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平生3大错:设计除魏延,斩杀马谡,灭刘封!

诸葛亮平生3大错:设计除魏延,斩杀马谡,灭刘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2487 更新时间:2024/2/21 10:28:05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过这样一句诗:“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此乃是陆游夸赞诸葛亮的诗句,陆游称道《出师表》名不虚传,而诸葛亮本人也是为了此表奋斗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诸葛亮是一代贤相的代表。

要说诸葛亮是一名合格的丞相,相信无人反驳,毕竟诸葛丞相的功绩,全部都写进了史书之中。作为丞相而言,诸葛亮对内治理民生,对外搞好外交关系,并且注重国内、外,发展。自《隆中对》战略问世以来,诸葛丞相是把老板的大业,当成是自己的奋斗目标来做。

整个三国,或者是在中国古代,都很难找到像诸葛亮这样的人臣,正如陆游所说,“千载谁堪伯仲间”一样。诸葛亮可以说是尽到了一个丞相应尽的职责。不过,人无完人。在历史上有不少学者、史学家都认为诸葛亮长于政治,治理,而短于军事。

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评价: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与诸葛亮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官员,大部分都认为诸葛亮长于治理,外交事务。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长于军事,还是政治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除了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官员给诸葛亮的评价之外,还可以从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表现出来。

诸葛亮一生都做了什么事情呢?说白了围绕着《隆中对》来演化,而《隆中对》战略之战,只是说了大概的战略方向,先取荆州,然后图益州,再出秦川,结合荆州之兵共同北伐!其实诸葛亮所提战略,只是一个方向而已,至于具体的行军布阵,诸葛亮是一字未提。

从上文分析得知,在历史上的诸葛亮的确是比较擅长政治。而对于军事,诸葛亮本人是不太精通的。

除了在《隆中对》战略之中可以表现出来,诸葛亮不精军事之外,其实诸葛亮平生还犯了3大错误,这三个错误足以体现出诸葛先生是不精军事的。

第一错:在刘备面前进言,劝谏灭掉刘封

刘封,乃是刘备义子。在刘备入主川蜀之时,大放异彩,在历史上刘封有三个正向的评价: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这三个关键词,除了性格刚猛之外,其余两个皆是一代大将应该具备的特点。

然而,刘封是怎么死的呢?他并没有死在战场之上,而是死在了诸葛亮的嘴下。

在《三国志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记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

从上述史料记载来看,在刘封拒绝支援关羽之后,诸葛亮是直接以刘封性格刚猛之理由建议刘备除掉刘封。这个理由看起来非常牵强,也非常自私。在当时,刘封最大的错误就是拒绝支援关羽。

但仅仅是这个理由,根本不足以让刘封致死!明代历史学家李贽,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刘封虽不出救,其罪正与糜芳同科,俱是情有可原者也。”,李贽认为当时刘封虽然没有援救关羽,但这条罪状不足以致死罪,而且是情有可原。

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当年关羽没有说什么,回去之后一定要严惩糜芳,相信糜芳也不会心寒弃荆州而去。如此一来,关羽也不会落得退无据城之窘境。

同样的道理,对于刘封而言如果诸葛亮对他稍微宽容一点,后期的蜀国也不会落得没有大将可用的尴尬局面。总体说起来,诸葛亮建议刘备除掉刘封,除了替刘禅扫清了障碍之外,没有一点点好处,对于蜀汉来说。

第二错:北伐期间,斩杀参军马谡

提到马谡,相信不少朋友便会联想到三国时期一个典故,叫“失街亭”,这个典故是三国时期比较重要的一个转折点,特别是对于蜀汉来说。如果,街亭守将马谡当时守住了街亭,那么诸葛亮的北伐大队便有机会踏足长安,如此匡扶汉室也将更进一步。

历史上的诸葛亮,知道蜀国国力远不如曹魏,因此他稳打稳战。实行分兵作战的攻坚战略,首先让魏延、吴壹等将统兵3万攻打冀城。然后派遣马谡、王平等统兵3万扼守街亭、列柳城一线,而诸葛亮亲自统兵大约3万左右坐守在西县,作为中军可以随时支援的机要部队。

如果真的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来走,倘若马谡真的堵住街亭,让曹魏军马不能及时相救,诸葛亮或许真的可以实现战略蓝图。只不过呢,马谡这个年轻人却不听诸葛亮之言,“依阻南山,不下拒城”,不近水,把军队扎营在山上。马谡直接违反诸葛亮军事调令,不但丢掉街亭,而且也让魏延,诸葛亮的大军都要返回汉中。

第一次北伐,也因为马谡失街亭而告终。但是诸葛亮在退军之后,便追究了马谡的责任,诸葛丞相是依照军令状把马谡给斩了。

马谡一死直接导致蜀国后期没有像样的参军人才,以至于后期的姜维几乎成了一个光杆司令。如果,诸葛亮不追究马谡的失职之责,后期姜维伐魏时,便多了一个得力助手。

在历史上,诸葛亮其实也知道马谡是一个人才,但是为了法度,挥泪斩马谡。但这其实就是诸葛亮的不通权变了,倘若是司马懿,他定会找到一个可以不斩马谡的方法。司马懿与诸葛亮最大的差别就是一个按部就班,而另外一个则是非常通达权变之术。

第三个错误,设计除魏延。

公元234年,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未果,而身将亡之际,诸葛亮下令三军缓缓退回汉中。并且遗计让马岱陈斩魏延。诸葛亮的理由是,在他死后魏延必反!当然了,这仅仅是诸葛亮的单方面考虑。

那么在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反了吗?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魏延他并没有谋反,只不过是带兵准备斩杀跟他不太友好的杨仪。除此之外,魏延似乎并没有什么过分之举!

但是,作为蜀国一代将帅,诸葛亮他却仅仅凭着自我感觉,便把一代大将魏延给设计除去!于公、于私都是说不通的!在蜀汉后期,姜维北伐基本没有可用的先锋大将,以至于廖化批甲上阵。

如果魏延尚在,姜维北伐不会如此被动。

再者,前期魏延帮助刘备镇守汉中长达10年之久,这足以看出魏延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大将。进可攻,退可守,像魏延这样的人,于国,于私,都是有百利的。只不过魏延最大的缺点是跟同事之间搞不好关系,就跟上将军关羽一样,以至于最终落得个被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标签: 诸葛亮魏延刘封马谡关羽

更多文章

  • 抗战瞬间:娘子关阻击战陕军团长战场失职,师长赵寿山挥泪斩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凯撒历史屋标签:赵寿山,马谡,日军,中国军队,八路军

    “每到日军的坦克抵近,陕西军就有一批批敢死冷娃身上缠满手榴弹,匍匐到了日军坦克的面前,叫一声“大”,“妈”,拉响手榴弹,与坦克同归于尽。”1937年7月,河北保定,来自陕西的三十八军十七师的阵地前突然出现了几十个日军的骑兵,骑着高头大马,来到阵前侦察。十七师的机枪手探出战壕,一齐扫射,日军丢下几具尸

  • 马谡不可大用,刘备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看马谡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刘备,马谡,蜀汉,魏延,孙权,三国,汉朝,诸葛亮,曹操手下

    早在托孤之时,刘备就已谆谆告诫诸葛亮不要在关键位置重用马谡,可惜诸葛亮并没有听从。街亭一战,马谡刚愎自用,惨败于张郃之手,致使北伐中原功败垂成,令人扼腕。回头再看刘备的神奇预言,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我有孔明,如鱼得水”,这是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刘备是三国时期仅次于曹操的人物,号称“打不死的小强”

  • 马谡成功在街亭堵住张郃,诸葛亮的北伐是否就能成功?希望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张郃,马谡,魏延,蜀汉,北伐,三国,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给马谡的任务就是在街亭拖住魏军,最好的办法就是于要道处设防。由于人马无法展开,短时间内魏军人数上的优势无法发挥。而因为魏军是去救援,不会恋战。时间一拖,士气自然受损。而守军等不来援军,大概率投降。这样的话,诸葛亮就能带军增援街亭,张郃必然要考虑退守陈仓一线以图进取。曹真会领兵增援,他怎么增援?

  • 若马谡堵住街亭,蜀汉将会发生5种不可控制场面,姜维都无可奈何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姜维,马谡,曹魏,蜀汉,诸葛亮,东吴

    公元228年,诸葛亮以声东击西之计,成功取得陇右三郡,剩下两郡只需要马谡堵住曹魏援军最多也就半个月左右,诸葛亮就有信心把陇右的五郡全部划入到蜀汉的版图之中。然而,马谡在街亭却掉了链子,不但没有守住街亭,反而把诸葛亮的精兵给消耗殆尽。不过俗话说得好:“骞翁失马焉知非福”,凡事都有两面性,马谡虽然失败,

  • 青海发现数枚竹简,揭开历史真相,专家:诸葛亮难怪要杀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诸葛亮,马谡,蜀汉,魏国

    文/玉浊清青海发现数枚竹简,揭开历史真相,专家:诸葛亮难怪要杀马谡有很多小伙伴们都是三国迷,对三国中的人物也是耳熟能详,对一些经典事件更是熟记在心,相信大家对诸葛亮挥泪斩杀马谡都不会陌生,有人觉得诸葛亮太过于残忍,这可是他的爱将,在同僚当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可是他的遭遇却令人唏嘘不已,那么诸葛亮

  • 为啥一定要斩杀马谡?诸葛亮真正的目的太狠了,令赵云都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马谡,诸葛亮,赵子龙,蜀汉

    诸葛孔明一生运筹帷幄,为蜀汉江山的建立呕心沥血,但是诸葛亮也犯了许多大错,失荆州,失街亭都和诸葛孔明有不小的干系,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更是广为人知,但是诸葛亮斩马谡的原因却十分复杂。马谡的失误在马谡请兵以前,诸葛孔明就先从街亭一战的意义上来告诫马谡,街亭地位十分重要,如果街亭有失,蜀军就相当于全军覆没,

  • 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的北伐能成功吗?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花颜语心标签:马谡,诸葛亮,张郃,赵子龙,魏国,姜维

    三国时期的马谡是个悲剧人物,更准确地说,是自己把自己祸祸成悲剧的人物。守街亭前的马谡,智谋出众、风流潇洒、前途无量。可能是因为太顺了,马谡自认为天老大、诸葛亮老二,他老三,谁也看不起,谁也不放在眼里。所以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问谁要去守街亭的时候,马谡第一个蹦了出来,让我来!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年

  • 非只街亭之过也,挥泪斩马谡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马谡,诸葛亮,关羽,赵子龙,赵括,刘备

    我想,三国时期的人也会和我们一样嘲笑赵括用兵吧。俗话说,读史可以明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要学会站到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这些道理我相信我们普通人都懂,就更别说那些能记录到史书上的狠人了。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以此为鉴呢?今天来谈一谈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斩马谡。长平之战一、街亭太重要先

  • 诸葛亮斩马谡真是因为违抗命令?其实是大洗牌,还有5人跟着遭殃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诸葛亮,马谡,蜀汉,刘备,赵子龙,曹操

    马谡是诸葛亮晚年时期重用的一位将领,大家一定非常熟悉的一件事便是其亲自处决马谡,在人才匮乏的蜀汉,诸葛亮为什么会如此坚定呢?处决马谡的理由便是其未听从诸葛亮的命令指挥,擅自做主自作聪明,导致街亭被攻占,让曹魏占得先机,使得蜀汉变得十分被动,犯下如此罪过,如不处决必然使得军心涣散,有违军纪。不听从调遣

  • 如果马谡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平地筑城,能抵御数倍的魏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马谡,诸葛亮,魏军,姜维,魏国

    诸葛亮北伐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第一次北伐出人意料,而魏军最弱,成功的机会最大。当时,诸葛亮已经攻占了天水等许多城市,还收集了姜维,形势非常好。这时候,魏军援军到了,诸葛亮派马谡坚守街亭,抵挡魏国援军。然而,马谡只是纸上谈兵,不知道如何利用地形,最终不小心失去了街亭。如果马谡按照诸葛亮的安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