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学成语番外篇(48)西汉三朝元老周勃:待罪请室 始知狱吏之贵

国学成语番外篇(48)西汉三朝元老周勃:待罪请室 始知狱吏之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大众日报 访问量:4578 更新时间:2024/1/22 20:43:53

今天要讲的是西汉三朝元老、丞相周勃和他的“监狱风云”。

有一个规律性现象:封建帝国专制之下,没有任何人是真正安全的。包括手握生杀大权,予取予求的皇帝,“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看似威风不可一世,实则一早到晚总是担心被人篡权夺位或者遭人暗算,所以在把守森严的禁宫大内深居简出,每次不得已外出如祭祀之时,也需要有无数人肉盾牌里三层外三层地护驾,能近身的近卫、侍中更是祖宗八代都得门清,饶是如此,还惶惶不安。

各级官僚更是等而下之,所谓伴君如伴虎,尤其遇到类似朱元璋嗜杀成性的皇帝,一言不合就会翻脸,大臣们刚刚还蟒袍玉带、手持象牙笏板侃侃而论天下大事,转眼便被扑倒在地猛打屁股,甚至满门抄斩、祸灭九族,御赐的“丹书铁券”还不如废纸一张。

今天要讲的小故事就与上述现象相似,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周勃,他的遭遇还验证了现代学者吴思先生创造的一个专有名词——“合法伤害权”。

话说周勃和陈平消灭诸吕,拥立汉文帝后,被升任右丞相,赐黄金五千斤,食邑一万户。

文帝对他也非常恭敬,常目送他远走。周勃也很得意,喜形于色。见到这种情形,有人劝周勃赶紧见好就收,周勃于是谢罪辞职,果然被皇帝批准。

一年多后,丞相陈平去世,周勃二度为相,但10个多月后,就被皇帝要求带头回到封地绛县,实际上被变相免职,赶出朝廷。

回到封地后,周勃一直提心吊胆,每当河东郡守、郡尉巡行至绛县,周勃就担心大祸临头,经常身披铠甲并带着全副武装的手下来见郡守。

这种反常表现给了小人可乘之机,很快有人告发周勃谋反,汉文帝批示“依法处理”,周勃旋即被逮捕入狱。

虎落平阳遭犬欺。周勃入狱后,面对谋反指控,不知道该怎样辩护,而狱吏也再不把他这三朝元老看在眼里,不时嘲笑欺辱他。

对此,著名学者吴思先生在《血酬定律》一书中提出了“合法伤害权”,大体意思是说某些当权者能够利用自己的管辖权,在自己可以做主的范围内,以冠冕堂皇的理由,甚至用合法的手段给其治下的民众以伤害。

世路难行钱做马,愁城欲破酒为军。

为了不受虐待,周勃偷偷捎信给家人送千金向狱吏打点。狱吏受贿后,立刻换了一副笑脸,还在版牍版面写上“请公主作证”暗示周勃如何脱罪。

所谓的公主指的是汉文帝的女儿,周勃的嫡长子周胜之的夫人。

一语点醒梦中人。于是,周勃从监狱里传出消息,让家人把受封赏的财物都送给汉文帝的老妈薄太后的弟弟、文帝的舅舅薄昭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薄昭随即向薄太后进言,力陈周勃无罪。

这天,文帝进宫向薄太后请安,太后拿起头巾扔向文帝说:“周勃以前身配皇帝亲授的印玺,在外率领大队人马,他不在那时谋反,现在一个小县城里,无职无权,没有兵马,这时反倒要谋反吗?”

文帝被问得哑口无言,且此时也已经看到周勃的供词,于是说:“已经查清楚了,马上放他出来。”

就这样,周勃被无罪释放。洗清罪名后的周勃一方面感谢皇帝“有法必依”,但另一面心里明白多亏了狱吏指点,于是感慨说:“我曾经身将百万之众,哪里知道狱吏的尊贵呢?”

对此深有感触的还有司马迁,他在《报任安书》中回忆自己的狱中生活时说:“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大体意思是说,当自己带着刑具羁押在监狱时,看到狱吏就赶忙跪下磕头,看到狱吏就恐惧喘息。为什么呢?这是狱吏的威风和禁约所造成的。

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无论曾经多么牛气,一旦失势,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不服还真不行。

对了,对于这种现象,古人还有一句话说得好“时位之移人也”。

标签: 周勃文帝刘恒丞相皇帝三毛国学汉朝薄太后

更多文章

  • 汉文帝打压周勃,汉景帝打压周亚夫,汉朝刘氏跟周家有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周勃,周亚夫,刘恒,刘启,丞相,刘邦

    刘邦临终之前,曾表示"安刘氏者必勃也",可见刘邦对周勃是非常看重的,周勃跟刘邦是老乡,刘邦起兵造反时,他就一直跟随,刘邦死后周勃被封为太尉,后来吕雉专权,周勃跟陈平一起,终于诛灭了吕雉党羽,把汉朝江山重新夺回刘氏手中,两人商量一阵,便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虽然周勃为汉朝立下大功,对刘恒也算有拥立之功

  • 为刘邦长孙出点主意:许愿周勃以安功臣,割地刘泽笼络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去闻历史标签:刘邦,周勃,齐王,齐国,汉朝,刘泽(燕王)

    期望越大,失望越深。但我们经历的期望,都大不过汉朝的齐王刘襄。我们曾经的失望,也抵不过汉高祖长子长孙的刘襄。在吕后去世,诛灭诸吕的行动中,齐王刘襄立有首功,又是皇长孙,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当时,无论从各个方面比较,他都是皇位继承最佳的、最可能的人选,他也自信地认为:汉朝皇帝之位非己莫属。他等待着瓜

  • 同是功臣,为何陈平能够位居高位不倒,而周勃却屡受汉文帝打压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三毛,周勃,刘恒,刘邦,丞相,灌婴

    汉文帝登基后,周勃两次免相,退休养老期间,竟然无辜卷入谋反案,吃了几个月的牢饭。很显然,汉文帝对周勃充满猜忌,时时不忘敲打周勃。而平定诸吕行动中的另一位功臣陈平,则要幸运得多,先出任左丞相,后又任独相,安度晚年。二人做了同一件事,为何晚年的境遇差别这么大?汉文帝为何厚此薄彼呢?二人寿数差异是客观因素

  • 被刘邦称为可以“安汉兴刘”的周勃,为何差点被汉文帝刘恒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刘邦,周勃,刘恒,丞相,汉朝,汉文帝,国防政策

    安汉兴刘,这是史书记载里,刘邦对周勃的评价,当时刘邦病危,吕雉问:“您百年之后,萧丞相也不在了,谁可以做丞相呢?”刘邦说:“萧何之后,曹参可以做丞相?”吕雉听后一愣,因为曹参和萧何一直不对付,这件事是人所共知的,因此刘邦的回答让吕雉很意外。“曹参年龄也不小了,他之后谁可以执掌朝纲呢?”刘邦回答说:“

  • 吕后的妹妹吕媭,专横嚣张一辈子,最后却被陈平、周勃拷打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三毛,周勃,吕雉,刘邦,樊哙

    吕雉是封建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女性,她不仅是历史记载中的首位皇后与首位太后,而且还是中国第一位临朝听政、执掌国家大权的女性。吕雉的心狠手辣是众所周知的,而同为吕氏家族的妹妹吕媭,其专横嚣张的程度也丝毫不输给姐姐吕雉。然而,骄纵暴虐的统治者终究抵不过人心所向。公元前180年,由汉朝重臣陈平、周勃组

  • 刘邦死前将“安刘”重任托付给周勃,周勃却为何对吕氏一再妥协?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刘邦,周勃,吕雉,卢绾,刘盈

    军令如山安天下——名将周勃周亚夫父子(3)主笔:江湖闲乐生据史书记载,汉高帝刘邦在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告诉吕后:“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周勃,何许人也?周勃,乃汉初除异姓王外萧何、曹参以下第三大功臣。当年刘邦还是秦末沛县一村官的时候,周勃就是他的好朋友,后来又跟着刘邦南征北战,击章邯、

  •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父子名将?王翦父子灭5国,周勃父子出将入相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王翦,周勃,周亚夫,杨业,岳飞,陆逊

    历史上兄弟都是名将的,毕竟还是少数,比如说有隋唐时期的裴行俨、裴行俭,南宋的吴玠、吴璘等。之所以兄弟俩很难同时成为名将,主要是因为这么搞,君主心里不放心啊!弟兄俩都手握重兵的话,你作为君主,你能安心让他们出去带兵?这就是兄弟都是名将,之所以如此少的原因。不过历史上,父子都是名将的情况,倒是不少。这又

  • 丞相周勃和廷尉张汤究竟为何惧怕狱卒?探秘西汉历史上酷吏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周勃,张汤,刘恒,刘彻,丞相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历来史学界有着“强汉盛唐”的美称。西汉王朝能够由一个受尽游牧民族匈奴的屈辱到一跃成为后来一个地区种族的专称,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帝王励精图治的结果。西汉的励精图治不仅仅是对外患采取强硬的军事打击,对内更是承继秦朝以来的严刑酷法。今天就与大家一起聊一聊,西汉王朝的律令和

  • 同样是藩王进京称帝,为何刘恒能夺周勃的权,刘贺却被霍光废掉?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恒,周勃,刘贺,霍光,刘恒(作家),军事政策

    刘恒和刘贺这两位不同年代的藩王,原本都没有希望继承皇位,但却在因缘巧合之下,他们都幸运的被大臣们推选为皇帝。然而,刘恒进京称帝后,很快就就从周勃等权臣手中夺回大权,成为执政长达七年的汉文帝;而刘贺进京称帝后,却很快被权臣霍光给废掉,沦落成执政仅二十七天的汉废帝。那么,刘恒和刘贺这两位进京称帝的藩王,

  • 汉初风云:季布季心气盖关中,周勃蒙冤狱吏献计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周勃,季布,刘恒,丞相,太后,文帝

    汉初风云:季布季心气盖关中,周勃蒙冤狱吏献计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丞相灌婴病逝,汉文帝升任御史大夫张苍为丞相,且召河东太守季布进京,欲拜为御史大夫。季布自中郎将出守河东,河东百姓却也悦服。当时,有个曹邱生,与季布同为楚人,流寓长安结交权贵,宦官赵谈常与往来,就是窦皇后兄长窦长君亦相友善,曹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