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忠心耿耿的李斯,为何被称之为现实的政治家,只因为拥护了胡亥?

忠心耿耿的李斯,为何被称之为现实的政治家,只因为拥护了胡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夏觅一年 访问量:1673 更新时间:2023/12/27 18:23:55

如果说商鞅改变了秦国,那么李斯改变的是秦朝。秦始皇最初萌生统一中国的念头就是受李斯蒙。之后由于韩国的疲秦计败露,秦始皇大怒之下,驱逐所有在秦国的外国人,李斯奋笔疾书,一篇

《谏逐客书》

如当头棒喝,唤醒了神智失常的秦始皇,也把秦国从悬崖边拉了回来,最终一统华夏。

李斯在我国历史上是著名的政治家,不过他这个政治家却和其他政治家有着本质的区别。秦朝建国初期,始皇帝嬴政主持召开了秦朝第一届代表大会,讨论国体相关问题。当时淳于越提议实行封建制,而李斯当场反驳了淳于越,

并提出实行郡县制,开启了华夏之后两千余年的中央集权制。

在秦国发展史上,为了统一思想,稳定社会,李斯又提出焚书令,禁止以古非今,禁止出版古代政治读物,禁止游学,从根本上杜绝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滋生。编制小篆,统一文字,从此华夏大地虽然方言众多,但文字永远只有一种。

到那时李斯完全可以名垂千古,然而在秦始皇暴毙这一中国历史上的千古奇变后,李斯忽然疯了,他得了失心疯。在赵高的巧言令色下,他的心智被猪油蒙住,竟然答应了赵高立胡亥为帝的提议,最后终于落得身败名裂。

历史上把李斯评价为最现实的政治家,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深感疑问,政治家都是客观存在且委婉回答问题的存在,为什么到了李斯这里却成了现实政治家呢?之所以这么评价李斯,其实不无道理,以下根据三点来系统回答这个问题。

很多人只知道李斯是秦国宰相,有着卓越的地位,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李斯成名之前他只不过是一个地方小吏。李斯当官之前有着深厚的阅历,之所以说他现实可从下面一件小事看出。当年李斯身为地方官员,每个月都要定期查看粮仓粮食,有一次他发现粮仓里的老鼠吃的白白胖胖,甚至看到自己的到来竟然还在悠哉悠哉的漫步,这一幕引发了李斯的思考。

茅坑里也有老鼠,不过却人人喊打,粮仓里也有老鼠,却无人管束,于是李斯得出了一个结论,环境决定境遇。后来李斯辞官拜荀子门下,学成之后通过卓越的政治才能投入秦始皇足下,成为帝国高级官员。

作为一个现实的政治家,李斯从来没有向其他人那样卖弄国家情怀,他本性着利,却又与趋利附势的小人有所不同。他想凭借自己的政治手段获取丰厚的官禄,这一点有说明他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李斯和秦始皇的政治见解是相同的,他非常效忠于秦始皇,同时也极度效忠于金钱地位。从李斯陷害自己的师韩非就能看出,如果李斯不是个现实的政治家,他大可没必要致师兄于死地,之所以选择在韩国灭亡后立马杀了韩非,无异于是忌惮自己师兄的才能,如果韩非不死。

很多人都曾对李斯拥护胡亥上位而有所疑问,甚至一度认为,李斯对秦始皇的忠心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在秦始皇的身边不乏有溜须拍马之辈,比如说赵高。赵高这个人没有一点真材实料,有的就是一张拍马屁的嘴,对于书法,政治,法律的见解可谓为零。

他的眼中唯有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在秦始皇死后他极度拥护胡亥上位,为啥呢?就因为胡亥是自己的学生。当然想要让胡亥上位必须要有一个人的鼎力支持,这个人就是李斯。秦始皇死了,自己效忠的人是不是应该有所转变呢?

虽然胡亥无能,当时有才能的公子扶苏却和秦始皇政见不同,而自己和秦始皇的政见可谓如出一辙,自己支持扶苏岂不是和自己背道而驰?再试想自己的地位,多年来的奋战难道要毁于一旦?

李斯犹豫了,多年的打拼他舍不得。再说,自己如果支扶苏恐难自保,扶苏和蒙恬如此亲近,自己如果支持扶苏,等他上位之后恐自己想要富贵还乡无异于痴人说梦。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李斯选择了胡亥,这个虽无能却能保自己地位的人。

综合以上三点,说李斯是一个现实的政治家绝不为过。李斯本性趋利,却又不同于小人趋利附势,他身为政治家,又不同于其他政治家。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李斯一枝独秀,直到现在,李斯的政治谋略和情怀仍然让很多人为之感慨。人之初,性本趋利,但是像李斯这样的凭借自己的才能去获得大富大贵的却是九牛一毛!

李斯20多岁从上蔡前往兰陵求学时,为的是学习

"仓中鼠"

寻找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当他在秦国以郎官的身份做到秦朝丞相的位置时,他成功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抱负。可随之而来对权力的渴望,却逐渐侵蚀了李斯的心,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一次次向赵高、胡亥妥协,帮助他们除掉自己的对手。

李斯与虎谋皮的做法,换来的是赵高无情的打击。到他临死的那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原来是曾经和家人们在一起时,那些温馨动人的瞬间。

更多文章

  •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秦朝二世而亡,是从熊孩子胡亥破坏鞋子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秦二世,赵高,嬴政,孙叔敖,贾谊,秦朝

    读者应该在中学的时候背过贾谊的《过秦记》。我当时的中文老师知识渊博。他告诉学生:课本上的《亡秦论》只有三分之一,贾谊的原著分为三篇,都收录在《贾谊新书》里。因为《亡秦论》二、二回写得比较深,后来的皇帝不太喜欢——大家都犯过同样的错误,读完难免有些尴尬他们坐下了。今天我们要说的话题,与贾谊的《过秦记》

  • 李斯是扶苏岳丈,为何还会不顾一切地帮胡亥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李斯,扶苏,赵高,蒙恬,胡亥,周朝,先秦,秦二世,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最信任的两个人会同时背叛他,将辛苦打拼下的江山交给胡亥,以至于秦朝迅速走下神坛。如果说赵高是个阴谋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那么李斯,一直被秦始皇所重用,并且他和扶苏之间还是岳丈关系,这么亲密的连接,为何还会让李斯不顾一切的背叛秦始皇和扶苏呢?图片:赵高与李斯密谋剧照一、沙

  • 陕西发现秦始皇女儿墓,场面令人揪心,司马迁所言不虚,胡亥太狠

    历史解密编辑:冰封天下史标签:扶苏,胡亥,汉朝,先秦,司马迁,秦二世,秦始皇嬴政,秦始皇女儿墓

    秦朝为什么只持续了两代皇帝就灭亡了呢? 秦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短命王朝之一,这里的罪过有一部分是秦始皇的,但更多的是他的儿子秦二世惹的祸,他的残暴程度远远地超过了他的父亲。本来秦始皇在死前就是想要把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疼爱的公子扶苏,扶苏和他父亲残暴的行为处事不同,他常常宽以待人,而且很有政治才能

  • 胡亥诛杀了秦始皇所有的儿子,秦末世子婴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秦二世,嬴政,子婴,赵高,扶苏,秦末世

    公元前207年,子婴向刘邦递交投降策书,承载着8代人梦想与心血的大秦王朝便轰然倒塌。秦王朝倒下了,而子婴的身世却因《史记》的多种表达方式而成了千古之谜,后世对此争论不休。②秦始皇儿子据《李斯列传》记载,秦始皇有二十几个儿子,皆下场凄惨。因为“子婴”这个名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争议,所以本文将以“秦末世”来

  • 李斯那么聪明, 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 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婧刘爱搞笑标签:李斯,扶苏,赵高,蒙恬,胡亥,周朝,秦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合伙矫诏秦始皇去世前,让赵高通知扶苏:把部队交给蒙恬,赶往咸阳参与葬礼。信还没发出时,秦始皇就驾崩了。此时,只有李斯、赵高及少许几个幸宦知道此事。由于秦始皇没有正式立太子,李斯担心消息传出,诸皇子争位,破坏稳定,因此,绝对保密,“百官奏事上食如故”。李斯采取保密,客观上确实有利于当时错综复杂的局势,

  • 胡亥本来本本分分,是如何被赵高忽悠上了贼船的?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秦二世,赵高,嬴政,扶苏,李斯,皇位,胡亥,周朝,先秦,书法家

    秦始皇比较出名的儿子有两个,分别是扶苏和胡亥。扶苏是长子,从家族继承的角度来看,他是皇位和财产的继承人。胡亥在这方面自然没什么优势,而且本身的能力也有所欠缺,所以,秦始皇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也没有在胡亥身上做过多的考虑,胡亥本人呢,本来打算遵照父亲的意思,在后半生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也算不错了。但聚在这

  • 李斯那么聪明,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斯,秦二世,扶苏,赵高,嬴政,丞相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李斯的信条。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精心规划的人生,结果却是割鼻、砍脚、腰斩,剁成肉酱,甚至夷灭三族。《史记·李斯列传》曰:“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汉·书·刑法志》曰:“当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诅詈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

  • 秦始皇传位之谜:胡亥到底有没有矫诏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嬴政,秦二世,赵高,李斯,司马迁

    秦始皇传位之谜:胡亥到底有没有矫诏篡位? 秦始皇像胡亥,即秦二世,继秦始皇之后,大秦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大秦王朝最后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实权君主。秦二世被弑不久,刚刚兼并六国不足十五年的大秦帝国,便被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和六国复辟势力的浪潮给彻底湮没,一个至东周开国便屹立在华夏西部的古老诸侯国——秦国,

  • 子婴比秦二世胡亥明智许多倍,为何继位四十六天就投降了起义军

    历史解密编辑:盗夢影剧馆标签:子婴,秦二世,赵高,蒙毅,蒙恬,刘邦,嬴政,胡亥,继位,周朝,先秦

    赵高曾经犯法,秦始皇让蒙毅去审他,蒙毅从严执法,叛赵高死刑。蒙毅(剧照)要不是秦始皇感觉赵高这个奴才非常好使唤,伺候的非常周到,实在不忍宰掉,亲自干预,留了赵高一条命,秦朝也不会后来那么多事儿。赵高小人本色,并没有记秦始皇的恩,只是对蒙毅有了刻骨的仇恨。于是,胡亥一继位,赵高就在胡亥那里说蒙毅的坏话

  • 秦二世胡亥导致秦灭亡,秦始皇也有责任吗?秦始皇要追求长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同学趣谈小段子标签:赵高,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众所周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多民族王朝,秦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秦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形式的国家,而中央集权这种政治体制自秦朝开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2000余年,也成为了秦朝之后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而着一切都是都源于秦朝的建立,为此也有“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