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司马懿死后,为何不将大权交给司马昭而交给了司马师呢?

在司马懿死后,为何不将大权交给司马昭而交给了司马师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清川知行 访问量:4188 更新时间:2024/1/14 13:44:49

在三国的历史上,老曹、老刘家以及老孙家斗得不可开交,但万万没有想到本来是三人斗地主,最后竟然司马家横插一脚,变成了四人打麻将,还直接被司马家给截胡了,老曹家完全就是给司马家做了嫁衣。后来,司马懿死后,为何将权力交给了司马师,而并非我们熟知的司马昭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历史上魏国第四位皇帝曹髦在带兵诛杀司马昭的时候,说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令司马昭这个大奸臣的名声大噪,可以说能够跟他的先祖曹操媲美。因此,很多人都是认为在司马懿众多的儿子中司马昭最为厉害。那么,为何在司马懿死后,没有将权力交给司马昭,而是司马师呢?

实际上,我们都错了。历史上真正的司马师比司马昭更狠、贡献更大,理应由司马师继承司马懿的大权。关于此事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无论司马懿立长还是立贤,司马师都完胜司马昭。首先,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司马懿的嫡子,但是司马师更是司马懿的嫡长子,按照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司马懿要选司马师。其次,司马师还非常优秀,无论带兵打仗,还是管理政事以及谋略都是佼佼者,他的才能都远胜司马昭。只是司马师比较低调,又英年早逝,而不为人知。

二是司马师比司马昭更狠。司马师早年迎娶夏侯尚之女夏侯徽,两人婚后育有五女。他们的结合虽然是政治联姻,但是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然而司马师早就有不臣之心,他担心暴露,对自己的妻子司马徽很是顾忌。于是乎,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司马徽毒杀。由此可见,他的心肠有多毒,这一点跟他老爸司马懿很像。

三是司马师比司马昭的功劳更大。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师亲自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立下大功,事后被加封封为长平乡侯,加卫将军之职。在政变前夜,司马懿将计划告知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司马昭担心地整晚都睡不着觉,而司马师却像没事人一样,安然入睡,这就是差别。因此,司马懿很是看好自己的长子司马师。

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司马师成为抚军大将军,就此接过了司马懿的大权,执掌魏国军政大权。随后,司马师既要对外抵御蜀国和东吴的进攻,对内还要平乱,排除异己。后来,由于文钦之子文鸯带兵袭营,司马师惊吓过度,再加上他患有眼疾。公元255年3月23日,司马师痛死于许昌,终年48岁。在司马师死后,他的弟弟司马昭接过了大权,完成他们司马家最后的事业。

总之,在司马懿死后,将大权交给长子司马师是实至名归,明智之举。只是司马师太短命,而司马昭在后世太出名,而让我们误以为司马昭更为优秀,更为适合。各位,你们认为呢?

标签: 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魏国曹操

更多文章

  • 司马师临终前,为何将权力交给司马昭,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司马懿,孙策,曹魏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早年与夏侯玄、何晏齐名。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师晋升为卫将

  • 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司马师,却是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重要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司马师,司马氏,曹魏,司马昭,司马懿,曹爽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两代三人的努力,终于篡夺了曹魏的政权,将曹氏改成了司马氏。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顺利地取代曹魏开创西晋,就像曹丕代汉一样,时机非常成熟。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个人当中,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消灭曹爽控制朝政,是司马氏篡权的开始;司马昭杀死比较刚烈的曹髦,扶立曹奂为傀儡,又

  • 司马昭为何没有和司马师抢夺权力?换成是你,也没有必要争抢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司马昭,司马师,司马懿,曹爽

    在皇权面前,很多人都会失去理智,变得心狠手辣,历史上手足相残的事情特别多,在面对皇权的巨大诱惑时,有几个人能够保持初心呢?在篡位这条路上,司马家族绝对是历史上的一个典型,不管是司马懿的忍辱负重,还是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心狠手辣,都是后世无法忘记的。深入了解司马家族篡位的过程后,我们会发现一个比较特殊的现

  • 华阴杨修墓:矗立在魏长城遗址上

    历史解密编辑:俊小伙呦标签:曹操,袁术,华阴杨修墓,魏长城遗址

    在华阴市的长涧河西岸,有一段战国时期的魏长城遗址,南起华山脚下的朝元洞,北达渭河南岸,南北长六公里。这段长城经过河湾村的南侧时,遗址上竖立着一块石碑,写着“汉主簿杨修之墓”——最近,在渭南市博物馆领导的带领之下,我们对华阴市河湾村的魏长城遗址进行考古勘探。8月15日下午,结束当天工作,准备返回之际,

  • 解析历史问题:“杨修之死”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议史纪标签:刘备,丞相,曹植,大军,三国,诸葛亮,杨修之死,曹操手下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基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其中的名人、英雄虽然生前风光无限,立下许多不世功勋,但是大多数却以一种悲壮的方式含恨而终。著名的像诸葛亮,数次率军北伐但是都无功而返,最后一次北伐仍以失败告终,最后在五丈原向天祈命,却被魏延意外打断,最后抱憾而终。每每读此,不免让人扼腕叹息。但是有

  • 三国人物杨修之死,给职场上的人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杨修,曹操,曹植,曹丕,曹彰,曹冲,东汉末年,三国人物,史说三国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言多必失”,相信大家在生活当中都有这种感触,在职场当中话多的人难免会引火上身,损害自己的利益,甚至会引发和他人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自己的前程。其实,在古代更是如此,稍有不慎便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枪打出头鸟”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在工作当中那些喜欢出风头的人往往会落得树大招风,寥寥收场

  • 曹操为什么斩杨修

    历史解密编辑:娱塘闲话标签:曹操,杨修,刘备,小乔,大乔,汉朝,曹魏,三国演义

    传说中被曹操收纳后宫的大乔,小乔。小乔之美,英雄无数折弯腰。三国演义,没有完本,后续也不清楚,许多人物结局扑朔迷离。但有一个人物,就是曹操身边的谋士杨修,一直辅佐曹操,打了不少胜仗,制定许多平定天下的谋计规划,才华横溢,能力非凡超越了曹操,曹操想什么,想干什么,杨修均知,但是最后却被曹操斩了。读明白

  • 曹操处死杨修,却为何放过造成重大恶果的蒋干?

    历史解密编辑:殷殷爱音乐标签:杨修,蒋干,周瑜,庞统,三国,曹魏,赤壁之战,曹操手下

    蒋干和杨修都是《三国演义》中不甚起眼的小人物,他们均为曹操帐下的普通谋士,大约都担任着主簿一类的中下等职务。曹操阵营里谋士如云,和郭嘉、荀彧、荀攸等谋士们不同,这两个人一直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算不得出类拔萃。两人不同的是,在赤壁之战中,蒋干稀里糊涂地两次将曹操带到了阴沟里,直接导致曹操兵败赤壁,但他自

  • 曹操杀掉杨修后,见到杨修父亲,被对方一句话问得无地自容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曹操,杨修,刘彻,杨彪,魏王,汉朝,三国,曹魏

    前言《三国演义》,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对曹操、诸葛亮、刘备等人物也是耳熟能详。其中自古以来,关于曹操的争议则比较多,有人认为他是奸臣,挟持汉帝,拥兵自重,不称帝仅仅是因为要留给儿子做;也有人认为他是忠臣,平定乱世,却被儿子毁了名声。然而,不管评价怎么样,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必然称得上为“一代枭雄”。曹操

  • 曹操临死前,为何杀了杨修却不是司马懿,杨修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操,杨修,司马懿,曹丕

    曹操作为《三国》中的一名枭雄,他的一生也是相当精彩的。先不论他这个人做的事情的对错,就拿这个人来讲,他不管是从军事才能还是从文学成就上都有很高的造诣。记得在中学课本上就学过他写的诗词,从当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豪情壮志,确实令人佩服。那么曹操在临死前为何要杀了杨修而不是司马懿,杨修有多重要?上面说了曹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