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亥篡位是真是假! 2003年北京大学发现一件文物, 推翻《史记》!

胡亥篡位是真是假! 2003年北京大学发现一件文物, 推翻《史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李紫谈资讯 访问量:3018 更新时间:2023/12/10 14:22:43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南方的路途中,不幸染病而死。在其临死前,立下了遗诏,欲将皇位传给公子扶苏,并命令赵高保存这份诏书。然而,心怀鬼胎的赵高,为了避免扶苏继位后会刁难自己,选择了篡位谋权。

秦始皇出游南方

由于赵高一直是胡亥的老师,且胡亥一直非常听自己的话,赵高便想要扶持胡亥即位。但此举需要得到丞相李斯的支持,赵高便利用李斯贪权的弱点威胁他。之后,在赵高、胡亥、李斯三人的合谋之下,将秦始皇立下的遗诏篡改,成功扶持扶苏即位。而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先后被逼自杀,令人唏嘘。

胡亥剧照

以上是《史记》中关于胡亥如何即位的具体记载,也是最被世人认可的正史记录。然而,2003年发生了一件事,却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知。胡亥究竟如何即位?似乎还有待考量。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且听历史象细细道来。

北京大学发现《赵正书》

2003年,北京大学在整理一批来自社会捐赠的竹简时,意外发现了一部《赵正书》。据推断,《赵正书》成书年代应该在西汉早期,其作者很有可能是东方六国旧贵族及其后裔。其中大篇幅的记录了秦始皇临终前与李斯的对话、李斯被害前的陈词以及子婴的谏言等。

《赵正书》

部分内容与《史记》相反

令人震惊的是,《赵正书》中的部分内容虽与《史记》中某些记载相似,但一些重大的史料记载却完全相反。据《赵正书》记载,秦始皇在临终前本就打算立胡亥为帝,且胡亥并没有对秦始皇的死讯秘不发丧,更没有打算篡改诏书。

赵正流涕而谓斯曰:“吾非疑子也。子,吾忠臣也,其议所立。”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秦始皇欲传位给胡亥?

这段记载中,“赵王”指的就是秦始皇。在《史记》中也有明确的记载,秦始皇姓赵,名为赵正。秦始皇临终前,将李斯叫到了床前,痛哭着将儿子胡亥托付给李斯,并在李斯和御史冯去疾的请求下,准许了立胡亥为帝的要求。在这里,秦始皇不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千古一帝,而是一位心系儿子的普通父亲而已。

秦始皇剧照

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赵正书》的内容一经传播,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因其撰写时间要早于《史记》,所以并不存在故意针对《史记》进行反写的问题。以北大教授辛德勇为代表的大部分文史学家认为,《赵正书》只能算作野史记载,很可能都是根据一些坊间传闻编纂而成,因此并没有太高的可信度。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

此外,因司马迁的个人品格更受世人信任,其编纂的《史记》也被认为是最可信的观点。不过,历史象认为,虽然对《赵正书》中的记载不能太过于信任,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忽略其对历史研究的价值及作用。

胡亥有可能是正统即位的

那么,胡亥究竟有没有可能是正统即位的呢?自然是有可能的。胡亥虽胸无大志,但秦始皇出行时愿意带他随行,就说明他是受秦始皇重视的。而公子扶苏虽然更有才,但其某些治国思想,并不被秦始皇接受,为了惩罚他,秦始皇还让他去了蒙恬军营中锻炼。这些都是《史记》中存在的记载。

扶苏剧照

不过,历史真相究竟如何,无人知晓。或许,随着我国考古技术的发展,这个谜题终究会被我们揭开也说不定。对此,你如何认为呢?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到底是怎么死的?郭沫若:被胡亥钉死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嬴政,郭沫若,秦二世,赵高,李斯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他第五次巡游的时候,突然离世,时年49岁。秦始皇的离世引发了一系列的阴谋,他最为信任的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通过密谋,将原本无缘帝位的胡亥扶上帝位。随后,这两人通过伪造遗诏,让原来的继承人扶苏自尽,不久,二人带着秦始皇的灵柩回到咸阳,秦二世正式登基。然而秦始皇的

  • 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嬴政,秦二世,苏和,秦国,扶苏

    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姓秦、扶苏姓扶,胡亥姓胡,这一家子简直乱透了,本来野史就传言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现如今连两个儿子难道也不是自己的?其实并非如此,接下来跟着羽评郡主一起涨知识吧!《史记·秦本纪》记载“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意思是昔日的伯翳帮助舜

  • 阅读《资治通鉴》:秦二世胡亥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赵高,子婴,宦官,皇上,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资治通鉴

    秦二世胡亥之死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几万大军攻破了武关(今陕西商县)。消息传到咸阳后,秦二世大发雷霆。赵高也知道这次自己闯了大祸,生怕皇上一怒之下结果了自己的小命,于是就推托说自己身染重病,不去上朝。赵高找来了自己的弟弟赵成和女婿咸阳令阎乐,一起商量如何应对这场灾祸。赵高对两个人说:

  • 小人赵高害死恩人李斯,害死学生胡亥,最后他自己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赵高,李斯,秦二世,丞相

    秦二世胡亥做了皇帝以后,宠信赵高,还任命他做了郎中令。升了官的赵高马上表现出一幅小人得志的模样,他一方面怂恿秦二世胡亥沉迷于酒色,另一方面排除异己,诛杀了很多和自己有过节的人,因此朝中上下都很恨赵高,很多人想杀他。赵高也知道很多人想要他的命,于是就向秦二世进谏说:“陛下,天子要想让大臣尊敬和服从,就

  • 叫秦始皇为“嬴政”,其实是个错误的叫法?儿子为何叫扶苏和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苏和,秦国,赵姬,扶苏,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叫秦始皇为“嬴政”,其实是个错误的叫法?儿子为何叫扶苏和胡亥嬴政的赵氏来自他祖辈的赢姓赵氏,他爸他爷爷都氏赵。他妈的赵姬可以理解成从赵国纳过来的美人称作赵姬。如果卫国来的,就是卫姬,韩国来的就是韩姬,只是正巧都是赵这个字,秦始皇统一天下,追尊赵姬为帝太后。赵姬姓氏已失载,“赵姬”一词始于长篇历史小说

  • 秦始皇女儿的墓被发掘,场面触目惊心,专家:胡亥下手真狠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秦二世,嬴政,赵高,暴君,皇位,秦始皇,胡亥,先秦,周朝

    若论狠,秦二世胡亥才是真的狠。秦始皇狠是为了天下统一,而胡亥的狠却是狭隘的,自私的,他不但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还败光了秦始皇留下的基业,真不知当初他处心积虑登上皇位,意欲何为?在世人眼中,秦始皇是暴君,却忽略了他为统一所做的贡献,说他冤其实也不冤,说他不冤其实也冤,关键看用何种角度来看待。的确,“

  • 难怪李斯要扶立胡亥,终于明白了,即使公子扶苏继位大秦一样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李斯,秦二世,秦国,嬴政,扶苏,胡亥,书法家,周朝

    “一个国家的灭亡,光靠一个昏君的摆烂是不够的,还有制度上的问题!”,这句话无疑很适合秦帝国的灭亡教训。对于扶苏的太过愚忠和秦朝的二世而亡,一直是不少“秦粉”心中的意难平。在后人总结秦朝二世而亡的时候,后人往往将最大的灭亡帽子,盖在胡亥和赵高他们头上,甚至很多人还抛出一个辩题:如果秦二世是扶苏,那么历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子婴为何没有被胡亥弄死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嬴政,秦二世,子婴,赵高,秦王

    秦王子婴是谁的儿子?这个问题一直是史学家的一个千古之谜。史书上对他的记载比较少,而且对于他是谁的儿子更是众说纷纭。子婴又被称为秦三世,在他身上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他的身世,他和秦始皇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无法解开的结,子婴被称作是秦三世,但是谥号又是秦王,那么想必大家心里都很疑惑,

  • 千古奇案?秦始皇临终前把皇位传给胡亥,还是赵高李斯联手搞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嬴政,秦二世,赵高,李斯

    公元前210年七月,千古一帝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在沙丘平台猝然去世。因为事发突然,没有留下清晰、完整、令人信服的传位流程。最后“钦定”的皇位继承人是师从法家的幼子胡亥,而不是崇尚儒家的长子扶苏。而且在胡亥登基前,快马加鞭送去诏书令扶苏和大将蒙恬自尽,令人感到困惑不解。所以,后世的历史学家们为此争论

  • 司马迁被打脸,赵高背黑锅,09年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登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赵高,李斯,扶苏,胡亥,周朝,司马迁,秦二世,历史学家,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建立的大秦王朝,仅仅存在了15年的时间就灭亡了。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史记中,太史公司马迁认为秦朝的灭亡归咎于赵高。赵高是秦始皇的亲信,深得秦始皇信任。按照司马迁的说法,秦始皇在沙丘驾崩后,是赵高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将皇位传给了胡亥。众所周知的是,胡亥是历史上的一位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