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篡改秦皇遗诏?2009年北大收藏的汉简,颠覆了史记记载!

李斯篡改秦皇遗诏?2009年北大收藏的汉简,颠覆了史记记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以史为鉴 访问量:692 更新时间:2024/2/12 7:02:25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生平故事一直以来就都是学者研究的重点。

尤其是在秦始皇去世后,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是否真的伪造秦始皇遗诏,废扶苏,立幼子胡亥为帝,可以说是千古迷案。

两千多年来,国人都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把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当作两个大奸臣,在秦始皇死后,正是他们二人联手篡改遗诏,立幼子胡亥为帝,这才导致秦末的大动乱。

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史记--秦始皇本纪》

而历代文人对于李斯的评价,也都是基于司马迁在李斯传记中的评价,也就是李斯虽然替秦始皇立下了赫赫大功,但是他却不是一个忠臣,主要就是因为他“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嫡立庶。”

司马迁甚至说如果不是李斯做了这几件错事,李斯就和周朝的周公、召公一样成为千古名臣了。

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2009年,北京大学收到了一批海外捐献的3300多枚西汉竹简,这批珍贵的竹简流失海外多年,在回到国内后被命名为“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

在这批竹简中,发现了数术、兵家、阴阳家、诗词歌赋、诸子百家、方技医术等等许多失传的文献。

其中有一批竹简正好就讲述了秦始皇的故事,这批竹简有一个名字叫做:《赵正书》。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嬴姓,赵氏,名政/正,所以他也可以叫赵正。

在这篇《赵正书》中,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史记》的秦始皇传位的故事。

根据《赵正书》的记载,在秦始皇游历到沙丘时,一病不起,于是秦始皇就召唤李斯过来对他说:

“吾霸王之寿足矣,不奈吾子之孤弱何。……其后不胜大臣之纷争,争侵主。吾闻之:牛马斗,而蚊虻死其下;大臣争,齐民苦。哀怜吾子之孤弱,及吾蒙容之民,死且不忘。其议所立。”

这句话蕴含的意义非凡,秦始皇的意思是:

我现在不行了,但是孩子还小……要是我死了大臣们为了权力斗起来那么整个秦国就完了。我可怜我孩子太小,老百姓太苦,你们在我死前定一下立谁继位吧。

李斯一听这话,赶紧表达忠心,李斯是这么说的:

丞相臣斯昧死顿首言曰:“陛下万岁之寿尚未央也。且斯非秦之产也,去故下秦,右主左亲,非有强臣者也。窃善陛下高议,陛下幸以为粪土之臣,使教万民,臣窃幸甚。臣谨奉法令,阴修甲兵,饬政教,官斗士,尊大臣,盈其爵禄。使秦并有天下,有其地,臣其王,名立于天下,势有周室之义,而王为天子。臣闻不仁者有所尽其财,毋勇者有所尽其死。臣窃幸甚,至死及身不足。然而见疑如此,臣等尽当戮死,以报于天下者也。”

李斯的意思是:陛下离走还早呢,而且我不是秦国人,幸亏有陛下信任才有我的今天,我万死都不能报答陛下的恩德,您要是怀疑我会乱政,那我就干脆自杀,这样你就放心了吧。

秦始皇听了李斯这话后,演技大爆发,痛哭流涕地对李斯说:我不是怀疑你,你是我的忠臣,你们好好替我想想,我该立谁为继承人吧。

赵正流涕而谓斯曰:“吾非疑子也。子,吾忠臣也,其议所立。”

然后丞相李斯和御史去疾(应是冯去疾)联名上书,请立胡亥为继承人,秦始皇表达意见:可!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而胡亥继位后,就杀掉了扶苏、蒙恬等人,当然李斯也没跑掉。

在《史记》中,李斯在狱中曾经自述自己有七大罪,但是这七大罪其实是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开疆拓土等七大功,但是因为赵高的原因,李斯的上书胡亥压根都看不到,最后李斯只能饮恨被杀。

这一情节在《赵正书》中也有大同小异的描述,而且赵正书中多了一段李斯在死前的话语。

临死前的李斯对着胡亥直接破口大骂,说:我今天死了,胡亥你也会跟着我死了!(斯则死矣,见王之今从斯矣。)还历数秦二世的种种过失,什么“自夷宗族”“坏其社稷”,最后说他已经看到秦国的未来“斯见其央(殃)今至矣”。

当时子婴还劝谏胡亥别杀李斯,但是胡亥不听,李斯就这么死了。等到李斯死后,没多久赵高就杀了胡亥,而赵高最后被章邯所杀!(此处和《史记》记载也不相同)

根据《赵正书》的记载,李斯可以说是一个大忠臣了,他没有篡改遗诏,还一个劲地劝谏胡亥,司马迁给李斯的两项罪名都没有了。

但是北大中国古代史教授辛德勇等一批专家还是表示应该以《史记》评价为准,《赵正书》只具有参考意义。

不过因为秦朝距今时间太过于久远,而且因为秦末战争等的影响,当时许多资料就已经湮没在历史中了,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李斯的故事其实也仅仅是一家或者几家之言。

《赵正书》中记载的李斯的故事和《史记》中记载的李斯的故事,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您怎么看呢?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赵正书》

《史记·李斯列传》

试谈《史记·李斯列传》与《赵正书》对李斯形象的塑造——《古代文明》2018年第1期

标签: 李斯秦皇嬴政秦二世赵高丞相

更多文章

  • 李斯的功与过:太贪恋权力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李斯,赵高,秦二世,秦国,嬴政,秦王

    李斯,以一客卿,一“外国人”的身份,获得了嬴政的赏识和信任,最终,坐上了秦国丞相之位。可见,其能力非常人能比,也可证明其“所言”深合这位始皇帝之意。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李斯的生平事迹。一、君臣离间计,得嬴政另看。李斯,楚上蔡人,师从荀子。早年为郡小吏,不甘平庸,来秦谋出路。嬴政为王后,李斯抓住机会,

  • 赵高颠倒黑白,秦二世竟将李斯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李斯,赵高,丞相,陈胜,先秦,秦二世,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秦始皇病死后,秘不发丧,在赵高和李斯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从而登上皇位,即秦二世。秦二世即位后,朝廷中的大小事情他都交给赵高处理。虽然四处反秦队伍风起云涌,赵高却报喜不报忧。一天,秦二世正在阿房宫享乐,外面传来了通报声:“丞相李斯觐见。”秦二世有些不高兴了。

  • 李斯为何会背叛嬴政?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斯,嬴政,秦国,赵高,秦王,周朝,先秦,吕不韦,秦始皇,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朝代就是秦朝。秦国本是贫瘠的小国,通过卫鞅变法及施政强兵,才逐渐超越其他诸国,变成春秋时期的第一强国。这是几代秦国人的努力才有的结果,也为之后秦嬴政一统天下埋下伏笔。统一是秦国每一代君王共同的理想,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秦国本身处在相对贫瘠的地理位置

  • 李斯在狱中,为何不喊冤?赵高用了一招,李斯无奈认罪!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大伽秀标签:李斯,赵高,扶苏,皇帝,先秦,秦二世,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大家都知道,李斯才华横溢,治国有道,帮助秦始皇一统了天下,但在秦始皇死后,却为了一己私利,伙同赵高篡改诏书的行为,又让人不齿。总体而言,这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之人!西元前210年,秦始皇第六次巡游,来到河北沙丘之地时,秦始皇病逝。在临死之前,秦始皇留下诏书:遗诏令公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之返都即位。然

  • 李斯堂堂丞相,为什么斗不过一个宦官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斯,赵高,丞相,秦二世,嬴政,扶苏

    兼并天下以后,秦始皇陷入了极度的膨胀之中,他认为自己功盖三皇五帝,人间的事情没有什么是他摆不平的。死亡,终究是上天对一个自负者最大的嘲讽,秦始皇的膨胀已经不再限于人间,他试图逆天改命,试图长生不死,试图永远统治着亿兆百姓。所以,大秦朝的官员,没有一个人敢在他面前提到死亡,也没有一个人敢劝他早立太子。

  • 一代名相李斯为何会败于阉宦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李斯,赵高,嬴政,丞相,扶苏,秦朝,秦二世,书法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一代名相李斯为何会败于阉宦赵高?提起李斯,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可要是提起他的主子——秦始皇,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荡平天下,李斯功不可没。李斯是荀子的学生,他协助秦王,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中央专制统治,影响中国两千余年,功勋千秋;而赵高做了什么?培养了一

  • 李斯和韩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历史解密编辑:瞬间懵懂标签:韩非,李斯,嬴政,秦国,齐国,秦王

    屌丝的逆袭和贵族的奋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明师指路。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当中,一般人如果是想要出人头地,最踏实的办法就是拜入名师的门下掌握真才实学。荀子,作为万世师表孔圣人的再传弟子,他的知名度,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那都是非常高的,他的性恶论影响百代,他的劝学篇文要千古。因此荀

  • 旅英青年钢琴家李斯倩:不追爆款,艺术之路需“小火慢炖”

    历史解密编辑:华闻周刊标签:小火,音乐,李斯倩,演奏家,钢琴家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中英两国交往不断增加,中国来英留学人数不断攀升,在英华人数量也越来越多。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2021年5月发布的数据称,英国的华侨华人总数约为70万人,占英国总人口的1%,是继印巴裔、非洲裔之后的第三大少数族裔。与此同时,在英华人的职业也越来越多元化。他们中有业余时间在英国当志愿警察

  • 李斯作为秦朝的丞相李斯被腰斩时为何无人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李斯,丞相,赵高,秦二世,嬴政,皇帝,秦朝,艺术家,春秋战国,书法家

    还不知道:秦朝丞相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为何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国丞相李斯,原本只是一个平头老百姓。他曾经拜师荀子门下,学习如何在朝廷为官,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出师后,他来到秦国,成为官场最底层的小小门客,凭借着满腹才学和把握关键机会

  • 丞相李斯:被陷反叛,腰斩前留下10字预言,不料却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斯,嬴政,赵高,丞相,秦二世,秦国

    秦始皇嬴政被称之为千古一帝,因为他不仅一统诸侯乱世,更是统一文字、度量衡等诸多标准。虽然秦始皇在统一的过程当中用了许多残忍的手段,更是在统一之后劳民伤财,但这也无可掩盖他作为始皇帝的光环。正所谓单丝不成线、枯木不成林。秦始皇立下的种种丰功伟绩,不仅是他一人之功,更是因为有许多人辅佐与他,其中就包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