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淮南子》8句格言,感悟道家智慧!

《淮南子》8句格言,感悟道家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国学杂谈 访问量:4589 更新时间:2023/12/28 7:23:00

《淮南子》,也叫《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刘安及其门客编撰的一部道家哲学著作。这部书虽然也融合了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的思想,但宗旨还是道家,其实道家才是我们中华传统化的源头,诸子百家,也只不过是道家的分支,都是一家人。

一、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淮南子.繆称训》

点评:所谓“邪不压正”,一个人只要一身正气,身心端正,正念分明,时时观察自己的念头,反省自己的言语行为,稍有不对,就赶紧转念改正,那心中的邪念自然就生不起来了。

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点评:这个故事情节不用细说,大家都非熟悉。人生就是这样,永远在得失之间徘徊,让人捉摸不透。你看着是好事,将来可能就变成坏事,你看着眼前是坏事,将来就可能变成好事,也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意思。

三、福由己发,祸由己生。——《淮南子.繆称训》

点评:祸福,其实都是自己感召而来的,不是老天平白无故降临的。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些永远不变的自然法则。

四、逐鹿者不顾兔。——《淮南子.说林训》

点评:在深林里追赶鹿的人,往往顾不上看一眼身边经过的兔子。其实呢,兔子也是肉,与其追赶未必能够到手的鹿,还不如顺便抓住身边经过的兔子。

五、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淮南子.原道训》

点评:淹死的,往往都是会游泳好的;摔下马来的,往往都是善于骑马的,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长处,觉得自己没有问题,所以才会大意,因此招来灾祸。

六、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淮南子.繆称训》

点评:欲望太多,就会不择手段,从而招致祸患;平时不知道居安思危,没有防备之心,到时候就会发生灾害。

七、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淮南子.说林训》

点评:我们的眼睛,虽然能够看到百步之外的东西,却看不到离我们眼睛最近的眼角。

八、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淮南子.主术训》

点评: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公平正义,失去了民心,即使再强大,也一定会灭亡。一个人如果没有善良正直的志,即使再勇猛,也会受到挫伤。

更多文章

  • 《淮南子》中的上古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淮南子,山海经,颛顼,女娲,共工

    《淮南子》是汉代初年淮南王刘安领衔编撰的一部集大成作品,是在《山海经》之外搜罗神话最为宏富的著作。《淮南子》最大的功绩是完整记录和保存了著名的四大神话,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和共工触山。其中的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先秦时代已有记载,但以《淮南子》的记载最为完整;女娲补天和共工触山,则是第一次出

  • 《淮南子》“汶出弗其”之山为寄母山考

    历史解密编辑:当代中国标签:淮南子,母山,淄水,淮南,汶水,汶河

    大汶河,是负载着厚重历史底蕴的一条河流,它孕育出了著名的大汶口文化,滋育了远古时期与中原文化并立的东夷文化,为中华五千年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然大汶河借地之势自东向西,形成汶水倒流的壮丽景色。对于这条闪耀着文明光芒又展现着奇特景观的河流,诸多经典文献有载,如《尚书·禹贡》“莱夷

  • 道家名著《淮南子》精华30句,一定惊动你的慧心!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规律标签:淮南子,西施,文天祥,慧心,老子说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大意:边塞上有一个人丢了一匹马,人们都来安慰他。他的父亲说:怎么知道不会因此而得福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果然带了一匹胡地的骏马回来了。点题:老子说祸福相依,从更广大和更长久的角度去看,一定是这样。我们常人往往因福而喜、因祸而悲,恰恰说明我们看得窄、看得短。2舟

  • 《淮南子》格言9句,句句箴言,受益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淮南子,道家,灾祸,淮南鸿烈,格言

    《淮南子》,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汇编的一部道家著作,又叫《淮南鸿烈》、《刘安子》。一、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点评:一个人的欲望太多,不知道节制,就会引来祸患;为人处世,应该居安虑患,未雨绸缪,如果没有一点防备,发生意外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二、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苦不哀。点评:人的内心情感

  • 刘邦为什么不能丑化自己的死对头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东坡史话标签:刘邦,韩信,曹操,汉朝,秦朝,楚怀王,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你和什么样的人竞争,就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一个豁达大度、有格局的人自然不会轻易污名、贬低自己的竞争对手。现实中,刘强东就曾评价马云:口才很好,任何时候都喜欢站在更高层。历史上,曹操对自己的死敌也给予充分肯定。对孙权,他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对刘备,他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武侠里,东方不

  • 闲聊强汉(廿八)项羽在彭城大败刘邦,为何英布却选择背叛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项羽,英布,彭城,汉朝,楚汉战争,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楚汉战争的进程经过了多次反复,持续了五年时间才分出胜负。在整个过程中,各国诸侯王就像墙头草一样,在项羽和刘邦两个阵营上随风摇摆。这些诸侯既希望刘邦率领的汉军能够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又惧怕于楚军强大的军力,所以在战事不明的时候经常变换阵营。这种情况在彭城之战前后表现得非常典型。大战前刘邦出兵汉中,攻占关

  • 项羽分封18个诸侯王,为何都不帮项羽?追根溯源看分封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项羽,分封,秦国,刘邦,齐国,诸侯国

    项羽这个人,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都认为他之所以输给刘邦,都败在了那个优柔寡断的个性上,不然一场“鸿门宴”中,他若是要了刘邦的命,也不至于有了后来的“楚汉之争”。然而项羽除了这些之外,也不得不承认他有着将帅之才,不然也不可能稳坐西楚霸王的位置。然而项羽缺乏的是远见和胆识,他的成败刚好毁在了疑心病重和不懂运

  • 唐朝这首诗,黑了刘邦项羽1000年,坑了国人几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刘邦,刘备,孙权,嬴政,曹操,唐朝,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刘项原来不读书,成了草莽英雄的代名词,现在还成了网上反智主义的宣言,好像知识越多越反动,只有文盲才能建功立业。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刘项原来不读书,本出自唐人章碣的《焚书坑》,其全文为: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大意其实就是,秦始皇害怕别人读书读多了有造反的念头,

  • 彭城之战:项羽大战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求知所标签:刘邦,韩信,彭越,大军,秦朝,汉朝,彭城之战,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汉朝初年,刘邦和项羽两位霸主争夺天下,最终项羽败北。项羽虽然战败,但仍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和一批忠诚的将领。他率领残余部队北上,最终在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附近的彭城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这场战斗,

  • 别傻了,其实韩信要比项羽厉害的多,他根本瞧不起莽夫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闲人观史标签:韩信,秦军,骑兵,秦朝,汉朝,巨鹿之战,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的垓下歌充分表现出了项羽的勇猛霸气,但是也展现出了项羽那无法掩盖的巨大缺点。依小编看,项羽便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匹夫竖子而。与同时代的名将韩信相比,更是相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他指挥打仗简直就像市斤打架,全无任何水准。项羽的成名之战为巨鹿之战,巅峰为彭城之战。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