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那么聪明,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反而要帮助胡亥继位?

李斯那么聪明,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反而要帮助胡亥继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3268 更新时间:2023/12/12 15:39:54

秦朝的二世而亡,在很多人看来都难以理解,明明当时并非真的没有人才了,比如丞相李斯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厉害的大人物,他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得到重用,对秦朝发展做出诸多贡献。

按理来说,这样厉害的一个人,心中应该明白扶苏胡亥谁更合适继位,可是为何在秦始皇去世后,李斯却加入到赵高与胡亥的队伍中,一起害死扶苏、一起狼狈为奸呢?难道是李斯老糊涂了?

李斯一点也不糊涂

李斯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深得其信任,并且最终成为秦朝丞相,秦始皇对李斯的诸多意见都比较认可,比如焚书坑儒就是李斯大力主张的,当时也得到秦始皇认可,不仅如此,李斯还主张继续独尊法家思想,排斥儒家思想。

也正是因为李斯的这些主张,引起扶苏的诸多不满,当时扶苏极力反对焚书坑儒,一直劝诫秦始皇,父子两人因此大吵一架,最终扶苏的太子之位也被秦始皇废除,给了他十万大军去戍边反思去了。

扶苏戍边反思之后,秦始皇也许是心情不好,就打算出去游玩一番,当时胡亥请求一同前往,得到秦始皇的同意,等到返回途中,秦始皇突然病发身亡,当时在场的主要人员就是胡亥、赵高以及李斯等人,这些人都是秦帝国的重要人物。

李斯位居丞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赵高手握秦始皇的玉玺,算是抓住了秦国命脉,面对秦始皇的突然去世,他们心中突然之间就多了一些小九九,这种小九九则是拥立谁为接班人。

要是当初扶苏的太子之位没有被废除,很明显现在就是扶苏顺理成章继位了,可惜扶苏太子之位刚刚被废除,而且和秦始皇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处于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赵高才有机会搞事情。

赵高的想法也很简单,他只是想要继续保住自己的地位,毕竟扶苏和他的政见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赵高与蒙恬之间还存在诸多矛盾,刚好扶苏与蒙恬关系亲近,一旦扶苏继位,赵高的好日子就算是到头了。

考虑到这些利害关系之后,赵高决定矫诏拥立胡亥,可是仅仅靠着自己一人的力量,完全不足以控制整个局面,于是赵高才会去拉拢李斯,至于说李斯为何会同意赵高的做法,主要原因和赵高十分类似。

前边我就说了,李斯在之前就和扶苏产生过矛盾,并且两人主张的治国思想也是完全不一致的,李斯主张继续用法家思想治国,扶苏则比较偏向于儒家思想治国,在焚书坑儒一事上,两人就产生矛盾了,现在一旦让扶苏继位,明显李斯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就算说扶苏不会清算李斯,只要法家思想治国的理念产生变化,李斯一样会地位不保,他用了一生的努力,才坐上丞相之位,现在根本就不想轻易下台,只要有机会或者办法,李斯一定会放手一搏,而这个办法就是拥立胡亥继位,赵高说出来之后,李斯自然明白其中利害关系,选择和赵高联手完全就是李斯的聪明之举。

要是仅仅如此,也许还无法充分说明李斯的聪明,下边我还要继续深入分析一下李斯的聪明之处,可以说李斯完全就是一个聪明过头的人,所以才会最终落得凄凉下场。

李斯聪明过头

选择和赵高联手的主要原因就是李斯害怕扶苏登基之后自己地位不保,可是仅仅这样一个理由,还不足以让李斯孤注一掷,结合李斯后来的事情来看,我认为当时李斯心中还有其余考虑。

让扶苏继位,必然是不可以的,可是让胡亥继位是否靠谱呢?答案是相当靠谱,首先胡亥不疯不傻,只要李斯等人好好辅佐胡亥治理秦朝,那么将来的事情一切都不好说,甚至就算是扶苏继位,秦朝后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在当时的人心中都是未知的,所以他们愿意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双手。

其次就是胡亥能力更差一些,对治国的事情不感兴趣,让他成为皇帝,李斯等人就更加容易控制他,可是扶苏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旦扶苏继位,他将掌握实权,李斯等人将会形同虚设。

李斯以往的成功经验,已经让他对政治过于熟悉,在他看来,一切和政治有关的事情都是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自己一直以来的做事风格都是如此,他认为赵高应该也是如此。

可惜就是李斯这种过度聪明的想法,促使李斯最终被腰斩了。李斯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秦朝丞相,位高权重,只要自己在位的一天,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此外,李斯的儿子驻守在东方重镇,手握重兵,还有章邯也是李斯的人,这两人就是当时手握重兵的主要人物,只要他们手里还有兵权,李斯认为赵高就不可能对自己动手,要不然必然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

再说了,秦始皇去世之后,秦朝爆发了各种起义,不管是陈胜吴广起义,还是项梁等人的起义,都需要军队进行平叛,当时主要平定叛乱的军队就是章邯管理的,在李斯看来,不管怎么样,赵高为了国家大局以及个人利益着想,也不会对自己下手,毕竟一旦对自己下手,军队就会出问题,军队出问题,平定叛乱的事情就黄了,一旦起义继续下去,秦朝就亡了,到时候赵高和自己不仅不能保住现有的地位,反而还可能成为历史罪人。

以李斯的聪明和政治头脑来看,他坚决认为赵高不会这样做,可惜就是李斯这种过度聪明,导致自己被赵高轻易陷害并且腰斩了,这是李斯的悲剧,也是整个秦朝历史的悲剧。

当然了,从整个历史进展来看,李斯的政治智慧并没有什么毛病,错就错在他高估了赵高的能力,才会狼狈为奸,而赵高这个人呢,不得不说能力确实一般,而且被权力蒙蔽了双眼,不顾一切铲除李斯,随后自己便控制不住大局,为了防止胡亥追究责任,他居然抢先一步将其害死,不过这种做法一样没有改变赵高的悲剧。

秦朝属于高度中央集权的政府,在胡亥去世之后,秦帝国没有了大脑控制,赵高根本无法得到他人支持,无奈之下他才找子婴出来当秦王主持大局,奈何子婴早就看穿赵高的真实面目,出山之后直接将其杀掉,结束了这个大奸臣的一生。

结语

李斯并不糊涂,反而是因为过于聪明才会导致被赵高出其不意而迫害,要是李斯没有那么聪明,当时也不会轻易支持赵高和胡亥,可惜历史从来没有如果,人生也是如此,你曾经种下的恶因,终有一天会结出恶果,就算你机关算尽,最后结局还是逃不过悲惨二字!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留下有趣的思想。

标签: 李斯秦二世扶苏赵高嬴政丞相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叫嬴政,为何他的儿子却叫扶苏、胡亥,不随父亲姓嬴?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史名人录标签:嬴政,秦二世,扶苏,秦国

    公元前221年,临淄城下,齐王田建见秦国之兵气势壮如百万雄师,令人闻之胆寒,且除了齐国以外的其余六国都相继被秦王所攻下,于是,昏庸无能且的他便听从了齐国国相后胜的建议,投降于秦国。齐国灭亡,六合皆扫,大秦从此一统天下,此举奠定了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王朝的基本政治格局,秦王嬴政改称“始皇

  • 现代人为什么叫秦始皇为嬴政,而把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嬴政,秦二世,苏和,吕不韦,商鞅

    叫秦始皇为“嬴政”,其实是个错误的叫法。在古代,对人的称谓其实很复杂的。一个人的称谓,大致包含有姓、氏、名、字、号等。现在,我们已经把姓和氏合成了一个词——“姓氏”,指的就是姓;同样,也把名和字合成了一个词——“名字”,指的就是名。原因很简单,氏和字的讲究已经消失了,至于号,大概也只与外号挂钩了。那

  • 派遣长子扶苏去边关,对幼子胡亥宠爱有加,为何秦始皇如此偏心?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嬴政,秦二世,扶苏,赵高,司马迁

    熟悉秦朝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嬴政派扶苏到异地,而对自己的小儿子嬴胡亥宠爱有加,甚至连出行巡游都带在身边。如果说,对于扶苏,始皇帝表现出的更多是“严父”一面的话,那么对于小儿子胡亥,这位身姿英武、不可一世的天子则表现出了普通父亲疼爱幼子的心理。也许是因为胡亥年龄最小的缘故,始皇帝于诸子之中对他最为宠爱。

  • 考古队发现秦始皇女儿的坟墓,场面凌乱不堪,网友点评胡亥太狠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扶苏,大为,皇帝,胡亥,周朝,先秦,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1976午10月,考古学家在秦陵东侧上焦村附近发现了17座陪葬墓群,考古学家发掘了其中8座。在打开墓棺时,众人都大吃一惊,棺内尸骨凌乱不堪。头骨,四肢,躯体四处摆放,有些头颅上还插着箭羽,可以看出来墓主并不是正常死亡。死前应该是经历很多磨难,墓中的陪葬品却是极其丰富,金银首饰一共有200多件。由此看

  • 盘点历史废物人物———秦二世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秦二世,赵高,扶苏,蒙恬,李斯,蒙毅

    秦朝末年,天下民众哀怨。农民起义四起,六国余烈更是伺机而动。公元前210年,始皇病逝沙丘,宦官赵高联合李斯胡亥篡改遗书,并杀死太子扶苏,帮助胡亥继位!在赵高和李斯帮助下,他杀死兄妹二十余人,将始皇嫔妃和全部工匠封死在骊山陵墓。征调武士五万人屯卫咸阳,竟然只是为了教他骑马射箭。二世苛政,天下有志者无不

  • 新发现竹简颠覆历史,秦始皇明确下诏传位胡亥,并无阴谋一说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嬴政,皇帝,皇位,扶苏,竹简,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

    我们知道在司马迁所写的历史中,对于秦朝末期的皇位的传承的描述是一场彻底的阴谋。当时始皇帝病危,立下遗诏,要立扶苏当皇帝,但是最后被赵高和李斯等人合谋改变了诏书,改立胡亥为皇帝。并且最后密令将扶苏杀死,最后才导致了秦朝的灭亡。本来这件事情经过两千年的时间传承之后,却发生了变化。最新发现的战国竹简《赵政

  • 李斯为何要与赵高合谋,害死自己的女婿公子扶苏,帮助胡亥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斯,秦二世,赵高,嬴政,扶苏,蒙恬

    前言秦二世而亡,这与荒谬无度的胡亥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至沙丘时,突然暴病而亡,死前下诏立扶苏为秦朝的二世皇帝。这份诏书只有秦始皇最信任的两位人臣知晓,他们分别是李斯和赵高。指鹿为马、阴险狡诈的赵高自然不会那么轻易地服从秦始皇的命令。若是扶苏即位,赵高在朝廷的地位就会不保,于是他用

  • 胡亥篡位是真是假! 2003年北京大学发现一件文物, 推翻《史记》!

    历史解密编辑:李紫谈资讯标签:赵高,李斯,史记,扶苏,蒙恬,胡亥,北京,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南方的路途中,不幸染病而死。在其临死前,立下了遗诏,欲将皇位传给公子扶苏,并命令赵高保存这份诏书。然而,心怀鬼胎的赵高,为了避免扶苏继位后会刁难自己,选择了篡位谋权。秦始皇出游南方由于赵高一直是胡亥的老师,且胡亥一直非常听自己的话,赵高便想要扶持胡亥即位。但此举需要得到丞相

  • 秦始皇到底是怎么死的?郭沫若:被胡亥钉死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嬴政,郭沫若,秦二世,赵高,李斯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他第五次巡游的时候,突然离世,时年49岁。秦始皇的离世引发了一系列的阴谋,他最为信任的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通过密谋,将原本无缘帝位的胡亥扶上帝位。随后,这两人通过伪造遗诏,让原来的继承人扶苏自尽,不久,二人带着秦始皇的灵柩回到咸阳,秦二世正式登基。然而秦始皇的

  • 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嬴政,秦二世,苏和,秦国,扶苏

    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姓秦、扶苏姓扶,胡亥姓胡,这一家子简直乱透了,本来野史就传言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现如今连两个儿子难道也不是自己的?其实并非如此,接下来跟着羽评郡主一起涨知识吧!《史记·秦本纪》记载“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意思是昔日的伯翳帮助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