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给马谡的任务就是在街亭拖住魏军,最好的办法就是于要道处设防。由于人马无法展开,短时间内魏军人数上的优势无法发挥。而因为魏军是去救援,不会恋战。时间一拖,士气自然受损。而守军等不来援军,大概率投降。这样的话,诸葛亮就能带军增援街亭,张郃必然要考虑退守陈仓一线以图进取。曹真会领兵增援,他怎么增援?曹真自领大军在斜谷对上赵云一支偏师疑兵,一直到马谡兵败前都对赵云一点办法没有,赵云退兵了都没敢追,他留少部分兵马能挡住赵云吗?他根本没有可能分兵,赵云就算是疑兵,但是如果曹真在斜谷挡不住赵云,那这疑兵可就不是疑兵了,赵云偏师可以直接威胁长安了。其他的都不想讲了。如果马谡真能挡住曹魏援军,整个陇右凉州就没了,最好的结果是能保住长安。防御战可不是人多就一定赢得,这样的战例历史上比比皆是,都如你的观点,那曹魏早在官渡就被袁绍灭了。
简单地讲,诸葛亮出兵在于速和奇。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为蜀汉争取更多资源。想一举击败曹魏是不可能的,实力相差太多,就算诸葛亮再聪明再会用计,真到攻城战阵地战的时候,双方摆开了蜀汉没有优势,兵源和后勤紧张也让诸葛亮消耗不起。其实我觉得诸葛亮在夺取足够的资源后还是会先攻长安,稳定阵脚之后才能和曹魏抗衡。如果街亭守住,诸葛亮攻下陇右,张郃就不敢再攻街亭了,诸葛亮就会在背后包抄张郃了,对曹真也一样。另外攻下陇右后,诸葛亮就有了根据地了,没有粮食危机的。诸葛亮的隆中对就会顺时针转个90度,主力东进,这是子午谷就会成为实实在在的奇谋了。在未取得陇右前,子午谷只是死谋!
我还是觉得魏延的兵出子午有一定道理,只不过是时机选择问题,主席曾说过此机太险,看地图,诸葛亮领兵直出褒斜道兵近五丈原,作出直下长安的态势,并飞鸽传在汉中的魏延昼伏夜行指出子午谷突袭长安,像亮剑里李云龙玩的大兵团佯攻,真正厉害的是小型突击队,直奔他心脏去的。其实估计当时魏延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诸葛亮没听进去而已。兵者诡道也!现代的特种作战了解一下。
如果魏延出现在长安。那张合也不会出现在街亭了。如果这这样诸葛得拢右。失去魏延。我只是个人意见。所以说拿魏延五千人马换取拢右五郡的人口和资源就看值不值了。本来蜀国的能独当一面的将帅就少。魏延比较勇猛。武艺高强。对魏的话就是失去了拢右控制。拢右重要还是长安重要。所以不管成功与否。要么失去魏延五千人马。要么就失去拢右控制。诸葛选择了后者。
街亭古战场旅游的时候去过,一个Y字形谷口,只要守住中间的通道,除非不计代价不计伤亡,要不然是真打不进去的,而且最先到的是张郃的骑兵,那个地方简直就是骑兵的绝地,地势狭窄骑兵的冲击力和阵型根本就发挥不出来,只要前头的那几十匹马一被拖住,后面骑兵的冲击力就会全用在前头自己骑兵的身上,前头的进不去后头的出不来,直接堵死在谷内,而且双方并不是遭遇战而是马谡已经建好营地后张郃的骑兵才赶到的,只能说是马谡的部队没有休整的时间,但是张郃的骑兵赶了这么远的路同样没有休整时间,双方一样的是人困马乏但是马谡的情况比张郃还要好些。
因为他先到营寨都立好了,只要马谡挡住第一波攻势张郃势必会停止攻击等待步兵的到来,这一等以古代步兵的行进速度最少得有五天,五天时间绝对够巩固阵地修筑工事了,只要深挖堑壕多置鹿角箭塔等防御设施,拖住张郃一两个月不成问题,而且第一次北伐是蜀汉物资准备最充足的时候,吃的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粮食全屯在汉中的南郑,所以完全有时间实施诸葛亮的战略构想。只从蜀汉占领街街亭后,在陇右会和曹魏在军事上拉锯上看问题。要知道占领陇右蜀汉会很容易得到马匹这一战略资源,另外从经济上会切断曹魏的丝绸之路,使曹魏内部发生经济危机。蜀汉的蜀锦很方便地从丝绸之路外销,再也不用通过曹魏,自己的经济实力增加,同时曹魏就不能从蜀锦上赚取利润,更加大了曹魏的经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