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科普:赵高能发动政变杀秦二世,为何会轻易被秦三世拿捏?

科普:赵高能发动政变杀秦二世,为何会轻易被秦三世拿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夏目历史君 访问量:3390 更新时间:2023/12/4 13:44:39

说起赵高此人,历史对他的评价一般都比较低,因为他的身上有太多敏感的标签,例如死太监,亡国之人,杀戮过重,性格太差。

——不过,我们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这么一个被后世骂成渣子的烂人,却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历史......

要知道,秦帝国可是6代人的努力,而且经历了无数场精彩的大战,以及一位万世帝王的整合。可这么多的努力,却顷刻之间被此人给破坏掉。

那么问题来了,赵高这个人是怎么做的呢?还有他为何又拜的那么快呢?

其实,一个小人物破坏一个大组织,绝不仅仅是因为运气使然,一定是因为这个小人物有某种特长,再加上这个大组织遇到了问题。

首先来看大组织遇到的问题。虽然在大家的印象中,秦朝天下无敌,灭掉了所有国家,国力达到了巅峰。但事实上,秦始皇没有统一天下的经验,留下了太多的隐患。

其一,六国王族虽乜,但六国贵族犹存,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张良以及项燕等人的活动。

其二,秦始皇对读书人的妥协。史书有记载,秦始皇聘用了大批六国思想家担当博士,结果遭到了儒生的猛烈抨击,其中最大的难堪就是泰山封禅,秦始皇被骂的狗血淋头。

如此一来,秦国在舆论方面大大丢分,百姓人心未归一。

其三,未能像汉初一样实行郡国并行制,一心实行郡县制,使得帝国向心力大大被削弱,天下大乱之时,贵族却无能为力。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二点对国家影响最大,但第三点却对赵高影响最大的一条,也是他夺权最大的希望。

说完了大背景,再看小人物的特长。

赵高此人虽然被骂的狗血淋头,但第一点,他有可能不是太监。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秦朝的宦多指官宦之家,而不是指太监。因此赵高有女儿还有女婿,有着一个家族势力,这也是他敢于当皇帝的原因。

第二点,赵高并非秦朝的小角色,而是秦始皇身边的重要助手,地位几乎等同于李斯

例如史料记载,赵高擅长书法和律法,书法特长使得在秦始皇统一文字时,李斯写了《苍颉篇》,赵高写了 《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写了 《博学篇》,作为范文,颁行全国。

而因为律法特长,赵高得以成为王子之师,而且,他通过生动形象的律法讲解方式,不仅得到了公子胡亥的喜爱,还因为大幅度增加了胡亥的学习成绩,而被秦始皇所欣赏。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赵高至少也相当于后世的秉笔太监或者司礼掌印太监,当然这个表达不太准确,因为赵高不一定是太监,但地位大体相当。

在了解了这两个情况后,我们再来看当时的格局,秦国积累了太多的矛盾,外面有旧贵族的怒火,里面有得不到分封的秦国老贵族的怨恨。

这些怒火需要一个突破口,犹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一般,就等着一个“跳梁小丑”的登场......

机会很快到来,秦始皇突然死于沙丘,帝国迎来了空前的大转机。

因为秦始皇死了,所以诸多愤怒有了爆发的突破口,不过,这个承载历史的角色未必是赵高,那么他凭什么能够抓住机会呢?原因很简单,一个是他擅长利益绑架,另一个则是他打了一个信息差。

作为现代社会,尤其是互联网中的一员,一定非常了解信息差的重要性,小小的信息差可以让我们赚的盆满钵满,也可以让我们输得一败涂地。

赵高就是当时的幸运儿,只有他知道秦始皇去世了,只有他手里有秦始皇的传位诏书,而他的竞争对手蒙恬蒙毅远在千里之外,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当然,赵高一个人的力量还不够,他需要绑架行政力量。

恰好他又抓住了李斯这个关键点。为何要抓他?

原因很简单,李斯和公子扶苏一派有矛盾,李斯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人就是通过混乱为阶梯爬上来的人。

所以,赵高以危机开路,以利益诱导,最终将其绑架上车。

如此,赵高成功的扭转了历史,推出了公子胡亥。

虽然百官有异议,虽然蒙恬始终不相信。但积累的仇恨让百官接受了这一现实,最终跟着利益跑。而蒙恬虽然不服,但因为信息差太大,所以也只能被宰杀。

在后来的历史中,赵高屠杀了秦始皇的所有子嗣,并且通过反间计腰斩了李斯,通过不断安插自己的女婿和死党,掌握了整个朝堂。

当时的赵高甚至已经开始了登基仪式,离皇帝的宝座就差一步之遥。但离谱的是,这位一手毁掉大秦王朝的奸贼,却突然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秦王子婴给杀了。

那么这又是为何呢?

在历史上,秦王子婴根本没有多少出场的机会,甚至大家连他的父亲是谁都不知道。但这么一个没有根据的人,却居然暗杀了赵高,然后掌控了朝堂,这过程比赵高夺权还要迷幻。

如果排除秦王子婴是超人这一可能,那么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赵高曾经所倚仗的天时地利,全部都反了他。

为何这么说呢?

我们可以继续对照上文的内容,赵高能赢靠的是信息差和绑架利益,但这一次他都没了,信息差方面,他不知道自己扶植的人不是傀儡,而是一个能人狠人,所以过于自大,没有做好安保措施,被刺杀。

至于利益方面,他先是杀了李斯,让所有人看到他不是当盟友的料。

随后绑架秦二世,屠杀了诸多人员,掌握了一切权力,甚至还想自己当皇帝。所以曾经的利益绑架早就没了。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他已经不把秦国这个利益集团放在眼里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指鹿为马。

连秦始皇都需要拉和打来团结秦国这个集团,但赵高直接通过碾压的方式逼迫对方臣服,结果就是他登基的时候众人不发一言冷冷的看着他,逼迫他下台。

赵高何德何能敢比肩秦始皇?真是自不量力。

除了这些原因以外,还有前文提到的大背景,内部的贵族不爽,秦始皇讨厌郡县制。外部的贵族想要造反,恢复自家天下。

这些怒火都在酝酿,可赵高却摘了他们的桃子,这些人能忍吗?答案是不能。

所以后来的汉高祖,当时的沛公打到了咸阳城外,旧贵族的代表西楚霸王项羽灭了秦国主力,扬言要五马分尸赵高。结果赵高做了最不应该做的事情,他写信找刘邦瓜分天下。

这个行为彻底成为了压倒他的最后的稻草,因为赵高此时背叛了整个秦国利益集团,而且刘邦拒绝与他瓜分天下,代表着外部的贵族势力不愿意接纳他。

到此刻为止,赵高已经成为了天怒人怨的孤子,遍地都是敌人,没有一个帮手,虽然他成功的肢解了最强大的帝国,却也让自己没有了退路。

所以秦王子婴刺杀事件虽然是偶然,但也是必然,赵高的命运已经注定了。秦王子婴就是量变之后的质变......

更多文章

  • 赵高大权在握,发动政变杀害秦二世,为何被秦三世轻而易举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秦二世,秦三世,赵高,丞相,李斯,嬴政

    说到赵高就不得不说秦朝,毕竟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和赵高有着很大的关系。是他玩弄秦二世胡亥于股掌之中,骄横专权,结党营私,实行苛政,导致百姓负担日益沉重,犹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终激起了民众反抗。然而赵高却不知悔改,并且随着权力的逐渐扩大,赵高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先是陷害除掉了丞相李斯,后来甚至连给予

  • 秦二世并没有留下子嗣,那么秦三世子婴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秦二世,子婴,秦三世,赵高,嬴政,秦国

    我们今天来聊聊秦朝的第三位皇帝子婴。公元前207年,沛公刘邦军指咸阳,秦王子婴出城投降,后被项羽所杀。曾经横扫六国、南抚百越的秦帝国终于彻底灭亡了。我们都知道秦二世曾为巩固帝位曾大举诛杀兄弟姐妹,秦始皇的其他孩子们都被赶尽杀绝,而秦二世胡亥没有留下子嗣,那么子婴是谁?他为何成为了秦三世?最早记载子婴

  • 秦三世子婴到底是谁?最有可能是秦始皇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云舒颜标签:嬴政,应侯,皇帝,周朝,先秦,秦二世,秦三世子婴,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大的皇帝,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而秦始皇的儿子废太子胡亥继位后,很快被灭亡了,秦朝的统治也随之结束。在秦朝灭亡之后,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他就是秦三世子婴。那么秦三世子婴到底是谁呢?最有可能是秦始皇的侄子。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秦三世子婴的背景

  • 如果韩非不被李斯杀死,韩国能否避免灭亡的命运?读战国(73)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韩非,李斯,秦国,秦王,嬴政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73):韩非之死与韩国灭亡文/松鼠爸爸韩非“李爱卿,你这个老同学韩非的文章写得真不错,很合寡人心意。他好像有意效力我大秦,你说,寡人授予他何职比较合适?”战国末期的某一天,秦王嬴政在咸阳王宫连读韩非的上书后,对心腹重臣廷尉李斯说。韩非就是闻名后世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

  • 追到“李斯婷”能给亚马逊新老卖家们带来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亚马逊全球开店标签:亚马逊,李斯婷,老卖家,卖家,listing

    卖家A:听说最近亚马逊官方要出教程追求李斯婷了!卖家B:李斯婷是谁?有点耳熟啊!卖家C:求解答!到底谁是李斯婷?亚马逊全球开店:接下来,听小编细细讲解!一:谁是李斯婷?李斯婷是谁?TA,其实就是商品详情页!每一款商品上传成功后,就会生成一个独立的 Listing 页面,包含了消费者搜寻的关键字包含了

  • 韩非之死:被同门李斯陷害?别拿言情剧来理解历史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球球先生标签:韩非,李斯,秦国,嬴政,韩非之死,书法家,艺术家,秦朝,春秋战国

    《大秦赋》本该是一部激动人心波澜壮阔史诗般的电视剧,但是演到现在,慢慢的开始向古代宫廷斗争剧靠拢,各种狗血情节开始出现。本该是秦王扫六合的战争场面,但呈现给我们的却是各种宫斗之下的阴谋诡计,从赵姬到娼后,后宫乱政更是经常被拿来说事儿。这些作为娱乐的噱头,说说也就罢了,要是拿来当做是正经的历史剧播出,

  • 秦始皇同期名人“李斯”,你知道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李斯,嬴政,丞相,周朝,秦朝,秦始皇,书法家,焚书坑儒,汉高祖刘邦

    #历史开讲#李斯(284BC-208BC)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他是是秦始皇的重要官员之一。也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但凭借着卓越的才华和勤奋的工作,最终成为了秦始皇的心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斯在秦朝担任了多个职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法律工作。作为一

  •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朕”做自称,丞相李斯:把字拆开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宦卿月动物谈标签:嬴政,李斯,皇帝,孟子,丞相,先秦,周天子,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德高于三皇功过于五帝于是将“三皇五帝”合二为一,号称皇帝另外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其他人都不能用这个字来称呼自己后来历代的400多位皇帝都使用这个“朕”自称那么秦始皇

  • 攻坚战丨李斯华:能“侦”善战多面手

    历史解密编辑:南宁警方标签:公安,破案,刑侦,侦查,李斯华

    榜样誓言全区公安机关岁末年初打击突出犯罪攻坚战开展以来,南宁市公安局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坚强决心,扎实有效稳步推动攻坚战向纵深发展,全体民警、辅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劲, “一鼓作气、不胜不休”的闯劲,戮力同心、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攻坚战”。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前行。

  • 秦国三大名相,商鞅、吕不韦、李斯都对秦有功,为何都没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商鞅,吕不韦,李斯,秦国,秦王

    秦国自秦孝公开始,秦国每一位君主的身边都有一位或者多位大才辅佐,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的张仪、公孙衍、司马错、樗里疾;秦武王时的甘茂;秦昭襄王时的魏冉、范雎等;秦庄襄王和秦始皇时期的吕不韦、李斯等。正是这些人的辅佐下,秦国才日益强盛,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最终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