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不变的自然法则。倘若这个不变的法则放在历朝历代的皇帝身上,那就会产生不同的答案。历朝历代都有人为争夺皇位而互相算计,不惜父子反目。其中有很多离奇诡异的突然死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帝王的死亡背后有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他的死又是自然死亡还是被阴谋暗害的呢?嬴政作为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君主,他的死因算得上是猜测最多的一个了。因为他曾经君临天下,站在权力的巔峰,令世人为之臣服。
但嬴政的出生充满着神秘,他是秦庄襄王子楚与赵姬的儿子,而不少人认为他是吕不韦和赵姬的儿子。嬴政的死同样充满着神秘,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关于这位王者的死因,历史一直上争论不休。目前有两种最普遍的说法,一种观点说嬴政是死于疾病,另一种观点说是非正常死亡。坚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嬴政死亡原因的记述很多,病死可以说是实锤了。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从小就患有疾病,体质比较差。
可是他为人又刚愎自用,大小政务都要亲自处理,绝不假他人之手,所以工作极度劳累。在加上第五次东巡时正值七月高温,很多因素并发,促使秦始皇在途中病死。既然是病死的,那他死于何种疾病呢?曾经著名郭沫若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乌膺,豺声,刻薄寡恩而虎狼心。”他推测秦始皇童年时患有软骨症,且患有支气管炎,所以长大后胸部和鸷鸟一样,声音好像豺狼。并且后来由于政务繁忙,又引发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秦始皇在渡黄河时,癫痫病发作,后脑瓜子撞在青铜冰鉴上,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处于昏迷状态。
当车赶到沙丘第二天,丞相李斯和中车令赵高发现秦始皇嬴政已病逝了。坚持第二种说法的人从几篇有关秦始皇死亡情况的史书中推敲,秦始皇或是被赵高谋害的,原因不言自明。第一,秦始皇时年四十九岁,正值壮年,况且他虽然病重,但他所患的种种疾病还不至病死。第二,观察中车令赵高在秦始皇病重和驾崩后的种种表现,令人不得不怀疑秦始皇的死与他有莫大的关系。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随从亲信除了中车令赵高、丞相李斯、小儿子胡亥等人,将军蒙毅也在随行之列。可是当秦始皇在途中病重之时,将军蒙毅却被赵高遣返回边关。从这一突发事件来看,这很可能是赵高的计谋。
蒙毅既是大将军蒙恬的亲弟弟,还是秦始皇长子扶苏的亲信,而赵高又在秦始皇病重之际将蒙毅从秦始皇的身边调走。赵高的此番举动不仅去掉了公子扶苏的眼线,也为自己计谋的实施与得逞除掉了一块心病。在秦始皇前脚刚驾崩,随后,中车令赵高便假冒秦始皇的旨意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责令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众人,车队不敢走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回到咸阳后,赵高便开始对丞相李斯下毒手,将李斯给弄死了。
第三点,也就是中车令赵高谋害秦始皇的动机,最主要动机就是赵高唯恐长子扶苏继承王位。赵高为使李斯乖乖就范,曾经对他说讲:“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如果他当上皇帝,肯用蒙恬为丞相。”蒙恬是扶苏的亲信,赵高曾被蒙恬治罪而判死刑,后秦始皇念其功劳,将他赦免。所以赵高对蒙恬、蒙毅兄弟恨之入骨,更不希望不希望将来蒙恬成为丞相,所以必须阻止扶苏登上皇位。但是扶苏是秦始皇长子,只有伺机除掉秦始皇,才可矫诏拥立十八子胡亥,并进一步除掉蒙恬和扶苏。秦始皇嬴政平时居于深宫,戒备森严,赵高根本无法下手。
现在他出巡途中病倒,这真是天赐良机。正如赵高劝胡亥时所说:“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所以他果敢地对重病中的秦始皇下毒手,使其非正常死亡,这完全是有可能。秦始皇嬴政到底是病逝还是非正常死亡的的?这两种观点至今尚无定论,不过,未来很可能真相大白于天下。根据最新考古研究,秦始皇陵没有被盗掘和破坏,再加之检测出地宫中可能存在水银,水银形成的水银蒸气对遗体有冷凝防腐作用,所以秦始皇的遗体可能还存在。假以时日,秦始皇死亡的真正原因就可以被世人所知晓了。
参考资料:《史记·秦始皇本纪》、《资治通鉴》、《秦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