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沙左家公山曾出土一座古墓,有件文物很显眼,蒙恬造笔或存疑问

长沙左家公山曾出土一座古墓,有件文物很显眼,蒙恬造笔或存疑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飞鱼说史 访问量:2781 更新时间:2024/2/12 23:56:50

现如今,笔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品,其种类繁多,令人应接不暇,铅笔、钢笔、蜡笔、粉笔、圆珠笔等等都有着各自的用途。

不过如果要说书法所用之笔,自然要数毛笔。

而笔本义为手握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性书写工具,指的便是我们现在人所称的毛笔,在历史沿袭的过程中,毛笔有着无法被取代的重要意义。

当我们翻开古代的主要典籍,便能发现毛笔书写的痕迹,如果没有毛笔,这将是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大损失。

当然一开始毛笔并不是在纸上书写,毕竟相比较毛笔的发明,纸的发明时间要晚得多,起初毛笔是书写在竹简之上,我们所发现的古代书简上几乎都能看到毛笔存在的痕迹。

那么毛笔究竟是谁发明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对历史故事颇为喜欢的小伙伴会回答出答案,即是秦朝的蒙恬大将军发明了毛笔。

至于这一说法来源,是《太平御览》和《古今注》,这两份文献对蒙恬造笔的故事都有确切地记载。

也正是由于这些记载,似乎使得蒙恬造笔成为了不争的史实,不过历史真相总会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我们需要秉承着怀疑的态度去审视历史,毕竟久远的历史在传承时,无法保证没有偏差。

而蒙恬造笔这事也是如此。

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上就曾出土了一座古墓,墓中有件文物特别显眼,也正是这件特殊的文物,使得蒙恬造笔之说产生了疑问。

那么蒙恬造笔有什么故事,这座古墓中出土的文物又是什么?

蒙恬造笔

蒙恬是秦朝时期的名将,他的爷爷是秦国上卿蒙骜,他的父亲是秦国内史蒙武,可谓是出身名将世家,其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蒙恬和嬴政的关系非常好,可以说他是嬴政从来没有怀疑过的一个人,深得嬴政的宠信。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了将军,主要任务是攻打齐国,此战蒙恬出力颇多,因此被封为了内史,这个官职可不简单,是当时秦国都城咸阳最高行政长官。

等到嬴政一统天下,始称皇帝之后,远在北方的匈奴便成为了秦朝的心腹大患,抵御匈奴需要挑选他信得过的将军去边关镇守,毕竟此举需要派遣过去大量的士兵,万一将军有异心,那可真够秦始皇吃一壶的。

所以,秦始皇几乎没有犹豫,就将这一重任交给了蒙恬,而蒙恬倒也没有拒绝,接到任命之后,便带着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了不少被匈奴占据的土地。

在此之后,蒙恬又主持修筑了东起辽东,西至陇西的万里长城,将原本燕国、赵国、秦国的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为了一座令匈奴不可轻易逾越的军事要塞。

而在蒙恬替秦镇守边塞的过程中,自然少不了要请示秦始皇,毕竟有些军国大事,必须秦始皇亲自拿主意才行,要不然,蒙恬不就成为了将在外的土皇帝?

有那么一次,蒙恬有着十分紧要的军情要向秦始皇汇报,可是用竹签刻字实在是太慢了,这让蒙恬很气恼,情急之下,他从军士的武器上扯下了一段红缨,绑在竹条上,然后蘸着墨进行书写,想不到这样书写的速度非常快,于是蒙恬用红缨制作了不少这种笔。

长沙古墓

蒙恬发明了一种新的书写方式,但很快他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将士们武器上的红缨是有限的,如果全部扯下来做笔,这显然行不通,毕竟武器上的红缨关乎着士气。

蒙恬便想着是否有其它的物品能代替红缨,苦思之下,蒙恬想到了狼,因为狼的毛发和红缨相似,于是他便命人去野外打了几头狼回来,并取下狼的毛发,结果一试之下果然也能书写。

可是去打狼这事的危险系数极高,说不准要翻车,既然狼的毛发能用来书写,那么是否意味着其他家畜的毛发也能用来书写?

经过多次实验,最终蒙恬发现当地的牧羊毛也能书写,这就解决了原材料来源的问题,于是乎,毛笔就此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书写工具。

这种说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人们信以为真,直到湖南长沙左家公山上的一座古墓被发掘,蒙恬造笔的故事也因此有了疑问。

20世纪50年代中期,长沙左家公山上出土了一座古墓,经过专家研究发现,这座古墓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墓。

在发掘其中文物的时候,专家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竹筐,但是竹筐里却有一个相当显眼的文物,那是一支保存完好的毛笔。

特殊文物

经过专家们的研究和辨认发现,这支毛笔的笔杆是竹子制造,而笔头是用上等的兔毛包扎在竹竿的外面,然后包裹着一层麻丝。

笔锋坚挺,蘸以墨汁,便能在竹木简牍上进行流利地书写,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棒的书写工具。

无独有偶,后来在河南信阳长台关的一座战国楚墓中,也发现了一支竹竿毛笔,其制造材料和方式与左家公山出土的毛笔几乎一样。

既然这两支毛笔出土的古墓都是战国时期的楚墓,自然这两支毛笔也是战国时期的产物,很显然,它们出现的时间要比蒙恬生活的年代早,这也就意味着在蒙恬之前,已经有了毛笔的存在。

既然有了实物出土,蒙恬造笔自然显得很是可疑,不过尽管可疑,但并不能因此来否认蒙恬为书写工具所作出的贡献。

根据专家们的推测,毛笔或许并不是蒙恬发明的,但却是他进行改进的,只不过历史记载将这种改进误记载成了发明而已。

其实这种情况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们就拿造纸术来说,都说是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但实际上蔡伦也只是造纸术的改良者,在蔡伦之前,就已经有了纸,比如说出土的西汉灞桥纸,就比蔡伦早了很多年。

不管毛笔是不是蒙恬发明的,这其实并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毛笔的历史非常悠久,这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甚至可以说,没有毛笔的出现,就不会有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繁荣昌盛,也不会有中国灿烂的文化。

参考文献:《史记》/《太平御览》/《古今注》等。

(图网,侵删)

标签: 蒙恬嬴政蔡伦匈奴秦国左家公

更多文章

  • 蒙恬自杀前说了一段千古名言,曹操推崇备至,每次受到委屈必读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蒙恬,曹操,赵高,嬴政,秦国,蒙毅

    蒙恬秦朝的四大名将之一,为秦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恬出生于武将世家,其祖父蒙骜是齐国人,在秦昭王时代投靠了明主。这样来自临沂蒙阴的蒙氏在秦国混的是风生水起,尤其是蒙恬的父亲蒙武,在初期统一的道路上也是有着高光的表现。大小战事节节胜利,攻取大片的城池,得到了秦氏家族的信任。蒙恬一家对秦朝非常忠心,

  • 秦朝名将蒙恬之悲:忠于秦却死于秦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嬴政,秦国,匈奴,齐国,扶苏,秦朝名将,蒙恬之悲,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秦朝一代名将蒙恬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击匈奴,修长城的武夫角色,那么历史上的蒙恬将军真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吗?仅仅是一介武夫吗

  • 楚国战神,战国四大名将第一候补,力败蒙恬,并能与王翦形成相持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王翦,蒙恬,楚国,秦军,秦王,李牧

    倚天万里须长剑,才貌双全大将军——千古冤臣蒙恬(3)主笔:江湖闲乐生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发出了统一天下的总攻令。王翦之子王贲,率师十万伐魏;李信、蒙恬两只初生虎,则率军二十万,大举攻楚。坚持要六十万兵力才能灭楚的老将王翦,则告病回到老家频阳,坐看这些年轻人如何表演。于是,李信与蒙恬一路高歌猛进,

  • 中国人都以为蒙恬姓“蒙”,其实,大多数人的理解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蒙恬,秦国,嬴政,周天子,齐国,蒙毅,周公,秦朝,春秋战国

    中国人的礼仪究竟开创于何时?制定这些礼仪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就不能简简单单的活着吗?这是当代中国年轻人之中很多的一种呼声,大家都与传统文化之中礼仪的缺失使得大家对于亲戚和文化之间缺失了那种获得感,所以很多人身为中国人却是一点都不懂中国人之间的礼仪,不知道见到长辈的时候应该怎么去称呼,不知道见到晚辈的

  • 建功北疆的蒙恬

    历史解密编辑:琦哥讲运营标签:蒙恬,匈奴,嬴政,赵高,大军,北疆,秦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人们常说秦始皇修长城,其实主持修长城的是蒙恬 (??公元前210年)。他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皆为秦将。蒙恬也自幼习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年),他和王贲率兵攻齐,避开齐的西部防线,从北面迂回齐的测后,建一举灭齐之功。秦统一中国后,他奉命率 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被匈奴所占原赵国的河南地

  • 蒙恬到底该怎么玩?记住这4个技巧,你的蒙恬至少王者30星

    历史解密编辑:王者神攻略标签:蒙恬,免伤,生命值

    骚年,这是一个助你超神的地方!你想要的全都有~在王者荣耀中,蒙恬是一名很刚很硬很强的战士英雄,蒙恬和盾山很像,就是举盾进入防御状态的时候,是能进行缓慢的移动。不同的是,蒙恬在防御期间,瞬间爆发也是很高的。特别是蓄力满之后,只要两发普攻就能戳死鲁班。但是很多小伙伴都不会用这个英雄,其实蒙恬真的是一个超

  • 一代枭雄曹操,以蒙恬的临终遗言为人生警句,蒙恬自尽前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乖史论标签:曹操,蒙恬,袁绍,刘备,扶苏,诗人,汉朝,春秋战国

    曹操作为被人们广泛认知的一个古代人物,被现代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所解读。在现代人对曹操的解读中,也渐渐抛弃了戏剧上的对于曹操的刻板、单一的认知,而使得曹操的形象更加的立体与生动。其实从对曹操形象认知的变化来看,充分体现了现代人文化与素质方面的提高。对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而言,如何更好地从他的行为上去理解那

  • 蒙恬离世前留下两句遗言,曹操每每失意便读一遍,如今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蒙恬,曹操,嬴政,赵高,蒙毅,李斯

    蒙骜是秦国重臣,从秦昭襄王至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蒙骜一直都是备受皇帝信赖与喜欢的旧臣,历经四朝,立下了众多的功绩。作为蒙骜的孙子,蒙恬和蒙毅在当时也是极为厉害的人物,根据相关史籍记载,蒙恬和蒙毅两人一文一武,蒙恬作为武将在外带兵,是军事重臣,而这蒙毅则是文臣,在朝堂辅佐秦始皇的政事,官至上卿

  • 司马迁:蒙恬之死,罪有应得!蒙恬到底犯了什么错?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司马迁,蒙恬,匈奴,嬴政,秦国

    明太祖朱元璋被后人评价为生性多疑,喜好杀戮,但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他杀尽功臣将领也不过是为了朱家后人能安稳统治国家。乾隆皇帝也被后人评价是导致中国落后挨打的罪魁祸首,然而乾隆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被司马迁贬的一文不值,甚至罪该万死的秦国大将军——蒙恬。那么蒙恬

  • 蒙恬临死悲喊一句遗言,400年后,曹操读一次哭一次 原因让人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蒙恬,曹操,匈奴,嬴政,秦国,王翦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由嬴姓建立的秦国及秦朝,共统治了长达563年。在开疆扩土和统一六国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数不胜数,按照综合排名顺序为:白起、王翦、蒙恬、章邯、司马错、王贲、樗里疾、李信、蒙骜、蒙武。大秦帝国十大武将