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子扶苏未自尽,与蒙恬起兵勤王,胜算有多大?扶苏太愚蠢了

长子扶苏未自尽,与蒙恬起兵勤王,胜算有多大?扶苏太愚蠢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皮皮侠说历史 访问量:4168 更新时间:2024/2/4 3:47:50

长子扶苏未自尽,与蒙恬起兵勤王,胜算有多大?扶苏太愚蠢了

打仗表面上看的是人马,但实际上看的还是粮草是后勤,河套地区,大致就是今天甘肃陕西还有宁夏这一块,那些地方是产马的圣地,所以古代王朝得到了河套地区,往往就能和北方游牧民族争雄,但是这个地方它不能产粮食,所以可能一开始蒙恬和扶苏还能赢个一两场,但是越拖越久他们就越不利,所以最后只能灭亡。

极短时间内,骑兵直接攻打到城下,胡亥这边也没有粮草,在后勤问题上缀双方都不占便宜。但是秦军是需要粮草和后勤供给的,为什么秦国定都在关中咸阳,就是因为关中地心险要,而且关卡纵横,而且洛阳可以顺着河流直接给关中补充粮草

仔细一看,扶苏是长公子,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但凡有重整山河的决心与魄力,振臂一呼,所有忠于大秦的军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拥护他。他的身份,与他平素的贤名,让他在民间影响力也颇大,后来陈涉吴广起义借公子扶苏之名动员普通老百姓,便是明证。所以不管是军方还是民间,扶苏都能够得到支持,问题是关键时候,不够坚强,且过于迂腐。帝国只是出了问题,需要有人把她扳回正确的轨道,只能说可惜了。

所以胜算百分百,胡亥就是个摆设,赵高是个太监没兵权,李斯因为推行暴政法治,早就被所有人惦记着,秦始皇留着李斯就是要给扶苏上台的时候祭天的,扶苏上台,第一个死的就是李斯。扶苏不自尽,不说起兵勤王,只要安全进咸阳,板上钉钉的事,所以赵高跟李斯才要蒙恬先回咸阳,分开他们,然后在北疆逼死扶苏。

我是扶苏的话在当兵的中找个身高外貌和我差不多的代替成我自杀,然后我化妆成当兵的,对外面扶苏自杀,其实是假扶苏自杀真扶苏没死,等知道秦始皇去世,知道胡亥当皇帝几个月把秦国整的乱七八糟,我打着除奸臣李斯赵高的旗号,打着除昏君的旗号。捎带提一下蒙毅的,蒙毅也随同秦始皇这次巡游了,只不过秦始皇半路生病了,就被派出去祈福去了。咸阳内支持公子扶苏的大臣也不少,扶苏还是宗室大臣,有宗室的支持。

扶苏真的可惜了,如果扶苏不死,也就不会有项羽灭秦,更不会有楚汉相争,扶苏不死,一切都好,天下太平,百姓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事出反常必有妖!有疑问别急于作决定,一个字拖,假的都经不起拖,抉苏还是太年轻了,蒙恬的应机决断能力也差,不能当机立断!如果有谋略家在场决不会如此下场!

始皇敢把最精锐的30万秦军交给成年公子和沙场宿将手上就是算准了他俩的性格不会造反,否则以他俩的实力在朝中和皇帝身边安插耳目不是很轻松的事情么,他们没那么做也说明他们没有野心。就算耳目无法将消息传出,试想下如果是李世民朱棣李隆基那样的性格他会束以待毙么,怎么着也得搏一搏。

连刘据李承乾那样无兵无权的太子都要起来奋力反抗,而扶苏这样手握雄兵又有名将在旁的居然只会选择自杀,只能说他本身就性格软弱,性格即命运。以上为假设,毕竟胡亥太昏庸了,肯定是扶苏即位要强。可惜了秦朝。

况且是不是自杀还不好说哦,我觉得极有可能是他杀,然后对外宣称自杀而已。反正圣旨在手,怎么解释都行,就是不能让扶苏活着出来。

只要他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秦死皇死了,诏书是假的,他就没有可能带兵回咸阳,蒙恬也不行,秦自商鞅以来,很多战役是倾全国之力,白起攻楚几乎是带领了全国所有的军队,秦皇完全不怕他反是有原因的,秦律让30万戍边将士不会跟随造反,但是士兵不服从将军命令哪能行呢!

只要扶苏没有愚蠢到自杀,扶苏的势力随便称帝,外有蒙恬大军,内有蒙毅士大夫之流,百官也皆知扶苏的美名,这棋怎么走都不会输。

只要扶苏不按诏书自杀,啥事都好办,想干啥干啥。问题是扶苏没有怀疑诏书是假,使者是假,更不知道父亲已死。扶苏是一个孝子,心里善良仁厚,君要臣死父要子亡怎能违背。赵高李斯之流知道他这个弱点才用此策。我们不能用后人思维和上帝视角来看这事,事后诸葛亮谁都可以

君子永远也玩不过小人,扶苏太老实厚道了,可惜强秦二世而亡,苦了天下芸芸众生,就这样一个集权一家大统一的强大王朝几年后土蹦瓦解了,历史留给后世人一声叹息!

自杀不过是哄小孩子的说辞而已,真实情况肯定是借宣读圣旨为由,把扶苏和蒙恬的亲信支开,刀斧手就位,直接杀了两人,然后对外宣称两人奉旨自杀。换句话讲,你在外读大学,然后有人拿着一张有着你爹签名的条子,上面写着让你自杀,你会自杀吗?别把古人当傻子。

难点在于扶苏对将领及军队的掌控力,从结果看,显然没做好准备,甚至对蒙恬也谈不上多信任。哪怕是亲信卫士只要平时关系到位了,这个时候也会拼死护主,尚有一搏之力。从历史上看,在外戌边的皇子除了造反否则得位的很少。

不过历史不会有假设的存在,因为两千年来人性不变但人的思想认识却翻天覆地。以今天的认识去看那个时刻,无异于刻舟求剑。首先那时候胡亥的蠢和赵高的恶压根没有暴露,第二假诏最大的底气不是赵高不是胡亥而是李斯,这位大秦丞相。第三以秦国法令森严的惯性,一旦扶苏蒙恬兵,不管打出什么旗号理由

没有暴露的李斯赵高胡亥只要发出镇压通告叠加没有官宣始皇帝去世,别说大秦其他兵马会立马去镇压,就是30万本部兵马有多少会跟着造反都难说。必败必死的局,以扶苏和蒙恬的智慧如果说只是因为愚孝愚忠就自杀谁信呢?这个必死局肯定是看透了,更何况他们当时还不敢确定始皇帝死了,造反,谁敢想?

给大家宣传一下:扶苏祖庙在山西省原平原平境内有扶苏庙和蒙恬庙各一座。扶苏庙建在西神头村,蒙恬庙建在南神头村。西神头村仍叫西神头,扶苏庙遗迹犹存;南神头后来更名为迎新村,蒙恬庙遗迹很少了。扶苏庙亦称柏枝神庙、柏枝大王庙、柏枝寺;蒙恬庙亦称崞山神庙、崞山大王庙、崞山寺。这是由民间祭祀仪规和百姓崇拜习惯所形成的。

更多文章

  • 李斯不帮助女婿扶苏,而是帮助赵高,可能胡亥才是李斯的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史吴前例标签:李斯,赵高,扶苏,秦二世

    史料中记载,丞相李斯的女儿嫁得是秦国皇族子弟,儿子们娶的也是秦国公主,为此有了公子扶苏是李斯女婿的说法。那么李斯为何不帮助女婿扶苏,而是选择帮助赵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继位称帝呢?虽然史料中记载李斯的女儿嫁的是秦国皇族子弟,但并不一定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而且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史料,包括已经出土的

  • 扶苏到底是怎么死的?分析史书会发现:很厚可能是被蒙恬出卖的

    历史解密编辑:王朝说历史标签:扶苏,蒙恬,赵高,皇位,遗诏,史书,先秦,周朝,秦二世,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度量衡、文字、以及货币,被后人尊称为“千古一帝”无可厚非,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争议。比如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等等,但我觉得秦始皇最大的争议,就是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事实证明,开国皇帝以武统一天下,继承者必定是以文治理天下,因为大战过后需要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才能使国历趋

  • 扶苏自杀之谜解开了!扶苏若继位,整个华夏历史都会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扶苏,李斯,蒙恬,嬴政,始皇,赵高,自杀,周朝,先秦,汉高祖刘邦

    扶苏自杀之谜解开了!扶苏若继位,整个华夏历史都会变化蒙恬说手里有秦军长城兵团,能起兵护送扶苏回京,这是保证扶苏回京安全,避免受到伏击。但是长城兵团全军出动,这就不是护送而是造反!蒙恬可以在扶苏要求回京的时候提供护卫,但是他绝对不会也不可能会带领秦长城兵团起兵造反。虽然扶苏和秦始皇政见不合,但扶苏的确

  • 秦始皇为何不立太子?派扶苏去边疆监军,其实这是在保护他

    历史解密编辑:老张聊史标签:嬴政,扶苏,秦国,赢政,皇帝,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汉高祖刘邦

    秦始皇应该是要立扶苏为继承人的。之所以不立太子,大概是长生梦作祟。秦始皇都已经要追求长生上班万年了,还立个太子碍眼,盼着自己死然后接班吗?所以他不立太子太正常。说他想立扶苏,也是有理由的。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秦始皇肯定知道一点:政权交接的时候,掌握政治力量的不一定能成

  • 李斯与赵高勾结,想让秦二世登上王位,却死于赵高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浅青丝烟标签:李斯,秦二世,赵高,嬴政

    李斯与赵高勾结,想让秦二世登上王位,却死于赵高之手菊平历史谈2022-08-2422:20河北关注全文共1642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要说秦朝有名的宰相,李斯就是一个。他是当时的法家之代表,李斯的人生际遇,是史书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为后世所称道。然而,他的失败却是如此的凄惨,令所有人都为之扼腕叹息。李

  •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赵高,嬴政,扶苏,秦国,宦官,周朝,先秦,秦二世,书法家,汉高祖刘邦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太监的性格都是狡诈阴险的,而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确实有许多宦官霍乱朝纲的历史事件。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秦朝大宦官赵高背后的故事。历史上,赵高干过最出名的一件事情,就是指鹿为马,把秦二世胡亥哄得团团转。如果说强大的大秦帝国分崩离析是昏聩无能的秦二世胡亥一手造成的,那么这个过程中

  • 子婴为何能扳倒权臣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赵高,子婴,嬴政,李斯,宦官,先秦,周朝,秦二世,书法家,汉高祖刘邦

    子婴为何能扳倒权臣赵高?作者:鉴古君上期咱们说过,赵高除掉了李斯,一个宦官居然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而昏聩的秦二世胡亥把朝野大事都交给赵高代理,于是不再上朝,一味寻欢作乐,朝政大权尽数旁落到赵高手中。公元前207年,赵高逼杀胡亥拥立子婴登上王位。此时,独揽大权、目空一切的赵高视子婴为傀儡,他妄图再寻

  • 一代名相李斯为何会败于宦官赵高?看似败于赵高,实则败于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李斯,赵高,秦王,秦二世

    秦统一六国前,李斯已经位列九卿,担任廷尉一职。秦统一六国天下后,李斯又被秦始皇任命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高位,加上深得秦始皇宠信,在以右为尊的秦代,右丞相冯去疾都要比左丞相李斯低一头。此时的李斯可谓是位高权重,权倾朝野,而赵高只是秦始皇身边的一个近侍,比起位极人臣的李斯,赵高的中车府令一职根本不足

  • 秦始皇死于赵高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嬴政,赵高,秦二世,蒙毅,李斯

    围绕着秦始皇的历史疑案确实是太多了,秦始皇的死因就是其中之一。关于秦始皇之死,《史记》记述很多,分别见于《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其大概经过是这样的: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第一站到了湖北的云梦,再去了湖南南部的九嶷山。然后顺长江而下,到过江苏、浙江一些地方;转

  • 贵为丞相的李斯,为何斗不过小小的宦官赵高?反而被赵高陷害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农夫的牛大哥标签:李斯,赵高,丞相,秦二世,宦官

    李斯是秦朝时期的丞相,丞相一职是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员,可以说位高权重,但最终却被作为郎中令的宦官赵高害死,并且李斯是被处以极刑“腰斩”而亡。那么位高权重的丞相李斯为何会被一个“小小”的宦官赵高所杀呢?其关键原因还是在于权力。秦始皇在位时期,李斯是秦始皇所倚重的大臣,深得秦始皇的器重,李斯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