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文帝为什么只逮住周勃一个人使劲薅?

汉文帝为什么只逮住周勃一个人使劲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3989 更新时间:2023/12/11 2:27:47

  文 / 子玉

  汉文帝刘恒在长安坐稳之后几乎就是不遗余力地打压周勃,甚至还一度将周勃关了一段时间。

  这是因为,这位刘邦口中的老实人其实并不老实,后来,还飘了。

  吕后驾崩之后,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派联合刘氏皇族迅速在长安城发动了一场政变,将吕氏集团连根铲除。

  完了,他们经过讨论后决定: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

  呵呵,原因大家心里都清楚:代王刘恒在长安没有根基,为人又比较柔和,对功臣派们构不成威胁。

  可这位外表如水的刘恒在不断示弱的同时也不断在暗中积蓄力量——

  他先是以目送右丞相周勃下班的方式让周勃放松警惕,然后又从地方上提拔了一批青年英俊作为自己的心腹。

  火候差不多了,汉文帝就开始对周勃进行发难:

  “丞相呀,咱们一年能处理多少案件呀?财政又是个什么情况?”

  周勃当时就慌了,汗流浃背,因为,他真的不知道。

  正常,作为丞相,他是不用管具体事情的,只需管理好百官让他们各司其职就行。也就是,丞相的职责是协助皇帝把握大方向的。

  可周勃对丞相的岗位职责本来就不清楚,加上为人又比较木讷,此时被汉文帝一问,当场就感觉把脸丢地上了。

  这一切都在汉文帝的算计中,因为他对周勃的性格早就吃透了。

  ▲汉文帝 电视剧《大风歌》/剧照

  这只是打压周勃的第一步:给对方的能力、形象做减分。

  正好,此时又有人给周勃做思想工作:

  “丞相您诛杀吕氏,迎立代王,又得到五千金的赏赐,还被陛下拜为右丞相,时间久了,不是个好事呀。”

  确实,周勃在汉文帝的眼光中已经看到了几分杀气。

  于是,周勃打了辞职报告,汉文帝顺势也就批了。

  瞧,汉文帝多聪明——

  “不是我不让你继续做丞相,而是你的能力实在不行呀。”

  对,上次在朝堂上让周勃当众出丑就是铺垫。

  不久,丞相陈平去世,汉文帝又让周勃做了丞相。

  是不是有点摸不着头脑,汉文帝在打压周勃为什么还让他继续做帝国的丞相?

  因为,汉初社会有个潜规则:功臣们是论资排辈排过座次的,而汉朝的丞相一职也会依次由这些人来担任。

  这就是萧何刚去世,身在齐国的曹参在朝廷的正式任命还没下来之前就收拾东西准备往长安赶的原因。

  同理,陈平去世,汉文帝只能将眼下资历最老的周勃再请上去。汉文帝眼下还不能对功臣集团的这一潜规则发起冲击。

  但汉文帝继续打压周勃的“菜单”早已经安排上了。十个月后,汉文帝接着又打出了一张牌——

  “丞相呀,前段时间我们出台了‘列侯之国’的政策,可是,列侯们依然住在长安,根本没有人挪窝,要不你给大家带个头吧。”

  呵呵,几乎就是逼着周勃表态。

  周勃能咋办,又一次打了辞职报告,怏怏不快地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绛县。

  汉朝建国后,萧何在营建长安城的同时专门在未央宫北面的黄金地段开辟出大片土地给列侯们修建了非常豪华的大别墅。

  可凡事都有弊端,就是,这些列侯们如果想搞事情的话他们联络起来简直太方便了,诛杀吕氏集团的行动就是陆贾当时在短时间内串联搞定的。

  而事实又是,这帮跟随汉高帝刘邦当年打天下的人是帝国中最有实力和能量的那拨人。

  所以,汉文帝“列侯之国”的政策就是给这帮人量身定制的,将他们分散到帝国的各地,消除潜在的隐患。

  从此,周勃的日常被紧张二字所填满。每当河东郡的郡守和郡尉来到绛县之后,周勃都是身穿铠甲手持兵器相见,并让家人们也做好战斗的准备。

  是的,他怕皇帝派人来杀他。

  这种不正常的状态终于被人添油加醋“加工”成了谋反之罪然后报告到了汉文帝那里,汉文帝将周勃交给了廷尉府处置。

  周勃,被下狱了。

  后来,在薄太后的求情下,汉文帝最终将周勃给放了。

  ▲薄太后 电视剧《美人心计》/剧照

  恢复自由后的周勃大发感慨:

  “我曾经将兵百万,如今,才知道狱吏才是最厉害的。”

  此战,汉文帝的收获是巨大的,通过打压周勃威慑了整个功臣派群体。当然,他也真不敢将周勃给杀了,那样功臣派会人人自危,说不定又会搞出什么事情来。

  对,凡事得把握好度。

  可是,功臣派是一个庞大的集体,汉文帝为什么只盯住周勃一个人使劲地打压?

  因为,功臣派们在被时间不断洗牌之后,周勃成了功臣派中事实上的老大,打压周勃就是打压整个功臣派群体。

  还有,周勃这人虽然看着比较木讷,但其实非常不老实,他通过自身的影响力织就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刘邦在世时他就和灌婴两人深度绑定,汉文帝即位之后,就是他联合灌婴等人对皇帝重用的贾谊进行各种排斥,搞得汉文帝不得不妥协,将贾谊外放到了长沙国。

  对,周勃的行为就是故意在给皇帝施加压力。

  而且,周勃还和汉文帝的舅舅薄昭走的非常近,周勃后来能够出狱就是薄昭当时活动的结果。

  君王最怕结党,而周勃的这个利益体是可以颠覆皇权的存在,汉文帝岂能安心?

  汉文帝一直记得,自己还没进长安城,周勃就想私下和自己的属下宋昌拉关系,还要强调在这次拥立代王为帝的行动中自己才是主角,功劳最大。

  这样的员工,领导能喜欢?

  所以,打压周勃是汉文帝入主长安之后的既定目标,必须执行。不然,汉文帝就只能成为傀儡。

  反观陈平,他其实也是这次政变的主心骨,但陈平却能一直受到汉文帝的重用,最后是在丞相之位上善终的。

  ▲陈平 电视剧《楚汉传奇》/剧照

  为什么汉文帝要区别对待?

  再说,陈平这人道德水平确实不咋地,不仅满肚子阴谋,而且是墙头草随风倒。

  想不通。

  其实吧,原因也简单。因为,陈平从一开始就和周勃这些人不是一伙的。

  陈平刚入职刘邦公司时,刘邦给他的职位是护军都尉,也就是监督那些将军们的。所以,在无形中,他就站在了大家的对立面。后来,周勃经常是联合灌婴等人在刘邦面前打陈平的小报告。

  陈平只能依附刘邦。刘邦驾崩之后他又依附吕后。在汉文帝的时代,他也只能坚定地站在皇帝身边。

  也就是说,陈平属于孤军奋战,对汉文帝构不成什么威胁。

  这才是汉文帝后来一直重用陈平的核心原因。而且,陈平也属于功臣集团,汉文帝继续用他,也是在向功臣派传递一个信号:

  “瞧,我并没有抛弃大家,只怪周勃那家伙太过分了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文帝和周勃其实是一类人:用老实的外表给人制造了一种假象。

  相信,当汉文帝打出了几张关键的牌之后大家都惊呆了,但也只能认了。

  所以,汉文帝能够开汉帝国的盛世,那是有原因的。

  (全文完)

标签: 刘恒周勃丞相刘邦灌婴吕雉

更多文章

  • 周勃感慨地说:我曾经率领百万之兵,可哪里知道狱吏的尊贵啊!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周勃,三毛,丞相,刘邦,刘恒,太后

    一日朝会时,汉文帝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内判决多少案件?”周勃说不知道。文帝又问:“一年内全国钱谷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说不知道。文帝很不高兴。由于紧张和惭愧,周勃汗流浃背,直接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于是,文帝又就同样的问题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陛下要知道这些事情,得问专门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员。”文帝问

  • 周勃案3:周勃与汉文帝博弈,一半心机一半杀机,一半戏码一半真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周勃,刘恒,刘章,薄太后,三毛,周勃案,汉文帝,中国古文献,国防政策,汉朝

    编者按:《史记》关于绛侯周勃晚年遭受的一次牢狱之灾,交代得非常含糊,周勃是莫名其妙进监狱,又稀里糊涂出监狱。笔者认为这其中深含不为人知的内幕,司马迁因为没有直接证据,所以不好明说,故意把事件说得很含糊,让读者自己去揣摩。笔者尝试着以推演和推测的手段,力图复原真相。五、秘密爆炸的引信您可能看出了这种说

  • 湖北大学教授周勃逝世,系文史大家程千帆得意门生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周勃,程千帆,湖北大学,中文系,教授

    澎湃新闻记者从湖北大学方面获悉,著名学者、湖北大学行管系退休教授周勃,于11月7日12时38分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逝,享年93岁。公开资料显示,周勃于1929年出生于湖南湘阴,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早年参加革命,1956年毕业于武大中文系,随后开始发表作品,24岁时发表了《略谈形象思维》和《论现实主义

  • 汉文帝打压开国功臣的需要和周勃的有些飘飘然导致其入狱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周勃,刘恒,丞相,吕雉,三毛,文帝,汉文帝,开国功臣,汉朝,军事政策,中国古文献

    周勃,汉初名将,跟随汉高祖刘邦起兵,屡立战功官至太尉。吕后崩逝之后,周勃与陈平等人密谋铲除了吕氏家族,迎立汉高帝第四子刘恒继位,是为汉文帝。周勃在此事件中可谓再造刘氏家族的汉室江山,周勃也因此出将入相,风光无限,但是很快他就被汉文帝“敲打”的回到封地,随后更是被逮捕入狱,所幸经狱吏“指点”才逃过一劫

  • 汉文帝要斩周勃,薄太后将头巾扔到他脸上:你有本事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周勃,刘恒,薄太后,丞相,吕雉,刘邦

    周勃是汉高祖刘邦十分信任的大将,刘邦死前,他曾经对吕后说过:“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事实也正像刘邦所预料的那样,刘邦死后诸吕作乱,正是周勃联合了陈平,诛杀吕氏众王,然后请回代王刘恒,并将他扶持即位,成为拥立有功的大臣之一。汉文帝时,周勃先后两次担任丞相,位极人臣,权势十分显赫。大多数像周勃这样的重

  • 周勃案1:历史疑点,定国功臣蒙冤入狱,无厘头的案件暗藏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周勃,刘恒,丞相,皇帝,太后,周勃案

    编者按:《史记》关于绛侯周勃晚年遭受的一次牢狱之灾,交代得非常含糊,周勃是莫名其妙进监狱,又稀里糊涂出监狱。笔者认为这其中深含不为人知的内幕,司马迁因为没有直接证据,所以不好明说,故意把事件说得很含糊,让读者自己去揣摩。笔者尝试着以推演和推测的手段,力图复原真相。一、绛侯入狱《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

  • 得知许世友在看这本书,毛主席特别叮嘱:你以后就作周勃嘛

    历史解密编辑:今人说古标签:周勃,红军,许世友,毛主席,韦国清,叶剑英,小说家,天地之中

    1973年12月,在毛主席的一声令下,八大军区的司令员实行对调,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开国上将的许世友将调任广州军区司令。直到1980年1月,开始专任中央军委常委为止,许世友在广州生活、工作了6年之久。广州留园7号,原是党内元老董必武在广州居住时的别墅。但在1973年12月以后,它的主人就换成了许世友。

  • 诸吕之乱:吕氏大权在握,为何还要作乱?周勃:你们还是太年轻了

    历史解密编辑:环宇头条世界标签:周勃,吕氏,诸吕,吕雉,刘邦,曹参

    公元前180年,吕后临终前,交代诸吕,一定要握好手中禁军兵权。然而,吕后刚刚去世,诸吕却欲为乱。齐王刘襄发布讨吕檄文,并率军攻向长安。灌婴受命抵抗,却在荥阳按兵不动。长安城内,郦寄一番说词,欲为乱的吕禄就忘了吕后的交代,竟主动放弃了兵权,吕产也很快就被击败。于是,周勃、陈平等人很快平定诸吕。刘襄大军

  • 吕氏乱政是借口,刘邦提议周勃为太尉另有深意,只能说吕后不够狠

    历史解密编辑:破先生标签:刘邦,周勃,吕雉,丞相,曹参,三毛

    谈秦说汉(302)吕氏乱政是借口,刘邦提议周勃为太尉另有深意,只能说吕后不够狠刘邦在临死之际,与吕后的交谈中不仅提到了丞相人选是陈平,还提到让周勃为太尉辅助陈平。这看似遗言,其实有很深的用意,其目的就是防范汉室不改姓。也就是说,陈平、周勃在刘邦驾崩之前是得到了刘邦的口诏,若吕氏称王则诛杀之刘邦革命成

  • 汉文帝为何打击周勃?从汉初丞相的人选及更替情况,或能找到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周勃,刘恒,丞相,夏侯婴,灌婴,刘邦

    周勃,西汉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的沛县老弟兄,刘邦临终前曾对吕后表示:“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后来,在“诸吕之乱”时,他以太尉的身份跟右丞相陈平合谋,除掉吕氏,挽救了汉朝江山,并迎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代王刘恒为帝。刘恒即为汉文帝。汉文帝登基后,对迎立他的首席功臣周勃的态度是很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