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最大的死结是制度的死结,不是人的死结!网上一直都有一种观点,如果扶苏做皇帝,秦朝是不是不会那么快灭亡!首先,我个人的观点是发出这种论调的人纯属无稽之谈!经不得半点儿推敲。现当代社会上的秦朝研究爱好者一直以来都把扶苏定义为一个未出的明君,至少也是有着像秦始皇嬴政那样的雄才大略之人。但是很少有人能清楚的认识到,雄才大略的品质到底是什么,扫六合,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把那些祸国殃民的伪儒生给坑杀,建万里长城,敢于不惧如虎狼一般的匈奴,这才是雄才大略的帝王应具备的良好素质。扶苏公子怕是对于成为君王自己也没有想过,扶苏公子顶多就是一个“庸而不昏”的人。从两件事情就可以佐证。
其一,面对父亲的严厉,妥协得快速!在为那些儒生求情的时候,秦始皇只是一声呵斥,便再也没有了下文,你可能会说这是恐惧秦始皇的威严,可如果是参考唐太宗李世民,就会发现作为帝王应有的手段是一个都使不上,只有后退的份。即便是妥协了,也得在其他方面为自己多找补点啥好处吧,可温良敦厚的扶苏公子是一声不吭的就到边关防备匈奴去了。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或许从这时起,帝位就与扶苏沾不上边了!其二,骨子里缺少作为帝王的阴和狠!在胡亥篡位的时候,扶苏和蒙恬手握重兵,却不敢反抗一下,也着实是太庸了,太教条主义了!即使几十万的大军无法全部调动,但凡是调动一部分,咸阳城内一定会有人响应,因为赵高和胡亥从来就没有稳定过内部,要不也不会有“指鹿为马”的典故,说明赵高心里清楚,自己从来也没服众。但是,扶苏公子终究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才造成了历史上到今天的“千年之问,要是扶苏公子做了皇帝,会不会秦朝不会那么快灭亡?”
从历史感情上看,我钦佩扶苏公子做人的品节,但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看,扶苏公子的做法不值得同情!我是张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