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灵璧县有一座虞姬墓,可是打开后,人们只是看了一眼便重新掩埋了

灵璧县有一座虞姬墓,可是打开后,人们只是看了一眼便重新掩埋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雅彝果果 访问量:1060 更新时间:2024/1/1 3:40:34

“霸王别姬”是历史上著名的爱情桥段,令后人无不为项羽姬这一对末路鸳鸯而感到伤心落泪。可是您也许并不知道,在安徽省有一座灵璧县,据说此地曾经出土过虞姬墓葬,但当人们看完挖出的虞姬陵墓一眼后,便又将其重新埋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秦朝末年,随着陈胜吴广的振臂一呼,秦国各地开始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在诸多起义军当中,尤属项梁叔侄所带领的楚军最为强悍。项梁阵亡之后,其侄子项羽顺利接手了楚军的领导权,并在巨鹿之战中大破章邯所领导的秦军主力,自称西楚霸王。

秦国正式灭亡之后,刘项之间便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大幕,在多次交战之后,项羽最终被围于垓下,形成了四面楚歌的末路局面。眼见突围无望,在楚军帐中的项羽,只能整日与爱妾虞姬饮酒浇愁,等待着最后时刻的来临。虞姬又称虞美人,其本人是名门闺秀,不仅姿色绝佳,并且能歌善舞、善解人意,深得项羽宠爱。虞姬知晓项羽的心性,深知他不可能向刘邦屈膝投降,故此在汉军发起总攻之前,便与项羽深情的诀别,以宝剑横于项上自刎而亡,演绎了一段凄婉动情的爱情故事。

自古以来,人们便对霸王别姬爱情故事传唱不已,并为虞姬的红颜薄命产生了无比怜惜之情。不过在史书之中,虞姬似乎只是历史传奇中的一个匆匆过客,书中内容对其记载较少,甚至连其本名、种族、出生地以及生卒时间,都未加详细说明,只是如昙花一现般出现在项羽的人生之中。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如此凄婉的叹息中,虞姬缓缓地倒在项羽的怀中,并从此成为了一具冰冷的尸首。正是因为虞姬凄惨地殒命,以及其身世的神秘,致使后世一直在猜测虞姬埋骨地在哪里。

时至今日,关于虞姬墓葬所在地的说法一共有三种,一种说法认为,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是虞姬墓葬所在地,因为在明代县志《和州志》中曾提到,在定远东南60里的嗟虞墩地区,曾经是虞姬的最后葬身之所。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虞姬的墓葬应该在安徽省灵璧县城东15华里处,该说法源于明代县志《宿州志》。第三种说法则认为,以上两处都是虞姬的墓葬所在,只是定远县内埋葬了虞姬的头颅,而灵璧县却收葬其娇躯。

至于以上说法孰真孰假?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但是如果从客观理论上来讲,虞姬很有可能被项羽埋葬于自刎之地,也就是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安徽省灵璧县。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时的项羽早已经自身难保,不可能带着虞姬的尸体突围撤退。

不过此时一个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关于虞姬真正葬身之所在安徽省灵璧县的说法,专家们是否找到过实质性的根据呢?谈及此处,我们必须要谈到当地几十年前的一次掘墓事件。

1965年时,灵璧县虞姬乡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开荒行动,百姓为了能够收获更多的粮食,便积极开辟更广阔的土地,以避免出现土地被荒废的状况。

在这一次开荒行动中,村民们偶然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并且还对其进行了彻底的发掘。墓葬情况较为简单,墓中棺椁共由4块至5块厚薄不一的石板构成,整体呈三角形结构,石板长度约为2米,厚约0.3米,拼凑方式简单,属于粗制滥造的坟墓。由于棺材的密闭性不严,致使棺中塞满了黄土,墓主人头骨已呈粉末状,牙齿与身躯骨骼尚保存完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墓主人的头骨两侧,还发现了两只凤形的耳饰,证明墓主人是一位曾经拥有高级身份的女性,因为在礼法森严的封建时代,凤的图案只能被皇家亦或是王族女子使用,普通百姓一旦使用便属于僭越之罪。可惜的是,由于当时百姓们对文物保护意识不够,在凤形耳饰出现之时,立即发生了哄抢的局面,导致无人知晓其详细质地与规格。

当地文物局很快来到现场,他们只是看了一眼,便迅速通知工作人员前来进行填埋,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古代文物,同时也是在发掘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墓葬的原样,否则贸然发掘,势必会造成某些不可逆的损失。

自从该座墓葬出土之后,便有不少专家纷纷提出观点,认为该墓葬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虞姬墓葬,其中的原因也有不少,包括棺材本身的简陋构造,象征墓中墓主人高级身份的凤形耳饰,以及史籍中关于虞姬自刎地的描写等等。可若是按照理论来讲,科学最讲究证据,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一切结论都属于猜想的范畴。几十年过去了,当年被填埋的神秘墓葬,至今仍然未被挖开,其中的种种谜团,也尚未大白于天下,故此该墓是否为虞姬真正的墓葬,仍然是一个未知之谜。

不过小编还是有一个猜想,如果考古专家们能够顺利找到当年抢走凤形耳饰之人,则根据该物品的造型风格,便很有可能推断出墓主人所生活的年代,继而对墓主人的身份进行更明确地锁定,探究其是否为真正的虞姬之墓?小编相信,随着各路考古专家们的努力,真相大白的一天终将不会太遥远。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更多文章

  • 如果项羽重用范增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项羽,范增,刘邦,萧何,张良,秦国

    关于项羽之败,古代文人有很多评价,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与范增不和,刚愎自用不听范增建议,所以错失了天下,汉末蒋济就曾说过:“项羽若听范增之策,则平步取天下也。”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实力盖世、威名远播、号令诸侯,走上了人生巅峰,但在随后的楚汉争霸中,项羽却远贤臣、远范增,充满了理想色彩,看不清刘邦的“狡诈

  • 范增论:时机,更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自古文人嘰嘰喳标签:项羽,三毛,刘邦,高帝,范增论,历史故事

    苏轼〔宋代〕在恰当的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真正的智者。刘邦这家伙就行,往往在间不容发之际,做出正确判断并立即执行。范与项,死得不冤。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

  • 宋代苏轼的《范增论》

    历史解密编辑:热点导读标签:茶,苏轼,刘邦,三毛,宋代,北宋,范增论,弦乐器,霸王项羽,中国传统音乐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

  • 《楚汉之争》之范增的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著字以育人标签:范增,项羽,张良,英布,楚汉之争,汉高祖刘邦

    项庄拔出宝剑上前舞动起来,钟离昧,英布,季布,虞子期纷纷叫起赶来,刘邦正要饮酒突然看到项庄的宝剑向自己刺了过来,他惊慌失措的将酒杯扔下躲到了桌子下边,项庄见此当即便将宝剑刺向了刘邦,只听铛的一声项庄的宝剑被人给挡了回来。项庄抬头看到项伯挡在了刘邦的生前他向众人说道我侄子一人独舞难免有些孤独,我来陪他

  • 《楚汉之争》之范增献计

    历史解密编辑:著字以育人标签:范增,项羽,项梁,陈胜,吴广,楚汉之争,汉高祖刘邦

    项羽将桓楚,英布带回来后便独自一人前去拜见项梁,他听到众人说陈胜逝世的消息不由得心中一惊,范增见此急忙上前说将军可是因为陈胜的事情而忧心吗,项羽说你怎么看出来的,范增说现在天下的事情再也没有比这更为重要的了,项羽说你既然有这眼界自然也有计策教我了,范增说你只要肯听我的鼎定天下也不是什么难事。项羽听范

  • 刘邦送给范增玉斗暗藏杀机,范增挥剑砍碎,堪称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解密标签:刘邦,范增,范增玉,项羽,鸿门宴,张良,汉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器始终都是美好的代名词,正所谓“君子如玉”。历史研究表明,玉器在社会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因为它代表礼制,所以不同的玉器也有不同的含义。比如,鸿门宴中刘邦以玉赠项羽和范增,但项羽收下了,而范增却将其砍碎,这究竟是为何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吧。(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

  • 为何古人背上长一个疮就必死无疑,范增刘表死于此病,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食外高人标签:范增,刘表,刘邦,徐达,三毛,必死,三国,汉朝,努尔哈赤,霸王项羽

    为什么古人背上生疮必死,范增刘表就是死于这种病,原因很简单。文化,感受不同时代的背景。疮,本义是指皮肤上长出小米粒状的疙瘩,引申为皮肤肿胀溃烂的病症。现在看来,疮只是小病。但在古代,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以说是面目全非,尤其是背疮、斩首疮,很多名人都因此而死。项羽的第一任顾问范增,被项羽尊为“亚洲之

  • 亚父范增是被气死的吗?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范增,项羽,刘邦,楚怀王,张良,三毛

    范增是项羽身边最重要的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他也是楚军中,敢于一而再再而三,向项羽提出最正确意见的一个人。范增随项羽来到咸阳,看到贪财好色的刘邦在咸阳城里,既没有拿走多少财宝,也没有临幸那些宫里的美女。就对项羽说,刘邦这个人看来志在天下,我看他身上有一种龙虎之气,咱们要赶紧趁这个机会,把他消灭掉。于

  • 范增能力到底有多强?假如项羽听从范增建议,还会出现楚汉争霸吗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范增,项羽,刘邦,楚怀王,项梁

    人们注意到,范增有先见之明地指出:未来跟项羽争天下的就是刘邦,但是没看到项羽跟范增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范增的短板。实际上,项羽从来就没有真正信任过范增,二人关系也远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融洽。即便项羽在鸿门宴上听从范增的建议,刘邦也不会遇害,因为范增和项羽都做不到,对已经提前做好充足准备的刘邦下手!所以,

  • 项羽的亚父范增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奶思兔米鱿标签:项羽,范增,项梁,秦朝,汉朝,魏无忌,楚汉战争,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项羽的亚父范增是怎么死的?范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将领,他是项羽的亚父,与项羽共同参与了楚汉战争。然而,范增在楚汉战争中的死因备受争议,历史上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范增的生平及死因。一、范增的生平范增是项羽的亚父,出生于沛国(今江苏徐州)。他年轻时曾拜在魏公子禽和项梁的门下学习军事,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