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派人2次劝降陈仓守将郝昭。郝昭在城上大笑:回去告诉诸葛亮来比划比划,且看是他更善攻,还是我更善守!
诸葛亮颇为头疼,他知道这郝昭虽然是个杂号将军,却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不由得叹息道:“罢了,进攻吧!”
郝昭,字伯道,长得高大威猛,年少从军,在曹军当中担任部曲督。之后,郝昭屡立战功,被升为一个杂号将军。
曹操与曹丕掌权期间,郝昭驻守雍凉10余年。不管是本地百姓还是羌氐胡族,都对他心悦诚服。郝昭还曾多次配合苏则等人平定河西一带的叛乱,但一直未得到升迁。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叡继位。诸葛亮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决定率军北伐。
经过1年多的筹备,诸葛亮连设三计:一是劝诱叛蜀降魏的新城太守孟达倒戈,骗走司马懿;二是命赵云、邓芝大张旗鼓地走箕道,吸引曹真重兵;三是自己扬声要走斜谷,实际率大军突袭祁山,让陇右三郡反魏附蜀。
这3计环环相扣,尤其是三郡之叛,令关中震惊、魏廷胆寒。曹叡急赴长安坐镇,又派老将张郃领5万步骑支援。
诸葛亮的布局虽好,却败在了被他越众提拔的马谡上。街亭之战,张郃大破马谡,令诸葛亮不得不撤回汉中。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曹真击退了赵云和邓芝后料定诸葛亮必不会善罢甘休,很快就会卷土重来。于是曹真下令边疆诸将加固城池,以备不虞。
陈仓是个不可忽视的战略要道,恰好就是郝昭这个沉寂已久的杂号将军来负责。楚汉争霸时,韩信就曾“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骗过了雍王章邯。
1年后,诸葛亮果然率领蜀军二次北伐,兵围陈仓。诸葛亮本就听说陈仓易守难守,当他到大门紧闭的陈仓城下时,发现陈仓防备齐全、固若金汤,不禁眉头紧锁。派人打听后,才得知是郝昭所为,而且郝昭就在城中,诸葛亮更是震惊不已。
诸葛亮素知郝昭在河西的威名,本以为这个身怀异禀的杂号将军在曹魏不得重用,却不料会在此地撞见他。
蜀军粮少,时间紧迫。诸葛亮不甘心在陈仓此地耗费心力,便让郝昭的同乡人靳详前去劝降。靳详奉命来到城下,高喊:“伯道,故人靳详来见!”
郝昭知他是说客,在城楼上回应道:“魏国的法规,先生熟悉;郝昭的为人,先生清楚。我郝家深受魏国荣恩,不敢辜负,唯有以死相报!先生不必多费口舌,只管回禀诸葛亮,让他速速来攻城吧!”
靳详如实报知诸葛亮,诸葛亮让他再试一次。靳详按诸葛亮所教劝道:“双方兵力悬殊,伯道不要做无谓的抵抗了!”
郝昭却哈哈大笑:“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先生毋需多言。我认得先生,但城内的弓箭却不认得。你回去告诉诸葛亮来比划比划,且看是他更善攻,还是我更善守!”
靳详无奈回营,诸葛亮见郝昭心如铁石,知道多说无益。现在蜀军有数万人,陈仓城内不过1千出头,而且曹真派遣的援军还未到达,诸葛亮便决定进行强攻。
于是,一场精彩绝伦的陈仓攻防战便正式打响了!
诸葛亮先派出云梯及冲车向城边逼近。郝昭早有准备,不紧不慢地等待他们到达射程范围。
当云梯快架到城上时,郝昭令弓手以火箭射向云梯,将其引燃,云梯上的蜀兵尽被烧死。当冲车快到城门时,郝昭又将用绳子绑好的石磨从城上推下去,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将冲车全都压断。
诸葛亮接着派出百尺高的井阑,一面让士兵躲在井阑里朝城中射箭,一面命士兵用土地填平城前的沟堑,打算让井阑缓慢推进至城前,直接攀上城墙。
郝昭则早已在城内筑好另一重城楼,蜀军好不容易登上前面的城墙,却是进退两难,死于魏军的乱箭之下。
诸葛亮又命人正面佯攻,实则偷挖地道,想要直接突入陈仓城内。郝昭见蜀军进攻节奏奇怪,看破其意图,在城内横向挖掘地道进行拦阻。
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不分昼夜地攻守了20多天!直到费曜的援军将至,而蜀军粮食将尽,诸葛亮才下令撤军。
虽然没能攻下陈仓,但诸葛亮的战略目的实际已经达到了,那就是替东吴牵制吸引曹魏在荆州的重兵!
而郝昭作为曹魏边境诸多的杂号将军之一,也凭借着将诸葛亮拒于城下而大放异彩,为人所知!
后世对于此战的评价也大致相同,均认为诸葛亮如同善攻的鲁班,郝昭如同善守的墨子。
比如,解缙说:“若墨翟之制公输,郝昭之拒葛亮,或萦带而连堞,或射火而重炉,可谓善守城矣。”毛宗岗说:“孔明不减公输,郝昭不减墨翟。”曾国藩则评价:“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
曹叡听说诸葛亮撤退,大喜过望,下诏褒奖郝昭,赐爵列侯;特地在京中接见郝昭,准备予以重用。
但郝昭却病倒了,临死前叮嘱儿子:“我作为将军,自知将军难做。人,生有处所,死复何在!我曾多次掘坟取棺木来制作军备器具,明白厚葬无益于死人!务必将我薄葬!东西南北,你随便挑个位置吧!”
这一点,郝昭竟也与推崇节俭薄葬的墨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