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高是怎样让秦朝玩完的?暴政和诸侯叛乱并不可怕,用两招毁根基

赵高是怎样让秦朝玩完的?暴政和诸侯叛乱并不可怕,用两招毁根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小趣 访问量:3535 更新时间:2024/2/4 3:47:14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它实际存在的时间太短暂。

前段时间,网络上因电视剧《大秦赋》的播出,对该剧及绝对的主角秦始皇的批判中,就有秦朝是亡于秦始皇实行暴政导致的说法。

但秦朝灭亡的绝大部分责任,还真不在秦始皇身上。

他唯一做的不好的就是,没有提前准备好合理合法,且有能力维持秦朝继续有效运转的继承人。

真正导致秦朝灭亡的人,其实大家也都知道,是秦二世胡亥、赵高和李斯三人小团体。

而李斯由于在秦始皇死后,在三人小团体中,迅速从打酱油者变成被抛弃者,责任又要轻得多。

至于胡亥?根据史书的披露,其做出的大多政治上的愚蠢行为,都是赵高怂恿的。

最后就连胡亥本人,也被赵高干掉。

所以,灭亡秦朝的最大责任人,当属赵高无疑。

赵高主政时,肆无忌惮的毁灭秦朝的根基,由此还引出了,后人对赵高身世的猜想,猜测他是否是因仇恨报复。

类似的分析或许正确,也或许是误会。

或许,赵高仅仅只是因为身体上的缺陷,导致出来的精神、性格上的不正常,他在报复整个社会,秦朝只是正好躺枪。

不过,赵高能在短短二、三年内,把秦朝折腾得亡国,也足见本事了。

他用的手段其实并不复杂,采用更暴虐的压迫,促使陈胜、吴广等发起农民起义只是小儿科,毁不了秦朝。

真正让秦朝在遍地的反秦武装斗争中毫无抵抗之力的因素是,赵高直接挖了秦朝的根,使得秦朝没有核心人物能站出来领导打击不服。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赵高怂恿胡亥诛杀宗室

在古代的任何王朝中,皇帝或掌权者,对于皇族、宗室等人群,都是相当防备的,王朝稳定时,对他们都有一定的打压行为,手段或宽松,或严酷,不一而等。

但如果遇到王朝危难之时,能站出来领导抵抗外敌,或能延续王朝延续的,恰恰也是这些平时要被皇权警惕的宗室们。

类似的例子,在秦朝之后的各朝代中,数不胜数。

如西汉末的刘秀兄弟,东汉末的刘表、刘备,北宋末的赵构,明末的南明诸王,甚至还包括清末的遗老遗少们。

因为宗室才是王朝的真正绝对拥护者,他们的富贵全因王朝而来,也会因王朝灭亡而去,还包括性命。

庞大的宗室人员,在平时是威胁,在危难时,就是救星,宗室的受教育程度,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其中,难保没有人才隐藏。

秦朝灭亡的那么快的其中一项主要原因就是,当刘邦、项羽进军秦朝的核心地区关中时,秦朝宗室基本上全部死光了。

当时,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组织关中老秦人抵抗外敌,这种事,在王朝末期,就应该是宗室出面干的。

而怂恿胡亥干掉几乎所有宗室的人,就是赵高。

在胡亥刚继位时,赵高就联手李斯,先怂恿胡亥杀掉了秦始皇的长子扶苏。

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政治行为,没有登基的老皇帝长子,在任何时候都是新皇帝的威胁。

但之后,赵高怂恿胡亥干掉其余所有的兄弟姐妹,就不正常了。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胡亥因为是秦始皇最年幼的儿子,继位后,对其余兄弟们并不放心,因此找赵高商量该如何办?

一般王朝,大多是削去宗室们的参政权、领兵权,或囚禁。

极少数比较有本事的宗室,才采取最激烈的手段处理,比如胡亥早先同意干掉的扶苏。

但赵高却在胡亥面前,极力夸大宗室的威胁:

臣请言之: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陛下安得为此乐乎!”《史记·秦始皇本纪》

并由此建议,以严刑峻法对待宗室,在胡亥认同其意见后,拿下了处置宗室们的权力。

结果,秦朝宗室们在胡亥的默许下,被赵高一扫而空,不但是胡亥的兄弟们,连姐妹们的全家都被赵高干掉。

这些宗室,还都是在大庭广众下,公开用酷刑处死,对秦朝皇室的声誉打击是极大的。

唯一逃过一劫的,只有一根独苗赢子婴(到底是秦始皇哪一个儿子的后代,已无详细记载,后被项羽杀死,秦始皇绝嗣)。

因此,秦朝灭亡前后,无宗室领导抵抗,也无宗室号召复国,一亡到底。

第二:赵高怂恿胡亥诛杀蒙恬、蒙毅俩兄弟

任何王朝,即使对武将严防死守的宋、明两朝,时刻也都会至少保有一、二名能征善战的将军存在。

这些将军和他们熟悉的军队,是王朝应对外敌和内部叛乱的主要武器。

秦始皇死的时候,秦朝的开国武将们,或病死,或隐退,大多已经不在军中,但还有蒙恬、蒙毅兄弟俩在朝中镇着。

特别是蒙恬带着三十万秦军精锐,一直在北方抗击匈奴,也一直保持着强悍的战斗力,蒙恬的军事才能也足以对付任何反秦者。

可惜,蒙恬兄弟俩和扶苏走得太近。

胡亥继位后,蒙恬兄弟俩当然会受到政治打压,但胡亥本来没有准备杀掉蒙恬和蒙毅:

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资治通鉴·卷七》

可赵高因为很早之前,就跟蒙毅有仇,不但赶紧阻止胡亥赦免蒙恬,还诬陷蒙毅曾阻止秦始皇立胡亥为太子:

“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以为不可,不若诛之!”

于是,胡亥在赵高的忽悠下,先杀掉蒙毅,又派使者去逼迫被关押中的蒙恬自尽。

蒙恬兄弟俩,特别是蒙恬,大概是最后能威慑蠢蠢欲动的六国贵族们的秦将了。

他们的死,也给准备反秦的势力打了一针强心剂,蒙恬和三十万秦军合在一起的能量实在太大。而蒙恬兄弟俩死了,反秦势力也就放心了。

蒙恬带领的三十万秦军,后来有二十万被王翦孙子王离带着,去巨鹿和章邯一起对付项羽,虽败,但项羽也无法完全吃掉这股秦军。

最后,项羽是招降了章邯,才打开了被二十万秦军挡住的前进关中之路,也因此,被刘邦抢先进了关中。

这二十万秦军也因强悍的战斗力被项羽忌惮,全部被项羽给坑杀了。

如军事才能远在章邯、王离之上的蒙恬、蒙毅兄弟不死,蒙氏一族尚在,即使诸侯们依旧造反,但由蒙恬带着去打项羽,结果未必会败。

蒙恬长期带领的军队,亲自指挥他们战斗,战斗力绝对不是章邯、王离指挥时能比的。

且刘邦入关中时,还可以让蒙毅组织老秦人抵抗,刘邦也未必能顺利入关中,他的部队中,那会可还没有韩信,进攻关中时,也基本是走进去的,完全没有抵抗。

如此,秦朝就算最后可能还会灭亡,但或许能保证关中和蜀中根基存在,最多中原地区丢失,回到战国时期而已。

赵高搞死蒙恬、蒙毅兄弟俩,变相降低了秦军的战斗力,也是秦朝迅速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总结,秦始皇死后,虽然赵高在掌权期间,还有杀李斯、冯去疾俩丞相,“指鹿为马”杀掉诸多反对派,最后还弑杀皇帝胡亥等行为。

但仅凭怂恿胡亥杀光宗室及蒙恬、蒙毅兄弟,这两件事,就已经把秦朝的根基彻底毁掉了。

秦始皇生前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央集权制的改造,政策制定出来了,但整个国家进入到习惯的轨道中,还需要时间。

更不要说,秦始皇没有对口服心不服的六国贵族进行毁灭式的打压。因此,秦始皇突然死亡后,叛乱不可避免。

但如果秦朝宗室存在,秦朝最有威慑力和军事才能的将军存在,无法真正捏成一股绳的诸侯们,未必就能把秦朝怎么样。

毕竟,只要领导核心还在,军队还能打,士气还在,在当时,还真没有什么人,能说稳赢秦人。

秦孝公以前,秦人和秦国就是从围剿中崛起的,秦亡前后,困难能大过秦孝公刚继位时?

可惜,赵高一顿操作猛如虎,直接就把秦朝的核心全给毁了,以至于,秦人后来连保本关中的机会都没有。

如是,说赵高跟秦朝有深仇大恨,恐怕是真的,即使没有证据证明,但行为已经说明了一切。

标签: 赵高秦朝秦二世嬴政蒙恬蒙毅

更多文章

  • 秦王子婴是扶苏的儿子吗?为什么胡亥杀了扶苏,却没杀掉子婴呢?

    历史解密编辑:青瓷清茶倾城标签:子婴,扶苏,秦二世,秦王子婴,赵高,嬴政

    汉元年,秦王子婴向时为沛公的刘邦投降,两个月后,项羽进入咸阳,将子婴杀害。关于子婴的身份,历史记载很少,《史记》中有的篇章说子婴是胡亥“兄子”,有的篇章又说是始皇弟。子婴到底是什么身份,会是扶苏的儿子吗?胡亥杀了扶苏,为什么没杀子婴呢?首先,子婴的确有可能是扶苏的儿子。 有的人说,子婴在除掉赵高前,

  • 秦王子婴:不堕始皇威名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秦王子婴,秦二世,赵高,刘邦,嬴政,扶苏

    作者:青灯当秦始皇嬴政用十年的时间,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百年乱世,秦这个国家,就已经站在了巅峰。(一)胡亥上位,尽屠兄弟姐妹只是仅秦始皇一人,终究不能延续千年国祚。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却死在行宫。临死之前,召回儿子扶苏,这也是将大秦交给了扶苏。只是在皇位权利面前,秦始皇的宦官赵高,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秦始

  • 古书录事一则:秦王子婴遇秦始皇托梦,警告自己铲除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嬴政,赵高,秦二世,秦王子婴,秦王,秦国

    秦朝是一个影响力非常大的朝代,但是非常短命,历来被称为二世而亡。其实从秦始皇开始,秦朝延续了三代,只不过到子婴的时候,秦朝已经降低回秦国,子婴也是秦王的身份而非皇帝。子婴本身也比较倒霉,刚刚即位不久,就被刘邦攻破关中。他在位唯一的成绩大概就是铲除了赵高。而关于这一点,在《拾遗记》中还有一段有意思的记

  • 秦朝之秦王子婴

    历史解密编辑:司马说历史标签:秦朝,赵高,项羽,周朝,先秦,秦二世,秦王子婴,汉高祖刘邦

    秦王子婴子婴,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秦王子婴,大家可能会比较陌生,因大多历史都说的比较少,让人们觉得秦朝是二世而亡,实际上,确实在秦二世胡亥时期,秦朝就丧失了统治权力,但是赵高在杀害胡亥后,立了子婴为秦王,成为了他的傀儡,就如末世皇帝溥仪。出生:扶苏的儿子(又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或侄

  • 秦国曾经动辄出兵数十万,为何到了秦王子婴时,毫无抵抗便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香茗史馆标签:秦王子婴,秦国,刘邦,章邯,秦二世,嬴政

    战国时期,秦国动辄便能出兵数十万,然而到了秦王子婴在位时,当刘邦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后,却几乎兵不血刃便杀到了咸阳城下,秦王子婴更是几乎毫无抵抗便选择了投降,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一切,还得从先秦时期的兵制说起。先秦普遍实行征兵制,秦国具有绝对制度优势先秦时期,由于生产能力有限,且通常直辖区域较小,国家根本

  • 秦王子婴到底是谁?司马迁都不清楚,可能是秦二世的祖父你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司马迁,秦二世,秦王子婴,秦王,赵高,嬴政

    富大龙饰演的秦始皇秦始皇创立的秦朝虽然只有区区14年国祚,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浓墨重彩的印记。可是由于秦朝距今年代久远,导致很多事情模糊不清,比如秦王子婴是秦朝最后一任皇帝(确切地说是秦王子婴),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就非常稀少,稀少到连他的身世都不清楚。我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他是胡亥之子,实际

  • 让历史来最终揭晓秦王子婴身世的千古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秦王子婴,秦二世,赵高,扶苏,嬴政,秦王

    在上篇《秦王子婴到底是嬴政之弟还是胡亥之侄?》中,我们讲到秦二世胡亥篡夺帝位之后,赵高再次怂恿他诛杀宗亲公子和朝中功臣,胡亥于是将秦始皇的儿子们共计十二人全部“僇死”(枭首碎尸)弃市于咸阳,连同女儿共十人“矺(音同折)死”(肢解分尸)于陕西杜县,统统都是惨绝人寰的死法。而后人又讲到公子婴(或公子子婴

  • 秦王子婴那么容易就杀了赵高,秦二世却做不到?原因让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家有历史标签:赵高,秦二世,嬴政,李斯,秦王子婴

    为什么秦二世都没能除掉赵高,反而子婴却轻而易举的就诛杀了赵高呢?原因让人很无奈。其实不是秦二世没有能力杀死赵高,是秦二世根本就没想杀过赵高,后等秦二世对赵高产生不满和怀疑时,赵高已经有了防备,也就是赵高准备发动望夷宫政变前的这段时间。等望夷宫政变发生时,秦二世即便想杀赵高也做不到了。众所周知,胡亥之

  • 秦王子婴,如何用计除掉大宦官赵高?他如何被项羽残忍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赵高,项羽,周朝,秦二世,书法家,秦王子婴,汉高祖刘邦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子婴(?-前206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直言劝谏子婴生平鲜见于史册,早年经历不详,最早记载其事迹的文献是《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秦王子婴剧照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

  • 秦王子婴到底是谁?秦二世兄长还是秦始皇的弟弟?更或者是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秦二世,嬴政,秦王子婴,赵高,秦王,刘邦

    子婴是否为扶苏的儿子,这个有争议。秦二世不杀子婴,是因为在他的眼中,子婴不是他的竞争对手,那么子婴与秦二世是什么关系呢?这就涉及到了子婴的身份。秦始皇的子女史载秦始皇虽然一生未立皇后,但子女并不少,有三十多个子女,其中儿子占了二十多个。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时病故于沙丘。死前他给长子扶苏留了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