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秦二世而亡呢?不是还有子婴做了46天秦王吗?

为什么说秦二世而亡呢?不是还有子婴做了46天秦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行走的荷尔 访问量:4034 更新时间:2023/12/6 17:34:43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大业,遂登基称帝,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秦朝又是一个短命王朝,二世而亡,公元前207年就灭亡了,前后不过存在了十四年,可谓是昙花一现了,但这昙花一现却在历史上是最为特殊的存在。

不过这里可能就有人要问了,秦朝历史上明明有秦始皇、胡亥和子婴三位君王,为什么会说是秦二世而亡呢?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他们三人的称谓中得出来,嬴政是始皇帝,而胡亥是二世皇帝,而子婴是秦王,在这里,皇帝和秦王的区别,就是秦朝这个大一统王朝和作为诸侯国之一的秦国的区别。

我们看秦朝的存在时间极为短暂,但秦国的历史却是很长的,秦人的存在时间就更加长了,他们长期在西部与犬戎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到了周幽王被申国、缯国和犬戎联军围攻的时候,秦襄公领秦军支援周王室,并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因此秦终于被正式奉为诸侯国,历史上也就有了秦国。

秦国虽然成了诸侯国,但土地其实并不多,周平王让秦襄公自己去和犬戎争,争来了就是秦国的,争不来那就是秦国自己的事情了。

所以数代秦国国君都带领秦人和犬戎作斗争,这也让秦人的战斗力增强,同时,随着地盘的扩大,秦国开始东进,尤其是秦穆公为东进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虽然最终只能称霸西戎,但也为秦国的东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之后,秦人迎来了秦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国君,即秦孝公,秦孝公起用商鞅在秦国实行最为彻底的变法改革,其目的就是富国强兵,为秦国的东进积攒力量,自秦孝公之后,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等有作为的国君都在为秦国的东进和强大做努力。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依然成为一个庞然大物,秦昭襄王晚期,东方六国中已经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能够和秦国一战,甚至东周也被秦昭襄王结束了,灭六国已经成为秦国不可阻挡的趋势。

秦昭襄王去世之后,其子秦孝文王和其孙秦庄襄王在位时间极短,前后加起来不过才四年的时间,然后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继位了,成为秦国的新王。

彼时的秦王政因为年幼,并没有亲政,朝政把持在吕不韦手中,但这并没有给秦王政造成太大的压力,他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隐忍不发,暗中积蓄力量,为的就是顺利亲政,并将王权仅仅握在手中。

所以在亲政前夕,他迅速除掉了嫪毐,亲政之后又迅速解决了吕不韦,完全掌握了秦国国政,之后就是稳定秦国朝局,在李斯的辅佐下开始谋划灭六国的大计,在列国间行离间计,或收买或杀掉。再然后就是用十年时间攻灭六国,建立了不世功绩。

这样的功绩自然不能继续延用过去的名号,须得改上一改方能显示秦王政的功绩,也能传之后世,于是在一番讨论后,秦王政决定称“皇帝”,制曰:

“朕为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也就是说在秦始皇的想法中,秦朝会传之万世,而皇帝们就按照始皇帝、二世皇帝、三世皇帝、四世皇帝……来命名。

不得不说,秦始皇的想法是好的,但理想与现实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秦始皇想要传至万世,而实际上却二世而亡,这恐怕是秦始皇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秦始皇登基称帝之后,开始为统治这个王朝做努力,后又不断的巡行天下,结果就死在了巡行天下的途中。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到沙丘,病势加重,最终死在了沙丘,而赵高撺掇秦始皇的幼子胡亥继位,并说服丞相李斯站在了他们这一边,他们将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封锁,一面返回咸阳,一面矫诏除掉了公子扶苏,然后立胡亥为帝,即二世皇帝。

胡亥能继位,赵高这个小人物功不可没,两人本来关系就好,等胡亥登基之后,对赵高的信任自然异于常人,即便是李斯也很难见到胡亥,更很难说服胡亥。

而赵高则将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不仅说服胡亥诛杀旧臣和秦朝公子,实行严苛的刑罚,更是让赵高和朝臣对立了起来,而赵高成为那个传话人,久而久之,胡亥闭目塞听,而赵高成为实际的掌权者,以至于出现了指鹿为马的情况。

当胡亥对于外面的战乱指责赵高的时候,赵高竟然直接谋划除掉了胡亥,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迫自杀。胡亥一死,赵高想自己做皇帝,但实在是不得人心,他不得不退一步,想让秦王室成员子婴做傀儡。为了更好地控制子婴,方便自己将来称帝,赵高竟然说:

“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

也就是说,赵高不再将秦朝当作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而是缩回到以前的秦国,仅仅是一个诸侯国了,子婴就是秦国的国君,因此只能称秦王。

这也就意味着胡亥一死,秦朝就算是灭亡了,当然,也有例外,如果子婴能力强,能够掌控局面,继位为帝,还是可以称为三世皇帝的,只不过当时的大环境已经不给子婴机会了。

虽然子婴在继位为秦王之前设计杀死了赵高,顺利成为秦王,想要重振秦始皇时期的辉煌,将秦王朝延续下去。但子婴为秦王的时期,天下已然大乱,仅仅过了46天,刘邦就入关,在霸上约降子婴。

眼看着时局已无回旋余地,子婴“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连秦王也做不成了,再一个月后,项羽领着诸侯大军进入咸阳。项羽对子婴并没有心慈手软,他“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秦朝彻底灭亡了,所以我们看,子婴虽然是继胡亥之后继位的,但仅仅是秦王,并没有机会成为三世皇帝就被杀了,秦王室成员全部被杀,再也不可能光复秦朝。因此,秦朝实际上是随着秦二世胡亥的自杀而灭亡的。子婴的存在不过是让秦朝重新变为了一个诸侯国。

标签: 秦二世子婴秦国秦王嬴政赵高

更多文章

  • 关于秦二世之死,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两个版本,到底想表达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秦二世,司马迁,赵高,史记,项羽

    历史是强者书写的?那后人看到的,还会是真相吗?关于这一点,大家不要着急,历史的确是强者书写的,但是后人能看到的,大多都是真相。并不矛盾,在历史上,可以左右历史记载的强者,非常少。很多人都是准强者,不够强!独家:陕西韩城:史圣司马迁祠 依据山岭 高峻挺拔 气势雄伟写历史,最牛的一个人,一定是司马迁!被

  • 秦二世:一个在自我世界里游荡的皇帝(一)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秦二世,皇帝,赵高,嬴政,皇位

    《大秦帝国》里对王有很深刻的解释:“王,三横为天地人,一竖为参通天地人。”秦始皇弃王而称皇帝,本质上没有太大改变,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号罢了。秦朝的皇帝与之前的王在性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孤一人”,都是天下唯一的统治者。在家天下里,一个合格的统治者最该做的便是维护王朝的统治,使王朝千秋万代。这个过程,便

  • 秦始皇一死,蒙氏就被秦二世诛杀殆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嬴政,秦二世,蒙氏,蒙恬,赵高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预计阅读本文需要5分钟秦始皇攻灭六国,统一天下,以王氏和蒙氏家族出力为最多,得到的信任也最多。然秦始皇一死,蒙氏就被秦二世诛杀殆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赵高的挑拨和诬陷。赵高,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蒙氏最为有名的,要

  • 前208年李斯上书保命,秦二世转怒为喜,看过文章秦国灭亡不怨谁

    历史解密编辑:阿森侃文标签:李斯,秦二世,秦国,嬴政,赵高

    前208年,一个被折磨得如同死狗一般的老人,走上了刑场。这老人有多惨,答案是已然面目全非,只等最后腰斩。人生最后时刻,悲戚的老者,看着自己的儿子,哀伤地说出了遗言:吾欲与汝,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在岂可得乎的念想之后,这个老人遭遇了腰斩之痛!这个人就是曾经的大秦宰相,秦始皇心腹,力主

  • 秦朝明明有秦始皇、二世和子婴三代,为什么却说“秦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嬴政,子婴,秦朝,皇帝,周朝,先秦,秦二世,秦始皇,汉高祖刘邦

    因为子婴不是皇帝。在秦二世胡亥统治时期,国家已经动荡不安了。有了胡亥这个统治者,以及指鹿为马的赵高这个实际统治者,当然没有拨乱反正的可能性,只能坐视着时局一天天坏下去,直到糜烂不可收拾。在这个时候,他们还忘不了内斗。赵高干掉了二世胡亥,又去帝号、立子婴为王。也就是说,子婴成了秦朝名义上的统治者,但却

  • 章邯活捉陈胜的一个将军,秦二世为何非要车裂?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陈胜,秦二世,章邯,太守,周文,赵高

    公元前209年七月末,陈胜攻克陈城,称张楚王后,立即调整战略,瓜剖棋布,再次布局,分多路出兵。陈胜坐镇陈都,兵分八路。图片其中一路,以泗川郡铚县人宋留为将军,向西南攻入南阳郡。春秋时南阳是申国地盘,后成为楚国申县。楚国屡次对外用兵,都会调动申息之兵,也就是申县与息县之兵。战国时期楚国南阳与秦、韩、魏

  • 赵高权势滔天,连秦二世都被他杀害,为何却在子婴这里翻了船?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赵高,秦二世,子婴,刘邦,秦国

    赵高权势滔天,连秦二世都被他杀害,为何却在子婴这里翻了船?秦始皇去世之后,作为中车府令的赵高联合丞相李斯,将本来与皇位无缘的胡亥强行推上了政坛。1.赵高如何在秦二世时期发家赵高凭借自己是胡亥老师的的身份获得了他的信任,设计害死了李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权独揽。又因为胡亥本身就没有什么政治智慧,所以

  • 怀王之约:秦二世和赵高是什么样的下场,秦帝国又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赵高,秦国,子婴,先秦,周朝,秦二世,书法家,怀王之约,汉高祖刘邦

    秦帝国时期,章邯因为迫于咸阳宫内赵高对自己虎视眈眈的压力,无奈之余率领着手下二十万秦军向项羽及其手下诸侯盟军投降了。正当项羽和章邯在安阳举行会盟仪式的时候,秦帝国的首都咸阳也有两方力量正在暗中秘密地沟通。但是,说起咸阳方面双方正在秘密联系的人,大家一听肯定会觉得非常别扭,其中一方就是“楚怀王”熊心(

  • 探讨秦二世而亡的史实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秦二世,秦王朝,嬴政,赵高,李斯,先秦,周朝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新兴的封建政权,它存在了十二个年头就被以赵高为代表的奴隶主势力篡权了。人类历史从原始公社到现代社会,经过了几种生产方式的更替。每一次更替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进步。在历史上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的转变,经历了长期的深刻的改革。

  • 秦始皇时期无往而不利的大秦铁骑,为何到了秦二世就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嬴政,项羽,秦军,章邯,秦国,前秦,周朝,先秦,秦二世,秦始皇,大秦铁骑,四大名将

    秦始皇时期无往而不利的大秦铁骑,为何到了秦二世就不行了?首先,在这里笔者要先强调一件事情,那就是秦二世时期的大秦军士也没有那么不堪一击。至少他们打败了陈胜、吴广率领的农民军。名将章邯哪怕是率领囚徒军也可以一路同行,击败田詹、邓说、伍逢、陈胜、项梁等人。所以说秦末的大秦铁骑也不是那么不堪一击,他们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