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高发动望夷宫政变,害了秦二世,为何轻易被秦三世害了?

赵高发动望夷宫政变,害了秦二世,为何轻易被秦三世害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猪猪的小厨房 访问量:3293 更新时间:2023/12/4 13:32:47

赵高杀害秦二世胡亥是经过事先准备,制定了弑君计划,一切准备就绪后,最终发动政变,在望夷宫中逼死了胡亥,胡亥死后,赵高仰仗自己也有嬴姓赵氏血统,准备登基称帝,但是不被文武百官认可,赵高无奈之下,将帝位传位了秦国王室成员赢子婴。赵高此时还心怀诡计,想着谋逆篡位,就去掉了秦的帝号,子婴成为了秦王,为自己之后篡位做准备,最终被子婴设计杀害,子婴杀死赵高也是经过事先准备。

并且赵高本就是逆臣贼子,通过谋逆篡位,发动沙丘政变,赐死秦始皇长子扶苏,拥立自己教导过的秦始皇幼子胡亥为帝,从而掌握的权力。赵高掌权实权后就开始实行残暴的统治,任职期间的做所作为已经失去了民心,大部分官员因惧怕被赵高残害,不得已而向赵高低头,而赵高在子婴设计杀害后,死了也就死了,只会大快人心,朝臣振奋,文武百官还会帮助秦王子婴将赵高党羽扫除。

赵高和秦国历代国君姓氏一样,同为嬴姓赵氏,赵高此人善于玩弄权术,观言察色,凭借勤奋,加上精通秦国律法被秦始皇提拔为中车府令,开始执掌皇帝车舆,并兼行符玺令事。因其精通秦律还被秦始皇派给小儿子胡亥当“老师”,让赵高教导胡亥学习判案断狱,赵高靠逢迎献媚,善于察言观色,博得了秦始皇幼子胡亥的赏识,为此深得胡亥信任。还凭借其巧言令色的本事救了自己一命。

秦始皇在位时期,又一次赵高犯了重罪,按照秦律是要被处死,但最终因赵高的能说会道使得秦始皇赦免其死罪,并且还恢复了官职。赵高在秦始皇在世时是唯唯诺诺,丝毫没有一点忤逆之心,管事二十余年,也没有做出什么乱政的举动,但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在东巡途中病逝沙丘后,赵高仿佛换了一个人,不再是秦始皇在位时那个唯唯诺诺的样子,赵高开始争权夺利,行大逆不道之举,发动沙丘政变,谋权篡位。

赵高在秦始皇死后,为了一己之私,与丞相李斯等人合谋伪造诏书,下假诏赐死秦始皇长子扶苏,扶持秦始皇幼子胡亥登基称帝,是为秦二世。胡亥称帝后,赵高因教导过胡亥,深的胡亥的信任,赵高被封郎中令,成为胡亥最亲信的决策者,开始掌握实权,赵高掌权后,开始残暴的统治,对百姓征役加重,实行苛政,导致民不聊生,相信秦国的百姓对赵高此人很是痛恨。赵高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并指鹿为马,清除异己。

秦朝在赵高掌权后,实行残暴的统治下,最终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为此拉开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各地百姓纷纷响应起义,秦朝在农民起义中危在旦夕,赵高对胡亥的隐瞒危机,最终在章邯作战失利,投降于项羽后,秦朝的危机越发严重,胡亥对赵高产生了不满,本来就有篡位之心的赵高于是先动手杀了胡亥,赵高杀害秦二世胡亥是经过精心的准备,才最终发动政变成功,赵高杀死胡亥后,原本想着是自己继承皇位。

赵高想登基称帝的美梦因秦朝文武百官的不支持,转而以失败告终,赵高的皇帝梦破碎。赵高只能临时做出对策,最终将将玉玺传给了秦国王室成员赢子婴。赵高为了想之后篡位,就将子婴的帝号取消,子婴改称秦王。而秦王子婴早在之前就知道赵高的为人,知晓赵高的种种罪行,只因赵高位高权重,无法为秦国除此祸害,而子婴此时被赵高推上王位,子婴不想成为第二个胡亥,便想铲除赵高,子婴最终设计将赵高诛杀,并诛灭其三族。

赵高本就是乱臣贼子,在秦始皇死后,赵高谋逆篡位之时就注定了其结果。接下来看详细过程,看赵高是如何一步步自取灭亡。赵高的身世存有争议,但其宦官身份是可以确认的,对于赵高这位历史人物,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指鹿为马”的典故也是家喻户晓,对于赵高的人物生平,紫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赵高早年只是秦国都城咸阳王宫中的一个普通寺人,通过勤奋,加上其精通律法被始皇帝看重,从一个底层,逐渐被提拔为中车府令,成为秦始皇身边的近侍宦官。

赵高在秦始皇去世之前,二十年来都是都是一副顺从和唯唯诺诺的样子,尽心侍奉始皇帝,从相关影视剧中也能看出赵高在秦始皇在世时的样子,但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因患病即将驾崩时,赵高开始变了,或者是内心的本性开始暴露了。秦始皇去世之前,让赵高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让公子扶苏将军事托付给蒙恬(扶苏此时在北方和蒙恬一起驻守边疆,担任监军),然后赶回咸阳主持丧事,秦始皇的这道诏书可以说已经确认公子扶苏的继承者的身份。

秦始皇去世之前所拟的这道诏书被赵高扣押了,赵高因担任中车府令一职,有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的职权,秦始皇本意是将诏书火速送往上郡到扶苏手中,但是赵高却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开始了谋划,赵高认为太子扶苏(在秦始皇留有遗诏之时,扶苏已经可以说是未来的储君,只等继位登基)和自己一直以来不合,如若扶苏做了皇帝,会对赵高的地位不利,而赵高对自己教导的始皇幼子胡亥甚是了解,胡亥是一位昏庸无知的公子,如若胡亥继位,赵高容易控制。

秦始皇病逝后,丞相李斯因秦始皇死于宫外,也未立太子,未防止天下大乱就封锁了始皇帝去世的消息,李斯封锁秦始皇去世的消息,也正是赵高乐于看见的,恰好给了赵高机会,也让赵高谋逆篡位的计划更近了一步。赵高将带着私自扣押的遗诏去游说始皇幼子胡亥,胡亥同意了赵高的谋划,为了让计划顺利进行,赵高又去游说任职丞相的李斯,有了丞相的帮助,篡位之事基本就能成功,最终李斯也和赵高一起狼狈为奸。

赵高最终发动了“沙丘之变”,行谋逆之举,赵高此举也是其之后掌权之后实行残暴统治的开始,也为其最终结局埋下了伏笔,赵高、李斯、胡亥合谋篡改了始皇帝留下的遗诏,废除并赐死了太子扶苏,改立始皇幼子(第十八子)胡亥为帝。使者携带赐死扶苏的假诏去往上郡,扶苏拔剑自杀后,赵高得到消息后便加速回到都城咸阳,回到咸阳后便发布治丧的公告,立胡亥为帝,胡亥继承了帝位,是为秦二世。

胡亥继位后不久,就开始追求起穷奢极欲的生活,但胡亥担心以见不得人的阴谋换来的权利,为此深感不安,而赵高也有这样的担忧,谋逆篡位一事都是赵高一手策划,如果事情泄露,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但文武百官也不能都是木头人,胡亥以始皇幼子的身份能继承皇位,加上胡亥并无什么才能,其中之事必有蹊跷,相信也会大臣们会有质疑,赵高便建议胡亥残害手足,铲除忠良,实行严刑峻法。

赵高被胡亥授予生杀大权,胡亥的兄弟姐妹,大将蒙恬,上卿蒙毅被赵高杀害。赵高的残害秦宗室子弟,和王公大臣,必会被宗室等人仇恨。之后秦二世胡亥为了寻欢作乐,就将朝政交给赵高代理,不在上朝,赵高便结党营私,掌握朝政实权,赵高开了残暴的统治,实行了重的徭役赋税和残酷的色政刑法,导致百姓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最终陈胜、吴广因下大雨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按照此时的律法就要被处死,最终爆发了大泽乡起义。

秦朝在赵高残暴的统治下,已经是危机四伏,而赵高的野心也不断膨胀,最终将合伙人丞相李斯陷害,自己坐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相之位。而胡亥此时被赵高迷惑的完全不知秦朝此时已经岌岌可危,自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旧六国贵族也开始了复国行动,此时秦朝完全就是农民大起义的局面,秦朝的气数,在秦二世和赵高的统治下已丧失殆尽。赵高此时还争权夺利,为此发生了历史著名的典故“指鹿为马”,只为清除异己。

赵高一件件的所做作为在作死路上渐行渐近,此时秦末的农民起义已经如火如荼,反秦浪潮此起彼伏,农民起义已经席卷全国,秦王朝已是风雨飘摇之态,最终随着秦将章邯在抗击起义军失利而倒戈投降项羽后,更是给本就摇摇欲坠的秦王朝一个沉重的打击,秦二世胡亥终于坐不住了,于是质问赵高,胡亥对赵高产生了怀疑和不满,赵高决定先下手为强,和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密谋弑君政变计划。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赵高发动了“望夷宫之变”。赵高指挥全局,其弟赵成做内应,在宫内散布谣言说有盗贼,之后女婿阎乐发兵追击,导致宫内防守空虚,最终阎乐率吏卒千余人进入望夷宫,逼死了秦二世胡亥。胡亥死后,赵高摘下胡亥身上的玉玺,自己佩上,准备仰仗自己也有嬴姓赵氏的血统登基称帝。文武百官虽惧怕赵高,但都低头不从,以无声的反抗粉碎了赵高的皇帝梦。

赵高想篡位夺权,但知道自己不受天命,故而群臣也不会同意赵高称帝的,所以扶持胡亥来做赵高的傀儡。赵高无奈之下,只能临时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了秦皇室子嗣子婴,可见赵高此时虽位高权重,把握秦国朝政,但是上到文武百官,下到黎明百姓都厌恶赵高,子婴因秦已失去对整个华夏大地的控制权,此时秦的力量已大为削弱,不能空有帝号,最终子婴只得取消帝号,复称秦王。

秦王子婴明白自己是被赵高推上王位,只是个傀儡。也知晓赵高所犯的种种罪行,子婴不想成为第二个胡亥,便和贴身宦官韩谈商定了斩除赵高。子婴前设计假装生病,不理朝政。最终赵高亲自入宫探病子婴,子婴的身边的宦官韩谈趁此机会一刀将赵高砍杀,之后秦王子婴并诛灭了赵高三族。赵高能轻易被子婴所杀,在于子婴提前谋划和赵高自以为是只身前往。赵高之死是其咎由自取,即使没有子婴,也会有下一个人诛杀赵高,赵高的种种罪行也罪该万死。

大家对赵高此人有什么看法?对赵高行大逆不道之举怎么看?下方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更多文章

  • 赵高冒死立秦二世为帝,却被秦三世轻易斩杀,世道轮回,绕过谁?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赵高,秦二世,李斯,嬴政,丞相

    在我们印象中,赵高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有人说他葬送了大秦帝国,使秦始皇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国家二世而亡。其实这是对赵高的偏见,赵高之所以冒死拥立秦二世胡亥为帝,实乃出于人之本性――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无关人的好坏。有句话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处于那种场景,你也会像赵高那样。说实话,胡亥能登基

  • 科普:赵高能发动政变杀秦二世,为何会轻易被秦三世拿捏?

    历史解密编辑:夏目历史君标签:秦国,李斯,先秦,周朝,秦二世,赵高能,秦三世,秦王子婴,秦始皇嬴政

    说起赵高此人,历史对他的评价一般都比较低,因为他的身上有太多敏感的标签,例如死太监,亡国之人,杀戮过重,性格太差。——不过,我们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这么一个被后世骂成渣子的烂人,却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历史......要知道,秦帝国可是6代人的努力,而且经历了无数场精彩的大战,以及一位万世帝王的整合。可

  • 赵高大权在握,发动政变杀害秦二世,为何被秦三世轻而易举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秦二世,秦三世,赵高,丞相,李斯,嬴政

    说到赵高就不得不说秦朝,毕竟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和赵高有着很大的关系。是他玩弄秦二世胡亥于股掌之中,骄横专权,结党营私,实行苛政,导致百姓负担日益沉重,犹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终激起了民众反抗。然而赵高却不知悔改,并且随着权力的逐渐扩大,赵高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先是陷害除掉了丞相李斯,后来甚至连给予

  • 秦二世并没有留下子嗣,那么秦三世子婴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秦二世,子婴,秦三世,赵高,嬴政,秦国

    我们今天来聊聊秦朝的第三位皇帝子婴。公元前207年,沛公刘邦军指咸阳,秦王子婴出城投降,后被项羽所杀。曾经横扫六国、南抚百越的秦帝国终于彻底灭亡了。我们都知道秦二世曾为巩固帝位曾大举诛杀兄弟姐妹,秦始皇的其他孩子们都被赶尽杀绝,而秦二世胡亥没有留下子嗣,那么子婴是谁?他为何成为了秦三世?最早记载子婴

  • 秦三世子婴到底是谁?最有可能是秦始皇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云舒颜标签:嬴政,应侯,皇帝,周朝,先秦,秦二世,秦三世子婴,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大的皇帝,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而秦始皇的儿子废太子胡亥继位后,很快被灭亡了,秦朝的统治也随之结束。在秦朝灭亡之后,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他就是秦三世子婴。那么秦三世子婴到底是谁呢?最有可能是秦始皇的侄子。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秦三世子婴的背景

  • 如果韩非不被李斯杀死,韩国能否避免灭亡的命运?读战国(73)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韩非,李斯,秦国,秦王,嬴政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73):韩非之死与韩国灭亡文/松鼠爸爸韩非“李爱卿,你这个老同学韩非的文章写得真不错,很合寡人心意。他好像有意效力我大秦,你说,寡人授予他何职比较合适?”战国末期的某一天,秦王嬴政在咸阳王宫连读韩非的上书后,对心腹重臣廷尉李斯说。韩非就是闻名后世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

  • 追到“李斯婷”能给亚马逊新老卖家们带来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亚马逊全球开店标签:亚马逊,李斯婷,老卖家,卖家,listing

    卖家A:听说最近亚马逊官方要出教程追求李斯婷了!卖家B:李斯婷是谁?有点耳熟啊!卖家C:求解答!到底谁是李斯婷?亚马逊全球开店:接下来,听小编细细讲解!一:谁是李斯婷?李斯婷是谁?TA,其实就是商品详情页!每一款商品上传成功后,就会生成一个独立的 Listing 页面,包含了消费者搜寻的关键字包含了

  • 韩非之死:被同门李斯陷害?别拿言情剧来理解历史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球球先生标签:韩非,李斯,秦国,嬴政,韩非之死,书法家,艺术家,秦朝,春秋战国

    《大秦赋》本该是一部激动人心波澜壮阔史诗般的电视剧,但是演到现在,慢慢的开始向古代宫廷斗争剧靠拢,各种狗血情节开始出现。本该是秦王扫六合的战争场面,但呈现给我们的却是各种宫斗之下的阴谋诡计,从赵姬到娼后,后宫乱政更是经常被拿来说事儿。这些作为娱乐的噱头,说说也就罢了,要是拿来当做是正经的历史剧播出,

  • 秦始皇同期名人“李斯”,你知道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李斯,嬴政,丞相,周朝,秦朝,秦始皇,书法家,焚书坑儒,汉高祖刘邦

    #历史开讲#李斯(284BC-208BC)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他是是秦始皇的重要官员之一。也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但凭借着卓越的才华和勤奋的工作,最终成为了秦始皇的心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斯在秦朝担任了多个职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法律工作。作为一

  •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朕”做自称,丞相李斯:把字拆开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宦卿月动物谈标签:嬴政,李斯,皇帝,孟子,丞相,先秦,周天子,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德高于三皇功过于五帝于是将“三皇五帝”合二为一,号称皇帝另外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其他人都不能用这个字来称呼自己后来历代的400多位皇帝都使用这个“朕”自称那么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