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为什么不能丑化自己的死对头项羽?

刘邦为什么不能丑化自己的死对头项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东坡史话 访问量:2822 更新时间:2024/1/9 9:06:36

你和什么样的人竞争,就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一个豁达大度、有格局的人自然不会轻易污名、贬低自己的竞争对手。

现实中,刘强东就曾评价马云:口才很好,任何时候都喜欢站在更高层。

历史上,曹操对自己的死敌也给予充分肯定。对孙权,他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对刘备,他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武侠里,东方不败盛赞令狐冲剑法高明,而令狐冲也承认,若论单打独斗,自己绝不是东方不败的敌手。

真正的英雄,达到一定境界的英雄,对于自己的对手,从不吝惜溢美之词。

项羽死后,刘邦也是发扬了自己风格。

一方面,刘邦拿着项羽的头颅去招降项羽原来的封邑鲁地的百姓。意思是主帅都已经死了,你们也快点投降吧!

另一方面,刘邦以鲁公的规格将项羽安葬在穀城,而对于项羽的同姓宗亲,刘邦并没有赶尽杀绝,而且全部赐姓为刘。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穀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有人说,刘邦的做法目的性很强,但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下,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举个清朝的例子。

清朝建立仪式,尤其是顺治初期,清军对明宗室展开了残酷的屠杀。明朝皇室成员,“尽皆诛戮”。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前朝皇室宗亲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性,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扶持利用,后期出现的“朱三太子”案,一直让康熙惶恐不安,夜不能寐。

当然,清朝那时候是在皇权统治了1800多年后才出现的举动,也是不得已的做法。

而刘邦所开创的汉朝,在秦朝之后,那时候儒家思想还未改变人们的心智模式,皇权还没有深入人心,刘邦没有必要对项羽宗亲赶尽杀绝。

这是由当时的大环境决定的。

刘邦拿着项羽的头颅去招降,并且以鲁公的规格安葬,无论是军事上的惯用做法,还是政治上的笼络人心,都不能否认刘邦大度宽容的一面。

刘邦创业过程中,佩服的人不多,项羽就算一个。

楚汉之争打了四年,刘邦败多胜少,很多时候都是灰溜溜地逃走、夹着尾巴做人。一定程度上,刘邦要感谢项羽的不杀之恩。

此外,刘邦还要感谢项羽为自己贡献了那么多的人才。

韩信陈平英布原本跟着项羽,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都转投了刘邦,成为大汉立国的三根柱石。

刘邦是了解项羽的。

当项羽抓到刘邦的父亲,准备要煮了他。刘邦却对项羽说:“你我曾结为兄弟,那么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父亲,就请分我一杯肉羹吧。”项羽气得咬牙切齿,但并没有杀掉刘邦的父亲。

刘邦采用的就是最为现实的生存哲学,只要能活下去,那顾什么恩怨呢?项羽死后,对自己没有威胁后,刘邦更不会对他的宗亲赶尽杀绝了。

值得一说的是,刘邦以鲁公之礼安葬项羽,只是承认从前在楚怀王身边作臣子时的身份,不承认他作为天下诸侯总盟主以及霸王的身份。

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刘邦的大度也是建立在没有的利益没有受损或可能受损的基础上。项羽已死,他没必要丑化项羽。况且,从过往来看,丑化项羽,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丑化刘邦他自己。

更多文章

  • 闲聊强汉(廿八)项羽在彭城大败刘邦,为何英布却选择背叛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项羽,英布,彭城,汉朝,楚汉战争,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楚汉战争的进程经过了多次反复,持续了五年时间才分出胜负。在整个过程中,各国诸侯王就像墙头草一样,在项羽和刘邦两个阵营上随风摇摆。这些诸侯既希望刘邦率领的汉军能够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又惧怕于楚军强大的军力,所以在战事不明的时候经常变换阵营。这种情况在彭城之战前后表现得非常典型。大战前刘邦出兵汉中,攻占关

  • 项羽分封18个诸侯王,为何都不帮项羽?追根溯源看分封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项羽,分封,秦国,刘邦,齐国,诸侯国

    项羽这个人,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都认为他之所以输给刘邦,都败在了那个优柔寡断的个性上,不然一场“鸿门宴”中,他若是要了刘邦的命,也不至于有了后来的“楚汉之争”。然而项羽除了这些之外,也不得不承认他有着将帅之才,不然也不可能稳坐西楚霸王的位置。然而项羽缺乏的是远见和胆识,他的成败刚好毁在了疑心病重和不懂运

  • 唐朝这首诗,黑了刘邦项羽1000年,坑了国人几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刘邦,刘备,孙权,嬴政,曹操,唐朝,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刘项原来不读书,成了草莽英雄的代名词,现在还成了网上反智主义的宣言,好像知识越多越反动,只有文盲才能建功立业。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刘项原来不读书,本出自唐人章碣的《焚书坑》,其全文为: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大意其实就是,秦始皇害怕别人读书读多了有造反的念头,

  • 彭城之战:项羽大战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求知所标签:刘邦,韩信,彭越,大军,秦朝,汉朝,彭城之战,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汉朝初年,刘邦和项羽两位霸主争夺天下,最终项羽败北。项羽虽然战败,但仍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和一批忠诚的将领。他率领残余部队北上,最终在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附近的彭城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这场战斗,

  • 别傻了,其实韩信要比项羽厉害的多,他根本瞧不起莽夫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闲人观史标签:韩信,秦军,骑兵,秦朝,汉朝,巨鹿之战,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的垓下歌充分表现出了项羽的勇猛霸气,但是也展现出了项羽那无法掩盖的巨大缺点。依小编看,项羽便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匹夫竖子而。与同时代的名将韩信相比,更是相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他指挥打仗简直就像市斤打架,全无任何水准。项羽的成名之战为巨鹿之战,巅峰为彭城之战。但是

  • 固陵之战,项羽最后的辉煌,刘邦包围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邦,韩信,黥布,彭越,秦朝,汉朝,固陵之战,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刘邦和项羽在鸿沟议和之后,项羽便带着他的十万大军回归彭城。当初征伐刘邦的时候,他是带着数十万大军前来的,只不过,经过两年多的消耗,兵力减少了很多,后来龙且在齐国兵败,直接损失了十万大军。最终留给项羽的也就手中的十万士卒了。十万士卒归故乡,数十万军魂却永远留在了他乡。项羽东归后,刘邦原本也想带着他的二

  • 易中天:项羽,贵族与流氓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书香阁标签:项羽,刘邦,项梁,韩信,陈胜,嬴政,汉朝,秦朝,易中天,散文家

    2023Happy Lantern Festival图片来自网络项羽一,贵族与流氓作者 易中天项羽最后还是打败了。他败在了刘邦手里。项羽怎么会败给刘邦呢?项羽是英雄而刘邦是无赖,项羽是贵族而刘邦是流氓。项羽的出身是很高贵的。他的家族,在当时即被称作“名族”。项羽一族,是很有些来头的。据史书记载,项,

  • 世人都为项羽败亡可惜,其实,项羽跟刘邦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项羽,刘邦,楚怀王,韩信,曹操

    项羽一生勇猛好武,早先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杀死秦王子婴,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若单论主公的个人能力,项羽不知甩了刘邦几条街。然而,打天下可不是单打独斗,

  • 项羽过了乌江能否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大超说历史标签:刘邦,韩信,英布,三毛,项梁,乌江,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当年项羽如果渡过乌江,他能否东山再起?这个问题,从汉朝一直讨论到了现在,争论不休。北宋的王安石认为,项羽即便渡过了乌江,他也不可能东山再起了。唐朝的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东山再起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其实啊,从项羽拔剑自刎这个动作就已经能看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了,那就是大势已去,不可能逆风翻盘了。项羽

  • 项羽的悲剧历史和悲壮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最时尚穿搭标签:项羽,项梁,秦国,韩信,英布,汉朝,秦朝,楚汉战争,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项羽悲壮的人生。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项梁之侄,24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成为陈胜武广农民起义之后最大的起义军力量,在他人建议下托名拥立楚怀王为统领,项梁死后,被楚王委派抗击秦兵,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勇猛善战,打败秦国的主力军队,确立了项羽的威信和地位。此后连续取得胜利,屡立战功,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