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铲功臣的刘邦,临终称周勃能安刘,封侯拜相的周勃做了什么?
01前已述过,汉高祖刘邦自幼不读诗书,投身戎马,一直到他当了皇帝的时候,仍不喜儒生,厌恶高谈阔论。但是,他聪明大度,广交人才,在实践中锻炼得能略善谋,纳谏从善,知人善任。故有以后的入秦都定三章之约(即除秦苛法),命萧何修政令,命韩信申军法,命张苍定章程,命叔孙通制朝仪等。“周勃安刘”就是反映刘邦知人善任的一段故事,也是他临死前对几位重臣才学的评介。且说刘邦在率兵亲征淮南王英布过程中,忽一飞箭,射中前胸。待回至京都,刘邦箭伤再次复发,逐日加重,一卧不起。至公元前195年3月中旬,高祖感到不支,自觉不久人世,便不想再进行治疗。02一日,他把吕后召至榻前,密嘱后事。吕后虽早已与辟阳侯审食其勾搭成奸,长久私通,对高祖之死不以为然,但此时不得不流下几滴泪来。尔后,吕后问高祖:“萧相国现也已偌大年纪。陛下想过没有,待您百年之后,相国若死,何人能接替他呢”高祖道:“平阳侯曹参可以接替。”吕后又问:“平阳侯曹参现亦暮年,若是他死了之后呢”高祖道:“安国侯王陵即可,”高祖停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过,王陵憨厚心直,方法简单,不宜单独为相,可以让曲逆侯陈平协助他。曲逆侯陈平虽然策多略广,很在智谋,但年轻少重,也难以独任。而绛侯周勃呢,质朴敦厚,德高望重;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我想能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担任太尉。”
03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周勃是谁呢?周勃(-公元前169年),沛郡丰县(今江苏丰县)人。西汉时期开国将领、宰相,名将周亚夫之父。弓马娴熟,孔武有力。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随沛公刘邦起兵反秦,历任五大夫、虎贲令、将军,封为威武侯。参加楚汉之争,攻打赵贲、大败章平、包围章邯,屡建战功。成皋之战时,留守镇关重地,突入成皋战场。带兵攻取曲逆、泗水、东海两郡,凡得二十二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为绛侯。带兵讨平韩信、陈豨、卢绾叛乱,拜为太尉。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吕后死后,联合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即位,两度成为丞相,最终罢职归国。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谥号为武。04刘邦为什么会如此看重周勃?因为刘邦正是看到了周勃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特点,认为他能够承担大事,在自己即将去世的时候,把樊哙手下的军队交给了周勃。吕后上台后,周勃隐忍以待。吕后曾以残忍的手段害死了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如意,惠帝惊恐而死。吕后遂立刘邦和宫人的幼子为帝,自己临朝称制。她又违背刘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盟誓,封诸吕子弟为王,又令吕产、吕禄分领京师南北二军,控制了首都的警卫部队。还安插自己的亲信审食其为左丞相。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相国吕产、上将军吕禄''矫制以令天下'',妄图篡夺汉室,齐王刘襄首先起兵讨伐诸吕。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用计夺取了吕氏军权,并与朱虚侯刘章共同谋划,一举诛杀二吕,族灭吕氏,立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为帝,为汉文帝。05这就是“周勃安刘”一语的来历。实践也正如高祖所说,周勃自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率军转战各地,以致汉朝建立后又随刘邦平定韩信、陈稀等异姓诸王叛乱中,直至后来平定诸吕之乱,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实无愧“周勃安刘”之誉。后来有诗为周勃佐证:周勃功成无罪付廷平,借援东朝始得生。若使当时逢吕后,诛夷又是一韩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