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二世胡亥:屠杀兄弟姐妹,亡了大秦,为何还有人说他冤?

秦二世胡亥:屠杀兄弟姐妹,亡了大秦,为何还有人说他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599 更新时间:2024/2/14 11:05:20

实用历史·楚汉争霸篇·19

引子:

胡亥,在成为秦二世之后,最大的人生理想便是玩,他认为皇帝的权威,就在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为了稳坐王位,他将屠刀挥向了自己的兄弟姐妹,皇子们在咸阳街头处死,公主们则被五马分尸。

对待人民,他比秦始皇时期更加残暴。

结果,玩了仅仅3年,秦国就没了,胡亥也被赵高所杀,死后葬在了宜春苑。

然而,还有人为胡亥喊冤枉,觉得他死得惨,这是为何呢?

我们看看胡亥之死的前因后果。

正文:

刘邦率军攻破武关时,赵高终于慌了。

武关是秦国的最后一道屏障,武关之后,秦国再也无险可守。

亡国,就在眼前。

事到如今,再也瞒不住。

赵高也害怕了,李斯已经被拿来顶罪了,下一个肯定轮到了自己。

毕竟胡亥这小子说翻脸就翻脸,一气之下,还真有可能砍了自己。

其实,是他想多了。

胡亥太单纯了,这世界上谁都可以不信,唯一可信的,只有赵高老师。

可惜,赵高不懂他。

但赵高不敢赌,毕竟赌注是自己的命。于是,他假装生病,不再朝见。

从此,胡亥便见不到了赵高老师的身影。

胡亥也没多想,因为他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影响,依旧玩乐。

不过某天,他不快乐了。

因为做了一个梦。

这个梦可能是老爹嬴政给他托的梦,但胡亥没懂。

梦的内容非常简单:有只白色的老虎咬了胡亥的马,活生生的把它咬死。

胡亥醒来后,闷闷不乐,这到底啥意思?

那时候有专门负责这种迷信的官职,叫巫师。胡亥问他啥寓意。

巫师想了想,“泾水作怪”。

胡亥点了点头,“那就让朕祭祀祭祀吧”。

他于是吃斋祈祷,亲自去祭祀泾水,还把四匹白马沉入泾水,作为祭品。

看着这壮丽山河,他想起了政事。

赵高呢,他咋没来?

奥,对,他生病了。

来个人,去问问丞相,盗贼的事怎么样了?

胡亥的使臣很快便找到了赵高。

赵高慌了,病当时就好了。

他心想,瞒不住了,看来胡亥是想动手了。

怎么办?

赵高思索着,既然他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赵高找来了两个合作伙伴,准备做件大事。

一位伙伴是他的弟弟赵成,他也是宦官,在宫内联系比较方便。还有一位是他的女婿阎乐

赵高是个太监,十有八九是他的义女。

阎乐是咸阳令,手下有武装力量,他是这场政变的关键。

在开始之前,肯定也要说明情况,即便是政变,也要师出有名。

赵高是这么演讲的:

“胡亥从来不听劝告,如今情况紧急,却想着让我们顶罪。既然如此,不如把他罢黜,拥立子婴为王。子婴仁爱勤俭,人民定会拥护他!”

现场就三个人,一致赞成。

既然已经达成共识,那便事不宜迟。

阎乐先把母亲藏到赵高府里,然后宣称盗贼绑架了母亲,跑到了望夷宫,也就是胡亥住的地方。

这手段,说实话不咋高,但架不住人家有武装力量,不信就砍你。

当阎乐率一千亲信出现在望夷宫时,向看门的卫令仆射质问:“盗贼闯进了望夷宫,你为什么不阻止?”

卫令仆射:“你说笑呢,咋可能?”

卫令仆射表示不信,结果话音刚落,就被砍了。

就这样,阎乐肆无忌惮的闯了进去,看到宦官、郎中,二话不说,直接杀死。

大家一看懵了,顾不上问为啥,也抄起了家伙。

但宫内的守卫力量太弱了,根本挡不住阎乐。

乐进入后宫,一箭射中了胡亥的御帐。

胡亥正与妃子玩耍,没想到有人打扰,大怒,但站起来一看,不好,赶紧溜。

但太晚了。

阎乐已经把他抓住了。

这时候身边还有一个老宦官没跑,胡亥气的质问他:“为什么不早警告我!”

老宦官也很无辜:“要是告诉了你,我早被你杀了。”

胡亥看着阎乐,“你想怎样?”

没想到阎乐冷笑一声,“我想怎样?”

“你滥杀无辜,天下都叛变了,我今天要替天行道。”

胡亥:“我想见丞相一面。”

可怜的胡亥,死到临头,都不知道被谁坑了。

阎乐:“不可能”

胡亥:“求你给我一个郡当王”

阎乐:“不可能”

胡亥:“那求你封我一个万户侯”

阎乐:“不可能”

胡亥生气了:“那当一个平民,按皇子待遇可以吧!”

阎乐喝令手下:“还不动手!”

胡亥:“别,别,我好歹也是个皇帝。皇帝有皇帝的死亡,我自杀。”

胡亥拿起剑,准备自刎,但划了好几下,一点血没出。

最终,他看了一眼身边的老宦官,哭着说道:“帮帮我”。

老宦官无奈,结束了胡亥的生命。

胡亥卒,终年24岁。

胡亥死了,赵高也就放心了,开始大胆的谋划后路。

他发布了一则公告:

胡亥滥杀无辜,已经被功臣赵高废黜。功臣赵高拥立贤明的子婴为王。如今六国复辟,秦国疆土越来越小,仍用空名皇帝,没有必要,应恢复原状称秦王。

子婴看起来心思单纯,赵高认为他容易控制,自己还是实际上的秦王。

至于胡亥嘛,满足他最后的一个愿望,用平民的仪式,把他葬在杜县南部的宜春苑。

但子婴真的单纯嘛?

在胡亥大肆屠杀兄弟姐妹时,他装傻躲过一劫,如今赵高想控制他,似乎没那么容易。

以弱胜强,有时候就是逆转的这么快。

子婴被立为新秦王,按照规矩,要沐浴斋戒,然后去祭祀太庙。若缺了其中一环,就不能称为秦王。

斋戒就是沐浴更衣,但斋戒到第五天,子婴忽然病了。

眼看马上就祭祀太庙了,子婴却迟迟不起,这可愁坏了赵高。

他派出了好几波人催促,但子婴全推脱了。

无奈之下,赵高亲自出马。

子婴等的就是这个。

赵高径直来到子婴的寝宫,问他:“祭祀大典马上就开始了,大王怎么不去主持呢?”

说完这话,赵高惊讶的发现子婴病好了。

不对,他为啥拿着剑?

子婴就在寝宫把赵高刺死,接着下令屠杀了赵高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关于胡亥之死,我们看到的尽是荒唐。

他的死在意料之中,一点都不冤枉。但有些人却为其喊冤,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认为,胡亥是背锅的,真正亡秦国,不是别人,正是秦始皇。

秦始皇在灭六国后,足足统治了11年,但在这11年里,秦法没有松动半分,相反,穷兵黩武的事情却大肆进行。

修长城,修阿房宫,骊山修墓,哪一件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争,百姓早就乏了,他们需要休养生息。

然而,嬴政在统一六国后,让人民的身心更加疲惫。

是他埋下了造反的火药桶。

还有人认为,亡秦国的,是李斯。

他们认为,李斯虽然有能力,但太小人,是靠权术上位。为了荣华富贵,不择手段,吕不韦对他有知遇之恩,但他为了当丞相,推动了吕不韦下台,并且落井下石,导致吕不韦自杀。扶苏是他的女婿,他却选择了逼其自杀,更何况别人。

在秦二世时,李斯为保命,也开始迎合胡亥,推动了刑法更加严酷。

因此,这些人认为李斯才是罪魁祸首。

关于作者:

我是历史应用派。

我相信,阅读历史,不仅能以史明鉴,更能得到精英们为人处世的干货。

我目前在做的,正是挖掘这些干货。

所写故事以《资治通鉴》为主要参考,同时查阅了其他史书。

如果觉得这种读史方式还不错,欢迎关注我,定期更新。

最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敢说自己的观点一定正确,但写出了故事深层次的一些东西,若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

标签: 秦二世赵高秦王秦国李斯

更多文章

  • 李斯那么聪明,最后为什么不帮英明的扶苏,而选择纨绔子弟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斯,秦二世,扶苏,赵高,嬴政

    古往今来,皇权之下无父子,皇权的更替也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血染玄武门,尸寒沙丘宫,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欲望与人性的交锋。同样的,秦朝奋六世余猎,一统天下,成就始皇帝祖龙威名,然而,晚年却意外猝死于迅游途中。李斯赵高狼狈为奸,计杀公子扶苏,让小儿胡亥登基为皇,最终间接导致秦朝二世而亡。令人唏嘘不已却有留下

  • 李斯那么聪明, 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 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贱议你读史标签:李斯,秦二世,扶苏,赵高,嬴政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政治,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也不是拍电视剧,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好人就一定要长命,坏人就一定要受死。政治,是多方利益的博弈,作为老谋深算的李斯,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选择支持胡亥,与赵高一起逼死扶苏,并不是他老糊涂了,而是利益使然。利益最大化,是李斯一生的追求!帝国的生死

  • 扶苏与胡亥,儒家与法家,谁才是秦始皇选择的帝国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秦二世,嬴政,扶苏,李斯,赵高

    大秦一统后,始皇帝嬴政为这个帝国确立了全新的制度。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要和旧时代切割。但很多勋贵旧族并不认同以法家为主导的新制度,反而图谋恢复旧时代的旧制度。帝国皇帝嬴政和丞相李斯只能亲自下场,镇压了勋贵们一次又一次地反扑。然而,令秦始皇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寄予厚望的长子扶苏,居然也走上了和他相反的那

  • 秦始皇怎么死的?到底是自然死亡,还是被赵高、胡亥、李斯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嬴政,秦二世,李斯,赵高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谈到秦始皇之死和胡亥在一连串阴谋手段之下的继位,这段历史是人们两千多年来所相信的,然而到了2009年,北京大学接受海外捐赠,收获了一批西汉竹简,其中最惊人的一篇叫作《赵正书》,它的现身严重挑战了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之死。那么,历史真的会

  • 李斯那么聪明,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却要帮赵高弟子胡亥继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斯,赵高,扶苏,嬴政,蒙恬,胡亥,秦二世,书法家,春秋战国

    秦朝之所以灭亡,很大原因是秦始皇死后,赵高篡改圣旨,逼死大公子扶苏,让胡亥继位。胡亥登基之后胡作非为,导致民不聊生。自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群雄并起,秦国遍地都是农民起义,扑灭这个那边又起。最终,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在刘邦和项羽的夹击灭亡。秦始皇在去世前,曾经将后事托付给丞相李斯与太监赵高。赵高身为胡亥

  • 秦朝有嬴政、胡亥、子婴三位君主,为何却说“秦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秦二世,子婴,嬴政,秦朝,秦国

    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公元前251年,嬴政回到秦国都城咸阳。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继承了秦国君主的宝座。公元前237年,在罢免吕不韦的丞相一职后,嬴政全面掌握了秦国大权。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嬴政先后消灭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这六国,在39岁的时候就完成

  • 李斯那么聪明,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反而要帮助胡亥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斯,秦二世,扶苏,赵高,嬴政,丞相

    秦朝的二世而亡,在很多人看来都难以理解,明明当时并非真的没有人才了,比如丞相李斯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厉害的大人物,他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得到重用,对秦朝发展做出诸多贡献。按理来说,这样厉害的一个人,心中应该明白扶苏和胡亥谁更合适继位,可是为何在秦始皇去世后,李斯却加入到赵高与胡亥的队伍中,一起害死扶苏、一起

  • 秦始皇叫嬴政,为何他的儿子却叫扶苏、胡亥,不随父亲姓嬴?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史名人录标签:嬴政,秦二世,扶苏,秦国

    公元前221年,临淄城下,齐王田建见秦国之兵气势壮如百万雄师,令人闻之胆寒,且除了齐国以外的其余六国都相继被秦王所攻下,于是,昏庸无能且的他便听从了齐国国相后胜的建议,投降于秦国。齐国灭亡,六合皆扫,大秦从此一统天下,此举奠定了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王朝的基本政治格局,秦王嬴政改称“始皇

  • 现代人为什么叫秦始皇为嬴政,而把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嬴政,秦二世,苏和,吕不韦,商鞅

    叫秦始皇为“嬴政”,其实是个错误的叫法。在古代,对人的称谓其实很复杂的。一个人的称谓,大致包含有姓、氏、名、字、号等。现在,我们已经把姓和氏合成了一个词——“姓氏”,指的就是姓;同样,也把名和字合成了一个词——“名字”,指的就是名。原因很简单,氏和字的讲究已经消失了,至于号,大概也只与外号挂钩了。那

  • 派遣长子扶苏去边关,对幼子胡亥宠爱有加,为何秦始皇如此偏心?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嬴政,秦二世,扶苏,赵高,司马迁

    熟悉秦朝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嬴政派扶苏到异地,而对自己的小儿子嬴胡亥宠爱有加,甚至连出行巡游都带在身边。如果说,对于扶苏,始皇帝表现出的更多是“严父”一面的话,那么对于小儿子胡亥,这位身姿英武、不可一世的天子则表现出了普通父亲疼爱幼子的心理。也许是因为胡亥年龄最小的缘故,始皇帝于诸子之中对他最为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