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翦自知功高震主,连忙解甲归田,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王翦自知功高震主,连忙解甲归田,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4446 更新时间:2024/2/11 12:55:17

古代君臣之间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关系,自臣侍君开始,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应是效忠与被效忠的关系,然而,随着两方的利益发生冲突,为了谋利,君臣关系也会发生变化。那些功高震主被杀的臣多的是,而那些凭借势力弑君的臣子也不少。例如,有一位将军就曾因自知功高震主而打算卸甲归田,但他遇到了一个不错的皇帝皇帝,直言称不会杀他,让他安心留下。

王翦将军这位打算卸甲归田的将军就是王翦将军,提起王翦,大家想到的应该都是在秦始皇手下东征西战的骁勇战将形象,而事实上这位将军也确实是从小就喜爱兵器,喜爱征战四方。这位将军在投入秦始皇会下之后,一直为秦始皇所用,他也确实是一位骁勇的战将在秦始皇攻打燕国楚国,赵国之时,都出了不少力,尤其是在攻打赵国之时。当时这位将军,面对同样是强将的李牧之时,用出了离间计,使得李牧与赵国君主信任产生危机,进而夺取了李牧的权利,最终才攻下了赵国。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战争之中,王翦不是那种一位只知进攻没有计谋的将领,相反他一定是熟读兵法,善于用计,这才能为秦国获得如此多的胜利。

也正是这样性格的一位将军,才有可能在自己晚年之时,考虑到自己可能功高震主,所以屡次提出卸甲归田的想法。当时的王翦其实已经察觉出了朝堂上的风向,毕竟当时秦始皇积威日重,面对着天下万名秦始皇已经做出了坑害儒生,树立权威的事情。这也由不得这位老将军不害怕,毕竟是手掌大权的皇帝,他已经统一六国,自然而然不可能看着任何人的权势超过自己。于是在此情形之下,王翦将军生出了急流勇退的心思,毕竟已经结束六国征战,秦国也已经安定下来,这个时候还不解甲归田将兵权交还于皇帝,那等到皇帝真的想要自己收回兵权的时候,那便为时晚矣,与其等着皇帝出招,王翦还不如自己主动,还能留有晚节。

于是王翦几次三番向皇帝要求赐田宅、赐金银珠宝,表明自己贪图富贵不愿争权的心思定在几次三番请求之后,提出要卸甲归田的想法,那时的秦始皇也逐渐意识到,这位老将是想要急流勇退。然而秦始皇当时对全国的局面还是不够放心,有这样一位与自己争战数年的老将军在,还可以护卫自己和国家一段时间的平稳安定,所以秦始皇对于王翦提出的这个请求,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拒绝了他。

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在登位之后仍然高筑长城,将兵派出驻扎于全国各地,可见他对全国局势的不放心。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全国这件事在后世看来是受益无穷的。但在当时来看,统一全国毕竟是伤害了六国,其他国家百姓的利益,所以当时秦始皇其实处于害六国国破,而被六国人记恨的窘境之中。在后世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国攻打六国时的气势,看到秦统一六国的诸多好处,但也要同时看到为了统一六国秦国付出的代价。首先就是在制度政策层面,秦始皇一直推崇法家政策,法家的政策本就是以刑罚残酷著称,要知道当时作为法家的许多代表人物,都是人性本恶论的拥立者。

他们认为这世间人心本就险恶,只有利用刑罚政策才能使得正义公理被维护,所以才会极力推崇在国家层面推行法家制度。其次在征兵政策方面,秦始皇也推出了许多百姓参军的福利。今天我们来看,可能这些福利微不足道,但对当时征兵政策一直一成不变的,许多国家来讲,秦国改变了政策,为士兵提供了更多好处,这样的行为已经足以让士兵人心向秦国靠拢了。也正是在许许多多的政策鼓励之下,秦国才能一步一步强大开征战六国的旅程,在征战六国之中,秦始皇大胆启用了许多将领。这些将领并不是在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物,他们有许多短板,但秦始皇能够利用他们的长处为秦国征战四方,获得最大的利益,可见,秦始皇也确实是一位睿智的君主。

也正是在征战六国之中,王翦这位将军的表现,让秦始皇十分信任,无论是在攻打赵国还是燕国,甚至是楚国的战争之中,他都发挥了自己的强项,为秦始皇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也正是在许多战争之中,获得了秦始皇的信任,才使得王翦在提出卸甲归田之时被秦始皇驳回,并获得了不会介意他功高震主的承诺。

君臣之心其实我们可以看出王翦与秦始皇只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很普通的一对君臣,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王翦素来忠心,也因为秦始皇还需要王翦坐镇,所以才避免了君臣之间的悲剧。众所周知,在王朝历史之上,因功高震主而残害下属的皇帝并不少,即使是像汉高祖刘邦这样的人物也因无法容忍下属权势过高而对臣子下过杀手。这样看来,王翦老将军能够不被君主怀疑,不因权势过剩而被针对,也着实是一件幸事。

结语总而言之,在秦朝的历史之上,确实曾有一位将军因宫高镇主而及时提出了谢甲归田的想法,而这一想法被君王识破之后,君主直接坦言称不会杀他,让他留了下来,也正是君与臣之间的信任,使得他们将这段君臣关系维护的很好。可见无论身份如何,信任,还是人与人之间交互往来的第一要事,能够彼此信任真的十分重要。

标签: 王翦皇帝秦国嬴政李牧

更多文章

  • 王翦伐楚时,见到士兵无聊得投石头,他却很高兴:士兵可用矣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王翦,秦军,秦国,嬴政,大军,白起

    《十七史百将传》:“孙子曰:‘识众寡之用者胜。’翦谓伐荆当用六十万人。又曰:‘谨养勿劳,并气积力。’翦坚壁休士,投石超距而后用是也。”1、公元前225年,李信率二十万秦军伐楚,结果遭遇惨败的消息传回秦国后,举国震惊。嬴政的心中充斥着愤怒和悔意,他想起出征前,王翦所说的“非六十万人的大军不可胜”,自己

  • “老实人”绛侯周勃

    历史解密编辑:静嘉小可爱说故事标签:周勃,刘邦,吕雉,三毛,丞相

    周勃,汉初名将,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为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重要的功绩是铲除了吕氏外戚。在历史最关键的时刻,有大功于汉室。奠定了两汉四百余年来的社稷。所以周勃有幸被司马迁列为世家之一。但他的下场却令人唏嘘不已。丞相只当了两三年就被免职。还曾被诬告谋反而被捕入狱。虽然最终无罪释放但在狱中受尽了狱

  • 吕雉要要杀戚夫人和刘如意,周勃、陈平和张良等重臣为何不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吕雉,戚夫人,刘如意,周勃,三毛,张良,陈平,陈平(汉朝)

    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汉高祖刘邦去世,其子刘盈继位,即汉惠帝,而吕后成为皇太后,独掌大权。于是乎,刘邦生前担忧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刘邦临终之际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戚夫人和刘如意,毕竟吕后对戚夫人的恨是举朝皆知的,刘盈的太子之位差点被刘如意取而代之,这样的仇恨,倘若没有刘邦的保护,吕后定然是不会放

  • 周勃意气用事,马邑哀鸿遍野

    历史解密编辑:闲云清意标签:周勃,马邑,匈奴,高帝,韩信,汉朝,韩王信,汉高祖刘邦

    青铜剑秦末汉初,中原混乱,匈奴又强大起来。汉高帝六年(前201),为防御匈奴,韩王信被高祖刘邦选派镇守北方,改太原郡31县为韩国,建都晋阳(今太原西南)。韩王信本是故韩襄王庶孙,楚汉相争时,作为韩国将军率兵随沛公刘邦进入汉中。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听从其建议,回师平定了三秦。高帝二年(前205),他率军

  • 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怎么处置她的兄弟子侄?不要太绝情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吕雉,周勃,刘邦,刘盈,齐王,赵王,陈平(汉朝)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将天下重新梳理过了一遍,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异姓王都被铲除了(吴氏长沙国除外),换上刘氏子孙为王。刘邦与群臣杀白马为盟(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订下誓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之盟”。步入晚年的刘邦逐渐多疑猜忌,毕竟农家出身、根基浅薄,虽

  • 同是刘邦手下,为啥韩信、彭越等封王,周勃、樊哙等却没有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刘邦,彭越,周勃,樊哙,韩信,项羽

    原因很简单,被刘邦封王的多数都是他的政治盟友,而被刘邦封侯的多数都是他的臣子。刘邦在建立大汉的前后,一共封了九位异姓诸侯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韩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和燕王卢绾。这九位诸侯王,他们能被封王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种原因。政治盟友。功高震主。别有

  • 吕雉要杀戚夫人和刘如意,重臣周勃,陈平和张良为何不加以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阔乐影视评标签:吕雉,周勃,三毛,张良,戚夫人,刘如意,陈平(汉朝)

    张良、陈平、周勃与戚夫人不是一路人,自然不会替戚夫人说话。而张良、陈平、周勃他们三个之间同样不是一路人,所以他们四个人如同四条平行的直线,不可能相交到一起。戚夫人与儿子为何被杀戚夫人是刘邦最宠爱的女人,刘如意是刘邦最喜欢的孩子,前者可以坐在怀里吃饭,后者坐在腿上喂食。因此,自认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

  • 都说周勃是个老实人,其实樊哙比他更实在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周勃,樊哙,刘邦,韩信,项羽,卢绾

    据《史记樊哙传》记载,杀狗出身的樊哙,自跟随刘邦造反以后,作战是异常的凶猛,毫不顾忌个人的安危,从沛县起兵到刘邦被封为汉王的这段时间里,樊哙每次打仗都冲在前面,曾经五次率先登城。率先登城这四个字,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它的凶险不易,攻城这个事情,冲在最前面的,危险性是最大的,可万一成功,功劳也是最大的,樊

  • 同是刘邦手下,为啥韩信、彭越等封王,周勃、樊哙等却没有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刘邦,彭越,周勃,樊哙,韩信,项羽

    原因很简单,被刘邦封王的多数都是他的政治盟友,而被刘邦封侯的多数都是他的臣子。刘邦在建立大汉的前后,一共封了九位异姓诸侯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韩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和燕王卢绾。这九位诸侯王,他们能被封王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种原因。政治盟友。功高震主。别有

  • 他是周勃陈平手中的人质,也是刘邦身边光芒四射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周勃,三毛,刘邦,吕雉,平定

    据《史记》记载,吕太后去世以后,吕家人依旧把持西汉的军政大权,这让老臣们忧心忡忡,他们商量要除掉吕氏一族。想采取动作,就要掌握军队,老臣周勃虽然名义上是太尉,可北军的统帅是吕后的侄子吕禄,只要吕禄在,周勃根本没法调动北军。有一个人跟吕禄关系非常要好,要想调开吕禄非他不可,这个人叫郦寄,他的父亲叫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