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为何要与赵高合谋,害死自己的女婿公子扶苏,帮助胡亥上位?

李斯为何要与赵高合谋,害死自己的女婿公子扶苏,帮助胡亥上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4915 更新时间:2024/2/14 11:34:39

前言

秦二世而亡,这与荒谬无度的胡亥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至沙丘时,突然暴病而亡,死前下诏立扶苏为秦朝的二世皇帝。

这份诏书只有秦始皇最信任的两位人臣知晓,他们分别是李斯赵高。指鹿为马、阴险狡诈的赵高自然不会那么轻易地服从秦始皇的命令。若是扶苏即位,赵高在朝廷的地位就会不保,于是他用尽一切办法防止扶苏即位。

若想要伪造诏书,就避不开同样知晓诏书内容的李斯。李斯是秦朝秦始皇时期的宰相,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深受秦始皇重用,也是秦始皇最信任的臣下之一。

李斯在朝辅佐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制定文字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秦朝的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忠心为秦的李斯却在这个关头,接过赵高投来的橄榄枝,同赵高共同密谋篡改诏书立胡亥为帝。

李斯不仅仅忠心秦朝,德高望重,他还是扶苏的岳丈人,然而他却做出了矫诏杀害扶苏,篡诏立胡亥的事情。是什么导致这种结果呢?

沙丘之变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至沙丘时,突然病重,预感到自己时日已经不多了,于是他将同行的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叫至身旁,立下了自己死后,王位由扶苏继任的诏书。然而,秦始皇的病情远比想象中的严重,没过多久,秦始皇就病死了,诏书变成了遗诏。

这份诏书对赵高来说,无异于判决书。扶苏最信任的大臣蒙恬,自己素来与蒙恬不和,当年若不是秦始皇的宽恕,蒙恬早就以重刑将赵高处死了。若是扶苏上位,蒙恬必将受到重用,到时候赵高或许就身首异处了。

对赵高来说幸运的是,这份诏书还没有公布秦始皇就去世了,诏书现在在自己手上,自己有很大的操控空间。

由于赵高擅长察言观色、谄媚献言,深受皇子胡亥喜爱,若胡亥能够即位,赵高的在朝廷的地位必定会平步青云。赵高首先将自己的密谋告诉了胡亥,胡亥听完大喜,谁还不想当皇帝呢,立即参与了这次密谋。

即位人商量好了,密谋就剩下另一个关键的角色了,那就是同样知晓诏书内容的李斯。

赵高找来李斯,拐弯抹角向李斯说明了自己的意图。李斯听完大惊,立即反驳赵高的密谋。不过赵高早就想好了如何说服李斯。

李斯平民布衣出身,能够做到这个位子全凭两位贵人吕不韦和秦始皇的提拔,这个位子对于李斯来说犹如金银珠宝,一旦得到,就难以放弃。赵高看准了这一点,向李斯循循善诱。

他对李斯讲到,若是扶苏登上了皇位,必然会大力提拔蒙恬,论才干和与皇帝的亲密程度,你比得过蒙恬吗,到了那个时候,你的宰相位置还守得住吗?

赵高的这些话说进了李斯的心里。李斯听完后,思绪万千,他知道这样做对不起提拔自己的秦始皇,也不利于秦朝的发展。再三思索后,李斯放弃了恩义,选择了利益。他同意加入赵高的谋划。

李斯同意后,赵高大喜,因为他知道,李斯加入了,这场谋划也就成功了。

李斯和赵高二人将秦始皇死亡的消息藏了起来。在别人还以为秦始皇还在轿子里观光的时候,他们二人已经在伪造诏书了。

第一份诏书自然就是立胡亥为秦朝的下一任皇帝。第二份伪造的诏书送给了在塞外边疆与匈奴作战的扶苏和蒙恬。

诏书里秦始皇指责他们二人不忠不孝,要求他们以死谢罪。扶苏看完痛苦万分,父让子死,子不得不死,扶苏原本与始皇就有过节,扶苏即使看出是假诏书,也甘愿受罚。他随之挥剑自杀

李斯赵高一行人立即回到朝廷,宣布秦始皇的死讯,随之胡亥继任为秦二世。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沙丘之变。

与虎谋皮,难得善终

参与沙丘之变的李斯为的就是保住自己宰相的地位。可惜的是,从历史的结果上来看,李斯不仅没有保住宰相的地位,他还落得了一个十分凄惨的结局。

胡亥即位后,只顾吃喝玩乐,置国家政务和国家大事于不顾。朝廷的事物就全部归属到了赵高的手里。深受皇帝信赖的赵高此时已经是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为了照顾在沙丘之变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李斯,胡亥和赵高一直都为李斯保持着宰相的位子。李斯也在宰相的位子上兢兢业业。

赵高成为朝廷的实际控制者后,野心和欲望不断扩大,他不甘于只做宰相之实,宰相之名也成为了眼中的美肉。

若想成为宰相,那就不得不跨过李斯这一关。这对于经验丰富的赵高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难事。赵高很早就观察到胡亥对李斯之间细妙的间隙。李斯曾多次上书劝诫胡亥的行为,胡亥对此早已心怀不满。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秦王朝面临重大危机。李斯见状,立刻请求赵高让自己见皇帝一面。此时的皇帝身锁春宫,不闻政事,只有赵高才能相见。

赵高事先告诉胡亥李斯早已对二世不满等挑拨离间的话语。待到胡亥醉酒易怒之时,将李斯引荐给胡亥,李斯上诉完陈实弊政后,二世大怒,以谋反罪将李斯关入监狱。

李斯在监狱中被打得皮开肉绽,但他依然坚持不招供,因为他每天都派人上书陈罪,他是朝廷功臣,又五谋反之实,只要皇帝查明自己就可以释放。可是他哪能想到,狱卒早已被赵高收买,皇帝不仅看不到李斯的信件,反而每天都能听到赵高添油加醋诉说李斯的坏话。

最终,被折磨地体无完肤的李斯承受不住了,选择了招假供。堂堂秦帝国的宰相,最终竟然以谋反的罪名死在秦朝的刀下。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毫无疑问,李斯是个聪明人,当秦始皇发布逐客令时,李斯上《谏逐客令》,为秦王朝挽住各国的人才,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候,李斯在左辅佐,使其灭六国的功绩迅速完成。帝国建成后,李斯在管理国家上也费了不少心血。

然而,他却做了一件糊涂事:同赵高一起篡改诏书。他想到了扶苏即位后,自己宰相的地位或许不保,却没想到若是胡亥即位,贪得无厌的赵高将来会陷害他。

即使扶苏即位,李斯也是扶苏的岳丈,扶苏也不会亏待李斯。而胡亥即位,李斯能保证不识大体的胡亥和阴险狡诈的赵高会待见李斯吗?

聪明了一世的李斯,却在这一关键时刻糊涂了。史书记载,李斯被处刑前,感叹大秦将要亡了,我想他心里也清楚,自己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

标签: 李斯秦二世赵高嬴政扶苏蒙恬

更多文章

  • 胡亥篡位是真是假! 2003年北京大学发现一件文物, 推翻《史记》!

    历史解密编辑:李紫谈资讯标签:赵高,李斯,史记,扶苏,蒙恬,胡亥,北京,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南方的路途中,不幸染病而死。在其临死前,立下了遗诏,欲将皇位传给公子扶苏,并命令赵高保存这份诏书。然而,心怀鬼胎的赵高,为了避免扶苏继位后会刁难自己,选择了篡位谋权。秦始皇出游南方由于赵高一直是胡亥的老师,且胡亥一直非常听自己的话,赵高便想要扶持胡亥即位。但此举需要得到丞相

  • 秦始皇到底是怎么死的?郭沫若:被胡亥钉死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嬴政,郭沫若,秦二世,赵高,李斯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他第五次巡游的时候,突然离世,时年49岁。秦始皇的离世引发了一系列的阴谋,他最为信任的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通过密谋,将原本无缘帝位的胡亥扶上帝位。随后,这两人通过伪造遗诏,让原来的继承人扶苏自尽,不久,二人带着秦始皇的灵柩回到咸阳,秦二世正式登基。然而秦始皇的

  • 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嬴政,秦二世,苏和,秦国,扶苏

    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姓秦、扶苏姓扶,胡亥姓胡,这一家子简直乱透了,本来野史就传言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现如今连两个儿子难道也不是自己的?其实并非如此,接下来跟着羽评郡主一起涨知识吧!《史记·秦本纪》记载“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意思是昔日的伯翳帮助舜

  • 阅读《资治通鉴》:秦二世胡亥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赵高,子婴,宦官,皇上,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资治通鉴

    秦二世胡亥之死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几万大军攻破了武关(今陕西商县)。消息传到咸阳后,秦二世大发雷霆。赵高也知道这次自己闯了大祸,生怕皇上一怒之下结果了自己的小命,于是就推托说自己身染重病,不去上朝。赵高找来了自己的弟弟赵成和女婿咸阳令阎乐,一起商量如何应对这场灾祸。赵高对两个人说:

  • 小人赵高害死恩人李斯,害死学生胡亥,最后他自己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赵高,李斯,秦二世,丞相

    秦二世胡亥做了皇帝以后,宠信赵高,还任命他做了郎中令。升了官的赵高马上表现出一幅小人得志的模样,他一方面怂恿秦二世胡亥沉迷于酒色,另一方面排除异己,诛杀了很多和自己有过节的人,因此朝中上下都很恨赵高,很多人想杀他。赵高也知道很多人想要他的命,于是就向秦二世进谏说:“陛下,天子要想让大臣尊敬和服从,就

  • 叫秦始皇为“嬴政”,其实是个错误的叫法?儿子为何叫扶苏和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苏和,秦国,赵姬,扶苏,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叫秦始皇为“嬴政”,其实是个错误的叫法?儿子为何叫扶苏和胡亥嬴政的赵氏来自他祖辈的赢姓赵氏,他爸他爷爷都氏赵。他妈的赵姬可以理解成从赵国纳过来的美人称作赵姬。如果卫国来的,就是卫姬,韩国来的就是韩姬,只是正巧都是赵这个字,秦始皇统一天下,追尊赵姬为帝太后。赵姬姓氏已失载,“赵姬”一词始于长篇历史小说

  • 秦始皇女儿的墓被发掘,场面触目惊心,专家:胡亥下手真狠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秦二世,嬴政,赵高,暴君,皇位,秦始皇,胡亥,先秦,周朝

    若论狠,秦二世胡亥才是真的狠。秦始皇狠是为了天下统一,而胡亥的狠却是狭隘的,自私的,他不但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还败光了秦始皇留下的基业,真不知当初他处心积虑登上皇位,意欲何为?在世人眼中,秦始皇是暴君,却忽略了他为统一所做的贡献,说他冤其实也不冤,说他不冤其实也冤,关键看用何种角度来看待。的确,“

  • 难怪李斯要扶立胡亥,终于明白了,即使公子扶苏继位大秦一样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李斯,秦二世,秦国,嬴政,扶苏,胡亥,书法家,周朝

    “一个国家的灭亡,光靠一个昏君的摆烂是不够的,还有制度上的问题!”,这句话无疑很适合秦帝国的灭亡教训。对于扶苏的太过愚忠和秦朝的二世而亡,一直是不少“秦粉”心中的意难平。在后人总结秦朝二世而亡的时候,后人往往将最大的灭亡帽子,盖在胡亥和赵高他们头上,甚至很多人还抛出一个辩题:如果秦二世是扶苏,那么历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子婴为何没有被胡亥弄死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嬴政,秦二世,子婴,赵高,秦王

    秦王子婴是谁的儿子?这个问题一直是史学家的一个千古之谜。史书上对他的记载比较少,而且对于他是谁的儿子更是众说纷纭。子婴又被称为秦三世,在他身上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他的身世,他和秦始皇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无法解开的结,子婴被称作是秦三世,但是谥号又是秦王,那么想必大家心里都很疑惑,

  • 千古奇案?秦始皇临终前把皇位传给胡亥,还是赵高李斯联手搞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嬴政,秦二世,赵高,李斯

    公元前210年七月,千古一帝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在沙丘平台猝然去世。因为事发突然,没有留下清晰、完整、令人信服的传位流程。最后“钦定”的皇位继承人是师从法家的幼子胡亥,而不是崇尚儒家的长子扶苏。而且在胡亥登基前,快马加鞭送去诏书令扶苏和大将蒙恬自尽,令人感到困惑不解。所以,后世的历史学家们为此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