达一起入蜀投效在当时的益州牧刘璋麾下。但是刘璋这个人并不擅长用人,法正在其麾下很久才只是做到了县令的位置,后来又升到了军议校尉。但是也就到这了,刘璋并没有重视法正的才能,这让法正意识到了自己在刘璋这里做事是没有出头之日的。

法正的性格不讨喜,虽然恩怨分明但是也瑕疵必报,所以经常受到同僚们的诽谤这也让他愈发的对刘璋没什么期待了,经常和身为自己好友兼同僚的张松两个人暗暗诉苦。张松的官职是益州别驾,他也对刘璋颇有微词,觉得刘璋不是一位明主。后来张松被刘璋派去出使曹操,中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张松回来后就说曹操不是什么好东西,劝刘璋与刘备交好,于是刘璋又在张松的建议下派法正去见了刘皇叔。刘皇叔为了能够在刘璋的使者面前留下好印象在法正拜访的时间中可谓是手段百出,充分的展现了自身浓厚的个人魅力,法正也在这段时间中被刘备的雄才大略所折服。

法正回益州之后先是给刘璋做了工作汇报,紧接着将张松拉到了自己家中开始密谋为刘备图取益州,开始了他的反骨仔之路。很快法正就迎来了他的机会,建安十六年曹操派钟繇征讨占据汉中的张鲁,刘璋开始慌了,因为汉中后就是益州,于是法正趁此让张鲁迎刘备入蜀伐张鲁,和曹操争夺汉中,刘璋觉得有道理于是派法正为使者邀请刘备入蜀。这次法正在面见刘备的时候直接投诚了,并且献计让刘备占据益州,法正的提议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完美相合,刘备和法正两人一拍即合。

在法正的计划下是张松在益州内做内应,内外夹击益州触手可得,但是张松却暴露了,计划暴露刘璋刘备两人撕破了脸,最后在法正的计谋下刘备最终还是得到了益州。在占据益州后刘备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为了加强和蜀地大族们的关系还在法正的建议下娶了刘璋已故兄长刘瑁的妻子吴氏为妻,对,就是吴懿的妹妹。

接着就是汉中之战了,汉中之战是法正的高光时刻,在他的一力推动下刘备发兵汉中,以声东击西之计先是攻打张郃,张郃支撑不住向夏侯渊求援,夏侯渊将自己的一半兵力调去支援,但却被突然杀出的黄忠斩了首级,一举谋定汉中。这一战让曹操也惊掉了下巴,知道是法正的谋划后也为之惊叹。

刘备称‘汉中王’后,法正任职尚书令、护军将军。但也是在刘备称王的第二年,正值壮年的法正去世了,终年四十五岁。法正的死让刘备悲痛不已,可以说入蜀之后基本上法正的每次谋划都为刘备谋取了关键性的进展,痛失左膀右臂这让刘备怎么能不悲痛。诸葛亮对法正的评价也相当高,在刘备执意要为关羽张飞报仇的时候诸葛亮还曾感叹过如果法正还在就好了,以陛下对他的宠信一定可以劝服陛下,再不济也不会输的这么惨。

关于法正就到这里,大家觉得是刘备对法正的宠信和对诸葛亮的信任到底哪个更好一些呢?我们评论区见。

标签: 刘备法正曹操诸葛亮张鲁张松

更多文章

  • 号称“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法正,在三国时期到底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法正,刘备,曹操,诸葛亮,庞统,孙权

    法正到底有多恐怖?诸葛亮只是给刘备筹划了三分天下的愿景,法正才是那个真正帮助刘备促成三国鼎立的人。法正最恐怖的地方还在于,诸葛亮、庞统能给刘备干的事儿,法正能干,卧龙凤雏干不了的事儿,法正也能干。诸葛亮就说过,夷陵之战,如果法正没死,刘备不会讨伐东吴,就算讨伐了,法正若在,蜀汉也不会败给东吴陆逊。因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有多恐怖?让曹操临死前都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颜彩绘标签:法正,刘备,刘璋,张郃,汉朝,诗人,诸葛亮,夏侯渊,古装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东汉王朝风雨飘摇,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诞生了无数英雄豪杰。三国时代不仅是各方英豪逐鹿的战场,背后更暗藏着谋士们运筹帷幄的较量。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时代,然而当英雄迟暮,回顾人生之时,亦不免有所感慨。建安二十四年,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无敌生活头标签:法正,刘备,三国,诸葛亮,夏侯渊,汉中之战,夷陵之战,曹操手下

    法正是一个可以以一己之智改变天下格局的人物。“假如”之叹汉中之战,曹操被刘备搞得很郁闷。得知刘备是以法正之谋取胜后,曹操恍然大悟:我就说刘备没这么牛逼嘛!原来是有法正在教他呀!后来,法正死了,刘备发起夷陵之战,大败。诸葛亮叹息:假如法正还在,他一定能劝阻刘备,即使劝阻不了,大军也不会大败!曹操以为:

  • 为什么孙权会选择顾雍当丞相而不是张昭?-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孙权,顾雍,张昭,孙策,刘备

    张昭因为其才能被孙策所重用,也得到了孙策的信赖。在孙策去世时,是将孙权托孤给张昭的,当时孙策跟刘备一样,曾对张昭说过:“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可见孙策对张昭的信任和器重。但孙权即位后,却不断的扩充了自己的力量,然后逐渐的弱化了张昭的权力。而在吴国第一任丞相孙劭去世后,出人意料的没有任命张昭为

  • 顾雍: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沉默寡言,公正无私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顾雍,孙权,太守,张昭,丞相,蔡邕

    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

  • 你叫顾雍——东吴丞相,社稷之臣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孙权,顾雍,太守,社稷,东吴丞相,史说三国

    你身处汉末,是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顾氏之后,在推崇世家门第的汉朝你的身份并不低,甚至可以称得上一声尊贵。你的家庭优渥从年少开始就师从名师蔡邕,蔡邕也就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蔡琰蔡文姬之父,他是汉末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精通音律,才华横溢。你聪明伶俐且对学习十分认真深受蔡邕的喜爱,还为你赠名“雍”通“邕

  • 诸葛亮一生3大遗憾:错跟了刘备,错信了马谡,错娶了黄月英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诸葛亮,刘备,马谡,黄月英

    八阵图、木牛流马、空城计、草船借箭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都能让大家想到一个人,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国季汉丞相——诸葛亮。关于诸葛亮智慧的故事罗贯中先生已经在《三国演义》中描写得淋漓尽致了,甚至“偏心”地将许多他人的事迹移花接木到了诸葛亮的身上。例如历史上真正使用草船借箭的人是东吴的君主孙权,而空城计的

  • 李严意图分裂蜀国,诸葛亮为除李严:先斩了马谡吧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严,诸葛亮,马谡,蜀国,刘备

    刘备临终前曾托孤诸葛亮与李严,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诸葛亮一生跟随刘备忠心耿耿,能力又显而易见,托孤于他很是正常!而李严则是降官,刘备为何也要相托呢?李严原本是荆州南阳人,跟随刘璋父子(原益州之主)二人来到蜀地,而当时蜀汉政权里鱼龙混杂,官员基本上分为三类!一、早年跟随刘备的部下以及刘备从荆州带过来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如果不用马谡守街亭,谁是最合适的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诸葛亮,马谡,魏延,张郃,司马懿,大将

    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既是出于私心又是出于公心。说他出于私心,是因为诸葛亮要培养马谡做自己的接班人,培养人才就要给他机会。他明知道知道马谡没带过兵,没有实战经验,面对的又是曹魏时下最能带兵的司马懿和最能打的张郃,还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马谡,就是这点私心多多少少左右了他的决定。当然培养接班人也是为了国

  • 为啥要斩马谡?诸葛亮真正的目的太狠了,赵云知道后想回老家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马谡,诸葛亮,赵子龙,刘备,关羽

    三国时期,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早就成为了历史,被史学家写成历史,被小说家写成小说,成为了大家酒足饭饱以后闲聊的谈资。这段历史,真正不是在讲历史,因为王朝的兴衰和更替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这本书最重要的就是教给了读者做人的道理。其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个情节,可以说是非常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