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秦始皇早年间立扶苏为帝, 秦朝能免遭覆亡!

如果秦始皇早年间立扶苏为帝, 秦朝能免遭覆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情人趣谈 访问量:3296 更新时间:2023/12/13 14:00:16

秦始皇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可以说这是划时代的一笔,只是任谁也想不到秦朝从建立到灭亡只剩下14年时间,如此短暂的统治时间着实令人遗憾,导致这种结局的不是秦始皇而是众所周知的秦二世。

身为第二代帝王,秦二世可并不像秦始皇一样雄韬伟略、而其帝位也是谋其长兄、也就是公子扶苏、被扶苏所得,可以说如果秦始皇还没有到青年时代便提前立扶苏为太子,如此一来便不需要立遗诏了,那么便不会有赵高这样篡改遗诏了,扶苏才能成功继位,如果这样扶苏果真能领导秦朝避免灭亡的下场?

岁少有才,有仁德和声望

咱们就从公子扶苏到底有什么能力开始吧,能够让那么多人敬仰,都推他做继承人,第一,公子扶苏作为秦始皇长子,比起别的皇子要成熟沉稳得多,还是名义上顺位的继承人,深得秦始皇器重,而且看看扶苏本人就很有才,据《史记》所载,扶苏坚毅武勇、勇猛善战。

再加上扶苏也是出了名的仁德,比如说他秦始皇是用严刑酷法来治国的,动辄处死了许多百姓,在这威势下,不管是文武百官或者是一般百姓都生活得非常谨慎,怕出什么违反法律的毛病,长期下来,这心理压抑使人透不过气来。

与扶苏不同的是,他一直出面劝秦始皇治国安邦不能太狠,倒不如仿效儒家以德为政,可能会有比较好的结果,尽管秦始皇并没有采纳扶苏的意见,但的确减少杀戮,使扶苏成为文武百官及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仁德之君。

再就是扶苏为让秦朝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而努力去减轻兵役与劳役,并且还尽了最大努力来更改一些苛刻的法规,而自己也因直言进谏秦始皇坑了清白而激怒了秦始皇,后又奉命到边境和蒙恬共筑长城,足见其为人之心。

正因为如此,扶苏在基层非常有声望,即使后来陈胜吴广起义也打着扶持扶苏的旗号,只是被人期望着,而且最称职的扶苏并没有在大家的期待中登基,而是遭到了诬陷。

不幸被奸臣诬陷,没有机会继承皇位

尽管秦始皇显然倾向于拥立扶苏为帝,但却迟迟未立遗诏,事先并不包办任何事情,反而在巡幸天下途中猝然暴毙,在这紧急关头所立的遗诏中,其内容是将扶苏立为新皇的,只是遗憾的是这遗诏来不及送达扶苏之手秦始皇便死了,并且也是半路截获。

在获悉秦始皇死讯之后,太监赵高、丞相李斯等伙同秦始皇幼子胡亥密谋篡改秦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帝,一边又假造遗诏交给扶苏,在遗诏中罗列扶苏与蒙恬之罪,一边又下令两人自尽,蒙恬虽察觉到事中蹊跷,劝扶苏勿听,但扶苏没有多想,仍然按遗诏之命自杀。

后来胡亥也就是秦二世即位后,与赵高等勾结在一起,完全不把心思放在治国上,只注重个人奢侈享乐,也大兴土木、置民于水火,在这种形势下原本被压制的底层人民当然也不能永远这样下去了,总之横竖就是死路一条,还是放手去吧。

这还有陈胜吴广后来揭竿而起的原因,接下来楚汉之争中,秦二世仅执政三年便被迫下台,这也是为了自己的愚蠢与昏庸无道而付出的一点点代价,从此秦二世声名狼藉,毕竟秦朝真的在自己手里覆灭了,这里面还有很大程度上的个人因素在起作用。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秦始皇早年预封扶苏为皇太子会不会另当别论?只有事先定了继承人人选,那么扶苏才会顺理成章地继承帝位,才不会出现赵高、李斯这样篡改遗诏的事情,将来秦朝的霸主就是扶苏,那么如果果真如此的话,扶苏能不能带领秦朝走向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呢,更重要的是他能不能避免灭亡?

扶苏还在,能否扭转乾坤?

客观地说,扶苏在那个时代确实是个非常优秀的继承人,尽管无法判断自己能否扭转秦朝灭亡的命运,但一定会有较大的改观,至少他执政时秦朝还能保持原来的统治地位,不发生政局动荡、奸臣当道、终究是太子之位奠定后,扶苏没有即位的障碍,没有太多的变数,因此政局比较平稳。

二是扶苏不可能是秦二世这样昏庸无道之人,也并非那种无能之辈,以其人品以及此前所提倡的政治远见来看,在秦朝立国之初就极有可能取消严刑酷法,采取儒家类仁政治国的思想,这样秦朝人民将免除繁重赋税压力,文武百官将不再面临高压统治,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即使李斯、赵高想谋反的概率都是很小的,而像赵高这样的奸臣早晚是要除掉的。

再就是帮助苏即位是众望所归的事,很多人都拥护他,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何况他有大将蒙恬的幕后支持,也许秦始皇当年就派他与蒙恬北筑长城,抵御匈奴是要给两人合作的机会与经验,同时要使蒙恬以后能够更好地帮助扶苏,另外丞相冯去疾和御史大夫冯劫这些大臣都会无条件地拥护扶苏,秦朝可能在他们的领导下继续延长期限。

只是遗憾扶苏即位仅仅是一种推测,毕竟是无法实现的,但从这一推测中也能看出来秦朝的覆灭是由暴政而来,是由秦二世残暴不仁而来,与其形成鲜明对比,扶苏就是这样一个能够真正改变秦朝现状的人物,在百姓心中他还是一个适合自己的继承人,并且对统治者来说,得到了百姓的心就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拥戴是一个国家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可是自古以来又有几人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又有几人真的做到呢?

标签: 嬴政扶苏秦朝秦二世蒙恬赵高

更多文章

  • 如果是扶苏做皇帝,秦朝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快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锁仪芳萌娃天天乐标签:扶苏,皇帝,秦朝,嬴政,赵高,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朝最大的死结是制度的死结,不是人的死结!网上一直都有一种观点,如果扶苏做皇帝,秦朝是不是不会那么快灭亡!首先,我个人的观点是发出这种论调的人纯属无稽之谈!经不得半点儿推敲。现当代社会上的秦朝研究爱好者一直以来都把扶苏定义为一个未出的明君,至少也是有着像秦始皇嬴政那样的雄才大略之人。但是很少有人能清

  • 如果扶苏即位,秦朝之后会如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陈皮拌粉条标签:秦朝,嬴政,扶苏,赵高,先秦,周朝,秦王朝,秦二世,秦始皇统一六国

    说起昙花一现的秦朝,想必意难平的朋友们都感觉惋惜不甘心,对致使秦朝迅速覆灭的罪魁祸首赵高之流也是深恶痛绝,正是此人为了一己之私才引发了迅速覆灭的导火索——沙丘之变,联合秦始皇少公子胡亥、时为左丞相的开国功臣李斯以矫诏密谋作乱,废长立幼,致使本该继承帝位的秦始皇长公子扶苏客死边疆上郡。随后胡亥即位称帝

  • 秦始皇不是想传位给扶苏吗?秦始皇为何又不待见他?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嬴政,扶苏,秦二世,蒙恬,李斯,赵高

    秦朝建立大一统,为后世千年开创了封建统治的典范。然而秦王朝的二世而亡,始终都是后人谈论的热点。秦始皇被后世称作千古一帝,在位所做出的很多决策虽然“罪在当时”,却都是“功在千秋”的,然而在他对接班人的选拔问题上,却让人唏嘘不已。其中,让人颇为不解的,是秦始皇平时并不怎么待见自己的长子扶苏,而更偏爱胡亥

  • 秦始皇病重之时,此人将扶苏的亲信调走,或将对秦始皇下毒手?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嬴政,扶苏,赵高,蒙毅,秦二世

    秦始皇病重之时,此人将扶苏的亲信调走,或将对秦始皇下毒手?任何人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不变的自然法则。倘若这个不变的法则放在历朝历代的皇帝身上,那就会产生不同的答案。历朝历代都有人为争夺皇位而互相算计,不惜父子反目。其中有很多离奇诡异的突然死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帝王的死亡背后有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作

  • 若公子扶苏不死,顺利成为秦二世,秦的发展会是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低级喜剧标签:扶苏,嬴政,秦朝,周朝,先秦,秦二世,若公子,秦始皇统一六国

    若公子扶苏不死,顺利成为秦二世,秦的发展会是怎么样呢?。如果扶苏不死,他将有可能成为秦朝开创良好局面的领袖。首先,他是秦始皇的长子,若是继位,将避免秦二世因为年幼无法有效处理国家事务,导致的乱象和内耗。扶苏具备优秀的军事才能,他有可能制定更为有效的军事战略和改进军事装备。在其治理下,秦朝的军事实力将

  • 《史记》里记录了许多皇后,为什么没有记载,扶苏、胡亥的生母

    历史解密编辑:屠水凡萌宠标签:扶苏,秦国,嬴政,王族,芈月,史记,皇后,胡亥,周朝,先秦,秦二世

    《史记》作为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第一次完整的记录了,从上古时代,到司马迁生活年代的通史著作,对于了解中国历史非常重要。但奇怪的是,史记记载了很多女性,尤其是君王配偶,有的甚至都非常详细,但奇怪的是,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的秦始皇,关于他皇后的记录却一点点都没有。这不能说是司马迁不重视秦始皇,秦始皇本

  •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为何李斯还要篡改密诏,伙同赵高赐死扶苏呢?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斯,赵高,扶苏,秦二世,丞相,秦国

    导语:秦国虽然是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但是在始皇帝统一之后,它也面临了一个十分大的问题,那便是皇权继承。当时的赵高和胡亥儿直接篡改诏书让胡亥做上了秦二世,然后把长子扶苏直接赐死,除去他二人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便是丞相李斯,不过有很多人比较疑惑,扶苏是李斯的女婿,按理来说李斯应该不会加害扶苏,但是为

  • 假如扶苏不服从赵高伪造的圣旨,秦帝国局势会如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冷暖小故事标签:赵高,扶苏,李斯,蒙恬,周朝,先秦,秦二世,秦帝国,书法家,秦始皇嬴政

    假如扶苏不服从赵高伪造的圣旨,秦帝国局势会如何发展?扶苏是秦始皇最宠爱的秦始皇之子,也是最受宠爱的继承人之一。尽管由于叔父的缘故,他和秦始皇之间产生了隔阂,但是,秦始皇并没有因此而失去理智。他很清楚,无论从心性还是从能力上来说,扶苏都是最适合让他来继承秦皇位的人。但秦始皇的希望,却随着他的陨落而破灭

  • 如果扶苏起兵,秦王朝会怎么样?刘邦和项羽又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史吴前例标签:刘邦,项羽,扶苏,嬴政,蒙恬,周朝,秦朝,秦王朝,历史故事

    根据史料记载,以扶苏的为人性格几乎是不可能起兵造反的。那么假设扶苏会起兵造反,会对秦王朝有什么变化和影响呢?刘邦和项羽对扶苏起兵造反会有什么反应,还会不会再起义造反?以秦始皇长子扶苏起兵做出假设:如果扶苏起兵造反,赵高拥立胡亥称帝的计划可能就会落空;之后会加速动乱局面的出现,以扶苏在百姓心中素来贤德

  • 历史故事:秦始皇死因成谜 赵高嫌疑最大 扶苏胡亥都是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嬴政,赵高,秦二世,扶苏,李斯

    关于秦始皇的死,史记记述了很多,分别鉴于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等处。似乎死因已明,无可置疑。可是,仔细阅读,可以发现其中有耐人寻味之处。始皇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二百一十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李斯,胡亥,赵高等随从,尚清,蒙毅也在随行之列。蒙毅,是蒙恬的亲弟弟。是皇帝的亲信,可是,当秦始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