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正史守将排行榜:除了魏延赵云,谁能跟曹仁郝昭并驾齐驱?

三国正史守将排行榜:除了魏延赵云,谁能跟曹仁郝昭并驾齐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糊说故事 访问量:1146 更新时间:2023/12/11 11:12:20

威武之将攻守兼备,而纵观二十四史,一个朝代的名将也就三五个而已。不丢了不算立功,当然不能当侯爵。李广像铁桶一样镇守右北坪,但直到宋徽宗时期才被谥为怀柔伯。其子李干跟随霍去病,表弟李采跟随卫青攻打匈奴。当了几年总理。

英雄争帝位的时候,都喜欢进攻型的将领,所以张辽、张甲、徐晃、关羽、张飞都被载入了三国正史,而那些擅长防守的名将在防御上对三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根据后汉三国正史打造一个三国守卫排行榜:魏延和赵云或许能上榜,另外还有两个守卫看似并列第一的人,这是因为他们击败的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了。

让曹操和诸葛亮碰壁,让关羽和周瑜受伤——都能让三国最有权势的人都站不起来,这不就是牛中之牛吗?

这两只牛中,一只叫曹仁曹子肖,一只叫郝昭郝博道。除了赵云和魏延之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个名将能够与曹仁和郝昭并驾齐驱。

当然,在守城方面能与曹仁昊昭一较高下的三国名将肯定是有的,而且不止一个。这就需要读者给我们提意见了——我们的依据是三国正史而不是小说,所以《三国演义》中的一些防御神人,我们先搁置一旁,不提了。他们。

汉朝的军功制度是非常公平的。能不能当上侯爵,就看你在战场上俘虏了多少俘虏,带回了多少人头,带了多少人投降了,也是按人数奖励:张辽主动出击吕布战败投降曹操,随即封为关内侯,而关羽斩杀颜良后封为汉寿亭侯。俘虏投降的区别。

在正史中,张辽当然没有被俘,也没有在白门娄先骂吕布,后骂曹操:

“太祖于下邳破吕布,辽遣皆下,拜中郎将,封关内侯,数有战功,迁为将军。”

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是公认的万人敌,但都不是防御型人才。张飞失徐州,关羽失荆州。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在这一点上,他们还不如留在营中的衙门将军、司马昭云和赵子龙。

刘备从来没有封赵云为侯,主要原因是赵云从来没有斩过敌将,也没有带兵斩过千级。他是刘备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赵云也持枪上阵,那说明刘备是非常危险的。

作为刘备的安全屏障,赵云的防御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这与他“认真(认真稳重)”的性格有关。

读者都知道诸葛亮的空城计把司马懿吓跑了,但我们一读史书就知道:诸葛亮先出岐山,被曹真麾下的张甲打退。说是空计)是胆大包天的赵云和赵子龙将军把敌人吓跑了。

赵云设空营吓跑曹操,见于《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汉记六十》和《续汉书卷九传四》,具体情况类似于《三国演义》描述几乎相同,因此我们不需要引用它们。

赵云空打算击退曹操,当时的第一人曹孟德,杀了很多曹军,但他并没有得到多少人头(大部分都丢了金汉被淹没了,无法收割),所以他不能像黄忠攻克定军山一样被封为关内侯。旗帜。

赵云守住大营,击退了曹操亲率的主力。这份魄力、沉着和信用,似乎比张飞断桥饮曹军还强。杀。

赵云防御性很强,所以他的一生,基本上为刘备和刘禅守家,所以军衔一直不高,但权力相当大:将军衙门可以代主指挥,营中的司马掌管荆州治安,中央护卫军负责所有将领的考核。

赵云善于防守,但并不是刘备麾下防守能力最强的。移居成都的汉中王,应该是汉川镇上最重要的将领。所有人都认为张飞肯定是在张飞身上,飞也深表认同。前主为督汉中镇元将军,领汉中太守。全军震惊。

魏延是继赵云之后蜀汉第二任衙门将领,可见刘备对他既信任又尊重,魏延也没有让刘备失望:

“曹操四海来,请弃之为王;请吞之为王。”

魏延镇守汉中12年(建安二十四年至建兴八年),曹军几任都将,都无法越过雷池————魏延只守却不守没有攻击,也没有人能拿他怎么样。

赵云和魏延都是伟人。只要有堡垒,就不怕曹操的主攻,而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两个好人,就是像坑爹一样的砸了诸葛亮、周瑜、关羽。

诸葛亮最不愿意提起的一场战役,可能就是陈仓之战了。但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只要郝昭还活着,诸葛亮就无法拿下陈仓。

明代大臣谢瑾和清代学者毛宗刚在评价陈仓之战时,都将诸葛亮比作公输班,将郝昭比作墨子:

“若莫狄治拱州,郝昭之拒葛亮,或留连堞,或射火重炉,可谓善守城……孔明不减公败,昊昭不减莫第。”

郝昭收下陈仓,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诸葛亮,生死不能取胜,所以有人评价郝昭为“三国第一守城”,但如果我们看官方再次翻阅三国历史,我们会发现曹操还有一头大牛,在防守时射伤了敌方两名超级将领。

看到这里,熟悉三国正史的读者一定想到了一个名字:曹仁曹子孝。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所以曹营部将武功有所削弱,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找到曹仁射南郡打伤周瑜、射关羽樊城的描述.这样的描述,在《三国志》中也可以得到验证。

据《三国志》卷九、卷五十四记载,曹仁守城时,两次击败周瑜,地点似是江陵:周瑜,瑜将攻数万人。 “

曹仁挣脱陈角等人,披甲上马,解救被包围的牛瑾,大破周瑜军。这是周瑜第一次碰壁。周瑜振作起来再战,输得比第一次还惨:

“克旗之战,禹亲跨马^陈(洛真),箭中右肋,疮重则报之。”

周瑜年仅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大概是因为曹仁中了一箭。

曹仁的守城能力在荆襄之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羽攻打樊城,汉水泛滥,于禁等七军尽失,晋降豫。 千人守城,禹乘舟入城,重重围困,与外界隔绝。在里面,食物已经吃完了,救援士兵也来不及了。”

曹仁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坚持不懈,一直坚持到徐晃前来帮忙,这时候已经被活活打死的曹仁挺身而出:

“黄从外攻禹,壬败,禹退。”

曹操、诸葛亮、关羽、周瑜,这四位后汉三国名将,先后在赵云、郝昭、曹仁面前碾压。魏延更是守汉中十二年,寸土不让。若攻之,若遇善守之将,若无五倍十倍之力,攻城必碰壁。诸葛亮、关羽、周瑜以十倍的兵力与郝昭、曹仁交战却无功而返,可见曹仁、郝昭的防御能力比常人想象的要强。

曹仁和郝昭拥有超强的防守能力。可能有些读者没有异议,但赵云和魏延排在三国顶级防守高手之列,恐怕难以令人信服。所以最后想请教熟悉三国正史的读者:三国将帅,在防御方面,除了曹仁和郝昭,还有谁是一流的?防御技能?三国守城榜单上,谁有资格进入前三?

更多文章

  • 郝昭:用一千人击溃诸葛亮三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郝昭,大军,太守,曹魏,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

    诸葛亮在国人心中那是神一般的存在,但老马终有失蹄的时候,诸葛亮也不例外。诸葛亮可谓是用上了几乎全部的北伐人马,三万大军(《三国演义》里动不动就二三十万大军北伐,实在是错误的)还没能攻下此人用一千士兵守的关隘。这就是陈仓攻防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打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而当时的陈仓守将,就是曹魏

  • 郝昭:曹魏超级守城名将,诸葛亮来了也没辙!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郝昭,曹魏,曹叡,魏国,三国,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北伐,派人2次劝降陈仓守将郝昭。郝昭在城上大笑:回去告诉诸葛亮来比划比划,且看是他更善攻,还是我更善守!诸葛亮颇为头疼,他知道这郝昭虽然是个杂号将军,却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不由得叹息道:“罢了,进攻吧!”郝昭,字伯道,长得高大威猛,年少从军,在曹军当中担任部曲督。之后,郝昭屡立战功,被升为一个杂

  • 魏延在刘备阵营中属于什么角色?董允、蒋琬为何帮助杨仪打压他?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子范儿标签:魏延,刘备,董允,蒋琬,杨仪,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魏延在刘备死后成为军中第一人,官居汉中太守的他在军中的作用还超过老将赵云,积极配合诸葛亮北伐,劳苦功高,可在诸葛亮死后,马上被刘备阵营中的荆州系集体打压,被污蔑谋反,导致身死族灭,魏延在刘备阵营中属于什么角色?为什么会被荆州系打压?魏延属于刘备阵营中的元老派,是嫡系中的嫡系魏延从出

  • 诸葛亮把军权交给杨仪,魏延和杨仪两人就火拼,其实是个大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杨仪,魏延,刘备,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圣杜甫这两句诗,道尽了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壮志未酬。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途中,死于陕西五丈原。诸葛亮前脚刚死,魏延和杨仪就开始自相残杀,这种内耗无疑削弱了蜀汉的实力。诸葛亮在世时,魏延是丞相司马,主要负责军事方面,而杨仪是长史,负责后勤,起草文书等。两个人一文一武,成了诸葛

  • 诸葛家族在三国布局:诸葛诞诸葛瑾被灭门,诸葛亮的后裔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蜀汉,三国,诸葛诞,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家族,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现在的诸葛家族,就是季汉丞相诸葛亮正宗嫡传,因为当年诸葛家族在三国布局,在魏蜀吴都埋下了种子,但是诸葛诞诸葛瑾被连根拔起,只有诸葛亮一脉幸存下来并传承不绝,至于诸葛亮的后裔去了哪里,在正史中还真有记载。后汉三国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也好枭雄也罢,都斗不过门阀世族,像曹丕那样的

  • 诸葛家族才华有多横溢,蜀有诸葛亮,东吴诸葛瑾,曹魏有诸葛诞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诸葛,曹魏

    导语:相信很多朋友对诸葛家族的能人除了诸葛亮之外并不太了解,其实诸葛家可谓是能人辈出,同辈之人各个都才华横溢,家族基因可谓强大,更可见诸葛家族对于后辈的教育方面的重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身在曹魏的诸葛诞吧。诸葛诞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58年,琅琊阳都人(今山东沂南),字公休,诸葛亮和诸葛瑾和他都

  • 三国一共有15位大将军:司马懿、姜维、诸葛瑾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司马懿,姜维,诸葛瑾,大将军,曹魏,三国,汉朝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将领。始于战国时期,是将军的最高封号。进入到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实际上不仅主管兵马作战事宜,也对朝廷事务具有极高的话语权。在此基础上,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都有多人担任过大将军这一官职。自公元220年开始,三国时期一共出现了十五位大将军,对于这些大将军来说,既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

  • 诸葛亮、诸葛瑾和诸葛诞分别效力魏蜀吴,家族为何险些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魏国,刘备,三国,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魏蜀吴,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导语:在三国时期,社会风起云涌,出现了很多的枭雄人物。最主要讲述的就是刘备的蜀国,孙权的吴国和曹操的魏国三国鼎立的故事。他们这些主公能够建立自己的政权,除了身边有很多勇猛的武将将军以外,最主要的还要依靠谋士的力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刘备,在他三顾茅庐请诸葛孔明出山以后,他后面的事业发展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为何险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孙权

    诸葛一族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其族中的三位人杰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人分属三家势力,在风云激荡的年代里谱写了属于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由于他们分属三方势力,有人说这是诸葛家在投机取巧,多方下注来延续香火。然而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无稽之谈,因为三人的年龄差距很大,各自为己方势力效命的时间差长达

  • 常败将军备受恩宠,能力平平却官至大将军,诸葛瑾到底有何魔力?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诸葛瑾,大将军,孙权,诸葛亮,东吴,刘备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人称卧龙,在被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之前一直隐居在隆中。而诸葛亮家中还有一位哥哥,名叫诸葛瑾,比诸葛亮大7岁,很早就投奔了东吴孙权。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瑾在东吴的官越做越大,常败将军却备受恩宠,能力平平却官至大将军,诸葛瑾到底有何魔力?诸葛瑾诸葛瑾26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东吴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