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铲功臣的刘邦,临终称周勃能安刘,封侯拜相的周勃做了什么?

大铲功臣的刘邦,临终称周勃能安刘,封侯拜相的周勃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美美魅 访问量:4257 更新时间:2024/3/13 17:58:33

大铲功臣的刘邦,临终称周勃能安刘,封侯拜相的周勃做了什么?

01前已述过,汉高祖刘邦自幼不读诗书,投身戎马,一直到他当了皇帝的时候,仍不喜儒生,厌恶高谈阔论。但是,他聪明大度,广交人才,在实践中锻炼得能略善谋,纳谏从善,知人善任。故有以后的入秦都定三章之约(即除秦苛法),命萧何修政令,命韩信申军法,命张苍定章程,命叔孙通制朝仪等。“周勃安刘”就是反映刘邦知人善任的一段故事,也是他临死前对几位重臣才学的评介。且说刘邦在率兵亲征淮南王英布过程中,忽一飞箭,射中前胸。待回至京都,刘邦箭伤再次复发,逐日加重,一卧不起。至公元前195年3月中旬,高祖感到不支,自觉不久人世,便不想再进行治疗。02一日,他把吕后召至榻前,密嘱后事。吕后虽早已与辟阳侯审食其勾搭成奸,长久私通,对高祖之死不以为然,但此时不得不流下几滴泪来。尔后,吕后问高祖:“萧相国现也已偌大年纪。陛下想过没有,待您百年之后,相国若死,何人能接替他呢”高祖道:“平阳侯曹参可以接替。”吕后又问:“平阳侯曹参现亦暮年,若是他死了之后呢”高祖道:“安国侯王陵即可,”高祖停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过,王陵憨厚心直,方法简单,不宜单独为相,可以让曲逆侯陈平协助他。曲逆侯陈平虽然策多略广,很在智谋,但年轻少重,也难以独任。而绛侯周勃呢,质朴敦厚,德高望重;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我想能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担任太尉。”

03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周勃是谁呢?周勃(-公元前169年),沛郡丰县(今江苏丰县)人。西汉时期开国将领、宰相,名将周亚夫之父。弓马娴熟,孔武有力。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随沛公刘邦起兵反秦,历任五大夫、虎贲令、将军,封为威武侯。参加楚汉之争,攻打赵贲、大败章平、包围章邯,屡建战功。成皋之战时,留守镇关重地,突入成皋战场。带兵攻取曲逆、泗水、东海两郡,凡得二十二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为绛侯。带兵讨平韩信、陈豨、卢绾叛乱,拜为太尉。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吕后死后,联合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即位,两度成为丞相,最终罢职归国。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谥号为武。04刘邦为什么会如此看重周勃?因为刘邦正是看到了周勃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特点,认为他能够承担大事,在自己即将去世的时候,把樊哙手下的军队交给了周勃。吕后上台后,周勃隐忍以待。吕后曾以残忍的手段害死了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如意,惠帝惊恐而死。吕后遂立刘邦和宫人的幼子为帝,自己临朝称制。她又违背刘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盟誓,封诸吕子弟为王,又令吕产、吕禄分领京师南北二军,控制了首都的警卫部队。还安插自己的亲信审食其为左丞相。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相国吕产、上将军吕禄''矫制以令天下'',妄图篡夺汉室,齐王刘襄首先起兵讨伐诸吕。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用计夺取了吕氏军权,并与朱虚侯刘章共同谋划,一举诛杀二吕,族灭吕氏,立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为帝,为汉文帝。05这就是“周勃安刘”一语的来历。实践也正如高祖所说,周勃自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率军转战各地,以致汉朝建立后又随刘邦平定韩信、陈稀等异姓诸王叛乱中,直至后来平定诸吕之乱,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实无愧“周勃安刘”之誉。后来有诗为周勃佐证:周勃功成无罪付廷平,借援东朝始得生。若使当时逢吕后,诛夷又是一韩彭。

标签: 刘邦周勃侯拜相高祖吕雉

更多文章

  • 国学成语番外篇(48)西汉三朝元老周勃:待罪请室 始知狱吏之贵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周勃,文帝,刘恒,丞相,皇帝,三毛,国学,汉朝,薄太后

    今天要讲的是西汉三朝元老、丞相周勃和他的“监狱风云”。有一个规律性现象:封建帝国专制之下,没有任何人是真正安全的。包括手握生杀大权,予取予求的皇帝,“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看似威风不可一世,实则一早到晚总是担心被人篡权夺位或者遭人暗算,所以在把守森严的禁宫大内深居简出,每次不得已外出如祭祀之时,

  • 汉文帝打压周勃,汉景帝打压周亚夫,汉朝刘氏跟周家有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周勃,周亚夫,刘恒,刘启,丞相,刘邦

    刘邦临终之前,曾表示"安刘氏者必勃也",可见刘邦对周勃是非常看重的,周勃跟刘邦是老乡,刘邦起兵造反时,他就一直跟随,刘邦死后周勃被封为太尉,后来吕雉专权,周勃跟陈平一起,终于诛灭了吕雉党羽,把汉朝江山重新夺回刘氏手中,两人商量一阵,便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虽然周勃为汉朝立下大功,对刘恒也算有拥立之功

  • 为刘邦长孙出点主意:许愿周勃以安功臣,割地刘泽笼络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去闻历史标签:刘邦,周勃,齐王,齐国,汉朝,刘泽(燕王)

    期望越大,失望越深。但我们经历的期望,都大不过汉朝的齐王刘襄。我们曾经的失望,也抵不过汉高祖长子长孙的刘襄。在吕后去世,诛灭诸吕的行动中,齐王刘襄立有首功,又是皇长孙,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当时,无论从各个方面比较,他都是皇位继承最佳的、最可能的人选,他也自信地认为:汉朝皇帝之位非己莫属。他等待着瓜

  • 同是功臣,为何陈平能够位居高位不倒,而周勃却屡受汉文帝打压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三毛,周勃,刘恒,刘邦,丞相,灌婴

    汉文帝登基后,周勃两次免相,退休养老期间,竟然无辜卷入谋反案,吃了几个月的牢饭。很显然,汉文帝对周勃充满猜忌,时时不忘敲打周勃。而平定诸吕行动中的另一位功臣陈平,则要幸运得多,先出任左丞相,后又任独相,安度晚年。二人做了同一件事,为何晚年的境遇差别这么大?汉文帝为何厚此薄彼呢?二人寿数差异是客观因素

  • 被刘邦称为可以“安汉兴刘”的周勃,为何差点被汉文帝刘恒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刘邦,周勃,刘恒,丞相,汉朝,汉文帝,国防政策

    安汉兴刘,这是史书记载里,刘邦对周勃的评价,当时刘邦病危,吕雉问:“您百年之后,萧丞相也不在了,谁可以做丞相呢?”刘邦说:“萧何之后,曹参可以做丞相?”吕雉听后一愣,因为曹参和萧何一直不对付,这件事是人所共知的,因此刘邦的回答让吕雉很意外。“曹参年龄也不小了,他之后谁可以执掌朝纲呢?”刘邦回答说:“

  • 吕后的妹妹吕媭,专横嚣张一辈子,最后却被陈平、周勃拷打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三毛,周勃,吕雉,刘邦,樊哙

    吕雉是封建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女性,她不仅是历史记载中的首位皇后与首位太后,而且还是中国第一位临朝听政、执掌国家大权的女性。吕雉的心狠手辣是众所周知的,而同为吕氏家族的妹妹吕媭,其专横嚣张的程度也丝毫不输给姐姐吕雉。然而,骄纵暴虐的统治者终究抵不过人心所向。公元前180年,由汉朝重臣陈平、周勃组

  • 刘邦死前将“安刘”重任托付给周勃,周勃却为何对吕氏一再妥协?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刘邦,周勃,吕雉,卢绾,刘盈

    军令如山安天下——名将周勃周亚夫父子(3)主笔:江湖闲乐生据史书记载,汉高帝刘邦在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告诉吕后:“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周勃,何许人也?周勃,乃汉初除异姓王外萧何、曹参以下第三大功臣。当年刘邦还是秦末沛县一村官的时候,周勃就是他的好朋友,后来又跟着刘邦南征北战,击章邯、

  •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父子名将?王翦父子灭5国,周勃父子出将入相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王翦,周勃,周亚夫,杨业,岳飞,陆逊

    历史上兄弟都是名将的,毕竟还是少数,比如说有隋唐时期的裴行俨、裴行俭,南宋的吴玠、吴璘等。之所以兄弟俩很难同时成为名将,主要是因为这么搞,君主心里不放心啊!弟兄俩都手握重兵的话,你作为君主,你能安心让他们出去带兵?这就是兄弟都是名将,之所以如此少的原因。不过历史上,父子都是名将的情况,倒是不少。这又

  • 丞相周勃和廷尉张汤究竟为何惧怕狱卒?探秘西汉历史上酷吏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周勃,张汤,刘恒,刘彻,丞相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历来史学界有着“强汉盛唐”的美称。西汉王朝能够由一个受尽游牧民族匈奴的屈辱到一跃成为后来一个地区种族的专称,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帝王励精图治的结果。西汉的励精图治不仅仅是对外患采取强硬的军事打击,对内更是承继秦朝以来的严刑酷法。今天就与大家一起聊一聊,西汉王朝的律令和

  • 同样是藩王进京称帝,为何刘恒能夺周勃的权,刘贺却被霍光废掉?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恒,周勃,刘贺,霍光,刘恒(作家),军事政策

    刘恒和刘贺这两位不同年代的藩王,原本都没有希望继承皇位,但却在因缘巧合之下,他们都幸运的被大臣们推选为皇帝。然而,刘恒进京称帝后,很快就就从周勃等权臣手中夺回大权,成为执政长达七年的汉文帝;而刘贺进京称帝后,却很快被权臣霍光给废掉,沦落成执政仅二十七天的汉废帝。那么,刘恒和刘贺这两位进京称帝的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