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王朝二世帝-嬴胡亥

秦王朝二世帝-嬴胡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835 更新时间:2024/3/15 16:20:25

嬴胡亥,中国首任皇帝秦始皇嬴政的第18个儿子,后成为秦王朝第二任皇帝。其母为赵国宫人,因善鼓琴解闷,得到嬴政宠爱。

秦王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嬴胡亥出生。史书记载:胡亥生性顽劣,没有皇子之风。一日,嬴政宴请群臣,诸公子皆有出席,胡亥因不能循规蹈矩,借故提前离席。见群臣入殿时,俱将鞋子脱放排列于殿外台阶之下,遂将鞋子踢得横七竖八,扬长而去。群臣得知此事,皆摇头叹息。随着年岁稍长,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赵高为赵国公族远亲,出身卑贱却精通狱法。一次,赵高恣意妄为,被大臣蒙毅抓住,准备治之死罪,嬴政见其有才,得以赦免。

始皇帝九年(辛卯,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嬴政出巡患疾,召赵高代拟遗诏于长子扶苏,赵高将诏书扣留,找到陪同出巡的胡亥说:“皇上已经不行,独写诏书扶苏,扶苏成为新帝,而你却无寸土之地,以后打算怎么办?”胡亥答:“父亲这个决定没什么呀!我自小就知‘明君了解臣子,明父了解儿子’,既然父亲做此决定,我有何可说。”赵高听此,只得将自己的打算说出:“当臣子和让别人称臣完全不同,前者受制于人,后者却能制人。而今大权掌握在你、我,还有丞相手中,只要你一句话,我们定会帮你图谋。”胡亥道:“废兄立弟为不义,不奉父诏为不孝。我的能力有限,就算当了皇帝,天下人肯定不服。”赵高冷笑道:“我只知汤、武杀其主,天下人皆称义举,没听说他们不忠。如你顾小忘大,必定后患无穷;只要下定决心,鬼神都会避开,最好还是听我安排。”

不久,出巡队伍行至沙丘平台,在王位25年、称帝12年的始皇帝嬴政驾崩,赵高密不发丧,找到随行丞相李斯,开门见山将自己所谋告之。李斯为秦王朝开国元老之一,曾随始皇帝多年,协助统一天下,在朝中享有极高声望。听到皇帝已崩以及赵高篡改诏书计划之后,心乱如麻,虽然开始拒绝,终因经受不住赵高软硬兼施,加之私心作祟,于是伙同赵高拆开遗诏,篡改其中内容,谎称在沙丘接受始皇帝遗命,立少子胡亥为太子;又写一封信函遣人送往公子扶苏、蒙恬,列举罪状,赐命自杀。

扶苏看完信件,流着泪准备自刎,蒙恬劝他应向皇上申诉,如果属实再行了断不迟,然而扶苏迂腐,哭着说:“父皇让死,还有何申诉?”说毕自尽。蒙恬据理力争、不肯自裁,使者没法,只得先将他投入阳周(今陕西子长北)大牢。时值,蒙恬之弟蒙毅被秦始皇派往各大山川祝祷归来,欲与出巡队伍同返咸阳,行至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亦被赵高囚禁此地。胡亥一行从直道返回咸阳,这才发布治丧公告。21岁的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

同年九月,葬秦始皇于骊山。

十月,大赦天下。胡亥为了报答赵高拥立之功,胡亥任其为郎中令。时值,胡亥听说长兄扶苏已死,有释放蒙恬兄弟二人,纳为己用之意。赵高对蒙氏兄弟积怨已久,进言:“先帝当初本想立你为太子,就是从中蒙毅阻止。”胡亥信以为真:“既然这样,就让他去陪伴先帝吧!”下诏蒙毅自尽;又派人前往阳周大牢,赐死蒙恬。

蒙恬明白使者来意后,说:“我先人为秦出生入死已三代。虽我被关这里,但手下统领的大军足以推翻朝廷,不过自小所受教育应当守义而终,才没反叛,是不想辱没先人,不忘先帝大恩。我说这些并不想免去死罪,而是希望你将此话转达皇上。”使者答:“我只奉诏而来,将军良言不敢传报。”蒙恬叹道:“我哪里得罪上天?竟落得如此下场。”转而一想又道:“我这一生,修长城、挖沟渠至少万余里,可能是无意中挖断地脉,这或许就是我的罪过吧!”说毕服药自尽。

秦二世元年(壬辰,公元前209年),秦废卫君卫角为民,卫国灭亡。

同年二月,胡亥效法父亲,在李斯陪同下东巡,南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北达碣石(今河北昌黎北),最后从辽东(今辽宁辽阳)返回咸阳。

四月一日,胡亥颇有感慨的对赵高说:“人生在世太过短暂,如同白驹过隙,如今坐到这个位置,总想尽量满足自己欲望,随心所欲享受,可以吗?”赵高听此,亦道出心中担忧:“我一直不敢对你说,沙丘预谋之事,诸位公子及大臣皆有疑心。诸公子为你兄长,各位大臣皆是先帝提携之人。如今你刚坐上皇位,这些人并不诚心归服,我每日战战栗栗,唯恐发生事端,导致性命不保,你居然还想着享乐!”胡亥问其计,赵高答:“严施刑法,诛灭大臣宗室,提拔自己亲信,才可高枕无忧!”胡亥从之,大开杀戒。一时间,咸阳城内拉开大屠杀序幕。

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嬴政共有子女33人,史书中有名有姓的只有长子扶苏和少子胡亥。史书记载:胡亥将12个兄弟在咸阳城中处以极刑,另外6个兄弟以及10个姐妹在杜邮(今陕西咸阳东)被活活裂肢;还有兄弟公子将闾3人,因比其他兄弟沉稳,确实找不出罪名,只得暂且禁闭宫中。等处理完其他人,赵高懒得找什么理由,直接派人送去毒药,令3人自尽。将闾对来人说:“宫廷礼节,我们没有过错;朝廷礼制,我们没有违背;听命应对,我们没有过失,为何自裁?”来者面无表情回答:“我只是奉命行事,不清楚其他。”将闾3人相对而泣,最后引剑自刎。众多公子中,只有公子高死得还算体面。当兄弟姐妹个个惨死后,公子高料难逃脱噩运,本欲出奔,想到家人会遭诛连,于是主动上书胡亥,自愿为父殉葬。胡亥听此十分高兴,当即爽快应允,并赐公子高十万钱。

胡亥见障碍已清,下诏广征民役,继续修建阿房宫(遗址位于西安西郊)。与此同时,又征召5万精壮之士,屯卫咸阳。由于大批人马聚集咸阳,粮草供给严重不足,于是下令地方郡县向咸阳运送粮食蔬菜,却规定运送粮草之人,必须自带口粮,不得吃咸阳周围300里以内粮食。极度昏庸腐朽的制度、繁刑严诛的律法、徭役赋税的无度,致使百姓背井离乡、无以为生,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七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地方官派两个营尉押送900民夫往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驻防。为了便于路途管理,营尉从这批壮丁中挑出办事能干的陈胜(阳城人)、吴广(阳夏人,今河南太康)为屯长。队伍行至蕲县(今安徽宿县南)大泽乡,由于大雨延误指定到达时间。时值,秦政严苛,误期是要杀头的,所以陈胜、吴广杀营尉,打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诈称公子苏扶、项燕,以从民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各地百姓纷纷杀官吏响应。不久,起义风暴席卷大半个中国。陈胜派兵分头接应各地起义,随即占领大批地方。然而,由于战线拉得过长、号令不一,有的地方为六国旧贵族占据,因而起义不到3个月,赵、齐、燕、魏等地,皆有人打着恢复六国旗号,自立为王。例如:陈胜自封为王,国号‘张楚’,意为张大楚国,封吴广为假王;陈胜的大将武臣自称赵王(今河北邯郸),任张耳为右丞相;狄县(今山东高青)人田儋起兵于古齐境,自称齐王;赵将韩广称燕王(今北京);故魏王子魏咎称魏王(今河南开封),任周市为相。

九月,沛郡丰邑人刘邦揭竿而起,加入到秦末起义大军行列。下相(今江苏宿迁)人项羽(楚将项燕之孙)随叔父项梁,在吴中杀太守殷通举兵反秦。不久,中国少数民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冒顿,杀父头曼单于自立。仅几个月间,发生这么多的大事件,并且出现这么多的英雄豪杰,随便拣出一个足以颠覆刚刚建立的秦王朝。然而,胡亥整日沉溺酒色,将这些事全归为‘鸡鸣狗盗’之类的小事,还将前来奏报之人处以刑罚,自此无人敢来报告。难怪后人皆将不肖子孙骂为‘二世祖’,几代秦王艰辛万苦打拼建立的基业,二、三年间灰飞烟灭。《史记》记载:胡亥因觉咸阳城墙颜色不好看,打算重新刷漆一遍。宫中歌舞艺人优旃幽默劝止:“这个主意太好了,虽然又要花钱,但城墙会变得好看,而且油漆光滑,就算来了贼寇,想必也爬不上来。”胡亥被此话逗乐,放弃打算。

秦二世二年(癸巳,公元前208年),外面已是天翻地覆,赵高还在设计着自己的小算盘,在杀死宗室亲族后,将矛头指向朝中大臣。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为了免遭羞辱,毅然选择自尽。而每杀一个异己,赵高就安插一个自己亲信,其兄弟赵成做了中车府令,其女婿做了都城咸阳县令。时间一久,整个朝廷几乎全是赵高的人。随着权力扩大,赵高的野心不断膨胀,此时他将目光锁定了曾经的盟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李斯。

一日,赵高对胡亥说:“您作为万民之主,自称为‘朕’,理当高高在上,令臣下只闻其声,不见其容才对。如今你刚继位、年纪尚小,很多事情未必了解,万一言语不当,定被他们轻视,虽然不会当面指责,但却背后妄加评论,岂不玷污英名!依我看,你今后不必上朝,如有大臣求见,就让我和其他几个熟悉法令的官吏通报,经过商议后再作裁决,这么一来,大臣们见皇上处事有方,自然不敢妄自菲薄!”胡亥当然愿意,不仅乐得安逸还能获得贤名,遂将所有事宜交由赵高,自己则躲入深宫寻欢作乐。

赵高安排好宫中一切,于是来到李斯府中,装出一副关心国家安危的样子,道:“今关东大乱,群盗多如牛毛,六国旧臣纷纷自立,城池连连失守,皇上依旧沉溺声色,原本应当增调人手剿灭叛军,反而不闻不问,只顾修筑阿房宫,大敌当前不思进取,真是令人心急,本想劝谏,无奈位卑言轻,您身为丞相,过问此事名正言顺,总不能在此关键时刻不闻不问吧!”李斯信其言:“此事我亦有所虑,但皇上深居宫中不上朝,就算劝谏也没机会!”赵高假装提议:“如果真想劝谏,这倒不难,卑臣愿效此劳,只要听到皇上空闲,立马来报。”

不几日,赵高见胡亥正兴高采烈的欣赏歌舞,派人送信李斯:“皇上有空,速来进谏。”李斯得报,立马入宫求见。正在兴头上的胡亥听到通报,当然不悦:“真扫兴,有何紧要之事?说我正忙,叫他改日再来。”吃了闭门羹的李斯,只认为赵高消息不准,万没料到中其圈套。如此几次下来,李斯非但没见着胡亥,反让胡亥产生一种印象:‘他的求见不是有事要报,而是故意败自己兴来的。’

见到时机成熟,赵高谄言:“皇上别生气,我看此事没这么简单,沙丘矫诏,丞相参与其中,自为有功,本想皇上割地封王,谁知您继位两年,其心愿一直没有达成,不过……有些事皇上不问,臣也不敢乱说……”胡亥见他欲言又止,一再追问,赵高才说:“听说丞相的长子、三川郡守李由已经私自谋反,强盗陈胜等与他是邻县子弟,所以他们攻打荥阳,李由不肯出击;我还听说,这些强盗与丞相大人一直书信往来,说什么将来攻打咸阳时可以里应外合、共执江山……只不过没人追查,无凭无据,我也不敢禀告。再说,丞相权倾朝野,其子皆尚公主,其女皆嫁秦国公子,如此显赫地位必定危及皇上,请三思!”这番话说得胡亥冷汗直冒,当即命人前去核查李由是否与盗暗中联系。赵高早已买通地方官员,李斯父子遭到陷害。直到这时,李斯才明白过来,上书揭发赵高罪行。

但是,胡亥自幼接受赵高教诲,加之先入为主,反将书信内容告诉赵高,还将李斯之案交由赵高彻查。就这样,李斯受尽酷刑,被逼认罪。虽已招供,依然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并有反叛之心,而且有功于秦,当年一篇《谏逐客书》即力挽狂澜,为己辩白只是时间而已。然胡亥怎可与其父相提并论,嬴政虽然暴虐但雄才大略。最终,李斯精心炮制的自白书落入赵高之手。见其心不死,遂遣心腹假扮胡亥派来官员,李斯信以为真,推翻供词,换来的却是一番严刑拷打,反复十余次下来,直至真的御史前来,李斯不再敢改口翻供。胡亥见李斯承认谋反,高兴的对赵高说:“若非赵君,差点被丞相所卖。”

时值,派出调查李由的使臣返回,原来李由未至三川郡就被项梁杀死。赵高大喜,这下更是死无对证,遂捏造李由意图造反信件。胡亥大怒,下令将李斯具五刑,腰斩于市,并诛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具五刑’为当时最为残酷的一种处死方式,先是黥面(脸上刺字,这是秦时一种侮辱刑法),然后劓(割去鼻子,这是秦时一种酷刑),再砍断左右趾(左右脚),施行腰斩,最后是醢(剁成肉酱)。行刑当日,李斯走在队伍最前列,后面是其次子,再后面是父母妻子。此时的李斯须发皆白,看着儿子哽咽着说:“吾欲与汝复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其可得乎?”说毕,父子二人抱头痛哭。李斯死后,赵高任为中丞相,大权独揽。

赵高虽然大权在握,总怕群臣联合反抗。为了验证大臣对自己的真实态度,于是精心策划了一起历史上遗臭万年的政治事件——‘指鹿为马’。一次朝会,赵高特意弄来一只鹿,作为礼物献给胡亥,并对他说:“这真是一匹好马!”胡亥听了不禁笑出声:“丞相怎么开这样的玩笑,这明明是只鹿,怎么说是马?”赵高仍然坚持是马,胡亥遂问在场大臣,众臣因怕赵高权势,又不知其葫芦里到底装的啥药,于是很多人随声附和声称马,也有人说是鹿,有的则装聋作哑,干脆不吱声。事后,赵高根据大臣的不同说法,进行区别对待,说鹿的一律找借口杀掉,说马的则当作心腹。

‘指鹿为马’之后,胡亥一直迷惑未解,以为自己患得迷感症。一日,胡亥梦见一只白虎咬了他的驾车骖马,虽将白虎杀死。醒后仍然心中不乐,遂去占卜,卦辞提示‘泾水水神作怪。’于是,胡亥在望夷宫(今陕西咸阳东北泾河南岸)斋戒,并将4匹白马沉入泾水,祭祀水神。斋戒完毕,胡亥还是不问政事,整日于上林苑游乐玩耍。这日行猎,忽一路人途经此地,对于射杀飞禽走兽已腻的胡亥,突发奇想,搭弓拉箭将此人射杀。赵高知道此事借题发挥:“皇上无故射死无罪之人,是要受到上天惩罚,同时鬼神亦会奉命降灾。”胡亥听后害怕,赵高趁机叫他暂居行宫避祸,自己留在朝中,俨然皇帝一般处理政事。一直都不了解天下真实情况的胡亥,直至陈胜逼近都城咸阳,这才听从将领章邯提议,释放骊山10万刑徒出战。这些刑徒常年从事体力劳动,身体健壮,刚被释放士气高仰。

这一年,赵将李良杀其君赵王武臣,赵相张耳立赵歇为赵王;张楚王陈胜为车夫庄贾所杀,景驹自称张楚王,又为项梁击杀,立故楚怀王芈槐之孙芈心为王,建都(江苏)盱眙,还称‘楚怀王’,以拢楚人之心。

秦大将章邯攻楚,斩项梁。楚怀王芈心迁都彭城,封项梁之侄项羽为武安侯,任刘邦为砀郡(今河南商丘)长,并遣其西攻秦本土关中(今陕西中部)。时值,章邯攻齐,杀齐王田儋;又攻魏,魏王魏咎自焚;继而攻赵,围赵都钜鹿(今河北平乡)。

秦二世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楚怀王芈心遣卿子冠军宋义救赵,兵至安阳不进。武安侯项羽杀宋义,在钜鹿一战中破釜沉舟,致死地而后生。章邯作战失利,退至棘原驻扎,项羽则驻扎漳水南岸,两军对峙。时值,对于章邯的停却不前,胡亥遣使责之。章邯恐惧,遂派长史司马欣前往咸阳增兵求援,结果呆在司马门三日,都没得到接见。越想越害怕的司马欣,急忙绕道逃回军中,果然躲过赵高指派的追杀之人。司马欣对章邯说:“赵高居中用事,下面之人不可能有所作为。如今战胜,赵高必定嫉妒,战败又免不了被处死,希望将军深思熟虑。”章邯遂叛,投奔项羽,他的倒戈给了摇摇欲坠的秦王朝沉重打击。寝食难安的胡亥,遣使质问赵高:“丞相不是总说关东盗贼不成气候吗?怎会到这种地步?”赵高知胡亥对自己产生怀疑与不满,开始制定弑君政变计划。

同年八月,赵高与其弟赵成、女婿咸阳县令阎乐商议:“皇上不听劝谏,只知享乐,导致海内皆叛。如今事态危急,却想将罪祸推给我们,岂能束手就擒?除非先发制人,将之杀掉,另立公子婴为王。”阎乐迟疑:“宫中戒备森严,恐怕不易进去。”赵高却说:“你可诈称有贼,然后带兵入宫。”又让赵成为其内应,二人各自回去准备。为了保险起见,预防阎乐中途变节,劫持其母至赵高府中为质。

一切准备就绪,阎乐带着千余人马直奔望夷宫。守卫士兵上前阻拦,阎乐下令将之捆绑,故意大声喝问:“盗贼从这里进去,为何不阻止?”卫兵莫名其妙的问:“四周警备森严,往来巡逻没有间断,哪有盗贼入宫?”阎乐却说:“盗贼已经进入宫中,还敢狡辩。”说毕手起刀落将卫兵砍杀,下令:“从现在起,只要有人拦阻,格杀勿论。”一时间,侍卫、宦官四下逃窜。此时,胡亥正在休息,听到呼救之声,急忙坐起,突然一支箭射来,正中床前壁柱。十分生气的他召唤左右,却没人敢动手。一个宦官在旁服侍不敢离开,胡亥问他:“你知道事情有变,为何不早告诉我?”宦官苦笑道:“正因为臣什么都不说才得以保住性命,如果说了,恐怕早就被您杀了,怎能活到今日?”胡亥无言以对,只得呆坐床前。

时值,阎乐已冲至面前,厉声喝道:“你骄横放纵、肆意诛杀,天下之人皆背叛你而去,怎么办你自己考虑!”胡亥提出想见赵高,阎乐断然拒绝;又提出:“我希望得到一个郡做个王,行吗?”阎乐摇头,胡亥再说:“我希望做个万户侯。”还是遭到拒绝,胡亥不甘心的道:“我愿意与妻子去做普通百姓,请你放我一条生路。”阎乐却说:“我只是奉丞相之命,为天下人诛杀你,即使说再多,我也不敢替你回报。”胡亥到此,已知难逃死路,于是拔剑自刎,时年24岁,以庶人身份下葬杜南(今陕西西安南郊曲江池)宜春苑。

更多文章

  • 北大一批海外竹简,意外揭开胡亥登基真相,赵高背了2千多年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赵高,嬴政,扶苏,李斯,皇帝,北大,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书法家,秦始皇统一六国

    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原本是指定的继承人,而中途生变,成为了权力的牺牲品,他们成为了令许多人“意难平”的太子,比如汉武帝之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而死在了远离洛阳京师之外的地方,唐太宗看中的李承乾最后郁郁不得志,竟然谋反。不过,汉武帝和唐太宗倒也还好,毕竟他们最中意的继承人虽然出现问题,但还是有其他的候选

  • 历史选择了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秦二世,赵高,丞相,李斯,章邯,阎乐

    历史发展究竟有没有必然,实在有些说不清。大秦没有统一时,继承问题好像不太严重,总是要选贤任能,不能让笨蛋担大任,否则也不会得统一。一、秦始皇并没选胡亥按照秦始皇的意思,秦二世应该是扶苏。在他最后一次出行时,途中生病,病得很重,但他忌讳“死”,也就没人敢提及,身后的事怎么办。他自有安排。到达平原津时病

  • 蔡赐发:扎根在“红砖”中的青年先锋

    历史解密编辑:通信信息报标签:蔡赐发,先锋,村委,乡村,红砖,翔安区

    “我是革命‘移’块红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厦门移动有这样一位青年先锋,他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扎根基层、勤勉刻苦,付出的是心血汗水,收获的是丰硕成熟,他就是获得福建移动“青年先锋”、“网格红人”的网格长——蔡赐发。他敢于创新、敢于作为,在多年的网格工作中,他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打法,在平凡的岗位上

  • 《庄子•人间世》叶公子高问对孔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历史解密编辑:古典读书治学生活标签:孔子,夫子,公子高,民族乐器,春秋战国,历史故事,庄子•人间世,中国传统音乐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也,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

  • 国服韩信回归!寂然击败韩枫坐实第一韩信称号,百段全能实力太顶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姐说标签:韩信,韩枫,孙策,貂蝉,马超,国服,孙尚香

    就在昨晚八点,《王者荣耀》直播圈开启了一场非常特殊的“韩信第一人之争”,在这其中,参与的两位其中之一是最早一批国服韩信主播寂然,另一位则是在互联网上非常有名的“三万战力韩信大神”韩枫,早在两人宣布将要开启这场挑战时,就有非常多的观众粉丝纷纷表示自己十分期待。而当时间来到12月17日晚,两大国服韩信带

  •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这么厉害,是谁教他一身本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韩信,三毛,刘邦,兵法,司马迁,项羽

    韩信(约公元前231-196年),淮阴人。西汉开国将领,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刘邦在彭城战败后,韩信却是大败楚军,先后平定了魏、代、赵、燕四国,东面进攻齐国,南面又灭楚国于垓下。后因权势太大,于公元前196年被吕后处死。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著书兵法,有着《

  • 人物传说之韩信活埋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发财故事标签:韩信,齐王,刘邦,丫环,九里山,人物传说,民间故事

    延庆县城东二十里处,有一座山,名叫玉皇山,也叫九里山。据说,韩信九里山前活埋母的事就出在这个地方。秦末汉初,九里山下有一个村庄,叫做韩家庄。韩家庄有一个韩员外,家大业大,由于出了一桩丑事,差一点断绝了后代香火:但也多亏了这桩丑事,使延庆艾官营一带的韩姓出了名。什么丑事呢?原来韩员外膝下无儿,只有一女

  • 刘邦杀韩信的深层原因,是韩信跟刘邦太像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邦,韩信,樊哙,萧何,张良

    周秋鹏看到过很多文章,分析刘邦为何要把韩信杀掉。因为刘邦的天下几乎都是韩信打下来的。没有韩信,刘邦说不定就被项羽灭掉了,根本没有机会建立伟大的汉朝。甚至我们今天都可能没有机会自豪地称自己为汉人。因此,我们汉人今天的辉煌,跟韩信当年的浴血奋战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刘邦居然在夺取天下之后,就把开国功臣韩信大

  • 韩信被削弱,童言一蹶不振,寂然不愧是最强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听柯基先生讲故事标签:韩信,童言,峡谷

    要说新赛季的韩信之光,那必须是童言。想当年韩信也是一名火爆峡谷的打野,但随着版本的更替也慢慢退出最强打野英雄的争夺。但这个赛季童言凭借一己之力让韩信重回巅峰。甚至直接冲到了巅峰赛第一,不断是低端局还是高端局都能凭实力带飞,激起了很多玩家对韩信的信心。而童言也是因为韩信的出色表现被人们所熟知,获得了一

  • 项羽英勇无敌,为何却兵败自杀?陈平、韩信说出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史开淡墨痕标签:三毛,韩信,刘邦,彭越,春秋战国,霸王项羽,陈平(汉朝)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名将,他在短暂人生中创造了许多战争史上奇迹!比如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数万人击败秦军主力四十余万;在彭城之战中,项羽仅用三万精兵,就打败了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项羽虽然骁勇善战,可是依然没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反而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项羽究竟因何而败呢?关于项羽失败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