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佗墓地有两件跽坐石人,雕工粗糙,为何专家却说它们是珍贵文物

赵佗墓地有两件跽坐石人,雕工粗糙,为何专家却说它们是珍贵文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灰脸娱乐说 访问量:819 更新时间:2024/1/18 19:52:12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百岁皇帝,赵佗的一生颇为传奇,在他家族墓地上有两件奇怪的石头人,据传这是华夏最古老的石雕,专家分析后发现,它们还隐藏着关于石刻的秘密,究竟是什么秘密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春秋战国是我国极为动荡的历史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历史的车轮才驶入了大一统的轨迹中,赵佗原本是秦朝攻打百越的将领,到秦朝末年,赵佗割据岭南,建立了南越国,成为了一位帝,但到了西汉时期,他被西汉三番五次请来的使者打动,最终决定归顺西汉,后来虽然和吕后交恶,但最终没有爆发战争,百姓们没有遭受战火的劫难。

赵佗于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去世,享年一百零三岁,是古代少有的长寿君王。早在汉文帝刘恒刚刚掌权时,为了劝导赵佗忠心归顺西汉,刘恒特意派人前往他的出生地恒山郡真定县,为其修建家族墓地,修建的位置就是今天石家庄新华区的赵陵铺镇,可是由于年代久远,这里原本多达72座的家族墓冢多被损毁,如今只有一座主墓,2006年的时候,这里修建了赵佗公园,正式展开了赵佗墓新的面貌。

到了汉武帝掌权时,他一改汉初的防御战略,开始大肆进攻周围小国,南越虽向汉朝称臣,但汉武帝自然不甘于此,他曾下令:汉为天下宗,操杀生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安,乱者卬治。就这样,汉武帝不讲道理地灭掉了南越国,也许是被赵佗的忠心感动,抑或是对自己的行为有些羞愧,汉武帝又派人前往修缮赵佗家墓。

这次修缮过程颇为正式,不仅对墓碑墓地进行了重新的雕刻,而且汉武帝还特意派了两位御用石匠,在赵佗墓两旁刻了两个跽坐小石人,他们似乎是赵佗的仆人,守候在他的左右。风雨飘摇的历史中,这两个小石人没有被摧毁,奇迹般地完好保存了下来,如今它们就保存在河北省博物馆中。

这对小石人十分可爱,他们身高只有五十公分。头和身体的大小相近,可以看出是一块石头雕刻的,五官更是极其简约,简单几笔就可以完工,它们头顶上还戴着西汉时期的文官帽,双手的设计更是离谱,都是直接使用作身体的石头雕刻出来的,虽然简陋,但是仍然可以看到他们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专家们认为这种动作应该是向人施礼。

这对石头人虽然可爱,但却给人以蠢笨的感觉,为何给南越王赵佗的守葬童子被雕刻的如此可笑呢?难道这是汉武帝有意的嘲讽吗?事实上并非如此,专家们分析,这只是因为西汉时石刻工艺还不纯熟,即使是宫中御用的石匠,也只有现代雕刻初学者的水平。

石刻雕塑是一种极其古老的艺术,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河南省洛阳的龙门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石匠艺人们用斧凿雕刻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卢舍那大佛、剪刀手佛像、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等都是当之无愧的石刻巅峰作品。

但是石刻并不是一开始就精妙绝伦,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开始出现了等级分明的陵寝制度,随之而来的就是石刻的诞生与发展,在一开始石刻只是刻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和符号,根本无法完成形象的塑造,即使是到了西汉时期,石刻仍处在发轫期,虽然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但是整体来看依旧十分初级。这两件石雕虽然看起来十分可笑,但它们却是历史的记录者,它们不光守护了南越王赵佗两千多年,也记录了石雕艺术两千多年前最初的形象,它们绝对是弥足珍贵的文物。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

资料来源:1、《赵佗传》吴凌云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标签: 赵佗石刻石人刘彻墓地石雕秦朝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秦朝末年,南越王赵佗一去不复返算是对大秦帝国的背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赵佗,秦朝,蒙恬,刘邦,嬴政,南越,前秦,秦二世,大秦帝国,春秋战国

    其实我认为这算不上背叛,只能说是赵佗在一种规则奔溃时做出的一种新的选择,就像当初赵高和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要求扶苏自尽。蒙恬虽然怀疑,但是却没有证据,最后遭到赵高的诬陷,被胡亥所杀。但你看当时蒙恬做的选择就非常有意思,他没有做任何反抗,接受了这个结果。理由是什么呢?人家说了一段遗言,这段遗言后来

  • 汉初风云:周勃辞职为避祸,赵佗称帝占南方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周勃,赵佗,刘恒,三毛,吕雉,高祖

    汉初风云:周勃辞职为避祸,赵佗称帝占南方话说汉文帝励精图治,发政施仁,赈穷民,养耆老,派遣都吏巡行天下,察视郡县守令,甄别好坏,奏定黜陟。又令郡国不得进献珍物。故海内大定,远近翕然。于是加赏前时随驾诸臣,封宋昌为壮武侯,张武等六人为九卿,另封淮南王舅赵兼为周阳侯,齐王舅驷钧为靖郭侯,故常山丞相蔡兼为

  • 神秘的赵佗陵墓:人人皆知它藏身广州闹市,至今却无人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赵佗,嬴政,任嚣,陵墓

    常回家看看投稿人们都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是古代的王公贵族们偏偏"事死如事生",在自己的墓穴里放入大量奇珍异宝作为陪葬品,招引无数盗墓者的惦记。然而有的君王为了防止这种惊扰,设置了很多防盗措施,墓内常常机关重重。但"十墓九盗",作为一种职业,只要确定了墓穴位置,盗墓者就没有不下手的道理。但也有那不

  • 南越王赵佗最害怕的人,一见到他就认怂,此人还不是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赵佗,嬴政,刘邦,南越王,任嚣,陆贾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正定县)人,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公元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在执政期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

  • 秦始皇命赵佗征服百越,百越投降后,500多万百越人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嬴政,赵佗,吴越国

    曾经的百越其实基本都来自春秋时期崛起的越国,尤其在勾践时代,他们被称为最后的霸主。不过风水轮流转,越国在勾践之后的六七代后,逐渐没落,并开始分崩离析。大约公元前373年,楚威王彻底灭亡越国,立国165年的越国走下了历史舞台。越国的后裔们,被称为百越,最有名的要数赵佗建立的南越国了,其他的包括扬越、西

  • 神秘的赵佗陵墓:世人皆知它藏身广州闹市,但至今却无人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良辰奈何美景标签:赵佗,陵墓,刘邦,吕雉

    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有人传承几百年,有些短命的可能就几十年,小小的政权范围,仿佛君主就是一个人过了把帝王瘾,没有在中国历史的大统一上掀起过什么波澜。后人熟知的朝代,大多都是在中原地区及周围建立过政权的。比如有个南越国,存在共计九十三年,历经五任君主。这个小国成立之前,那一片地区不属于任何政权的统治

  • 拥兵几十万,赵佗为什么不支援秦二世,眼看着秦朝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赵佗,秦二世,任嚣,秦朝,匈奴,嬴政

    赵佗回援咸阳本应该是分内之事,但和辑百越才是他的使命!而且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接到的直接命令是镇守百越,就算没这个命令,贸然回援咸阳也是下策!为什么这么说?往下看~首先澄清一点,有些赵佗拥兵50万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秦第一次南征百越是任嚣带队,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是屠睢和赵佗一起,那时是号称50万大

  • 赵佗手握50万秦军,为何没有与楚汉相争?掌权81年水平果然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赵佗,秦军,刘邦,任嚣,高帝,嬴政,楚汉,秦朝,春秋战国

    导语:南越国王赵佗,活了足足100多岁,统治岭南81年之久。所谓归降汉朝,只不过是中原王朝好面子的一种说法罢了。赵佗的确接受了刘邦封赏印信,却始终没有真正投降过汉朝。西汉王朝刚刚建立,刘邦在国内还有很多诸侯国没有消灭。百废待兴之时,刘邦根本腾不出手来收拾南越国。而且他担心赵佗手里50万秦军席卷关中,

  • 赵佗到湿热的南方生活,为什么却还能长寿,活到一百多岁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赵佗,嬴政,吕雉,彭祖,南方,秦朝,司马迁,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南越国开国皇帝赵佗活了100多岁,这个年龄的数字,准确吗?历史上,当然有人为神话自己的祖先,或者人为神话传奇人物年龄的现象。比如历史传说,彭祖就活了800岁。现代人认为,彭祖的实际年纪不是800岁,按照当时的纪年法和现在进行换算,应该是活了130多岁。不过,我觉得这似乎有些牵强附会,其实彭祖的800

  • 三国广西籍武将,梧州和桂林登榜,士燮影响力不在南越王赵佗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田先生读史标签:赵佗,南越王,士燮,孙权,刘备,蜀汉

    广西,在三国时期,属于交州。广西籍武将,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共计2人,分布2市,其中梧州士燮家族雄踞岭南,影响力不在南越王赵佗之下!热切希望爱大美广西爱历史的各位朋友一起来参与补充、讨论,让广西篇的三国武将在大家一起努力下更加全面详实,让更多人都能领略到大广西的文韬武略、历史文化魅力!笔者水平有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