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文帝打压开国功臣的需要和周勃的有些飘飘然导致其入狱

汉文帝打压开国功臣的需要和周勃的有些飘飘然导致其入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阴雨天讲故事 访问量:2841 更新时间:2024/1/2 18:34:05

周勃,汉初名将,跟随汉高祖刘邦起兵,屡立战功官至太尉。吕后崩逝之后,周勃与陈平等人密谋铲除了吕氏家族,迎立汉高帝第四子刘恒继位,是为汉文帝。周勃在此事件中可谓再造刘氏家族的汉室江山,周勃也因此出将入相,风光无限,但是很快他就被汉文帝“敲打”的回到封地,随后更是被逮捕入狱,所幸经狱吏“指点”才逃过一劫,由此让周勃产生了“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的感慨。

“周勃入狱”事件的始末

让周勃发出“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的感慨是发生在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的“周勃谋反入狱”事件。作为诛灭吕氏,再造刘氏江山的最大功臣周勃如何在汉文帝登基之后短短四年就落得如此下场呢?

吕后八年(前180年),周勃与陈平诛灭吕氏,随即迎立当时还是代王的刘恒继位,是为汉文帝。汉文帝登基后不久,陈平主动退让,周勃出任右丞相,陈平退居左丞相。

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因为害怕功高震主和自感能力不足,周勃主动请求免去自己的丞相之位,得到汉文帝的准许,陈平单独出任丞相。

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陈平去世,周勃重新出任丞相。

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汉文帝借口曾经要求列侯都要回到封地去,要求丞相周勃做表率,于是周勃再次被免去丞相职务,回到自己的封地绛县。

周勃

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回到封地的周勃愈发忧惧,每当有官府的人来“看望”他时,都要求家人身穿甲胄,“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于是被人告发意图谋反,随即被逮捕入狱。

周勃因为性格问题,不知如何应对,在狱中连狱吏也开始肆意侮辱他,周勃只好贿赂狱吏寻求帮忙,在狱吏的指点下,周勃通过自己的儿媳也就是汉文帝的女儿来为自己辩解。“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随后“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加上薄太后出面,“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汉文帝才将周勃释放回家。出狱后周勃就发出了“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的感慨。

“入狱”事件后,周勃回到封地,愈发谨慎低调,一直活到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前169年)在封地绛县去世。

汉文帝与周勃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为诛灭吕氏的最大功臣,同时也是迎立刘恒继位的最大功臣,汉文帝为何如此“针对”周勃呢?是汉文帝“忘恩负义”还是周勃“居功自傲”或者“飞扬跋扈”?都不是!

刘恒

开国元勋和诛吕功臣的身份:周勃身上有着两个显著而亮眼的标签,那就是开国元勋和诛吕功臣。这两个身份决定了汉文帝迟早要削弱他的影响力,当然以汉文帝高超的政治手腕他不会强硬和激烈采取夺权措施,而且早期也一定是会倚仗这些老臣、功臣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但是从汉文帝要巩固自身皇权和地位的出发点来看,削弱周勃这样的老臣、功臣是一定会进行的步骤。

周勃本人有过一些“飘飘然”的表现:相较于陈平和灌婴两位和周勃地位相当,背景相同的人物,周勃本人的确有过一些“飘飘然”的表现。在汉文帝继位之初,周勃出任右丞相,的确有些居功自傲,“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综上,汉文帝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决定了他必然会逐步削弱周勃等开国功臣的权力和影响,而周勃本人又曾经有一些“居功自傲”的表现,故而汉文帝在继位后开始有意识地“敲打”周勃。这就导致周勃逐渐感到害怕,加上本来就拙于表达,被逮捕入狱后一下就慌了神,也就出现了被狱吏羞辱,在贿赂狱吏得到“指点”后发出“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的感叹。某种意义上来说狱吏是借助了汉文帝的有意“敲打”之举才能羞辱周勃这样的名将,否则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在周勃面前放肆。

更多文章

  • 汉文帝要斩周勃,薄太后将头巾扔到他脸上:你有本事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周勃,刘恒,薄太后,丞相,吕雉,刘邦

    周勃是汉高祖刘邦十分信任的大将,刘邦死前,他曾经对吕后说过:“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事实也正像刘邦所预料的那样,刘邦死后诸吕作乱,正是周勃联合了陈平,诛杀吕氏众王,然后请回代王刘恒,并将他扶持即位,成为拥立有功的大臣之一。汉文帝时,周勃先后两次担任丞相,位极人臣,权势十分显赫。大多数像周勃这样的重

  • 周勃案1:历史疑点,定国功臣蒙冤入狱,无厘头的案件暗藏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周勃,刘恒,丞相,皇帝,太后,周勃案

    编者按:《史记》关于绛侯周勃晚年遭受的一次牢狱之灾,交代得非常含糊,周勃是莫名其妙进监狱,又稀里糊涂出监狱。笔者认为这其中深含不为人知的内幕,司马迁因为没有直接证据,所以不好明说,故意把事件说得很含糊,让读者自己去揣摩。笔者尝试着以推演和推测的手段,力图复原真相。一、绛侯入狱《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

  • 得知许世友在看这本书,毛主席特别叮嘱:你以后就作周勃嘛

    历史解密编辑:今人说古标签:周勃,红军,许世友,毛主席,韦国清,叶剑英,小说家,天地之中

    1973年12月,在毛主席的一声令下,八大军区的司令员实行对调,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开国上将的许世友将调任广州军区司令。直到1980年1月,开始专任中央军委常委为止,许世友在广州生活、工作了6年之久。广州留园7号,原是党内元老董必武在广州居住时的别墅。但在1973年12月以后,它的主人就换成了许世友。

  • 诸吕之乱:吕氏大权在握,为何还要作乱?周勃:你们还是太年轻了

    历史解密编辑:环宇头条世界标签:周勃,吕氏,诸吕,吕雉,刘邦,曹参

    公元前180年,吕后临终前,交代诸吕,一定要握好手中禁军兵权。然而,吕后刚刚去世,诸吕却欲为乱。齐王刘襄发布讨吕檄文,并率军攻向长安。灌婴受命抵抗,却在荥阳按兵不动。长安城内,郦寄一番说词,欲为乱的吕禄就忘了吕后的交代,竟主动放弃了兵权,吕产也很快就被击败。于是,周勃、陈平等人很快平定诸吕。刘襄大军

  • 吕氏乱政是借口,刘邦提议周勃为太尉另有深意,只能说吕后不够狠

    历史解密编辑:破先生标签:刘邦,周勃,吕雉,丞相,曹参,三毛

    谈秦说汉(302)吕氏乱政是借口,刘邦提议周勃为太尉另有深意,只能说吕后不够狠刘邦在临死之际,与吕后的交谈中不仅提到了丞相人选是陈平,还提到让周勃为太尉辅助陈平。这看似遗言,其实有很深的用意,其目的就是防范汉室不改姓。也就是说,陈平、周勃在刘邦驾崩之前是得到了刘邦的口诏,若吕氏称王则诛杀之刘邦革命成

  • 汉文帝为何打击周勃?从汉初丞相的人选及更替情况,或能找到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周勃,刘恒,丞相,夏侯婴,灌婴,刘邦

    周勃,西汉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的沛县老弟兄,刘邦临终前曾对吕后表示:“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后来,在“诸吕之乱”时,他以太尉的身份跟右丞相陈平合谋,除掉吕氏,挽救了汉朝江山,并迎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代王刘恒为帝。刘恒即为汉文帝。汉文帝登基后,对迎立他的首席功臣周勃的态度是很微

  • 周勃捧汉文帝刘恒上位,却成了阶下囚,没有狱卒指点,就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周勃,刘恒,吕雉,刘邦,太后

    汉朝历史雄壮浑厚,很多事情,扑朔迷离,今天就说一段公案,周勃捧汉文帝刘恒上位,却成了阶下囚,没有狱卒指点,就废了!生活很野蛮,从来不讲理,人生很无奈,其实面对人生,我们没有选择。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大多数人都是负重。刘邦对周勃的评价极高,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吕后专

  • 周勃是拥立汉文帝的功臣,因何落得卸磨杀驴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万物解读标签:周勃,刘恒,刘邦,丞相,樊哙,代王

    作者:许云辉吕后驾崩后,侄子吕禄和吕产分别把持朝廷军政大权,野心勃勃“欲危刘氏”,篡夺刘氏江山,建立吕家王朝。陈平枉为帝国丞相,却无权处理政务。太尉周勃名义上是汉廷最高军事长官,却被二吕排挤得“不得入军门。”周勃与陈平密谋策划,在一批对刘家忠心耿耿的文武大臣支持下,将吕氏势力一网打尽,并将皇位这个大

  • 周勃陈平为啥要在吕后去世后动手?又为啥选择最没背景的代王刘恒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周勃,三毛,刘恒,吕雉,王刘恒,刘邦

    公元前180年七月三十日,执掌大汉王朝权柄、临朝称制十五年的吕后去世,留下一个山雨欲来、黑云压城的动荡政治格局。吕后也知道,随着她的黯然离去,大汉王朝必将面临着诸吕(外戚集团)、刘邦还留在世上的刘氏子弟(宗室集团)、当年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集团之间争夺大汉王朝权利分配的血腥斗争。所以,她在临死之前,

  • 汉景帝请客不给筷子,周亚夫面对人生大考0分,真该想想父亲周勃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周勃,刘启,丞相,梁王,汉朝,周亚夫,汉景帝

    周亚夫是绛侯周勃的次子,继承了父亲的军事素养,是文景时期的名将,单就军事能力而言,早已超越了其父,当时无人能出其右。汉文帝在临终前,叮嘱太子:"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周亚夫没有辜负汉文帝的赏识,也没有辜负汉景帝的信任。七国之乱,政权几乎倾覆,汉景帝在最艰难的时候,启用了周亚夫。他不负众望,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