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末楚汉争霸,位于岭南的赵佗,为什么不挥师北上逐鹿中原,而牢牢守住广东,兼并广西

秦末楚汉争霸,位于岭南的赵佗,为什么不挥师北上逐鹿中原,而牢牢守住广东,兼并广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 访问量:3527 更新时间:2024/1/19 19:31:12

广东广西是后来才有的区域名,

一.刘邦项羽楚汉争霸前的大事记:

1.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建立:

公元前221年,吞灭六国的秦王嬴政,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秦王嬴政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了三皇和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称“始皇帝”,是为秦始皇;

2.秦朝南征百越——第一次秦攻百越之战,主帅屠睢兵败战死: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以屠睢为主帅,发兵50万,兵分五伏尸流血数十万路,南征百越。百越部族抵抗激烈,主帅屠睢兵败战死,西瓯(西越)国的国君译吁宋亦战死。史书《汉书·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杀尉屠雎,伏尸流血数十万”。是为第一次秦攻百越之战;

3.秦朝南征百越——第二次秦攻百越之战,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以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再次出兵10万,与剩下的20万秦军合计兵力30万,再次发起南征百越。并且秦军开凿灵渠,以全面保障粮道、后勤、补给。秦军所到之处,兵锋凌厉,势如破竹,很快就征服了南越部族、西瓯部落(西越部族、西瓯国、西越国)和骆越部族(骆越国)。

秦始皇在百越岭南地区(广义上的岭南地区),设立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原南征秦军主将任嚣为南海郡第一任郡尉,并节制南海、桂林、象三郡。原南征秦军副将赵佗,为南海郡龙川县县令,龙川县乃南海郡的四大辖县之一。是为第二次秦攻百越之战;

4.陈胜、吴广发起大泽乡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因暴雨耽误了行军时辰,遂在泗水郡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泽乡镇)发动了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随后像星星之火燎原激发了秦朝各地的农民起义、原六国旧贵族起义;

5.赵佗代理南海郡郡尉,开始掌控南海郡:

公元前208年,南海郡第一任郡尉任嚣(并节制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突然病重,任嚣委龙川县令赵佗以代理南海郡郡尉,赵佗开始掌控南海郡。此时秦朝已然天下大乱,危在旦夕,离覆亡只有一步之遥。因而代理南海郡郡尉的赵佗,并没有得到秦朝的正式任命。因此,此时代理南海郡郡尉的赵佗,并没有能够和任嚣一样节制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6.刘邦攻占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胡亥被宰相、中车府令赵高杀死,本亦是秦朝宗室的赵高称帝不成(“天弗与,群臣弗与”),遂立秦朝宗室子弟子婴继位,去帝号,称秦王。同年,项羽率领众诸侯兵破函谷关。而刘邦则迂回进入了“秦之四塞”之一的武关(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北岸),兵逼秦都咸阳。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继续攻占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7.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

公元前206年,项羽假借楚怀王之名,自立为西楚霸王,同时分封了十八路诸侯:

(1) 汉王刘邦,

(2) 雍王章邯,

(3) 塞王司马欣,

(4) 翟王董翳,

(5) 西魏王魏豹,

(6) 河南王申阳,

(7) 韩王韩成,

(8) 殷王司马卬,

(9) 代王赵歇

(10) 常山王张耳

(11) 九江王英布,

(12) 衡山王吴芮

(13) 临江王共敖,

(14) 辽东王韩广,

(15) 燕王臧荼

(16) 胶东王田巿

(17) 齐王田都

(18) 济北王田安。

如果加上项羽本身,以及尚未整合岭南三郡、尚未成势的南越赵佗,那么就应该是二十路诸侯。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其实就是一次对胜利果实的瓜分,但是因为胜利果实分得不均匀、也分得不公平,从而埋下了严重的祸根,也为日后楚汉争霸项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8.赵佗着手整合岭南地区(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同样是公元前206年,听闻秦朝灭亡的任嚣,终于支撑不住病逝,葬于南海郡治所番禺县。此时,已经完成掌控南海郡的赵佗,趁秦朝灭亡之际,把目光瞄向了“岭南三郡”中的桂林郡和象郡,开始着手整合整个岭南地区(广义上的岭南地区)。

任嚣去世后,正式接任南海郡郡尉的赵佗,按照任嚣生前所面授的策略和方针,立即命人封锁了五岭上所有通往中原和秦朝的交通要道。尤其是严密控制了横浦关、阳山关、湟谿关这三座重要关隘,使得整个岭南三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几乎都要和岭北地区、中原地区的一切联系都断绝了。对南海郡内,赵佗则是将那些原本忠于秦朝中央的军政官员进行清洗,杀的杀、撤的撤、换的换。同时赵佗从南海郡出兵,一路向西,开始了对桂林郡、象郡的征伐、兼并。

二.秦末十八路诸侯,演变成了项羽刘邦楚汉争霸:

1.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不公,埋下重大隐患:

由于项羽对十八路诸侯的分封并不合理,损害了很多路诸侯的利益,从而使得很多路诸侯的心里很不服气。另外有一些诸侯因为并没有随项羽入函谷关,但是在反秦斗争中也有很大的功劳,却没有被封王,如齐相田荣、赵将陈馀等人。一句话,得以分封的十八路诸侯对分封之事满腹怨气,为得以分封的各路诸侯则对项羽的分封之事并不认可。

2.项羽误信刘邦,身陷齐地泥潭,放任了刘邦的发展:

当时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被称为“三秦”。 齐王田都、胶东王田巿、济北王田安,被称为“三齐”。同样是公元前206年,最先发生叛乱的地方正是“三齐”之地,项羽忙于率军前往平乱,且又误信张良伪作的韩王书信、齐王书信、梁王书信。致使项羽一心的忙于攻打齐国,但是却忽视了刘邦的发展,忽视了刘邦这个最大的心腹大患。

此时已然从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领兵入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陕西省西南部)的刘邦,乘机率领军队东出,拜韩信为大将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重新夺取了关中地区。此时项羽又一次误信刘邦得到了关中地区后必然会心满意足再也不会东进了,而继续身陷攻打齐地(田荣)的泥潭,再次给了刘邦再次发展的绝佳机会。

3.刘邦继续东出,欲与项羽争霸天下:

公元前205年,夺得汉中地区的刘邦继续挥军东出,准备与项羽逐鹿中原、争夺天下。刘邦连下河内、洛阳,得到了西魏王魏豹的追随、俘虏了殷王司马卬、迫降了河南王申阳。随后刘邦为义帝熊心(原楚怀王)发丧,并以此为借口号召天下各诸侯王率领兵马与自己一起,讨伐项羽为义帝熊心报仇,因而十八路诸侯终于演变成了楚汉争霸。此时的刘邦正值巅峰之时,率领众诸侯联军56万,一举攻占了项羽的西楚都城彭城。

三. 刘邦项羽楚汉争霸之时,此时的赵佗才堪堪完成一统岭南:

1.赵佗从公元前206年开始攻占、兼并“岭南三郡”:

那么正当刘邦项羽楚汉争霸,打得火热之际,此时远在百越岭南地区的赵佗正在做什么呢?从公元前206年开始,赵佗开始起兵西进兼并桂林郡、象郡。就当时来说,从南海郡(郡治番禺县,今广州市城区)一路向西攻占、兼并桂林郡(郡治布山县,今广西贵港地区)、象郡(郡治临尘,今广西崇左市区),这绝然不会是一个很迅速的过程。考虑到南海、桂林、象这三郡的地理位置与距离,考虑到当时的交通条件,再考虑到当时的赵佗还只有南海郡的一郡之力。赵佗完成兼并南海、桂林、象这三郡的时间起码要一年,而赵佗对南海、桂林、象这三郡进行整合、消化、经营的时间起码又要一年。因此理论来说,赵佗从公元前206年开始攻打兼并南海、桂林、象这三郡开始,到完全整合、消化、经营起码要两年时间,即到公元前204年。

2.赵佗到公元前204年才完成整合“岭南三郡”: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到公元前204年的时候,赵佗终于完成了南海、桂林、象这三郡的兼并、整合、消化,也北方的各路诸侯一样开始正式建国称王——建立南越国,称“南越武王”。在当时,一个诸侯如果敢于建国称王,那么必然是其军力、实力最强的时候。而赵佗敢于在公元前204年的时候建国称为,那么就说明了到公元前204年的时候,赵佗才正式或者完全完成了对海、桂林、象这三郡的兼并、整合、消化。

四.刘邦项羽楚汉争霸之时,远在百越岭南地区的赵佗从开始到结束一直都没有机会:

1.刘邦项羽楚汉争霸之时,赵佗按兵不动是最佳选择:

而项羽刘邦的楚汉争霸,从公元前205年开始,到公元前公元前202年1月时结束,历时3年多。赵佗公元前204年完成“岭南三郡”整合的时候,正是项羽和刘邦楚汉争霸打到一半的时候,当时也正好是打得最为激烈的时候,双方都打红了眼。当时项羽与刘邦订盟,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这也是“楚河汉界”的由来。此时刚刚完成“岭南”三郡整合、建国称王的赵佗,按兵不动、休养生息、拥兵观望,是最佳的选择。如果此时的赵佗敢于轻易挥师北进,会被项羽和刘邦双方吃的渣都不剩,因为项羽和刘邦双方此时都打红了眼,赵佗敢胡乱率领岭南军北上,那正好是一个最佳的出气筒。

2.刘邦项羽楚汉争霸决出胜负之后,赵佗已经没有任何机会:

在公元前203年11月的时候,楚军和汉军两军战于固陵(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西北),项羽尚且还有小胜。而到了元前202年1月的时候,形势却急剧转下,此时刘邦以封赏笼络韩信、彭越、黥布等诸侯,一时间实力膨胀,全力追击楚军,对项羽进行穷追猛打。最后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南))之战中,各路汉军约计70万人对上10万久战疲劳的楚军,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境内)。

而此时,刘邦大势已成,远在百越岭南地区的赵佗,也是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此时的刘邦兵锋正盛,得到了众多诸侯的兵马支持,已然是集合天下精兵于一己,拥兵70万。此时无论项羽是败还是不败,无论项羽是亡还是不亡,都难以撼动刘邦问鼎天下的大局大势。此时远在百越岭南地区的赵佗,如果胆敢挥师北上,趁项羽刘邦楚汉争霸将结束之际趁火打劫的话,一定会死得很惨的。可以说,远在百越岭南地区的赵佗,一直就没有最佳的时机,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时机可言。

3.远在百越岭南地区的赵佗,根本没有与项羽或者刘邦一争之力:

再一个实力对比,秦末的十八路诸侯都是经过了反秦斗争功劳卓著而得以分封的,因此他们的军队可以说都是百战之兵,都是经过了战争的洗礼。而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更是各路诸侯中的精锐,说是百战之师、虎狼之师并不为过,要不然最后也不会是楚汉争霸而不是其他争霸。而反观赵佗所率领的岭南军,50万南征秦军在第一次秦攻百越之战中就折损得还剩下20万。第二次秦攻百越之战又补充到30万,在经历三次秦攻百越之战后,所剩下南征的秦军应该约在20万。而自设立“岭南三郡”后,这些秦军就被秦始皇命令就地戍守岭南三郡、开发岭南三郡,多年未经战事。且后面又经过了赵佗的南海郡攻占、兼并另外的桂林郡、象郡。因此百越岭南地区的秦军最后即使被赵佗整合了起来,但是在数量和质量、实力上,也都必然大打折扣,根本没有与项羽或者刘邦一争之力。

标签: 赵佗楚汉争霸刘邦项羽秦末嬴政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暴怒,“发配”扶苏,为何让他去蒙恬军中,却非赵佗军中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嬴政,蒙恬,赵佗,扶苏,蒙毅

    秦始皇“发配”公子扶苏,为何将他“发配”到了蒙恬蒙毅军中,却不是“发配”到赵佗军中?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实际上只要弄清楚三个问题即可。一是秦始皇是真想“发配”扶苏,彻底打压扶苏,还是只是想要给扶苏一个教训,顺带磨练他?二是对于秦始皇而言,究竟是更信任蒙恬蒙毅,还是更信任赵佗?换句话说,蒙氏兄弟和赵佗

  • 秦始皇派兵出征南越,最终赵佗称帝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嬴政,赵佗,任嚣,吕雉,平定,周朝,秦始皇,南越国,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19年,赵佗与屠睢受命平定南越,最终50万大军全线溃败,屠睢战死。前214年,赵佗与任嚣再次出征,顺利完成平定大业,为秦始皇了却一桩心愿。两次出征,赵佗均为副将,但最终却成了战争的最大受益者。赵佗初被秦始皇任命为南海郡龙川县令,后来又自立为南越王,活了103岁。平定南越之后,任嚣任南海郡尉,

  • 武将赵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刘邦,因活得够久最终熬成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赵佗,嬴政,刘邦,皇帝

    封建制度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封建社会的制度和习俗融入到了所有人民的心中,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封建制度的结构和制度日渐深入人心,所有人都必须遵循上层阶级的规定。封建制度社会在整体上呈现出金字塔形结构,每个阶层都是确定的,越往上层地位越高人越少,皇帝端坐

  • 赵高赵佗和赵构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事事百路通标签:赵高,赵佗,赵构,嬴政,秦二世

    有人想要听有关赵姓的历史名人故事,既然想听我们就选三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来说一下吧,今天要说的故事和赵高、赵佗、赵构有关,尽管说这是历史故事,但是,务必要清楚,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第一个要说的人就是赵高。说到赵高这个人,大家对他的印象应该就是这小子喜欢涂改别人的东西。比如,秦始皇驾崩的时候,他赵

  • 秦朝长寿将军赵佗:熬死秦始皇、刘邦等6位皇帝,终自己建国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赵佗,嬴政,刘邦,皇帝,秦朝

    “时间是最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让一个巧夺天工的工匠双手变得颤颤巍巍,再也制作不出震惊世人的作品;它也可以让一个意气风大的帝王,变得胆小懦弱,害怕死亡的来临。当然,它也可以使一个咿呀学语的孩童成长为掌握诸多技能的人才;它也可以使一个乞丐成长为拥有滔天权柄的帝王;它更可以使一个将军更进一步,登上帝王的宝

  • 千古之谜南越王赵佗陵墓,现在还没有找到,有可能在广州这座山上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赵佗,南越王,陵墓,嬴政,刘恒

    南越国是古代西汉时位于广东的一个地方王国,它的创立者叫做赵佗,从开国皇帝赵佗至亡国君主赵建德,一共历经五任国王,享国93年。赵佗死后,他的陵墓到底是在哪里,现在没有人找得到,也没有人知道,成了一个千古之谜。赵佗这个人本来是秦朝的一个将军,当年秦始皇派他和另外一个将军带兵50万平定岭南地区。秦末大乱之

  • 贵港罗泊湾汉墓:是南越国赵佗掌舵时期的墓葬,它藏着桂林郡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赵佗,墓葬,刘恒,贵港,汉墓,秦朝,南越国,罗泊湾,桂林郡,春秋战国

    历史有意思!挖掘鲜为人知的广西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广西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广西风情!上联:讲东讲西讲古仔下联:写南写北写传奇横批:威叔执笔前言秦置桂林郡“因桂成林”而得名,这是史学界的一个共识。无论研究提出秦置桂林郡在象州,贵县,还是桂平几种说法,还是这几个地方有旧城址或者有出土的文物作

  • 新乡的趣味旅行, 郊区古墓文保单位, 据传是越王赵佗葬身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川妹子在日本标签:赵佗,越王,文昌阁,石狮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古代史中的皇帝更是有着493个,王爷更是不计其数。“高庙”如果不是因为提前查阅资料,我至今也不会相信这座庙还有这另外一个名称叫做“越王赵佗墓”,也正是因为它的另外一个名字才让我对它产生了好奇,随后便有了本次的行程。越王赵佗墓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平原镇张固城村,当然关于赵

  • 中国最长寿的皇帝赵佗:熬死所有儿子,连孙子都差点撑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赵佗,皇帝,嬴政,刘邦,任嚣

    说起长寿的皇帝,大多数人下意识的就会想到活到89岁的清朝乾隆皇帝。皇帝可是一个“高危”职业,普遍都是在四五十岁就因为各种原因离世,年轻一点的还有一二十岁。当然,还有活到八十余岁的,但那都是极少数的,一只手就能够数过来。但还有一个皇帝,他活了103岁,硬生生地熬死了所有儿子,连孙子都差点都扛不住。他就

  • 神秘的赵佗陵墓:人人皆知它藏身广州闹市 为何至今无人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赵佗,陵墓,嬴政,华夏,秦朝,广州市,春秋战国

    坟墓能够埋葬一个人与所有往事,却无法彻底掩埋那一段段令人惊艳的历史,从历史典故中人们往往能学到更多知识,其中关于古老的观念才是重中之重。封建时代与现代处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空,但是曾笑傲于亚洲之巅的华夏文明却并未因此而陨落,相反华夏文明历经沧桑却能做到始终屹立不倒。就算内容与真正古时候有所出入又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