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叫秦始皇为“嬴政”,其实是个错误的叫法?儿子为何叫扶苏和胡亥

叫秦始皇为“嬴政”,其实是个错误的叫法?儿子为何叫扶苏和胡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皮皮侠说历史 访问量:4072 更新时间:2024/1/19 16:35:03

叫秦始皇为“嬴政”,其实是个错误的叫法?儿子为何叫扶苏胡亥

嬴政的赵氏来自他祖辈的赢姓赵氏,他爸他爷爷都氏赵。他妈的赵姬可以理解成从赵国纳过来的美人称作赵姬。如果卫国来的,就是卫姬,韩国来的就是韩姬,只是正巧都是赵这个字,秦始皇统一天下,追尊赵姬为帝太后。赵姬姓氏已失载,“赵姬”一词始于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故史家也称她为赵姬。吕不韦纳姬妾据说来自赵国可称赵姬,后献给嬴政他爸

正常而言,秦国是嬴姓秦氏,他的国君应该叫秦某某,和其他五国(韩赵魏燕齐)一样。七雄中的蛮夷楚国国君有氏在立国之前——羋姓熊氏——所以国君延称熊氏。

秦国首任国君秦非子没有证据表明他有氏,按常理就是以封地为氏——秦氏。但太史公时代姓氏已经不分了,估计未仔细考究就生拉了同为嬴姓之后的赵国先祖造夫的赵氏作为始皇帝的氏。所以史学界一直也没弄清楚秦国国君到底是秦氏还是赵氏,干脆就用嬴姓来称呼了。

秦赵同源于嬴姓没错,但赵是嬴姓赵氏,老秦人可是嬴姓秦氏,司马迁显然是老糊涂了。造父因封城为赵氏,可很快秦开也被周王封于秦邑,这就是分土立社了,给予贵族“氏”的称号,此时嬴秦即为嬴姓秦氏了。赵和秦,顶极王族自然分别为赵氏和秦氏,旗子上的国号,赵或秦,性质都是一样的,也分别成为各自的族徽和标志。

秦,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已经是嬴姓的大宗了,老赵家算什么?凭什么老秦人会去倒追造父的赵氏?这就是个笑话!氏以别尊卑,秦赵孰尊孰卑?嬴政一统天下,赵氏都亡国了,平民了,哪里还有什么氏的资格?连老周家都得卧着!嬴政,嬴姓秦氏。谢谢!秦汉以后,姓氏混一,因为,没什么真正的贵族了,三代传统意义上的贵族不存在了,永世世袭的“贵族”理论上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

而在当时子婴应该是秦孝文王之子,秦庄襄王子楚之弟,秦始皇之叔父。孝文王死于前250年,而取名婴就很奇怪,推测很可能出生没取名父亲就去世了或者是遗腹子,那么他应该出生在前250年,在秦末时候年龄在四十二三岁左右,这个时候有两个成年的儿子可以商议大事是可能的,同时他作为秦始皇的幺叔,胡亥的叔祖离皇位已经足够远,对秦二世起不到威胁,而且辈分足够高,身份足够尊贵,所以在秦二世乱杀时候敢进言劝谏

扶苏人生轨迹那可是秦始皇设计的,秦朝灭亡这锅必须由秦始皇自己背,其次扶苏责任。第一秦始皇没有立储君,始皇在位37年,活了49岁,没有明确遗诏和储君这是导致秦国动乱直接原因。

第二扶苏责任,从扶苏人生轨迹到监国理政秦始皇是按接班人培养,始皇突发,扶苏监军蒙恬左右,作为秦国公子生下来就要争,明知胡亥政变,自己服毒自杀,弃大秦江山不顾。

第三胡亥,没能力非要争,被蛊惑,从此秦朝土崩瓦解。秦国延续549年,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延续135年,秦朝灭亡和变法思想,法制没,暴政什么没关联。起义就是国家虚弱内乱找个借口而已,六国后裔想复国。至于说秦朝暴政,酷刑,焚书坑儒,大兴土木,还不都是后来推翻王朝胜利者写的。

真真假假,一个点放大而已,鸡蛋里挑骨头而已。1975年出土秦始皇时期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睡虎地秦墓竹简》了解一个真实秦朝,墓主人秦朝官吏。很多事都是后世不轨之人造谣。像焚书这锅就是项羽搞的后世都有批评。

但,扶苏的人生轨迹也不能全怪始皇,这是两个人的事,说实话,像扶苏这样劝谏皇帝的如果不是扶苏是始皇亲生儿子,早不知道去哪里了,关键是扶苏的劝谏还不一定全对,像那些骗始皇的儒生本就有错,还有焚烧书籍,也是因为儒生真的是以文乱国家只懂得以周分封来批判郡县,但扶苏从来只站在儒家方面思考,可曾替他父亲想过

二世而亡就在于不知变通。法家思想人是国家战争机器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零件,绝对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更加不能有被视为家庭小团伙的孝。然而现在指导人们日常思想最深层的依然是儒家。比如孔子倡导的孝在中国深入人心,法家严批孝道,人只是国家机器的零件,长大必分家,父母有事不告密连坐,举报父母,诛杀父母重赏,某十年也曾短时间出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任用董仲舒以德治国,依然深刻影响现在,不过,说实话,法家的历史沉渣依然不时影响着现在

Ps:儒家是道,法家是术。儒家讲的是道德理念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秦始皇无任何有意义的政治理念,只是一味的横征暴敛,血腥杀戮!称秦始皇为无道暴君,一点都不为过!

历史可以有无数种合理合情的推测但绝不可能成为定论。只有文字和考古发现互相印证才能成为相对可靠的定论。但对大多数重要历史基本上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今后永远有新的假设和争论出现。唯一指望的还是将来新兴的科学或技术才能对历史疑点作出无可辩驳的结论……比如人类真能做到“穿越”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女儿的墓被发掘,场面触目惊心,专家:胡亥下手真狠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秦二世,嬴政,赵高,暴君,皇位,秦始皇,胡亥,先秦,周朝

    若论狠,秦二世胡亥才是真的狠。秦始皇狠是为了天下统一,而胡亥的狠却是狭隘的,自私的,他不但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还败光了秦始皇留下的基业,真不知当初他处心积虑登上皇位,意欲何为?在世人眼中,秦始皇是暴君,却忽略了他为统一所做的贡献,说他冤其实也不冤,说他不冤其实也冤,关键看用何种角度来看待。的确,“

  • 难怪李斯要扶立胡亥,终于明白了,即使公子扶苏继位大秦一样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李斯,秦二世,秦国,嬴政,扶苏,胡亥,书法家,周朝

    “一个国家的灭亡,光靠一个昏君的摆烂是不够的,还有制度上的问题!”,这句话无疑很适合秦帝国的灭亡教训。对于扶苏的太过愚忠和秦朝的二世而亡,一直是不少“秦粉”心中的意难平。在后人总结秦朝二世而亡的时候,后人往往将最大的灭亡帽子,盖在胡亥和赵高他们头上,甚至很多人还抛出一个辩题:如果秦二世是扶苏,那么历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子婴为何没有被胡亥弄死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嬴政,秦二世,子婴,赵高,秦王

    秦王子婴是谁的儿子?这个问题一直是史学家的一个千古之谜。史书上对他的记载比较少,而且对于他是谁的儿子更是众说纷纭。子婴又被称为秦三世,在他身上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他的身世,他和秦始皇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无法解开的结,子婴被称作是秦三世,但是谥号又是秦王,那么想必大家心里都很疑惑,

  • 千古奇案?秦始皇临终前把皇位传给胡亥,还是赵高李斯联手搞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嬴政,秦二世,赵高,李斯

    公元前210年七月,千古一帝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在沙丘平台猝然去世。因为事发突然,没有留下清晰、完整、令人信服的传位流程。最后“钦定”的皇位继承人是师从法家的幼子胡亥,而不是崇尚儒家的长子扶苏。而且在胡亥登基前,快马加鞭送去诏书令扶苏和大将蒙恬自尽,令人感到困惑不解。所以,后世的历史学家们为此争论

  • 司马迁被打脸,赵高背黑锅,09年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登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赵高,李斯,扶苏,胡亥,周朝,司马迁,秦二世,历史学家,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建立的大秦王朝,仅仅存在了15年的时间就灭亡了。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史记中,太史公司马迁认为秦朝的灭亡归咎于赵高。赵高是秦始皇的亲信,深得秦始皇信任。按照司马迁的说法,秦始皇在沙丘驾崩后,是赵高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将皇位传给了胡亥。众所周知的是,胡亥是历史上的一位昏君

  • 李斯那么聪明, 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 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江湖生活客侠标签:李斯,扶苏,赵高,蒙恬,胡亥,秦朝,先秦,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权势诱惑力本就十分迷人,无数人为能登上权力巅峰付出极大心血,只为享受权利带来快感,可随之而来是生命代价。李斯大秦宰相,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可谓权势滔天,这样一个人中龙凤享受过权势带来快感,自然希望权势得以延续,正是这个原因才让他听信赵高之言辅佐胡亥登基,李斯举动彻底断送秦始皇辛苦创下基业。公元前210

  • 周文王被赞神猪化身,秦始皇儿子名胡亥,“猪”凭什么在皇室混?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嬴政,秦二世,周文王,庄子,神猪

    只要你不计较得失的话,人生还有什么不能想法子克服的。—— 海明威人生之路漫漫,扑面而来的质疑与嘲笑也在不经意间产生锥心之痛。外界流言纷纷,我们却需要坚守内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所有的恶意最强烈的回击。“猪”常常被人拿来当做对别人的侮辱和嘲讽,但是“猪”在古代可是相当神圣的存在,早期帝王大都以跟猪扯上

  • 秦始皇叫嬴政,为何他的儿子取名为扶苏和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嬴政,秦二世,苏和,皇帝,秦始皇,扶苏,胡亥,周朝,先秦

    秦始皇是我国封建王朝第一个“皇帝”,他的形象和事迹经常出现在小说和影视剧中,被后人津津乐道,而正是这样一个“千古一帝”,他身上有很多神秘的事情,值得人们去探究发掘。比如他统治时期,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壮志;车同轨、书同文的改革措施;以及晚年沉迷于长生不老的传说,渴望自己打下的江山可以万代永续,并乐此不

  • 北大收到一批海外竹简,揭开胡亥登基真相:赵高背了两千年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树人闲谈标签:秦二世,嬴政,李斯,赵高,皇位

    在2009年1月的时候,北京大学收到了一批海外捐赠过来的竹简,其中记载的内容颠覆了史学界的认知。在此之前,史学界一般认为,胡亥之所以能登基,是因为他联合赵高和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诏书,他的皇位来源不合法。可是在北大收到的这批《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揭开了胡亥登基的真相。《北京

  • 秦王朝二世帝-嬴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赵高,李斯,丞相,嬴政,周朝,先秦,秦二世,嬴胡亥,秦王朝二世帝

    嬴胡亥,中国首任皇帝秦始皇嬴政的第18个儿子,后成为秦王朝第二任皇帝。其母为赵国宫人,因善鼓琴解闷,得到嬴政宠爱。秦王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嬴胡亥出生。史书记载:胡亥生性顽劣,没有皇子之风。一日,嬴政宴请群臣,诸公子皆有出席,胡亥因不能循规蹈矩,借故提前离席。见群臣入殿时,俱将鞋子脱放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