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是功臣,为何陈平能够位居高位不倒,而周勃却屡受汉文帝打压?

同是功臣,为何陈平能够位居高位不倒,而周勃却屡受汉文帝打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计划儿 访问量:1205 更新时间:2023/12/31 19:22:08

从古至今,功劳极高将领难以善终,毕竟皇权产生严重影响,这让皇帝不得不率先处理他们,从而换取政权稳定。

但不是每位功臣都会受到皇帝不公待遇,毕竟有些大臣懂得如何进退,这让皇帝觉得这样人能用同时不会自己产生威胁。可有人因其握有大功对皇权产生影响,皇帝对于这样人自然重拳打击,可为何出现这样情况,很大原因在于一个懂进退,能力强,觉悟高,这让皇帝很是喜欢,另外一人则因为性格缺点和能力难以胜任如今职务,皇帝自然对他不喜欢。

陈平会受到汉文帝重用,周勃会遭到打击,便是这种原因,那么两人究竟出现了什么情况,才让汉文帝做出如此举动,今天我给大家分析一番。

陈平、周勃、灌婴对汉文帝有拥立之功,汉文帝对他们很是感激,登基后给予他重要职务,毕竟三人不仅在汉朝建立时做出不菲贡献,同时在平定吕后之乱时也有大功,这让汉文帝对此生是感激,才会让他们掌控大汉朝军政要职。

汉文帝掌控大权不久,出现了一丝忧虑,那就是这几位大功臣会不会推其他人上台,威胁自己的权威,毕竟诸吕之乱阴影让其不得不重开国元老派对朝局影响,为此君臣之间出现矛盾难以避免。

陈平很清晰发现这个问题,便开始主动示弱,观察局势,为自己找合适靠山,从而让他有机会多次保住性命,超强政治敏感是陈平得以善终原因。

另外一个辅臣灌婴比较遵守本分,没有过激行为,也获得善终。周勃则不一样,因为其活得长久,这让汉文帝自然对其很是关注,只要其做出过激事情便对他造成打击,这让周勃有些难受。

不可否认一点,陈平能善终一方面在于他政治觉悟,还有就是过早离世让汉文帝找不到理由处理他,那么周勃究竟何种原因被汉武帝针对?

首先,周勃能力不适合担任宰相,毕竟他是军人出身,要其管管军队还可以,但处理政治就有些不足,毕竟和平年代,武将没多少用武之地,真正能得到重用只有文臣,周勃一个长期带兵打仗将军让他担任宰相明显不合适,毕竟宰相作为皇帝秘书自然要懂得如何处理各项复杂政治事件,同时还要给皇帝合理意见。

周勃本就是粗人出身,处理政务水平明显不如陈平,汉文帝这位治国高手自然不喜欢周勃这样的帮手,毕竟他什么忙都帮不上。

除此之外,周勃手握兵权,对于皇位有一定威胁,这让汉文帝时刻对其保持注意,毕竟比起文臣武将对自己威胁更大,毕竟他们手握兵权,只要他们想在造反,随时有可能威胁自己权威,因而皇帝对于武将集团始终保持警惕。

陈平一生被刘邦重用,多次出奇谋帮助刘邦度过难关,这让十分欣慰,但他也指出陈平难以担任要职,毕竟以他处理事情态度和能力,独立做一些大事确实有些难度。

刘邦这样说在于他承认陈平的能力,但他认为有能力人会患得患失,有可能会让他错过最佳事情机会,从而让自己陷入被动。

陈平刚好就是这种情况,他虽有能力,可他没有足够执行力,这让刘邦觉得陈平只能是个权利附属品,想要独自处理一些事情跟本没可能。

陈平是楚汉战场一流阴谋大师,也是因为出了太多损招,这让其很懂得保护自己,从而避免自己一家老小无法保全,但这种人格局不会太高,毕竟他所处一些太损,让无数人觉得他是难以成就大事之人。

陈平一生就算如何努力,也难以成为萧何张良一样人物,这两人战略、全局观在刘邦夺取天下过程中提供无数重要意见,从而换取了大汉三百多年基业,可谓劳苦功高,陈品有些不一样,他所做一些事情,只能局部影响一场战役结局,而不能总体上影响局势。

所以说,陈品因为格局问题,让他政治生涯无法再前进一步。

陈平作为谋士难以控制军队,周勃则不一样,军旅出身豪放万分,看不上陈平这样人物也算正常,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和他合作。但让其想不到的是,机缘巧合下,周勃居然要和陈平配合处理吕后集团之事。

陈平沾染不上军队,一方面在于其不是刘邦沛县集团成员,也没有萧何、张良这些人物交往密切,同时又是个墙头草,这让大家都不太喜欢陈平。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陈平有机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从而换取自己安宁。

所以,我认为汉文帝登基后,陈平自然要投靠汉文帝,成为其头号马仔,这样的话,既可保护自身安全,同时又能获得皇帝信任。

周勃会受到皇帝打击,在于其在军队中有莫大影响力,同时过于豪放的性格,让其很容易得罪自己上级。

周勃作为开国元老,在军队有很大影响力,不少统兵大将都是他的老部下,才让他吕后死后,有机会迅速掌控兵权获得最终胜利。汉文帝深知周勃影响力,也知道自己在军队影响力不给周勃,我为此他只能不断找周勃麻烦,让其离开一线部队,这样自己才有机会安插自己兵马。

因此,我觉得汉文帝作为一国之君,不太可能对付朝中没啥权势陈平,周勃则不一样,即是开国元勋,在军队影响力极大,这样的人会对皇权产生严重影响,这让汉文帝不得不连续打击周勃,从而换取自己安宁。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标签: 三毛周勃刘恒刘邦吕雉张良

更多文章

  • 从刘邦杀功臣到周勃灭诸吕,一路腥风血雨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刘邦,周勃,吕雉,汉惠帝,韩信

    01公元前195年6月,62岁的高祖刘邦病逝于长乐宫。刘邦16岁的儿子太子刘盈即位称帝,即汉惠帝,刘邦的皇后卢植成为皇太后。吕雉是个狠女人。刘邦平定江山后,开始大肆杀戮英雄。其中,吕雉想出了很多坏主意。她选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为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刘邦在外征战之际,吕植与萧何合谋,

  • 大铲功臣的刘邦,临终称周勃能安刘,封侯拜相的周勃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刘邦,周勃,侯拜相,高祖,吕雉

    大铲功臣的刘邦,临终称周勃能安刘,封侯拜相的周勃做了什么?01前已述过,汉高祖刘邦自幼不读诗书,投身戎马,一直到他当了皇帝的时候,仍不喜儒生,厌恶高谈阔论。但是,他聪明大度,广交人才,在实践中锻炼得能略善谋,纳谏从善,知人善任。故有以后的入秦都定三章之约(即除秦苛法),命萧何修政令,命韩信申军法,命

  • 国学成语番外篇(48)西汉三朝元老周勃:待罪请室 始知狱吏之贵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周勃,文帝,刘恒,丞相,皇帝,三毛,国学,汉朝,薄太后

    今天要讲的是西汉三朝元老、丞相周勃和他的“监狱风云”。有一个规律性现象:封建帝国专制之下,没有任何人是真正安全的。包括手握生杀大权,予取予求的皇帝,“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看似威风不可一世,实则一早到晚总是担心被人篡权夺位或者遭人暗算,所以在把守森严的禁宫大内深居简出,每次不得已外出如祭祀之时,

  • 汉文帝打压周勃,汉景帝打压周亚夫,汉朝刘氏跟周家有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周勃,周亚夫,刘恒,刘启,丞相,刘邦

    刘邦临终之前,曾表示"安刘氏者必勃也",可见刘邦对周勃是非常看重的,周勃跟刘邦是老乡,刘邦起兵造反时,他就一直跟随,刘邦死后周勃被封为太尉,后来吕雉专权,周勃跟陈平一起,终于诛灭了吕雉党羽,把汉朝江山重新夺回刘氏手中,两人商量一阵,便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虽然周勃为汉朝立下大功,对刘恒也算有拥立之功

  • 为刘邦长孙出点主意:许愿周勃以安功臣,割地刘泽笼络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去闻历史标签:刘邦,周勃,齐王,齐国,汉朝,刘泽(燕王)

    期望越大,失望越深。但我们经历的期望,都大不过汉朝的齐王刘襄。我们曾经的失望,也抵不过汉高祖长子长孙的刘襄。在吕后去世,诛灭诸吕的行动中,齐王刘襄立有首功,又是皇长孙,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当时,无论从各个方面比较,他都是皇位继承最佳的、最可能的人选,他也自信地认为:汉朝皇帝之位非己莫属。他等待着瓜

  • 同是功臣,为何陈平能够位居高位不倒,而周勃却屡受汉文帝打压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三毛,周勃,刘恒,刘邦,丞相,灌婴

    汉文帝登基后,周勃两次免相,退休养老期间,竟然无辜卷入谋反案,吃了几个月的牢饭。很显然,汉文帝对周勃充满猜忌,时时不忘敲打周勃。而平定诸吕行动中的另一位功臣陈平,则要幸运得多,先出任左丞相,后又任独相,安度晚年。二人做了同一件事,为何晚年的境遇差别这么大?汉文帝为何厚此薄彼呢?二人寿数差异是客观因素

  • 被刘邦称为可以“安汉兴刘”的周勃,为何差点被汉文帝刘恒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刘邦,周勃,刘恒,丞相,汉朝,汉文帝,国防政策

    安汉兴刘,这是史书记载里,刘邦对周勃的评价,当时刘邦病危,吕雉问:“您百年之后,萧丞相也不在了,谁可以做丞相呢?”刘邦说:“萧何之后,曹参可以做丞相?”吕雉听后一愣,因为曹参和萧何一直不对付,这件事是人所共知的,因此刘邦的回答让吕雉很意外。“曹参年龄也不小了,他之后谁可以执掌朝纲呢?”刘邦回答说:“

  • 吕后的妹妹吕媭,专横嚣张一辈子,最后却被陈平、周勃拷打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三毛,周勃,吕雉,刘邦,樊哙

    吕雉是封建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女性,她不仅是历史记载中的首位皇后与首位太后,而且还是中国第一位临朝听政、执掌国家大权的女性。吕雉的心狠手辣是众所周知的,而同为吕氏家族的妹妹吕媭,其专横嚣张的程度也丝毫不输给姐姐吕雉。然而,骄纵暴虐的统治者终究抵不过人心所向。公元前180年,由汉朝重臣陈平、周勃组

  • 刘邦死前将“安刘”重任托付给周勃,周勃却为何对吕氏一再妥协?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刘邦,周勃,吕雉,卢绾,刘盈

    军令如山安天下——名将周勃周亚夫父子(3)主笔:江湖闲乐生据史书记载,汉高帝刘邦在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告诉吕后:“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周勃,何许人也?周勃,乃汉初除异姓王外萧何、曹参以下第三大功臣。当年刘邦还是秦末沛县一村官的时候,周勃就是他的好朋友,后来又跟着刘邦南征北战,击章邯、

  •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父子名将?王翦父子灭5国,周勃父子出将入相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王翦,周勃,周亚夫,杨业,岳飞,陆逊

    历史上兄弟都是名将的,毕竟还是少数,比如说有隋唐时期的裴行俨、裴行俭,南宋的吴玠、吴璘等。之所以兄弟俩很难同时成为名将,主要是因为这么搞,君主心里不放心啊!弟兄俩都手握重兵的话,你作为君主,你能安心让他们出去带兵?这就是兄弟都是名将,之所以如此少的原因。不过历史上,父子都是名将的情况,倒是不少。这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