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大发现一批古代竹简,推翻史记记载,秦始皇从没想过传位给扶苏

北大发现一批古代竹简,推翻史记记载,秦始皇从没想过传位给扶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史倾城 访问量:2622 更新时间:2023/12/21 11:37:24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朝代,却十分短暂,而其中最关键的人物便是秦二世,此人昏庸无能,听从赵高李斯的摆布,最终将秦朝带上了末路。

也正是因为秦二世的能力太令人失望了,因此民间便有了传闻,其实秦始皇是想要将皇位传给扶苏的,只不过被奸臣所改变了罢了。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现代考古推翻《史记》记载,给出了答案,其实秦始皇从没想过传位给扶苏。

2009年,北京大学收购了一批流失海外的珍贵西汉竹简,这批竹简的名字叫:《赵正书》。赵正,其实就是秦始皇,因为他的先祖与赵国王室是同一个祖先,《史记》也称秦始皇未赵正。这批竹简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詔期羣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王死,胡亥立,即殺其兄夫(扶)胥(蘇)、中尉恬、大赦罪人,而免隸臣高以為郎中令。

对于这段记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当大臣们提议立胡亥为太子之时,秦始皇说的“可”了。也就是说,在秦始皇的眼中,他觉得可行的继承人便是胡亥。而这个记载,也为胡亥正名了。那么,问题来了,扶苏的能力远高于胡亥,可以将朝廷治理的不错,但是为何秦始皇还是选择了胡亥呢?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 扶苏不懂得韬光养晦。一般而言,皇帝到了年老之时,反而会对手中的权力越发重视,生怕自己的儿子们觊觎自己的位置。而扶苏却做了一件事情,与大将军蒙恬交好。一个是皇子,能够掌控朝廷政事,一个是大将军,能够掌控朝廷兵力,秦始皇有理由认为他们有谋反之心。久而久之,秦始皇对扶苏自然是有意见的。

第二, 扶苏不懂得说好听的话。扶苏是一个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之人,是个不可多得的明君人选。但是正直的人一般是不愿意对恶事坐视不管的,因此当秦始皇做了不好的事情,扶苏便会直言相谏,比如秦始皇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之时,扶苏便站出来反对了,并因此而为秦始皇所迁怒,被发配到了上郡。

第三, 扶苏的身份比较尴尬。扶苏的母亲是楚国公主,而在战国时期,楚国是秦国的竞争对手。而灭秦之时,也是楚国举起了起义的大旗。就连陈胜吴广起义,借的都是楚国公主和扶苏的名义。因此,对于这片土地的人,秦始皇是有所忌惮的,自然是不愿意将皇位传给扶苏的。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扶苏被逼自尽,是什么让他不求生机,坚决赴死?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扶苏,嬴政,秦二世,遗诏,赵高,蒙恬

    年少时看秦朝史,惊叹着秦始皇的天下一统,愤怒着秦二世的人暴虐无道,长大后看秦朝史,感叹着奸臣当道,惋惜着辉煌一时。其中最最意难平的,还是公子扶苏。倘若扶苏不曾自刎,倘若秦始皇未曾将他派往边境驻守,将他留在自己身边跟随,也许一切都会向不一样的方向发展,也许大秦帝国不会那么快就走向消亡。若扶苏称帝一个拥

  • 秦始皇陵挖出一头骨,专家观点令人费解:史记扶苏死因被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扶苏,嬴政,蒙恬,秦二世,秦始皇陵,史记

    关于扶苏之死,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非常明确,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矫诏,派人送诏书给远在北地边疆的扶苏和蒙恬,密令他们两人自杀。蒙恬觉得此事蹊跷,希望上书秦始皇问清缘由,但扶苏认为不需询问,就此自杀。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扶苏自杀之后,就安葬于上郡(今陕西省绥德县

  • 秦始皇死后,为什么蒙恬蒙毅没有支持公子扶苏,反而束手就擒呢?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嬴政,蒙恬,蒙毅,公子扶苏,秦二世,扶苏

    秦始皇死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蒙恬蒙毅两兄弟一内一外,手握三十万大军,为什么不支持公子扶苏继承皇位呢?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始皇出巡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季,秦始皇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左丞相李斯陪同前往,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小儿子胡亥最受宠爱,他要求随父皇出游,

  • 秦始皇病死后,公子扶苏手握30万大军,为何听从命令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晓晓古今标签:嬴政,大军,赵高,蒙恬,蒙毅,先秦,周朝,秦二世,公子扶苏,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在东巡途中忽然病逝,是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当时蒙毅远在会稽山为秦始皇的病情祷告,蒙恬和公子扶苏远在边疆修建万里长城。秦始皇的身边,只有胡亥、赵高和李斯等人。其中,秦始皇之所以只带胡亥一个子女出来,是因为胡亥极力要求的结果。胡亥作为秦始皇最小的儿子,很得秦始皇的喜爱,他年幼调皮,并没有表现什么

  • 扶苏是李斯女婿,赵高和胡亥才是外人,李斯篡改遗诏到底图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李斯,赵高,秦二世,扶苏

    史料中记载,丞相李斯的女儿嫁得是秦国皇族子弟,儿子们娶的也是秦国公主,为此有了公子扶苏是李斯女婿的说法。那么李斯为何不帮助女婿扶苏,而是选择帮助赵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继位称帝呢?虽然史料中记载李斯的女儿嫁的是秦国皇族子弟,但并不一定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而且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史料,包括已经出土的

  • 扶苏身边有蒙恬, 还有三十万的秦军, 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陆哥搞个菜标签:蒙恬,扶苏,秦军,嬴政,赵高,李斯,蒙毅,周朝,秦朝,秦二世,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是存在于那份圣旨里的秦始皇,而并不是真正的,并且还活着嬴政。毕竟,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嬴政,在圣旨送达之际,早就被做成了“咸鱼”。但是这一切,当时的扶苏却不知道,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己的父亲已死,更没想到这份要他自尽的诏书,居然是假的。那个年代,可没有什么电话手机之类。而赵高和李

  • 生不逢时的悲情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扶苏,嬴政,李斯,赵高,蒙恬,秦二世,吕不韦,生不逢时,汉高祖刘邦

    身为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并且素有贤名,为人宽厚,颇有政治远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准皇帝,却以“自杀”的方式悲情谢幕,成为秦初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公子扶苏公子扶苏,本该是参天大树——以仁政奠定万古基业,安定天下,开创大秦盛世。然而当时的政治环境没有他施展抱负的空间,再加上性格上的缺

  • 如果秦始皇让扶苏继位, 是否可以挽救秦国, 司马迁的分析极为正确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刚标签:嬴政,司马迁,扶苏,秦二世,秦国,蒙恬

    秦朝的建立是极其艰难的一段过程,贾谊的《过秦论》中有这样的记载,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从秦孝公开始,启动商鞅变法,经过了百余年的时间,秦国才从一个蛮荒的国家逐渐变的强大,为嬴政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强大的基础。然而,百年的基业却

  • 扶苏如果同蒙恬起兵而成为秦二世,能否改变秦国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蒙恬,秦二世,扶苏,同蒙恬,嬴政

    扶苏:贤良尽泪垂,屈死树边时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扶苏的名字源自上面这首《诗经·郑风》,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有香草佳木之意;同时,“扶苏”亦含有兵车藩盾之意,秦始皇给自己的长子以此命名,能看出对其是寄予着无限期望的。虽然秦始皇在生前并

  • 扶苏和蒙恬为什么自杀,其实也是被逼无奈,秦始皇早已设下困局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蒙恬,嬴政,苏和,扶苏,大军,自杀,秦始皇,先秦,秦朝

    秦始皇是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君主,他通过自己强大的治理能力和军事管理能力带领着国家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秦始皇也真正的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纪念的传奇历史人物,而他去世以后,秦二世胡亥却向自己的哥哥扶苏下达了赐死的指令。其实,当年扶苏在接到这条指令的时候,大将军蒙恬也进行过劝阻,可是扶苏仍然坚定地选择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