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历史废物人物———秦二世胡亥

盘点历史废物人物———秦二世胡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毛迪说教育 访问量:3226 更新时间:2024/1/25 11:09:18

秦朝末年,天下民众哀怨。农民起义四起,六国余烈更是伺机而动。公元前210年,始皇病逝沙丘,宦官赵高联合李斯胡亥篡改遗书,并杀死太子扶苏,帮助胡亥继位!在赵高和李斯帮助下,他杀死兄妹二十余人,将始皇嫔妃和全部工匠封死在骊山陵墓。征调武士五万人屯卫咸阳,竟然只是为了教他骑马射箭。

二世苛政,天下有志者无不应该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天下云集应从。六国复燃,短短时日内,大秦重新陷入了战国纷争阶段。

胡亥自小品性不端,与长子扶苏相差很远。始皇喜欢扶苏胜过喜欢胡亥。始皇暴毙后,六神无主的胡亥竟然听信赵高之言,用咸鱼掩盖身上的味道,秘不发丧。胡亥要当皇帝的原因竟然是可以放心所欲的享受生活。胡亥让赵高找到李斯,许下丞相之位。胡亥接受赵高的建议,假借始皇的名义,让扶苏自尽。杀了蒙恬。当时扶苏正与蒙恬一起负责北方边境,三十万大军陈兵匈奴,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有蒙恬镇守的边境,就是大秦最安全的屏障。

当假圣旨送到扶苏跟前时,扶苏竟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杀身亡。胡亥又听信赵高之言,将镇守边境的蒙恬斥责了一顿。让其交出兵权,立刻从边境撤军。而蒙恬手中握着三十万边军,却只身一人前行秦宫进行辩诉,最后却落了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胡亥将蒙恬杀死后,又派了王离镇守边疆。后来因为胡亥的暴政和愚蠢,导致了秦境之内发生了大面积的农民起义。这三十万镇守边关的将士被一分为二,二十万用来抵抗项羽大军,而剩下的十万人,也在镇压农民起义军时消耗殆尽。胡亥在咸阳城将十二个兄弟处死后,又在杜邮处死了自己的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他的兄弟公子高知道难逃一死,提出给始皇殉葬,胡亥很高兴,并奖励了十万钱。自此,胡亥将嬴氏一族全部屠杀干净!

在害死蒙恬后,胡亥又对朝中大臣起了杀心。胡亥本想继续用蒙恬和蒙毅两兄弟。赵高谗言,蒙毅曾经在始皇面前阻止过立胡亥为太子的事情。胡亥大怒,将蒙恬毒死在狱中,又将蒙毅杀死在代郡。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乃是忠心铮铮为大秦的人,最后也遭受了胡亥的迫害致死。对于朝中大臣,更是展开了血腥的残杀。而胡亥听信赵高之言,将赵高的亲信全部安插在朝中。赵高看中了李斯贪图权力的特点,又假借胡亥之手,除去了最后一个绊脚石。

当了皇帝的胡亥,整天做的就是游山玩水,或者坐在深宫之中无所事事。赵高有言,朝中大臣多是前朝,陛下只管居住深宫,一切由微臣处理。三年时间中,胡亥只知道朝中琐事皆出自赵高之手。有下人在胡亥面前说赵高专权,残害忠良,胡亥一气之下将这些忠良之士尽数杀死。

赵高为了达到专权,将一匹鹿进献给胡亥,说这是一匹马。朝中大臣有沉默不语者,有说实话者。这些大臣最后都被赵高害死了。而胡亥并没有因此发脾气,反而认为赵高在维护自己的统治。秦末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后,胡亥被赵高赐死在宫中,以平民之礼葬之!

始皇在位前期,确实采取了很多有利于统一和繁荣的经济政策。始皇后期,大量征集民众进行长城和阿房宫的修建,对匈奴和百越的用兵,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始皇末年,热衷于求仙之路,每次求仙出游的队伍越发庞大,给沿途当地带去了沉重的苦难。胡亥更是愚蠢,继位之初,不但没有想过怎么缓和阶级矛盾,和平复民众的愤怒。反而在骊山墓之旁规划起更加壮阔的陵墓修建。他将朝中忠臣尽数杀戮,在地上更是搞起排除异己的行为,造成了从中央到地方民不聊生。他整日惶惶,更觉得生命短暂,与其每日辛苦,不如好好放松享受一番。

他贪婪皇权背后的尊容和富贵,又鄙弃身为人主的责任和义务。有着纵情风流的闲情雅致,却没有断绝功名利禄的清心寡欲。匈奴叩边,数十万将士却不得不被胡亥用来镇压国内不断涌现的农民起义。民不聊生,胡亥却对上奏实情的大臣斥责和辱骂。而李斯为了保全自己的丞相之位,更是上书对及时行乐进行了一番吹捧,让胡亥高兴地当即采纳了贤言,高高兴兴地搬入了后宫,从此再也没有出席过朝政。至此,朝堂之上不见胡亥听政,大事全出自赵高之手。

当项羽接过起义反秦的大旗,当刘邦找到赵高开出条件,许诺一半的土地献给赵高,以换取胡亥的项上人头时。赵高彻底放弃了胡亥。而当指鹿为马事情发生后,胡亥不但没有丝毫怀疑的迹象,竟然召集太医问诊,询问自己是不是被恶灵附体,以至于心智慌乱了。可笑的是,这件事情朝中大臣都能够看出来,都知道赵高擅权。唯独胡亥还一直犹豫,在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当胡亥最后被逼着自杀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

标签: 秦二世赵高扶苏蒙恬李斯蒙毅

更多文章

  • 新发现竹简颠覆历史,秦始皇明确下诏传位胡亥,并无阴谋一说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嬴政,皇帝,皇位,扶苏,竹简,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

    我们知道在司马迁所写的历史中,对于秦朝末期的皇位的传承的描述是一场彻底的阴谋。当时始皇帝病危,立下遗诏,要立扶苏当皇帝,但是最后被赵高和李斯等人合谋改变了诏书,改立胡亥为皇帝。并且最后密令将扶苏杀死,最后才导致了秦朝的灭亡。本来这件事情经过两千年的时间传承之后,却发生了变化。最新发现的战国竹简《赵政

  • 李斯为何要与赵高合谋,害死自己的女婿公子扶苏,帮助胡亥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斯,秦二世,赵高,嬴政,扶苏,蒙恬

    前言秦二世而亡,这与荒谬无度的胡亥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至沙丘时,突然暴病而亡,死前下诏立扶苏为秦朝的二世皇帝。这份诏书只有秦始皇最信任的两位人臣知晓,他们分别是李斯和赵高。指鹿为马、阴险狡诈的赵高自然不会那么轻易地服从秦始皇的命令。若是扶苏即位,赵高在朝廷的地位就会不保,于是他用

  • 胡亥篡位是真是假! 2003年北京大学发现一件文物, 推翻《史记》!

    历史解密编辑:李紫谈资讯标签:赵高,李斯,史记,扶苏,蒙恬,胡亥,北京,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南方的路途中,不幸染病而死。在其临死前,立下了遗诏,欲将皇位传给公子扶苏,并命令赵高保存这份诏书。然而,心怀鬼胎的赵高,为了避免扶苏继位后会刁难自己,选择了篡位谋权。秦始皇出游南方由于赵高一直是胡亥的老师,且胡亥一直非常听自己的话,赵高便想要扶持胡亥即位。但此举需要得到丞相

  • 秦始皇到底是怎么死的?郭沫若:被胡亥钉死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嬴政,郭沫若,秦二世,赵高,李斯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他第五次巡游的时候,突然离世,时年49岁。秦始皇的离世引发了一系列的阴谋,他最为信任的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通过密谋,将原本无缘帝位的胡亥扶上帝位。随后,这两人通过伪造遗诏,让原来的继承人扶苏自尽,不久,二人带着秦始皇的灵柩回到咸阳,秦二世正式登基。然而秦始皇的

  • 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嬴政,秦二世,苏和,秦国,扶苏

    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姓秦、扶苏姓扶,胡亥姓胡,这一家子简直乱透了,本来野史就传言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现如今连两个儿子难道也不是自己的?其实并非如此,接下来跟着羽评郡主一起涨知识吧!《史记·秦本纪》记载“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意思是昔日的伯翳帮助舜

  • 阅读《资治通鉴》:秦二世胡亥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赵高,子婴,宦官,皇上,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资治通鉴

    秦二世胡亥之死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几万大军攻破了武关(今陕西商县)。消息传到咸阳后,秦二世大发雷霆。赵高也知道这次自己闯了大祸,生怕皇上一怒之下结果了自己的小命,于是就推托说自己身染重病,不去上朝。赵高找来了自己的弟弟赵成和女婿咸阳令阎乐,一起商量如何应对这场灾祸。赵高对两个人说:

  • 小人赵高害死恩人李斯,害死学生胡亥,最后他自己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赵高,李斯,秦二世,丞相

    秦二世胡亥做了皇帝以后,宠信赵高,还任命他做了郎中令。升了官的赵高马上表现出一幅小人得志的模样,他一方面怂恿秦二世胡亥沉迷于酒色,另一方面排除异己,诛杀了很多和自己有过节的人,因此朝中上下都很恨赵高,很多人想杀他。赵高也知道很多人想要他的命,于是就向秦二世进谏说:“陛下,天子要想让大臣尊敬和服从,就

  • 叫秦始皇为“嬴政”,其实是个错误的叫法?儿子为何叫扶苏和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苏和,秦国,赵姬,扶苏,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叫秦始皇为“嬴政”,其实是个错误的叫法?儿子为何叫扶苏和胡亥嬴政的赵氏来自他祖辈的赢姓赵氏,他爸他爷爷都氏赵。他妈的赵姬可以理解成从赵国纳过来的美人称作赵姬。如果卫国来的,就是卫姬,韩国来的就是韩姬,只是正巧都是赵这个字,秦始皇统一天下,追尊赵姬为帝太后。赵姬姓氏已失载,“赵姬”一词始于长篇历史小说

  • 秦始皇女儿的墓被发掘,场面触目惊心,专家:胡亥下手真狠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秦二世,嬴政,赵高,暴君,皇位,秦始皇,胡亥,先秦,周朝

    若论狠,秦二世胡亥才是真的狠。秦始皇狠是为了天下统一,而胡亥的狠却是狭隘的,自私的,他不但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还败光了秦始皇留下的基业,真不知当初他处心积虑登上皇位,意欲何为?在世人眼中,秦始皇是暴君,却忽略了他为统一所做的贡献,说他冤其实也不冤,说他不冤其实也冤,关键看用何种角度来看待。的确,“

  • 难怪李斯要扶立胡亥,终于明白了,即使公子扶苏继位大秦一样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李斯,秦二世,秦国,嬴政,扶苏,胡亥,书法家,周朝

    “一个国家的灭亡,光靠一个昏君的摆烂是不够的,还有制度上的问题!”,这句话无疑很适合秦帝国的灭亡教训。对于扶苏的太过愚忠和秦朝的二世而亡,一直是不少“秦粉”心中的意难平。在后人总结秦朝二世而亡的时候,后人往往将最大的灭亡帽子,盖在胡亥和赵高他们头上,甚至很多人还抛出一个辩题:如果秦二世是扶苏,那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