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暴怒,“发配”扶苏,为何让他去蒙恬军中,却非赵佗军中

秦始皇暴怒,“发配”扶苏,为何让他去蒙恬军中,却非赵佗军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2106 更新时间:2024/2/14 3:20:41

秦始皇“发配”公子扶苏,为何将他“发配”到了蒙恬蒙毅军中,却不是“发配”到赵佗军中?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实际上只要弄清楚三个问题即可。

一是秦始皇是真想“发配”扶苏,彻底打压扶苏,还是只是想要给扶苏一个教训,顺带磨练他?

二是对于秦始皇而言,究竟是更信任蒙恬蒙毅,还是更信任赵佗?换句话说,蒙氏兄弟和赵佗谁才是秦始皇的嫡系心腹?

三是蒙恬蒙毅兄弟的部队和赵佗的部队的作用是否一样?“蒙家军”和“赵家军”的驻地在何处?

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一直以来便被作为秦始皇的继承人在培养,秦始皇当然不是真想要彻底打压扶苏。

秦始皇为何“发配”扶苏?史书说是因为扶苏劝秦始皇少用酷刑,从而惹怒了秦始皇,秦始皇一怒之下就将扶苏扔到了蒙恬蒙毅军中。

仅仅因为一次劝谏,秦始皇就将自己给予了厚望的亲生儿子“发配”?这显然并不可能,理由实在太过牵强。

对于六国王孙,秦始皇尚且没有赶尽杀绝,他会对自己的继承人做得这么绝?当然不会,所以秦始皇之所以让扶苏去军中,只是想借此机会打磨打磨扶苏。

毕竟玉不琢,不成器。

秦始皇并没有放弃扶苏,他仍然将秦朝的未来寄托在扶苏的身上,这一点从他临死前传位给扶苏便可以看得出来。

秦始皇治天下用重典,扶苏继位之后再采取宽仁之策,便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蒙恬蒙毅是不是秦始皇的嫡系心腹呢?是。

赵佗是不是秦始皇的嫡系心腹呢?不是。

赵佗奉命南下之时,彼时之赵佗并非秦军主将,主将是屠睢,赵佗只是一个副将。

后来主将屠睢中毒箭而身亡之后,赵佗也没能因此转正而成为南征秦军的主将,因为秦始皇又派了一个任嚣来顶替屠睢的位置。

这样的赵佗即便能称得上是秦始皇的心腹,也绝比不上蒙恬蒙毅。

倘若秦亡之后,任嚣没有病逝的话,南越王的位置恐怕也轮不到赵佗来坐。

既然秦始皇之所以“发配”扶苏,只是为了想要打磨打磨扶苏,那么为了保证扶苏的安全,他自然要让扶苏去心腹蒙恬蒙毅军中。

赵佗的部队又没有蒙恬的部队那么精锐,真让扶苏去了赵佗的部队,出了事的话秦始皇不得悔青肠子?

蒙恬蒙毅兄弟的部队和赵佗的部队当时所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蒙恬蒙毅之军是为了防御匈奴,至少当时是以防御为主,可是赵佗之军却是在为秦朝开疆拓土,是以进攻为主。

此外,“蒙家军”是在长城,“赵家军”却远在岭南。

扶苏去了长城之后,只是督修长城,一般而言并不会有生命危险。

可如果他去了岭南之后,即便他不用提刀上马打仗,可是以当时岭南的恶劣环境,扶苏能够受得了?

这么说吧,秦始皇让扶苏去长城的话,可以说是为了让扶苏去历练,去军中积攒威望和政治资本。

可是让扶苏去岭南的话,那就真的是发配了。

更何况,扶苏去了环境恶劣的岭南之后,一不小心吸入的瘴气多了,弄不好他这条命就得折在岭南。

所以说呀,秦始皇从始至终只是为了培养扶苏,让扶苏能够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帝王,当然不可能打压甚至于毁灭扶苏,也就不可能让他涉险,所以当然不可能让扶苏去远在岭南的赵佗部队。

让扶苏去长城,既能够震慑在背后唆使扶苏的人,又能够让扶苏得到锻炼,还能够保证复苏的人身安全。

标签: 嬴政蒙恬赵佗扶苏蒙毅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派兵出征南越,最终赵佗称帝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嬴政,赵佗,任嚣,吕雉,平定,周朝,秦始皇,南越国,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19年,赵佗与屠睢受命平定南越,最终50万大军全线溃败,屠睢战死。前214年,赵佗与任嚣再次出征,顺利完成平定大业,为秦始皇了却一桩心愿。两次出征,赵佗均为副将,但最终却成了战争的最大受益者。赵佗初被秦始皇任命为南海郡龙川县令,后来又自立为南越王,活了103岁。平定南越之后,任嚣任南海郡尉,

  • 武将赵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刘邦,因活得够久最终熬成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赵佗,嬴政,刘邦,皇帝

    封建制度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封建社会的制度和习俗融入到了所有人民的心中,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封建制度的结构和制度日渐深入人心,所有人都必须遵循上层阶级的规定。封建制度社会在整体上呈现出金字塔形结构,每个阶层都是确定的,越往上层地位越高人越少,皇帝端坐

  • 赵高赵佗和赵构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事事百路通标签:赵高,赵佗,赵构,嬴政,秦二世

    有人想要听有关赵姓的历史名人故事,既然想听我们就选三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来说一下吧,今天要说的故事和赵高、赵佗、赵构有关,尽管说这是历史故事,但是,务必要清楚,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第一个要说的人就是赵高。说到赵高这个人,大家对他的印象应该就是这小子喜欢涂改别人的东西。比如,秦始皇驾崩的时候,他赵

  • 秦朝长寿将军赵佗:熬死秦始皇、刘邦等6位皇帝,终自己建国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赵佗,嬴政,刘邦,皇帝,秦朝

    “时间是最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让一个巧夺天工的工匠双手变得颤颤巍巍,再也制作不出震惊世人的作品;它也可以让一个意气风大的帝王,变得胆小懦弱,害怕死亡的来临。当然,它也可以使一个咿呀学语的孩童成长为掌握诸多技能的人才;它也可以使一个乞丐成长为拥有滔天权柄的帝王;它更可以使一个将军更进一步,登上帝王的宝

  • 千古之谜南越王赵佗陵墓,现在还没有找到,有可能在广州这座山上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赵佗,南越王,陵墓,嬴政,刘恒

    南越国是古代西汉时位于广东的一个地方王国,它的创立者叫做赵佗,从开国皇帝赵佗至亡国君主赵建德,一共历经五任国王,享国93年。赵佗死后,他的陵墓到底是在哪里,现在没有人找得到,也没有人知道,成了一个千古之谜。赵佗这个人本来是秦朝的一个将军,当年秦始皇派他和另外一个将军带兵50万平定岭南地区。秦末大乱之

  • 贵港罗泊湾汉墓:是南越国赵佗掌舵时期的墓葬,它藏着桂林郡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赵佗,墓葬,刘恒,贵港,汉墓,秦朝,南越国,罗泊湾,桂林郡,春秋战国

    历史有意思!挖掘鲜为人知的广西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广西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广西风情!上联:讲东讲西讲古仔下联:写南写北写传奇横批:威叔执笔前言秦置桂林郡“因桂成林”而得名,这是史学界的一个共识。无论研究提出秦置桂林郡在象州,贵县,还是桂平几种说法,还是这几个地方有旧城址或者有出土的文物作

  • 新乡的趣味旅行, 郊区古墓文保单位, 据传是越王赵佗葬身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川妹子在日本标签:赵佗,越王,文昌阁,石狮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古代史中的皇帝更是有着493个,王爷更是不计其数。“高庙”如果不是因为提前查阅资料,我至今也不会相信这座庙还有这另外一个名称叫做“越王赵佗墓”,也正是因为它的另外一个名字才让我对它产生了好奇,随后便有了本次的行程。越王赵佗墓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平原镇张固城村,当然关于赵

  • 中国最长寿的皇帝赵佗:熬死所有儿子,连孙子都差点撑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赵佗,皇帝,嬴政,刘邦,任嚣

    说起长寿的皇帝,大多数人下意识的就会想到活到89岁的清朝乾隆皇帝。皇帝可是一个“高危”职业,普遍都是在四五十岁就因为各种原因离世,年轻一点的还有一二十岁。当然,还有活到八十余岁的,但那都是极少数的,一只手就能够数过来。但还有一个皇帝,他活了103岁,硬生生地熬死了所有儿子,连孙子都差点都扛不住。他就

  • 神秘的赵佗陵墓:人人皆知它藏身广州闹市 为何至今无人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赵佗,陵墓,嬴政,华夏,秦朝,广州市,春秋战国

    坟墓能够埋葬一个人与所有往事,却无法彻底掩埋那一段段令人惊艳的历史,从历史典故中人们往往能学到更多知识,其中关于古老的观念才是重中之重。封建时代与现代处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空,但是曾笑傲于亚洲之巅的华夏文明却并未因此而陨落,相反华夏文明历经沧桑却能做到始终屹立不倒。就算内容与真正古时候有所出入又能怎样

  • 南越王赵佗墓到底在哪,千年寻不得踪影,秘密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赵佗,南越王,嬴政,陵墓,秦二世,刘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然后就发兵50万南征百越,赵佗就是这支南下军队中的一位,但是秦始皇时候,大秦帝国摇摇欲坠,而在赵佗的带领下在岭南这块地方建立了南越国。北上救援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赵佗赵佗的一生,不仅熬死了自己的儿子,一口气熬死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秦二世胡亥、秦王子婴、刘邦、汉惠帝、前少帝、后少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